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自駕遊路線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廈門是一座文藝之城,它適合無主題的城市徒步,路旁群魔亂舞的電線大概是想梳理一座城的樂譜,用一種小資的情懷來邂逅一隻貓狗。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一:廈門大學

  廈門大學依山傍海,正大門與南普陀寺景區大門緊鄰,另一邊則是美麗的海濱沙灘與胡裡山炮臺,被譽為“中國最美麗的校園之一”。

  校園依山傍海,附近有南普陀寺和胡裡山炮臺,風光秀麗。校園中有芙蓉湖和情人谷等景點,靜謐而浪漫。

  除去自然的景色風光,廈門大學的建築也很值得欣賞,這裡的舊建築被喻為“穿西裝,戴斗笠”,意思是中西風格結合。

  在廈門大學的發展歷程中,眾多教育大家和學術名流如林語堂、顧頡剛、魯迅、陳景潤、余光中等都和該校具有淵源。廈門大學從建立起就卓爾不凡,站在一個極高的起點上,具有強烈的時代和民族使命感。 1919年7月,在籌辦廈門大學的演講中,陳嘉庚慷慨陳詞:“救亡圖存,匹夫有責”,“民心不死,國脈尚存,以四萬萬之民族,決無甘居人下之理。今日不達,尚有來日,及身不達,尚有子孫,如精衛之填海,愚公之移山,終有貫徹目的之日。”正因為有這種使命感和幾代“廈大人”的不懈努力,使得廈門大學早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就以其深厚的歷史積澱和影響力而成為當時中國少數名牌大學之一。

  二:鼓浪嶼

  鼓浪嶼位於廈門島西南隅,與廈門市只隔一條寬600米的鷺江,輪渡5分鐘可達。

  島上氣候宜人四季如春,無車馬喧囂,有鳥語花香,素有“海上花園”之譽。

  小島完好地保留著許多具有中外各種建築風格的建築物,有中國傳統的飛簷翹角的廟宇,有小巧玲瓏的日本屋舍,也有19世紀歐陸風格的原西方國家的領事館,有“萬國建築博覽會”之譽。

  鼓浪嶼還是音樂人才輩出,鋼琴擁有密度居全國之冠,又得美名“鋼琴之島”、“音樂之鄉”。

  鼓浪嶼原為清靜小島,島上民風淳樸,所呈現的慢生活和小清新吸引中外遊客前往。

  鼓浪嶼原名圓沙洲、圓洲仔,因海西南有海蝕洞受浪潮衝擊,聲如擂鼓,明朝雅化為今名。

  主要觀光景點有日光巖、菽莊花園、皓月園、毓園、鼓浪石、鼓浪嶼鋼琴博物館、鄭成功紀念館、廈門海底世界和天然海濱浴場、海天堂構等。融歷史、人文和自然景觀於一體,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福建“十佳”風景區之首。

  三:海灣公園

  海灣公園位於廈門市中心區域西海岸,是一個集旅遊、休閒、娛樂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公園。公園分為天園、地園、林園、草園、水花園、濱海風光和星光大道7大景區,並以星光大道為界分為北園和南園。

  作為海灣公園的閃光點,星光大道總長300米,寬40米,中間佈設2076盞LED地磚燈,在電腦控制下能產生多樣變化。重大節日星光大道將天天亮燈,同時開啟噴泉。噴泉的開啟時間為上午9時到11時、下午3時到5時、晚上7時到9時,星光和噴泉同時開啟。

  開闊的踏星廣場,直接將大海的氣息匯入陸地,連線城市內湖。踏星廣場地面照明設地下泛光,從穿孔鋼板的孔中輕鬆將燈光透出,與繁星遙望。五條副軸線上的地燈沿道路中心線陣列布置,純藍色光點醒目、純粹,導引道路,像導航燈般指引大海的方向。鋸齒線隱喻大海的潮汐,道路、修剪的和不修剪的各種植物交錯穿插,對抗又統一,充滿力量感。柔和的或稜角分明的地形使大地被雕塑化,從中感受大海、宇宙的無窮力量。不同高度的綠籬、不同高度的水生植物和大樹創造了層次豐富的空間,從中可感受大海的神祕氣息,體現大海的變化莫測。在疏林草地中可放鬆、自由自在、心情平和而快樂,感受大海的溫情、包容與寬廣。

  四:日光巖

  日光巖位於廈門市鼓浪嶼中部偏南,是由兩塊巨石一豎一橫相倚而立,海拔92.7米,為鼓浪嶼最高峰。

  日光巖俗稱"巖仔山",別名"晃巖",相傳1641年,鄭成功來到晃巖,看到這裡的景色勝過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開,稱之為"日光巖"。日光巖遊覽區由日光巖和琴園兩個部分組成。巖頂平臺不大,四周環繞欄杆,就象一隻升入天空的“吊籃”。遊人登臨,看雲天近在咫尺,憑欄放眼,縱目遠眺,廈門島、鼓浪嶼、大擔、二擔諸島盡收眼簾。

  從寨門拾級而上,有兩塊巨巖相互傾斜而成“人”字形洞穴,稱“古避暑洞”,洞頂上方有清代臺灣詩人施士潔的隸書“古避暑洞”石刻。夏天,洞內清風徐來,涼風襲人,委實為遊客逗留片刻的好地方。洞左邊的巖頂,有一個“仙人”洗腳的石盆,長年累月積水,近旁還有“仙人”的“腳印”,其實乃海蝕地貌的一種。

雲南自駕遊路線
桂林自駕遊路線推薦
相關知識
南京到廈門自駕遊路線
上海到廈門自駕遊路線
上海到廈門自駕遊路線攻略推薦
廈門自駕遊路線
寧波到廈門自駕遊路線
南昌到廈門自駕遊線路
佛山到廈門自駕遊詳細路線
廈門自駕遊經典路線推薦
廈門周邊自駕遊路線攻略
三八節廈門周邊自駕遊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