吃苦成功的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請堅信美好隨時都可能降臨,錯誤是成功的鋪墊。將惶恐化作信任,學會擺脫擔憂和疑慮。把憂心忡忡化作富有成效。不要浪費精力,要將它投入到有意義的事情中去。當你品嚐到生命的歡愉時,美好就會展現在你的面前。當你把積極的思想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並使之成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時,你就會找到成功。以下是小編分享的,一起來和小編看看吧。

  一

  1996年,他從湖南電視播音專科學校畢業。一箇中專生要想在電視臺找到立足之地談何容易?剛進湖南衛視時,他什麼都做不了。

  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被安排去做劇務。所謂劇務,說難聽點就是臺裡的打雜工。一次,編導讓他搬200多張椅子。那是什麼樣的椅子呢?不是摺疊的,也不是塑料的,清一色的粗笨木製高背椅子。一次只能搬動兩張,這樣要來回走上百趟,既費時,又辛苦。他累得滿頭大汗,也沒一句怨言。

  搬椅子扛凳,這種活兒幹多了,誰都覺得沒意思。他卻能苦中找樂,給自己減壓!一次,現場來了256個觀眾,臺裡還給每個觀眾準備50多件禮品。禮品多得讓人就頭痛,什麼滷蛋粉,電燈泡,麵條,醬油……好像把超市搬進來一樣,林林總總地擺了一大堆。這麼多椅子要搬進現場,還有如此多禮品要一一地分揀出來,送到觀眾的面前,有的劇務開始有意見了。他卻樂樂哈哈地說:“沒準!今天我扛的椅子,有可能會是毛寧坐的。”

  當有人抱怨時,機會終於來到他身邊。這一天距他進臺時間僅一年。

  一次,臺裡搞大型活動,搬椅子扛凳的事總是少不了的。忙活了一天,大家都很辛苦,想早一點回去休息。可是,臺領導覺得東西擺好了,應該派人看著,別讓人破壞現場,就點名叫他和另一個劇務留下。另一個劇務卻說:“累了一天,總該讓休息下吧!再說,這樣的事應該由保安來做。”可他沒有推辭,趕緊圓場:“沒關係,我一人就行了,你回去休息。”

  就這樣,他泡了一碗方便麵就算是晚飯,然後一直守在那裡。臺長半夜巡視,見到桌上的方便麵碗,心疼地問道:“你叫什麼名字?”他照實回答了。臺長很賞識眼前這個不怕吃苦的小夥子,就提拔他為“現場導演”。

  現場導演也不是什麼光鮮的職位,可他乾得很認真。由於觀眾人多,又沒經過培訓,稍有不慎就會影響現場氣氛。他就抓緊時間給觀眾培訓,告訴他們:什麼時候要鼓掌,什麼時候要舉牌,什麼時候起鬨,什麼時候保持靜默。搞一場活動,錄一次節目,他都要講得口乾舌燥。在現場錄製時,他會隨時根據節目的進展情況,帶動觀眾配合,一時站起,一時鼓掌,一時舉牌,成了場上最活躍的一個人,也是最累的一個人。

  本來他鼓掌只是象徵性的,自己也不一定要鼓,他卻自己帶頭鼓,而且是很用力地鼓。有次演出結束後,臺長讓他過來,說:“把倆手伸出來。”他伸出拍得發紅的雙手,臺長說:“你們看,這個現場導演多麼的投入,連鼓掌都這麼賣力。”

  1998年,湖南衛視《真情對對碰》節目缺一位男主持,臺長想到了他。

  就這樣,汪涵做起了主持人。近20年的主持生涯中,他獲得過許多榮耀。從做劇務到節目主持人,汪涵只用了兩年時間。對此,他感觸頗深:“要學會承受!就是用心地做好該做的每一件事。上天拋給你的東西,用自己的雙肩去承受,不管拋多少先扛著,扛著的目的是為了讓你的身體更加堅強,雙臂更加有力。這樣的話,有一天它饋贈給你更大禮物的時候,你能接得住。”

