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旅遊攻略吳哥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吳哥是行政和禮拜神君的中心。城市是以從印度傳入並適應當地傳統的宗教和政治觀念為基礎而設計建造的。從最初給這個城市命名為耶輸陀羅補羅***Yasodharapura***的耶輸跋摩一世時代起,吳哥便是按照傳統的印度宇宙論模式,在建築佈局上體現象徵性的宇宙結構。城市向東圍繞著一座作為中心的小山或金字塔式的廟宇,這是從建築學方面順著該地一座天然小山巴庚山***PhnomBakheng***的地勢建成的。在這個城市後來的歷史上,作為中心的廟宇則完全是建築學上的創造***即金字塔式廟宇***,例如闍耶跋摩五世***968~1001***的披梅耶卡寺***Phimeanakas***;伏陀耶迭多跋摩二世***UdayadityavarmanII,1050~1066年在位***的巴普翁寺***Baphuon***;以及闍耶跋摩七世建造的作為中心寺的巴戎***Bayon***的佛教寺院,此時這個城市已經基本定型,並以吳哥通王城著稱。龐大的貯水池、運河、溝渠系統是吳哥最初實行興辦水利和灌溉的最顯著特色之一。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吳哥景點攻略

  吳哥窟

  吳哥窟***也叫小吳哥***是整個遺址中儲存最完好的寺廟建築。今天柬埔寨人將它放在自己的國旗上,足見吳哥窟在柬埔寨人心目中的神聖地位。吳哥窟最初是為敬奉印度教神靈所建,但是今天已演變為佛教寺廟。在方形廣場的四個角上,各有一座石塔,而廣場中央矗立著一座更高的石塔,象徵神話中的聖山。無論印度教還是佛教信徒都相信,中間這個神聖的所在就是宇宙的中心。吳哥窟建在三層臺階的地基上,每層臺基四周都有石雕迴廊,浮雕大多取材於印度著名史詩《摩珂婆羅多》與《羅摩衍那》的神話故事。寺廟中央大道兩旁是七頭蛇形欄杆,柬埔寨傳說中,七頭蛇會帶來風調雨順。寺廟周圍是護城河和水池,不是為了保護寺廟,而是為了通過水中的倒影,使寺廟顯得更加神聖雄偉。吳哥窟是人的傑作,但每個設計都是為了體現神性。置身於吳哥窟的佛像間,已經分不清自己究竟是站在神的領地還是人的空間。神性和空間交匯在這個密林中的古城。提到吳哥窟,人們自然會想起《花樣年華》的最後一幕:一個男人將無法對人傾訴,甚至自己都無法面對的一段情感祕密講給吳哥窟的一個石洞聽,再把它蓋上,讓發生在花樣年華的故事從此留在吳哥,這裡的一切,包括他的祕密,都會被自然帶走,成為永恆的回憶。中心建築十字王臺盡頭是吳哥寺的中心建築群。它基本是由大、中、小三個以長方形迴廊為周邊的須彌座,依外大內小、下大上小的次序堆疊而成的三個圍囿,中心矗立五座蓮花聖塔為頂點,象徵須彌山。美國學者艾麗娜·曼妮卡解釋這三層迴廊各代表國王、婆羅門和月亮、毗溼奴。各回廊的每個基點上建立廊門,上中兩層的迴廊,四隅設定塔門,每層塔門的四座寶塔,中央寶塔形成五點梅花圖案。由於寺廟的朝西取向,因此上一層須彌座的位置,並非在下一層須彌座的正中,而是略略靠後偏東,為西邊畫廊留出更多空間;因為同樣原故,西邊的臺階不如東邊臺階陡峭。

  第一層的須彌座由砂岩石壘成,高出地面約3米;須彌座之上,有高3米許的迴廊,圍繞吳哥寺如口字。迴廊長方形,南北方向長190米,東西方向長220米。迴廊四周,共有四座塔門和八座廊門,四隅各一座塔門,正西、正東各三座廊門,正北、正南各一座廊門。塔門和廊門有內、外二石階,可通第一層內院、寺廟外院。迴廊的內側牆壁既是寺的外牆兼巨型畫廊。迴廊的外側,有兩排並列的方石柱,其中一排支撐畫廊拱頂,另一排支撐半拱頂邊廊。迴廊的二重簷拱頂,覆蓋陶瓦,保護畫廊壁上的石雕,不受日晒雨淋。

