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養生預防疾病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04月27日

  初春2月,天氣還是有些微冷,在日常養生要注意預防疾病,?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答案。

  初春養生預防疾病

  1.脾胃病

  每年春節前後,來自各地各大醫院的資訊均提醒,突然暴飲暴食最傷脾胃,引發消化不良,腹脹事小,造成腸胃絞痛,胰腺炎、酒精中毒等,還可能要人命。

  都知道吃多了不好,但是又禁不住誘惑、擋不住勸酒。怎麼辦?

  從中醫角度來說,過食容易引起胃火,出現腹脹、泛酸、口苦、便祕等症。

  最好的滅火員是維C水果和苦味菜。胡立明解釋,胃液中保持正常的維生素C的含量,能有效發揮胃的功能,保護胃部和增強胃的抗病能力。同時,胃火重的人口苦,此時吃點苦味菜可以起到以毒攻毒的效果,而且苦味菜多寒涼,可敗火。此外,久坐容易引起便祕,所以還要多動少坐。

  已經出現輕微腸胃不適怎麼辦

  腹脹、腹痛可以用揉腹的方法。用手掌根部以肚臍為中心在腹部做圓周運動,順時針和逆時針各8次。但餐後不要馬上揉,容易加重腹部的不適感,甚至可能導致胃腸道功能紊亂。急性胃脹胃痛時可試試擦兩脅。將雙手小魚際搓熱,雙手沿著肋骨下方向中間胃部往返反覆擦揉,這樣可以起到快速止疼的作用。另外,從大腿的外側直到腳踝處有一條胃經,大腿內側到腳踝有一條脾經,將雙手手掌根搓熱,從上往下、一內一外,雙手同時往下搓,遇到有疼痛、酸脹點就可以在此處按揉一下,這招搓腿功可以保護脾胃,促進脾胃運化。以上這幾招,飯前空腹做效果較好。

  2.心臟病

  二月是心腦血管疾病高發期。從年前過於拼命的最忙狀態突然過渡到節假日吃喝玩樂的最閒狀態,就算平時體檢無異常的中年人,身體一時也無法消受,容易出意外。有高血壓、高血脂等基礎病的患者,因為放鬆了對自己的控制,飲食高熱量,睡眠不規律,往往加重原有的疾病,從而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節後,乍暖還寒時,又是呼吸系統疾病的高發季,特別是老人,抵抗力較差,如果出現慢性呼吸道感染,心臟超負荷工作,也很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心病不一定會心痛。除了心口不適外,腹部、頸部、肩部等胸口周圍的部位也可能會出現不適,甚至出現牙疼、嗓子疼等症狀。中老年人出現此類不適一定要及時就醫。

  3.意外傷害

  煙花炮竹傷,這是春節期間救助較多的意外傷害。提醒大家,一旦手腳被炸傷,應迅速用乾淨水沖洗創傷部位,並撒上雲南白藥粉或三七粉等止血後包紮好。如果眼睛被炸傷,首要工作同樣是清創,但忌任何的按、壓、揉、碰行為,而是儘快用乾淨的紗布輕輕遮住雙眼後緊急趕往醫院。

  除此之外,年前年後,因為著急回鄉返城,司機又多醉酒或疲勞駕駛,交通事故頻發。正值學生寒暑假,兒童成意外傷害主體,氣管食管異物、摔傷、燒燙傷事故也都比較常見。

  家裡天天做安檢

  有孩子的家庭,更要警惕的當然是兒童意外傷害。家居用品安全檢查的5S原則由全球兒童安全組織提出,對於預防兒童意外非常實用。

  具體來說:第一,“看See”。習慣於“大人國”的父母常常忘了孩子是用“小人國”的方式使用家中的物品,所以家長要學習用兒童的眼光審視物品擺放;第二,“繩帶Strings”。小孩子的好奇心會令其用長繩帶做遊戲,從而引發繩帶繞頸,因此避免兒童接觸到過長的繩帶;第三,“尺寸Size”。孩子喜歡用口來探索世界,過小的物品容易被放***中而引發窒息,所以越是小的孩子,家長要給予越大的物品;第四,“表面Surface”。一些稜角尖銳、邊緣粗糙的家居用品表面容易引發傷害,因此,家長們應儘量確保物品表面平滑柔軟;第五,“標準Standard”。在購買家居用品時,家長們應仔細檢查與兒童用品相關的安全標準。