  二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畫家達·芬奇,從小愛好繪畫。父親送他到當時義大利的名城佛羅倫薩,拜名畫家佛羅基奧為師。老師要他從畫蛋入手。他畫了一個又一個,足足畫了十多天。老師見他有些不耐煩了,便對他說:“不要以為畫蛋容易,要知道,1000個蛋中從來沒有兩個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個蛋,只要變換一下角度去看形狀也就不同了,蛋的橢圓形輪廓就會有差異。所以,要在畫紙上把它完美的表現出來,非得下番苦功不可。”從此,達·芬奇用心學習素描,經過長時期勤奮艱苦的藝術實踐,終於創作出許多不朽的名畫。

  三

  在電燈問世以前,人們普遍使用的照明工具是煤油燈或煤氣燈。這種燈因燃燒煤油或煤氣,因此,有濃烈的黑煙和刺鼻的臭味,並且要經常新增燃料,擦洗燈罩,因而很不方便。更嚴重的是,這種燈很容易引起火災,釀成大禍。多少年來,很多科學家想盡辦法,想發明一種既安全又方便的電燈。

  19世紀初,英國一位化學家用2000節電池和兩根炭棒,製成世界上第一盞弧光燈。但這種光線太強,只能安裝在街道或廣場上,普通家庭無法使用。無數科學家為此絞盡腦汁,想製造一種價廉物美、經久耐用的家用電燈。

  這一天終於來到了。1879年10月21日,一位美國發明家通過長期的反覆試驗,終於點燃了世界上第一盞有實用價值的電燈。從此,這位發明家的名字,就象他發明的電燈一樣,走入了千家萬戶。他,就是被後人讚譽為“發明大王”的愛迪生。

  1847年2月11日,愛迪生誕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的米蘭鎮。他一生只在學校裡念過三個月的書,但他勤奮好學,勤于思考,其發明創造了電燈、留聲機、電影攝影機等1000多種成果,為人類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愛迪生12歲時,便沉迷於科學實驗之中,經過自己孜孜不倦地自學和實驗,16歲那年,便發明了每小時拍發一個訊號的自動電報機。後來,又接連發明瞭自動數票機,第一架實用打字機、二重與四重電報機,自動電話機和留聲機等。有了這些發明成果的愛迪生並不滿足,1878年9月,愛迪生決定向電力照明這個堡壘發起進攻。他翻閱了大量的有關電力照明的書籍,決心製造出價錢便宜,經久耐用,而且安全方便的電燈。

  他從白熱燈著手試驗。把一小截耐熱的東西裝在玻璃泡裡,當電流把它燒到白熱化的程度時,便由熱而發光。他首先想到炭,於是就把一小截炭絲裝進玻璃泡裡,剛一通電可馬上就斷裂了。

  “這是什麼原因呢?”愛迪生拿起斷成兩段的炭絲,再看看玻璃泡,過了許久,才忽然想起,“噢,也許因為這裡面有空氣,空氣中的氧又幫助炭絲燃燒,致使它馬上斷掉!”於是他用自己手製的抽氣機,儘可能地把玻璃泡裡的空氣抽掉。一通電,果然沒有馬上熄掉。但8分鐘後,燈還是滅了。

  可不管怎麼說,愛迪生終於發現:真空狀態時白熱燈顯得非常重要,關鍵是炭絲,問題的癥結就在這裡。

  那麼應選擇什麼樣的耐熱材料好呢?

  愛迪生左思右想,熔點最高,耐熱性較強要算白金啦!於是,愛迪生和他的助手們,用白金試了好幾次,可這種熔點較高的白金,雖然使電燈發光時間延長了好多,但不時要自動熄掉再自動發光,仍然很不理想。

  愛迪生並不氣餒,繼續著自己的試驗工作。他先後試用了鋇、鈦、錮等各種稀有金屬,效果都不很理想。

  過了一段時間,愛迪生對前邊的實驗工作做了一個總結,把自己所能想到的各種耐熱材料全部寫下來,總共有1600種之多。

  接下來,他與助手們將這1600種耐熱材料分門別類地開始試驗,可試來試去,還是採用白金最為合適。由於改進了抽氣方法,使玻璃泡內的真空程度更高,燈的壽命已延長到2個小時。但這種由白金為材料做成的燈,價格太昂貴了,誰願意化這麼多錢去買只能用2個小時的電燈呢?

  實驗工作陷入了低谷,愛迪生非常苦惱,一個寒冷的冬天,愛迪生在爐火旁閒坐,看著熾烈的炭火,口中不禁自言自語道:“炭炭……”

  可用木炭做的炭條已經試過,該怎麼辦呢?愛迪生感到渾身燥熱,順手把脖子上的圍巾扯下,看到這用棉紗織成的圍脖,愛迪生腦海突然萌發了一個念頭:

  對!棉紗的纖維比木材的好,能不能用這種材料?

