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理的小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很多都告訴了我們只有創造,才是真正的享受,只有拚搏,才是充實的生活,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

  1:和尚和貓

  兩個和尚路過一個村莊,看到孩子們在折磨一隻可憐的小貓,他們把小貓拋進池塘,又拽著它脖子上的繩子,把它拖上來,如此反覆折騰,小貓已經奄奄一息。大和尚唸了一聲,阿彌陀佛,雙掌合十而立。小和尚從身上摸出幾文錢,把這隻貓買了下來。孩子們搶過錢,興高采烈地跑了。

  小和尚高興地說,師父,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我救了一隻貓的命,也算是一件好事吧?大和尚閉著眼睛道,你恐怕未必能救小貓的命呢。小和尚仔細看看小貓,它緊閉著眼睛,肚子一鼓一鼓的,鼻子裡不斷噴出水來,水裡還帶著鮮血。小和尚不禁垂下淚來,叫道,師父,師父,你救救小貓吧。大和尚說,我也無能為力啊。

  這時一個老婦慢慢走來,看到地上的小貓,舉起手杖就打小和尚,咒罵道,是你把我的貓弄死的吧?出家人怎能做這種惡事呢?小和尚捂著腦袋分辯,老人家,不是我把小貓弄死的,是我把小貓救下的!老婦更是生氣,你還狡辯,小貓已經死了,你還說是你救的!小和尚叫著師父,躲到老和尚身後。老和尚也不分辯,只是閉著眼睛唸經。老婦的手杖打到老和尚面前,就停住了。她罵道,看你教的好徒弟。然後彎腰撿起死貓,嗚嗚咽咽地哭著,轉身走了。

  小和尚隨著老和尚回山,心裡很不平靜,他問老和尚,師父,我被冤枉了,你怎麼也不替我說句話呢?老和尚淡漠地說,分辯有用麼?小和尚沉吟著說,也許不管用,但是分辯總比不分辯好吧?那幫孩子真是可恨,這老婦真是糊塗。做好事卻得不到好報。

  老和尚道,錯!做事憑的是自然本心,認為是好事再去做,妄圖讓別人感激,好事就不是好事了。

  2:試塔坐化

  唐中宗的次子——譙王李重福,去湖北隨州拜神慥禪師為師。

  神慥禪師年登高壽,體弱多病,雖然已看破生死,卻放心不下圓寂後遺體將放置何處的問題。弟子們覺得師父拖泥帶水,但譙王李重福敬重神慥禪師,特為他造了一座七十餘尺高的寶塔準備後事。

  塔成之後,李重福前去探視神慥禪師,問道:“禪師圓寂後,由何人繼承您的法席呢?”

  神慥禪師答:“我的弟子正壽禪師可以繼承。”

  李重福問:“正壽禪師是什麼樣的人?”

  神慥禪師說:“正壽禪師是老僧弟子中有修有證者。他為人正派,契悟佛法,平日韜光養晦,陸沉在大眾之中,不好與人計較,今日就介紹給您認識。”

  李重福對正壽禪師生起尊敬之心,於是請人將他找來,兩人交談甚契。李重福說:“老禪師的寶塔雖已完成,但不知合不合用,不如先請禪師您進寶塔內試坐一番,看看是否合適?”

  正壽禪師領命,整一整衣服後,便合掌入塔,閉目結跏趺坐。

  正壽禪師久久未出,寺中眾人覺得奇怪,便前去檢視,不想他竟已坐化多時。從此,“試塔和尚”的稱號不脛而走。

  修道之人最重要的是“放下”。既然生前的萬緣都能夠放下,示寂後的一切還有什麼不能放下呢?

  神慥禪師拖泥帶水,人情難免,他最掛念身後事,但最後還是不得如願。正壽禪師為人不計較,因緣到時,一切順乎自然。皇子造塔,請他試坐,他一試而去。可惜,老禪師的願望落空了。

  該來的就會來,不該來的也不會來,何必斤斤計較身外諸事呢?

  3:劃地自限

  廬山歸宗寺的智常禪師,俗姓陳,湖北人,是唐朝馬祖道一禪師的法嗣弟子。他教育學人的方式獨樹一幟,舉凡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物,都可以成為他教化的活教材。

  一次,智常禪師和眾人到菜園摘菜,他忽然拿起樹枝,在一棵青菜周圍畫了一個圓圈,並立標杆作為標記,告訴大家:“看好了,任何人都不準動這棵青菜!”說完便離開了。

  菜頭師巡菜園時大喜:“把這棵菜拔起來,明天中午煮來吃。”馬上有人說:“這是大和尚的旨意,你敢動嗎?”菜頭師一聽,被嚇得不敢動了。

  庫頭師也說:“這菜只是長在那裡,有什麼意思?不如把它摘了,煮給大家吃!”眾人群起而攻之:“這是禪師的意思,你敢動嗎?”庫頭師就不敢開口了。

  就這樣,不論誰想動那顆菜,都會被眾人勸阻,那棵菜孤獨地長在菜園裡,沒人敢碰。

  過了一段時間,智常禪師又與眾人來到菜園,看到那棵菜還在圓圈內,立刻舉起手中的拄杖,向兩旁的人揮去,並大聲喝斥:“你們這群死腦筋的蠢漢,難道就真的劃地自限了嗎?任由菜生長也不敢取來食用,這裡竟然沒一個是有智慧的人。”

  一位禪僧說:“禪師,這是您的圓圈指示,大家不敢違背啊!”

  說話的人又被智常禪師揮杖打了一頓。

  智常禪師說:“一個圈、一句話,就不能改變嗎?”

  說罷,他把標杆一腳踢倒,拔出那棵菜,頭也不回地走了。

  參禪,沒有教條,所謂“男兒自有沖天志,不向如來行處行”。禪師畫圈其實是在考驗這幫弟子,能否離開語言文字,離開一切諸相,離開一切法則,自己尋找另外一個光天化日,尋找“一朝風月,萬古晴空”的境界。

  可惜,普通人,總被名句文身束縛,無法找尋自己。

  
的人還:

1.68個經典勵志小故事大道理

2.68個經典勵志小故事大道理

3.68個經典勵志小故事大道理

4.有道理的童話小故事

5.68個經典勵志小故事大道理

有大道理的小故事大全精選
有禪理的小故事大全精選
相關知識
有道理的小故事
兒童有道理的小故事大全
兒童有道理的小故事精選
兒童有道理的小故事
含有道理的小故事精選
有深刻道理的小故事大全精選
有大道理的小故事大全精選
有大道理的小故事演講稿素材
一分鐘有大道理的小故事
有人生道理的小故事大全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