  畫廊的石壁,排列雕工精細的八幅巨型浮雕。每幅浮雕高二米餘,長近百米,全長達七百餘米,繞寺一

  周。浮雕描繪印度兩篇著名梵文史詩《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中的故事和一些吳哥王朝的歷史。從西北壁角按反時鐘方向,西畫廊展示羅摩衍那中阿逾陀國王子羅摩***Rama***擊敗羅剎魔王羅波那***Ravana***的場面,和摩訶婆羅多中佧拉婆族和班度族戰爭的故事。南畫廊有幾幅浮雕,和吳哥王朝歷史有關,其中一幅描繪蘇耶跋摩二世頭戴王冠,在寶座上赤足盤腿而坐,左手向左指,後手靠著寶座扶手,左右侍從各二,手執長扇,為王扇風,身後還有宮女,手持巨型蠟燭,白日點燃。接下去是印度神話中32層地獄和37重天堂。東畫廊描繪古印度神話普拉納斯中一個著名的故事:毗溼奴攪乳海:毗溼奴令92尊阿修羅和88尊天神把蛇王婆蘇吉***Vasuki***充繩索攪動乳海。接著的毗溼奴擊敗阿修羅的場面是16世紀後人所加。北畫廊顯示毗溼奴第八化身黑天戰勝阿修羅班那。西北和西南角廊的畫面較小,多是描述羅摩衍那或黑天的故事。入第一層迴廊西門,踏入一個名為“千佛閣”的田字閣,四周環繞回廊。田字閣被中央的十字遊廊間隔為四個院落,其地面比十字遊廊和迴廊低約一米,原為水池,現不蓄水。田字閣的南北廊,寬約3米,外側封閉,內側立雙排方柱。十字遊廊由兩道遊廊交叉成十字形,每道遊廊由中廊、左偏廊、右偏廊三部分組成,由四行方柱支撐。兩行內方柱支撐中廊,兩行外方柱支撐各自的偏廊。中廊寬約3米,高約4.5米,上半是牆壁下半是方柱。石柱底部有飛天女浮雕,一些柱身和柱牆還殘留深紅色的塗漆,由此可窺見八百多年前吳哥窟全盛時期之輝煌景象。主廊頂呈蛋尖拱形,以陶瓦蓋頂。左右偏廊,寬約2.5米,高約3米。遊廊總寬度約8米。幾世紀來,朝拜者曾在閣內留下許多佛像,不過大部分佛像已被挪走。閣內還有不少頌揚朝拜者善行的銘文,多數是高棉語,一些是緬甸語。田字畫閣之外的院子,乃寺廟第一層圍囿的內院,如反匚字形。在第一層圍囿的西北角和西南角,各有一座藏經閣。田字閣的北廊、中廊和西廊各有石階廊西通寺廟的第二層圍囿。第二層臺基又高出第一層臺基五米半,四周也有長方形迴廊,東西方向長約115米,南北方向寬約100米。迴廊沒有石柱,也沒有偏廊,兩壁分佈豎葫蘆櫺窗,間以天神浮雕。迴廊共有十座廊門,四隅各一,東南北各一,西邊三座。每座廊門有內外二石階,下通第一圍囿內院,內通第二圍囿內院。西邊的三座廊門,通第一圍囿的田字閣。第二層迴廊四角的塔門,頂部各矗立一座寶塔;因年久失修,四座寶塔的頂部大半缺損,九層寶塔只剩二三層。第二圍囿內院的西南、西北隅各有一座小型的藏經閣。兩座藏經閣之間由一個十字形陽臺的南北道相連,陽臺的東西道連線第二層迴廊的西門和第三層迴廊的西門。這個十字陽臺也是後人新增的。寺廟的第三層臺基,即最內和最高層臺基,稱為巴甘,正方形,形如金字塔,但由兩段疊成,巍然拔地而起12米,比一、二層臺基高一倍。臺基四周有十二道臺階,東南西北每邊各三道,十二道臺階都十分陡峭,必須手腳並用,匍匐攀登,象徵登天之艱辛。臺階之上的田字形重簷畫廊,60米見方,上立五座蓮花聖塔,四隅各一塔門,正中矗立一座42米高的大主塔,塔頂離地65米,主塔比四個角塔高大;五座寶塔,排成五點梅花式。每塔內設神龕。主塔的神龕,最初四通,中供毗溼奴一尊,在改奉上座部佛教後,中供佛像,三面用佛像壁圍攏。各塔門之間,塔門與主塔之間,由田字畫廊相連。田字畫廊由迴廊和十字遊廊組成,迴廊分主廊和偏廊兩部分,主廊靠外的牆壁分佈著豎葫蘆櫺窗,在正東、正西、正南、正北四個基點則分佈長方形無欄窗。主廊的內側為立柱排,主廊上有高五米的拱頂,偏廊內側排列立柱,半拱頂高三米。十字遊廊有一走廊,二偏廊,一拱頂,二半拱頂,左右各二排方石柱。田字廊的拱頂和半拱頂上鋪陶瓦。畫廊頂部的天花板刻獅頭蛇像,畫廊和神龕***有佈滿雕飾的門楣和三角牆。迴廊東南西北四邊的正中各有廊門,每廊門有臺階下通第二層;迴廊四隅的塔門,各有二道臺階下通第二層。