  初春養生小祕訣

  第一招:排毒喝花茶

  冬季天冷,人就偏愛吃熱食。特別是春節假期,大魚大肉、辛辣口味,再來一兩盅酒,能讓整個人都暖暖的。但正因為冬天熱性食物吃得過多,到了春天,就必須給自己的腸胃減減負,清腸排毒了。

  早上喝杯淡鹽水,能利小便、助排毒。血壓偏高的人,可以換成溫開水;血糖不高的人,就來杯蜂蜜水,同樣有效。春天講究喝春茶,不管是綠茶還是花茶,都能起到排毒、提神養氣的作用。特別是茉莉花茶,氣味芳香,提神效果更好。

  要想給身體排毒,必須保證大便通暢。建議大便不好的人適當多吃蘿蔔、白菜、土豆、紅薯,幫助排便;也可以進行自我按摩,每天繞肚臍順時針揉按至少36次,按壓肚臍左右三指寬處的天樞穴至有酸脹感,均有通便作用。

  第二招:晨練拉拉筋

  古人提倡在春天晨練,他們認為這是一年四季中鍛鍊效果最好的時期,可以徹底放鬆禁錮一冬的身體。年紀稍大的人,最適合散步,還可以在空氣較好的公園做個深呼吸,伸伸腿、拉拉筋。有句話說,“筋長一寸,壽延十年”。這說法雖然有些誇張,但適當抻拉韌帶確實有助身體氣血暢通,甚至可起到祛痛和排毒的效果。

  春天要養肝養膽,所以鍛鍊時,不妨拍打一下兩肋外側。這裡是中醫所指的肝膽區,以掌心適度拍打,可通暢氣血經絡,達到養肝養膽之效。

  一年之計在於春,除了戶外鍛鍊,更應該多外出踏青旅遊。可以在年初制定一套旅行計劃,按照假期長短、季節特點等規劃四季旅遊,並在接下來的一年中身體力行。

  第三招:春吃酸甜口

  唐代孫思邈《千金方》記載,春季飲食宜“省酸增甘”,因為春天吃過多酸性食物會使肝火過旺,從而損傷脾胃,應多吃些性溫味甘的食物以助消化,如糯米、南瓜、大棗、山藥、銀耳等。

  從另一個角度說,在五臟和五味的關係中,酸味有收斂作用,不利於陽氣的生髮和肝氣的疏洩,吃得太酸就會損傷陽氣。但所謂少酸多甜也只是個相對概念,不能走極端,更好的方法是,多吃點酸甜口味的東西,水果、飲料均可,更有助於平衡體質。

  春天是生髮的季節,按照“天人合一”的原則,同樣具有生髮之氣的芽類蔬菜,很適合春季食用。比如,豆芽、豆苗、春筍、蒜苗、芽菜等,可清炒、煮湯、作餡,以清淡、溫熱為宜。韭菜、生薑、雞湯有助養陽,可以多吃點;草莓、橙子、獼猴桃也可適當多吃;重點推薦枸杞菊花泡水,能養肝明目。

  此外,蜂蜜是春天一大補品,除了喝蜂蜜水外,還可以在熱牛奶中分別兌上一勺燕麥和蜂蜜,口味更好。

  第四招:太陽下梳頭

  古人養生,講究“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也就是說,古代的人們在春季晚睡早起;到寬闊的地方散步運動;散開束髮、寬鬆衣帶,不讓身體受到束縛。這一原則現在也很適用。

