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獲得成功的事例精選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不是因為他們沒有失敗過,而是他們能夠在一再的失敗過後仍然堅持著,為了追求成功而不懈努力著!小編精心為大家蒐集整理了名人獲得成功的事例,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名人獲得成功的事例篇1:姚明

  “小巨人”姚明剛到美國時,“大鯊魚”奧尼爾曾放話說:“要讓姚明嚐嚐我手肘的厲害。”美國記者就此問姚明。姚明回答說:“奧尼爾的手肘看上去有很多肉,撞人應該不會太疼。”姚明的幽默感讓美國人對他刮目相看。

  有一次,在電視直播火箭隊同灰熊隊的比賽時,前NBA球員、ABC電視網解說員斯蒂夫.科爾在提到姚明時使用了“支那人”一詞。在美國,“支那人”是一個侮辱性的稱呼。後來,科爾專門給姚明打電話,表示歉意。

  在一次新聞釋出會上,有記者問起這件事,姚明笑笑說:“事情已經過去。科爾專門打電話給我,他道歉的態度可以用“誠惶誠恐”來形容。他顯然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在這個時候,我應該表現出自己的風度。

  對此,有些記者表示不理解,認為科爾的話已經傷害到中國人的情感,希望姚明能夠給予還擊。姚明說:“據我所知,科爾在馬刺隊效力時,曾把法國隊友帕克稱呼為“法國人”Frenchman,他可能以此類推,就把中國人喊成了“Chinaman”。既然他已經為此道歉,何必還苦苦追究呢,這樣的話,自己也活得很累啊。

  姚明輕鬆地把一個可能引發爭端的事件,化解的風輕雲淡。他的大度,贏得了無數球迷對他的尊重。火箭隊主帥范甘迪評論他說:“姚明是一個非常容易相處的傢伙。”

  名人獲得成功的事例篇2:李嘉誠

  李嘉誠的祖先原為中原人士,因災荒而南遷至福建莆田。後又因戰火連綿不斷而由世祖李明山帶領全家遷至粵東潮州府海陽縣,定居於潮州城內北門面線巷。從此李氏家庭同大批因戰亂而南遷的中原人一起成了潮州各部落、各家族中的一支。李氏家庭可以說是書香世家。李嘉誠的曾祖父李鵬萬曾經是清朝每12年選拔一次的文官八貢之一,一時傳為佳話。李氏祖居門前用於插貢旗的碑座,就是歷史的見證。因其家族人士治學風氣甚濃,知書識禮,學問淵博,在鄉村之中頗有名望,頗受村民尊重,故地位極高。

  大凡有志之人,無論年長年幼,只要心裡一旦有了巨集大的目標,就會有永不枯竭的動力和永不氣餒的行動。所以李嘉誠一有時間就躲在小書房裡,如痴如醉地看書,海闊天空地去考慮問題。即使有很多書他不能看懂或似懂非懂,但他仍能憑他的天賦和聰穎努力去領悟。在書房的小小天地裡,李嘉誠常常做著狀元及第、衣錦還鄉的好夢,他對那些精忠報國的有識之士敬佩不已。

  然而美麗與祥和卻是暫時的。

  1939年6月,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開始踐踏這片寧靜的土地。整日整夜,日本的飛機對潮州地區狂轟濫炸,寧和而美麗的潮州城成了一片廢墟。李氏一家冒著隨時可能被殺的危險,躲著不時而來的流彈,爬過一道道封鎖線,步行十幾天,一路風餐露宿,歷盡千辛萬苦,輾轉到香港。一家人寄居在舅父莊靜庵的家裡。禍不單行,這時候李嘉誠的父親李雲經因勞累過度不幸染上肺病。身為長子的李嘉誠一邊照顧父親,一邊拼命地溫習功課。他知道父親是給累病的,因此,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以取得好成績,讓生病的父親能獲得一份精神上的慰藉。