  吳哥城

  另一個儲存較好的吳哥遺址是吳哥城***又叫大吳哥***,這是高棉帝國宮殿城。是吳哥的“心臟”。在吳哥城的中心,閻那跋摩七世建造了貝雍寺***Bayon***。貝雍有54座大小寶塔,每座塔的頂部都雕有象徵國王的巨大的四面佛,他們從塔尖微笑著俯瞰四周,象徵著王權至上和佛教神聖。這是最具有高棉特色的石雕造型。不管你站在哪個位置,都能看到高高在上的佛像,感受到他們潛在的威懾力,令人不由得肅然起敬。

  吳哥城是一處被長達12公里的城池所包圍的城市。吳哥城南門***SouthGate***外的護城河上架有石橋,橋的兩側欄杆上各有一排54個石雕的半身像,一邊代表神靈,另一邊代表惡魔,他們手上拉著眼鏡蛇化身的巨蛇王。據說寬約百米的護城河,在古時養有很多鱷魚,是用來抵禦敵人進攻的。鑽進小小的南門門洞,拔地倚天的古樹整齊地列在路兩旁,樹縫裡透著溫柔的晨光,輕風吹過,幹葉嗒嗒地落到了車的前窗,又滑到了地上,說不出的愜意。在吳哥城中央,依照佛教須彌聖山的概念建立起了壯觀的拜雲寺***Bayon***,環繞中央尖塔的是49座四面都雕有巨大佛臉的佛面塔,這些謎樣的佛臉微笑,表情各異,安詳中帶有幾分神祕。四面佛的四個面分別代表慈、悲、喜、舍,悲喜皆不形於色。拜雲寺的迴廊壁畫也十分豐富,從王宮征戰到市民生活應有盡有,但是給遊客留下最深印象的還是四面佛那神祕的"高棉微笑"。

  在整個大吳哥城的範圍內,還有巴方寺***Baphoun***、緋明納卡寺***Phimeanakas***、利泊王壇***LeperKing***、大象壇***TerraceofElephants***等著名建築。

  在都城中央,建有宮殿、圖書館、浴場、迴廊等。

  在城的中央,還有長約300米的著名建築——象臺,據說是當時國王檢閱部隊的閱兵臺。一個大臺,兩個小臺。大臺左右兩側置有石象,騎在象身上的是王朝的大臣們。這和中國皇陵前設定的石相生是一致的,只不過中國設定的種類更多。閱兵臺前方的廣場上築有12座紅色小塔,什麼功能弄不清楚,柬埔寨人也回答不上來,但是關於吳哥城如何被廢棄他們卻有幾種說法。傳說,公元1171年,吳哥遭到鄰國洗劫後,國王耶跋摩七世對印度教主神的保護能力失去信心,於是吉蔑人全體放棄了印度教,轉而皈依佛教,採納放棄暴力、信奉和平的生活方式。這種宗教信仰的改變導致的結果是,泰族軍隊在公元1431年,未遇任何抵抗就佔領並洗劫了吳哥。

  又有佛教傳說,吉蔑國王被祭司之子觸怒,便將其淹死在洞裡薩湖中。天神憤怒,決定替祭司之子報仇,令湖水氾濫,因而催毀了吳哥。

  這座建於800多年前的吳哥王朝全盛時期的建築,以它精美的石雕、長長的迴廊、恢弘的石塔訴說著當年的輝煌。吳哥被譽為“攝影者的天堂”,因為那裡有拍不盡的風情,攝不完的殘缺的美,更有訴說不完的神祕故事。

戛納旅遊攻略
柬埔寨吳哥窟旅遊攻略
相關知識
柬埔寨旅遊攻略吳哥
越南柬埔寨旅遊攻略
暑期柬埔寨旅遊攻略
史上最詳細的柬埔寨旅遊攻略
柬埔寨旅遊攻略
柬埔寨旅遊簽證攻略
石家莊抱犢寨旅遊攻略
柬埔寨旅遊人文景觀
柬埔寨旅遊安全
越南柬埔寨旅遊安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