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時的偽科學知識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5日

  運動界也需要打假嗎?有些人也許會覺得這些事情貌似離自己挺遠的,其實不然,一起來看看吧!

  跑步要30-40分鐘

  跑步要30-40分鐘才能燃燒脂肪?這個觀念估計不都聽過吧,但是現在告訴你這是個偽科學知識!其實從你開始跑步的時候,脂肪和糖原都會為身體提供能量,只是脂肪跟糖原比較提供能量的分量還較低。如果我們將“脂肪/糖原”作為指標來看,實際上從你跑步開始,這個比值會隨著你跑步的時長增長而加大,到30-40分鐘後,能量則主要來自於脂肪,這樣才讓大家有了脂肪那時候才會燃燒的錯覺。

  運動必須出汗才能減肥

  出汗是身體調節身體體溫的一種方式,而且出汗多少跟環境溫度溼度、運動者著裝和個體差異都有關係,當然不能用來衡量運動減肥的效果。但在其它因素都不變的情況下,一個人,運動出汗多少可能能代表運動強度的變化,相對低強度運動來說,運動強度提高,單位時間內減肥效果一般更好。

  練哪裡,瘦哪裡?

  很多小夥伴們會覺得要減肥減啤酒肚、要練大小腿就為了讓腿能瘦下來。但是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研究能表明區域性減脂減肥的可行性,針對大眾運動健身來說,還是需要進行全域性考慮,要減就全身動起來全身一起減。

  平板支撐能練出八塊腹肌?

  平板支撐是一項很好的運動,能對核心肌群進行鍛鍊和加強,但是要看到明顯的腹肌,還是要靠自身降低到較低的體脂率。一般男性在10-14%的體脂率就可以練出腹肌了,所以要練出腹肌?你還是要先減肥減脂,然後多進行無氧運動,光靠一個平板支撐是不行的。

  天天跑步,跑得越多越好?

  很多人曾經天天跑,覺得這樣自己的鍛鍊的量就上去了,減肥效果必然很明顯。但是實際上很容易會受到其他事情影響而中斷計劃,最終導致自己氣餒而不了了之。後來才知道,運動並不是一定要每天都要練的。因為肌肉一般是休息的時候長出來的,而不是你練習的時候,所以建議要結合自身情況,每週選擇3-5天或者隔天鍛鍊即可,沒必要天天練。

  鍛鍊時肌肉不酸就白練了?

  我們無論是練習哪種器械,無論是進行哪項無氧運動,很多小夥伴們都會覺得肌肉酸了就是乳酸的作用,所以痛並快樂著!事實上並不這樣?肌肉痠痛分為急性和延遲性的,急性痠痛就是運動過程中產生的,一般原因都是乳酸,而延遲性痠痛則是由於肌肉纖維損傷,蛋白質會在損傷時進行降解和重組,最後恢復正常狀態,這種痠痛一般發生在運動後的24-72小時。所以,只有延遲性痠痛才能修復肌肉,也就是能長肌肉,在鍛鍊過程中的痠痛是沒用的!

  一定要喝蛋白粉

  蛋白粉是健身中快速補充蛋白質的補劑,但並不是說每個運動健身的人一定都要喝蛋白粉。運動健身強度不高的人群可以從食物中獲取蛋白質,一般每週鍛鍊2-3次的人,而且運動後肌肉痠痛感不強的,基本健身就相當於平時鍛鍊身體,只需要注意飲食上比平時多吃點蛋白高的食物就行了。

  運動後吃什麼都變肥肉

  運動後身體急需補充糖原和修復受損肌肉,所以運動後吃東西***蛋白質和糖類***不但不會都變成肥肉,反而不容易胖,除非吃的特別多。

  吃水果能減肥

  看怎麼吃,水果相對熱量密度較低,飲食中水果比例增多有助於減肥。但還是要看每日整體熱量攝入情況,吃多了照樣會胖。所以有些人把水果當減肥藥,每天除了正常吃飯,再多吃點水果,認為能瘦,這有點滑稽了。另外有些水果雖然熱量低,但很容易吃多,比如西瓜,一個10斤的中等大小西瓜,熱量就相當於一公斤多米飯,吃多了還是很可怕的。

  營養補劑能代替食物

  目前來看,最好的營養來源還是食物。人工營養素很難長期全面替代食物中的營養。更不要說食物中可能還有很多不被我們瞭解的對身體健看有益的東西。比如僅膳食黃酮,目前所知就有6000多種,為我們所瞭解的只是冰山一角。

  女人沒有雄激素,所以無法增肌

  女人當然也有,只是少。女性雖然沒有睪丸,但卵巢和腎上腺能分泌一部分睪酮,雄烯二酮還可以在肝臟、脂肪、面板等組織轉化成睪酮。

  增肌之前需要先增肥

  很多人認為瘦子無法增肌,實際上對健康人來說,能不能增肌跟胖瘦沒有必然聯絡。肥胖會導致基礎血睪酮水平的降低,反而不利於增肌。

  這些都是平常運動健身過程中的偽科學假常識,大家務必要更新下思路和觀念了。

老年人如何運動健身才有效果
減肥有哪幾個階段
相關知識
運動時的偽科學知識
考試記憶外科學知識點的方法
簡述糖尿病病人運動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進行體育運動時的注意事項
科學知識網路自相似性的實證統計報告分析
短一點的科學知識資料介紹
有關於科學知識的手抄報資料
關於科學知識的名言警句
關於科學知識的手抄報
環境保護的科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