  他急忙從圍巾上扯下一根棉紗,在爐火上烤了好長時間,棉紗變成了焦焦的炭。他小心地把這根炭絲裝進玻璃泡裡,一試驗,效果果然很好。

  愛迪生非常高興,緊接又製造很多棉紗做成的炭絲,連續進行了多次試驗。燈炮的壽命一下子延長13個小時,後來又達到45小時。

  這個訊息一傳開,轟動了整個世界。使英國倫敦的煤氣股票價格狂跌,煤氣行也出現一片混亂。人們預感到,點燃煤氣燈即將成為歷史,未來將是電光的時代。

  大家紛紛向愛迪生祝賀,可愛迪生卻無絲毫高興的樣子,搖頭說道:“不行,還得找其它材料!”

  “怎麼,亮了45個小時還不行?”助手吃驚地問道。“不行!我希望它能亮1000個小時,最好是16000個小時!”愛迪生答道。

  大家知道,亮1000多個小時固然很好,可去找什麼材料合適呢?

  愛迪生這時心中已有數。他根據棉紗的性質,決定從植物纖維這方面去尋找新的材料。

  於是,馬拉松式的試驗又開始了。凡是植物方面的材料,只要能找到,愛迪生都做了試驗,甚至連馬的鬃,人的頭髮和鬍子都拿來當燈絲試驗。最後,愛迪生選擇竹這種植物。他在試驗之前,先取出一片竹子,用顯微鏡一看,高興得跳了起來。於是,把炭化後的竹絲裝進玻璃泡,通上電後,這種竹絲燈泡竟連續不斷地亮了1200個小時!

  這下,愛迪生終於鬆了口氣,助手們紛紛向他祝賀,可他又認真地說道:“世界各地有很多竹子,其結構不盡相同,我們應認真挑選一下!”

  助手深為愛迪生精益求精的科學態度所感動,紛紛自告奮勇到各地去考察。經過比較,在日本出產的一種竹子最為合適,便大量從日本進口這種竹子。與此同時,愛迪生又開設電廠,架設電線。過了不久,美國人民便用上這種價廉物美,經久耐用的竹絲燈泡。

  竹絲燈用了好多年。直到1906年,愛迪生又改用鎢絲來做,使燈泡的質量又得到提高,一直沿用到今天。

  當人們點亮電燈時,每每會想到這位偉大的發明家,是他,給黑暗帶來無窮無盡的光明。1979年,美國花費了幾百萬美元,舉行長達一年之久的紀念活動,來紀念愛迪生髮明電燈一百週年。

  四

  華羅庚中學畢業後,因交不起學費被迫失學。回到家鄉,一面幫父親幹活,一面繼續頑強地讀書自學。不久,又身染傷寒,病勢垂危。他在床上躺了半年,病痊癒後,卻留下了終身的殘疾———左腿的關節變形,瘸了。當時,他只有19歲,在那迷茫、困惑,近似絕望的日子裡,他想起了雙腿後著兵法的孫臏。

  “古人尚能身殘志不殘,我才只有19歲,更沒理由自暴自棄,我要用健全的頭腦,代替不健全的雙腿!”青年華羅庚就是這樣頑強地和命運抗爭。白天,他拖著病腿,忍著關節劇烈的疼痛,拄著柺杖一顛一顛地幹活,晚上,他油燈下自學到深夜。1930年,他的論文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這篇論文驚動了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教授。以後,清華大學聘請華羅庚當了助理員。

  在名家雲集的清華園,華羅庚一邊做助理員的工作,一邊在數學系旁聽,還用四年時間自學了英文、德文、法文、發表了十篇論文。他25歲時,已是蜚聲國際的青年學者了。

團隊合作成功的例子_團隊合作的經典例子
誠信成功的事例
相關知識
吃苦成功的故事
刻苦學習而成功的故事
苦難中成功的故事
苦難造就成功的故事
苦難成就成功的故事
艱苦奮鬥取得成功的故事
刻苦勤奮成功的故事
刻苦而成功的故事
經歷苦難才成功的故事精選
教育孩子成長有哪些成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