  為了給父親治病,李嘉誠一家的生活過得相當清貧。兩頓稀粥,再加上母親去集貿市場收集的菜葉子便是一天的"美食"。全家唯一的希望都寄託在李嘉誠的父親身上,希望他能儘快把病養好,讓全家能度過這一難關。父親沒能熬過那年冬天,還是撒手歸西了。作為長子,李嘉誠從此不得不眼含熱淚,無奈地結束他的學業出來打工,以維持一家人的生活。父親死後,14歲的李嘉誠被迫離開了心愛的學校用他還很稚嫩的肩膀,毅然挑起贍養慈母、撫育弟妹的重擔。

  李嘉誠先在舅父莊靜庵的中南鐘錶公司當泡茶掃地的小學徒。李嘉誠到這裡之後,學到的第一個功夫就是察言觀色,見機行事。他每天總是一個到達公司和最後一個離開公司。

  辛苦而困難的3年過去了,當年那個14歲的少年已經長成精瘦但結實、英氣十足的小夥子了。17歲的李嘉誠在一家五金製造廠以及塑膠帶製造公司當推銷員,開始了香港人稱之為"行街仔"的推銷生涯。

  當今世界很多傑出的企業家都從事過推銷工作。推銷是一門十分複雜而且不容易學會的工作。李嘉誠酷愛讀書。每天白天工作之後,晚上他還要買些舊書來自學,學完的舊書再拿到舊書店去賣,再用賣掉的錢買"新"的舊書。這樣既學到了知識,又節省了很多錢。最初,李嘉誠向客戶推銷產品之前,心情總是十分緊張。於是他就在出門前或者路上把要說的話想好,反覆練習,從而成功地克服了緊張的心理。漸漸地,李嘉誠發現自己不僅推銷有術,而且大有潛力。他那與生俱來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十分適合於做推銷員。他總是能憑著直覺看出客戶是什麼型別的人物,並且能馬上了解客戶的心理和性格,從而定好相應的推銷策略。

  李嘉誠認為,在從事推銷工作的時候,必須充滿自信,而且要熟悉所推銷的產品,盡最大努力,設法讓客戶感到你的產品是廉價而且優秀的。很快,李嘉誠成了全公司的佼佼者。但李嘉誠從來不喜歡高談闊論,他認為從事推銷工作,重要的有兩點:一是勤勞,二是創新。由於出色的推銷成績,李嘉誠18歲就做了部門經理,兩年後又被提升為這家塑膠帶製造公司的總經理。

  走南闖北的推銷生涯,不僅初步形成了李嘉誠的商業頭腦,豐富了他的商業知識,而且也使李嘉誠結識了很多好朋友,教會了他各種各樣的社會知識。同時,在推銷過程中,也使他學會了寬厚待人、誠實處世的做人哲學,為他日後事業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名人獲得成功的事例篇3:達利婭.格里

  5歲那年,她上幼兒園。小朋友們喜歡聚在一起嬉戲,她卻總是一聲不響坐在角落裡。有時,僅僅是一張小紙片,也可以被她摺疊成各種各樣的形狀,一副樂此不疲的模樣。

  9歲時,她讀小學三年級,成績一塌糊塗,唯一能考及格的,只有手工課。老師來家訪,憂心忡忡地說:“也許孩子的智力有問題。”她的父親堅決地搖著頭說:“能在手工課上做這麼漂亮的環保袋和筆筒,證明她非常聰明。”

  看到老師失望地離開,她難過得掉下眼淚。父親卻笑著說:“寶貝,你一點兒也不笨。”父親從書架上拿出一本書,翻到其中一頁說:“還記得我給你講過藍鯨的故事嗎?它可是動物界的‘巨人’,別看它粗枝大葉、肥肥壯壯的樣子,可它的喉嚨卻非常狹窄,只能吞下5釐米以下的小魚。藍鯨這樣的生理結構,非常有利於魚類的繁衍,因為,如果成年的魚也能被吃掉。那麼,海洋中的魚類也許都會面臨滅絕了!”

