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這天算不算是過年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06日

  除夕是中華兒女五千年的傳統節日,你知道除夕算過年嗎?今天小編特意準備了一些除夕資料,希望你能喜歡。

  除夕不算過年

  春節是漢族最重要最隆重的傳統節日。農曆正月初一是一年的開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況正好是春季的開始***少部分時間立春是在農曆臘月下旬***,農曆的正月初一現在定名為春節;節日具體時間最後的確定相信和這個時間對農業勞作影響最小有關。

  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月大為30日,月小29日***,稱之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團圓吃年夜飯***農曆一年中最後一頓飯***,年夜飯以後有熬年夜***守年歲***和發壓歲錢的習俗,表示從農曆上年的最後一天守到來年的第一天,因此,春節又稱之為過年。

  來歷

  除夕這個節日是由先秦時期的逐除演變而來。所謂“逐除”是指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癧之鬼”,有《呂氏春秋·季冬記》可考,而“逐除”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除夕最早應是西晉周處撰著的《風土記》等史籍。

  傳說故事

  相傳遠古時候,有一種凶惡的動物,非常厲害,人們把它叫做“年”。“年”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出現一次。“年”這東西一出來,就會危害人類,給人來造成很大的災難。“年”在晚上出來活動,因此人們到時都熄滅燈火,整夜不眠,躲避災害。後來發現穿紅衣,燃炮竹發出的聲響,可以把“年”趕跑。於是,每到年末時,覺著“年”快要出現的時候,人們就燃放爆竹來避邪,祈求來年好運。所以過年大放鞭炮習俗,流傳到今天。

  傳說古代有一隻四角四足的惡獸——夕,當大雪封山,夕聚會到附近禍害鄉鄰找食物,每到臘月底,人們都整理衣物扶老攜幼,到附近的竹林裡躲避夕。

  這年,村子人在準備避難時,一位好心的婆婆救了餓暈在路邊的孩子,並帶到竹林躲避夕。婆婆告訴孩子,夕追到這,看到人們在伐竹就匆忙走了。孩子一思索,告訴大家,他有辦法除掉夕,讓大家多砍一些竹節帶著,回家後各家的門外掛一塊紅布。

  夕再次來襲,孩子出面吸引夕的注意,讓村民往火裡扔碎竹節,可大家因為害怕,都僵住了。這個瞬間“夕”用他的角把孩子挑了起來重重的甩在了地上。村民們聽到孩子落地的聲音反應過來,紛紛往火裡扔起了竹節。由於是砍伐不久,溼溼的竹節遇到旺火紛紛爆裂,噼裡啪啦的響了起來!“夕”聽到這響聲掉頭鼠竄,沒有再損壞村裡的東西。

  夕被嚇跑了,住戶家因為門前掛的紅條,夕沒有進所以保住了,但是那個救了村莊的聰明孩子卻死了。而這一天就是正月初一。這個聰明的孩子,他的名字就叫做“年”。

  因為“夕”沒有死,所以每年的臘月卅十,大家都守著碎竹節等待著,希望早日除掉“夕”。可是一年年過去了,誰也沒有再見過“夕”,有的只是大家為防止“夕”的到來燃放的爆竹與門前掛的紅布條,然而卻給我們留下了這個傳說與過年的習俗。

  汕頭的習俗

  除夕到了,團年飯是這一天的“重頭戲”,是一家團圓歡聚的象徵。在潮汕地區,吃團年飯前必須“拜公祖”,傳承潮汕人慎終追遠、百善孝為先的傳統美德。祭拜完畢後,人們將飯菜擺放好在桌上,一家人團團圍坐,這是每個家庭大團圓的美好時刻。一家人不論平時天各一方,或者平時有多少疙瘩,這個時候也多是歡聲笑語,不能說傷心事或吵鬧。另外,吃團年飯也有講究。比如飯後不得先行離桌,意為團團圓圓;飯菜也必須有剩,且不能倒掉,意為年年有餘;等到全家人都吃完,大人們給孩童、子女給父母長輩分發“壓歲錢”,而且必須在飯桌上發。


猜你感興趣:

除夕這天為什麼要吃年夜飯
小年夜是除夕的意思嗎
相關知識
除夕這天可不可以拜年
除夕這天開始算不算過年
除夕這天能不能洗衣服
除夕這天可不可以在孃家過
除夕這天為什麼要吃年夜飯
除夕這晚可不可以拜年
除夕和春節哪個是過年
除夕與春節哪個是過年
除夕這天算不算是過年
除夕這天守歲是為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