  春季要養陽,所以應多晒太陽,特別是早起的時候,邊晒太陽邊梳頭,或者按摩頭頂的百會穴,能幫助人增加陽氣,滋潤五臟。春天還要養肝,而“肝開竅於目”,所以,養好眼也能護肝。

  建議人們全身放鬆,面對太陽,閉上眼睛,讓玻璃窗和眼瞼濾去過於強烈的太陽射線,同時轉動眼珠,先順時針再逆時針,每天堅持十幾分鍾。人們還可以每天回到家用清水洗洗眼周、眼瞼,並按揉眼睛周圍,以促進血液迴圈。

  春天風大幹燥,需特別注意補水,防燥排毒;因氣候變化大,需按天氣隨時增減衣物,有慢病的老人尤其要做好保暖工作,後背、腰腿都是重點。春捂的原則是:如果日平均氣溫在15℃以下,或日夜溫差大於8℃,就最好不要脫棉衣。

  第五招:心理倒時差

  春天養肝最重要的是保證心情順暢,但春節剛過,多數人在突然轉變生活方式的過程中,都會產生不適反應,進而影響到心情。因此,建議人們儘快倒倒“時差”。

  上班族花一點時間回顧節前的工作,擬定新年計劃,就會以比較主動、有準備的心態來應對工作,不會顯得手忙腳亂。節後應迅速恢復日常作息習慣,清淡飲食,白天儘量把注意力專注到工作上,提高工作效率,更有利於迅速倒回“時差”。

  從親情滿滿的家鄉回到大城市的年輕人,也許會重新感覺到孤獨和寂寞。這類人不妨儘量頻繁地跟家人、朋友保持聯絡,以此幫助自己度過“過渡期”,也不妨把家鄉帶來的特產分發給同事和鄰居,也許就能在身邊經營出新的友誼。

  老人在看到孩子短暫陪伴後的又一次離家,心裡難免空落落的,這時,不妨轉移一下注意力,比如約上老伴或好友去踏踏青,或者投身到自己的愛好中去。另外一種方式就是以“活到老,學到老”的心態來迎接改變,比如試著學習使用微信、飛信等新的通訊方式和孩子交流,或擬定新年的生活規劃,比如到孩子所在的城市去看看、實現某些從未實現的夢想等。

  春季養生的小妙招

  1.1、調養精神

  春天陽光明媚,風和日麗,精神調攝應做到疏洩條達,心胸開闊,情緒樂觀,戒鬱怒以養性,假日去踏青問柳,遊山戲水,陶冶性情,會使氣血調暢,精神旺盛。

  1.2、預防春困

  春天風和日麗,但人卻感到睏倦。疲乏頭昏欲睡,早晨也不醒,這種現象就是大家所說的“春困”。春天犯困不是需要更多的睡眠,而是因體內迴圈季節性差異,面板末梢血液供應增多,汗液分泌增加,各器官負荷加重,供應大腦的血液相對減少造成的。

  1.3、防風禦寒

  春天宜晚睡早起,到室外多活動,舒展形體,使一天精力更加充沛。春天要特別注意防風禦寒,養陽斂陰。根據初春天氣乍寒乍暖一日三變的特點,衣服不可頓減,過早脫去冬衣,極易受寒傷肺,引發呼吸系統疾患。

  1.4、調節飲食

  春天新陳代謝旺盛,飲食宜甘而溫,富含營養,以健脾扶陽為食養原則,忌過於酸澀,宜清淡可口,忌油膩生冷,尤不宜多進大辛大熱之品,如參、茸、烈酒等,以免助熱生火

初春養生吃什麼蔬菜
春季上火後該怎麼辦飲食推薦
相關知識
初春養生預防疾病有哪些
春季防病保健預防疾病有哪些
秋季預防疾病有哪些小常識
初春養生注意事項有哪些
春季如何養生預防疾病比較好
穀雨養生預防疾病
生活中如何預防胃病有哪些禁忌
如何預防胃病有哪些方法有效
預防肝病有哪些症狀不可忽略
初秋如何預防秋燥有哪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