  “上帝並不會偏愛誰,連藍鯨這樣的龐然大物也不例外。”父親又給她講了一個故事,“好萊塢著名影星奧黛麗?赫本童年時,由於家庭貧困,經常忍飢挨餓,甚至一度只能依靠鬱金香球莖及由烘草做成的‘綠色麵包’充飢,並喝大量的水填飽肚子。長期的營養不良,使她身材特別瘦削。雖然如此,赫本仍然不斷練習她最愛的芭蕾舞。聽說她夢想要當一個電影明星時,所有的同學都嘲笑她白日做夢,說一陣風就可以把她颳走。面對大家的冷嘲熱諷,赫本從不氣餒,終於成功扮演了《羅馬假日》中楚楚動人的安妮公主。假如,她當初因為自己過於消瘦而放棄理想,就不可能成為世界級的影星。”

  父親鼓勵她說:“你看,無論是一頭巨鯨,還是國際影星,都有不完美的一面。這就好像你數學功課差一點兒,手工卻是最棒的,說明你心靈手巧。做自己喜歡的事,堅持下去。”

  也許正因為有了父親的鼓勵,從此以後,她不但喜歡做手工,還常常動手搞些小發明。幾塊木板釘在一起,加上鐵絲和螺絲釘,就是一個小巧的板凳。聽到母親抱怨衣架不好用,她略加改造,讓它可以自由變換長度,成了一個“萬能衣架”,簡單又實用。甚至,在父親的幫助下,她還將家裡的兩輛舊自行車拼到一起,變成了一輛雙人自行車。

  伴隨著這些小小的發明,她快樂成長著。2010年,她已是美國波斯頓市麻省理工大學的一名大學生。一個週末,她出去購物,在超市門前,聽到有兩位顧客在抱怨:“想要找到空車位,簡直比彩票中獎還要難!”“如果誰能發明一種摺疊汽車,那該有多好!”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她立刻忽發奇想:“為什麼不試一下呢,說不定真的可以。”

  回到學校,她開始蒐集關於汽車構造方面的知識,單是資料就抄了厚厚的幾大本。接下來,一次次思考,反覆畫圖。工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半年的努力,終於設計出了摺疊汽車的圖紙。

  看她一副欣喜若狂的樣子,有同學潑冷水說:“你懂得如何生產嗎?說不定圖紙只能變成廢紙。”她想起父親當年講的一頭鯨的故事,笑著說:“我的確不懂生產汽車,但可以尋找合作伙伴。”於是,她在網上釋出帖子,尋求可以合作的商家。不久,西班牙一家汽車製造商聯絡到她,雙方很快簽下合約。2012年2月,世界上第一款可以摺疊的汽車面世了。

  這款汽車有著時尚的圓弧造型,全長不過1.5米,電動機位於車輪中,可以在原地轉圈,只要充一次電,就可行駛120公里,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在30秒之內,神奇般地完成摺疊動作,讓車主再也不用擔心沒有足夠的空間來停車。摺疊汽車剛剛亮相,就受到眾多車迷們的追捧,還沒等正式批量生產,就收到了很多訂單。

  她就是來自美國的達利婭.格里。面對記者的採訪,她有些害羞地說:“我從小就不是個聰明的孩子,但我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用刻苦和勤奮來彌補缺陷,才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路。”


刻苦努力取得成功的事例
通過誠信成功的事例
相關知識
名人獲得成功的事例精選
名人取得成功的事例精選
名人取得成功的事例精選
名人獲得成功的事例經典
名人獲得成功的事例有哪些
歷史上通過努力而獲得成功的事例精選集
歷史上通過努力而獲得成功的事例精選
拼搏獲得成功的事例精選
名人堅持成功的事例精選
關於名人自信成功的事例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