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化學品急救措施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在事故現場,化學品對人體可能造成的傷害為:中毒、窒息、化學灼傷、燒傷、凍傷等。必須對受傷員人進行緊急救護,減少傷害。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危險化學品方面的急救措施,供大家參考。

  危險化學品事故現場的急救措施

  一、中毒

  毒物進入人體後,損害人體某些組織和器官的生理功能或組織結構,從而引起一系列症狀體徵,稱為中毒。危險化學品中毒現場急救主要是除毒,減輕毒物對中毒者的進一步傷害,現場急救可採取以下措施:

  1、對有害氣體吸入性中毒者,應立即將病人脫離染毒區域,搬至空氣新鮮的地方,除去患者口鼻中的異物,解開衣物,同時注意保暖。嚴重者,進行輸氧或者人工呼吸,對於CO和H2S中毒者,可在純氧中加入5%的CO2以刺激呼吸中樞,增強肺的呼吸能力;SO2和NO2中毒者,進行人工呼吸時,避免刺激患者的肺部,並觀察是否有肺水腫。

  2、對面板黏胰沾染接觸性中毒者,馬上離開毒源,卸下中毒者隨身裝備,脫去受汙染的衣物,用清水沖洗體表。鹼性物中毒,可用醋酸或1%-2%***質量分數,下同***稀鹽酸、酸性果汁衝冼;如為醛性物中毒,可用石灰水、小蘇打水、肥皂水衝冼。

  3、對食物中毒者,用催吐、洗胃、導瀉等方法排除毒物,現場可用手指、羽毛、筷子、壓舌板觸控患者咽部,使其將毒物嘔吐出來。但強酸強鹼中毒者或意識不清醒者忌用。

  4、眼內含有毒物者,迅速用生理鹽水或清水沖洗5-10min。酸性毒物用2%碳酸氫鈉溶液衝冼,鹼性中毒用3%硼酸溶液沖洗。無藥液時,用微溫清水沖洗亦可。

  二、窒息

  窒息是由於外傷、溺水、煙燻、火燎、土埋、密室缺氧以及異物吸入等原因,引起聲門突然緊閉,氣管及肺內空氣不能外溢,使肺內壓力急劇升高,氧氣不能進入人體,造成重要器官及全身缺氧綜合症。現場急救措施有:

  1、脫離不良環境,鬆開患者身上過緊的衣服,使呼吸道順暢。

  2、輕拍患者背部或用手指清除患者口,鼻、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和異物。

  3、人工呼吸或者面罩吸氧。

  4、胸外心臟按摩,建立靜脈通道。

  三、化學灼傷

  危險化學品傷害化學性灼傷事故較多,常見的有化學性面板灼傷。其灼傷程度取決於化學物質的種類、濃度、劑量、接觸面積和時間以及處理是否及時有效等因素。

  1、酸灼傷

  鹽酸、硫酸、硝酸造成的小面積灼傷可立即用大量流水沖洗,大面積的灼傷用5%碳酸氫鈉溶液和清水衝冼,再用氧化鎂、甘油糊劑外塗。氫氟酸所致的灼傷用大量清水沖洗或浸泡後,再用飽和氯化鈣或25%硫酸鎂溶液浸泡,亦可用10%氨水紗布包敷或浸泡,再用清水沖洗。

  2、鹼灼傷

  鹼、濃氨水灼傷用2%醋酸溶液、清水依次沖洗至皁樣物質消失為止,再用3%硼酸溶液溼敷。

  3、磷灼傷

  先在水下清除磷粒,再用1%硫酸銅溶液沖洗後,立即用大量生理鹽水或清水沖洗。最後用2%碳酸氫鈉溶液溼敷,切忌暴露或用油脂敷料包紮。

  4、酚灼傷

  清水沖洗後用30%-50%乙醇擦洗,再用飽和硫酸鈉液溼敷。

  5、焦油、瀝青灼傷

  用棉花蘸二甲苯清除沾染物質後塗羊毛脂。

  6、生石灰、電石灼傷

  使用清水衝冼之前,用軟布或軟刷將固體顆粒和粉末全部除去,溶解放出熱量之前,用有壓力的水流迅速沖洗掉剩餘物。

市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預案
突然暈厥急救知識
相關知識
危險化學品急救措施
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預案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論文
危險化學品事故案例
危險化學品安全知識題庫
危險化學品安全基礎知識
危險化學品建設專案安全評價細則
危險化學品安全使用許可證實施辦法
廣州市危險化學品儲存安全備案細則
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