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氧氟沙星不良反應處理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一般情況下,剛出生的嬰兒就要接受乙肝疫苗接種,然後再過幾年後還會加強乙肝疫苗。因此,打疫苗是間斷性的,那麼乙肝疫苗不良反應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乙肝疫苗不良反應有哪些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乙肝疫苗不良反應

  一、常見不良反應。

  一般接種疫苗後24小時內,在注射部位可出現疼痛和觸痛,多數情況下2~3天內自行消失。

  二、罕見不良反應。

  1.一般接種疫苗後72小時內,可能出現一過性發熱反應,一般持續1~2天后可自行緩解。

  2.接種部位輕、中度的紅腫、疼痛,一般持續1~2天后可自行緩解,不需處理。

  3.接種部位可出現硬結,一般1~2月內可自行吸收。

  三、極罕見不良反應。

  1.區域性無菌性化膿:一般要用注射器反覆抽出膿液,嚴重時***如出現破潰***需擴創清除壞死組織,病時較長,最後可吸收癒合。

  2.過敏反應:過敏性皮疹、阿瑟反應。阿瑟反應一般出現在接種後10天左右,區域性紅腫持續時長,可用固醇類藥物進行全身和區域性治療。

  3.過敏性休克:一般在接種疫苗後1小時內發生,應及時注射腎上腺素等搶救措施進行治療。

  乙肝疫苗的注意事項

  很多孩子在打完針之後會有不同的反應,有的一切正常,有的會有發燒的跡象,在打完針後,注意讓幼兒多喝水,足夠的飲水量能幫助孩子加快身體內的迴圈代謝,更好的融合育苗的效果。此外,要注意剛打完針的半個小時內不要讓孩子吃飯,不要當天就給寶貝洗澡,打針的地方千萬別沾上水,吃的食物也要注意,發的東西就不吃了,像雞蛋等。兩三天過後一切恢復如常就可以了。、

  乙肝的預防措施

  注射用品及醫療器械要嚴格消毒,僅用75%酒精浸泡,擦抹是殺滅不了乙肝病毒的。

  把好輸血、血液製品質量關。用最靈敏的檢查方法過篩輸血的血源和血液製品是否含有乙肝病毒,防止輸入人體;要隨時檢查職業獻血員的健康狀況,發現有乙肝感染標誌或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攜帶者不能獻血。

  切斷唾液傳播。在50~80%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的唾液中可以抓到乙型炎病毒,給孩子嘴對嘴地餵食物是個壞習慣,應該制止。

  阻斷母嬰傳播。如果能完全防止母嬰傳播,就可以使我國乙肝表面抗攜帶者人數減少1/3。目前全國有1億多表面抗原攜帶者。防止母嬰傳播的最好方法是新生兒出生後馬上注射1支乙肝免疫球蛋白。如果沒有乙肝免疫球蛋白,單純注射乙肝疫苗效果也很好,方法是在出生時,生後1個月、2個月各注射1支乙肝疫苗。


替硝唑輸液的不良反應
左氧氟沙星片的不良發應
相關知識
左氧氟沙星不良反應處理
輸液不良反應處理方法有哪些
百白破不良反應處理
鹽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不良反應
乳酸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應
乳酸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應
鹽酸左氧氟沙星膠囊的不良反應
鹽酸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應
左氧氟沙星片的不良發應
萬通鹽酸左氧氟沙星膠囊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