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茱萸的不良反應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0日

  吳茱萸是一種藥物價值很高的藥物之一,可是每種藥物都會有不良反應,那是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1***服用後可出現猩紅熱樣藥疹,表現為四肢面板灼熱、瘙癢不適,出現針尖大小鮮紅色丘疹,壓之褪色,頸前及上胸融合成片,界限不清,皮溫升高。

  ***2***中毒後主要表現為:強烈的腹痛、腹瀉、視力模糊、錯覺、脫髮、胸悶、頭疼、眩暈或皮疹。

  吳茱萸有小毒,含有多種生物鹼,對中樞神經有興奮作用,大量可致神經錯覺、視力障礙。

  吳茱萸的功效與作用

  可散寒、降逆止嘔、溫中散寒、疏肝止痛;用於厥陰頭痛、寒疝腹痛、寒溼腳氣、痛經、脘腹脹痛、嘔吐呑酸、五更洩瀉、外治口瘡、高血壓等症。

  吳茱萸的主治

  現代研究,吳茱萸有鎮痛作用,其鎮痛成分為吳茱萸鹼、吳茱萸次鹼、異吳茱萸鹼等;有鎮吐作用,常與生薑共服;有降血壓的作用;有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所含揮發油具有芳香健胃的作用;煎劑給家兔口服有利尿作用,對常見的致病性真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用於脘腹冷痛,呃逆吞酸,厥陰頭痛,經行腹痛,嘔吐腹瀉,疝痛,痛經,高血壓,腳氣、齒痛、溼疹。外治口瘡。

  吳茱萸的成分及現代藥理研究

  吳茱萸含揮發油,油中主要含吳茱萸烯、羅勒烯等;還含生物鹼,其中有吳茱萸鹼、吳茱萸次鹼、異吳茱萸鹼;另含檸檬苦素、吳茱萸苦素、吳茱萸苦素乙酯等;還含有異戊烯黃酮、吳茱萸精以及留體化合物、脂肪類化合物等。

  吳茱萸的禁忌

  陰虛火旺者忌服。

  吳茱萸的日常用法

  日常用量:1~4g;外用適量,研末醋調敷腳心;或者水煎服。

  1、溫養脾胃

  補骨脂10克,肉豆蔻、五味子、吳茱萸各6克。水煎去渣,溫水送服。每日1次。

  2、治頭風

  吳茱萸適量。水煎去渣,取汁。用棉條蘸取藥汁,餘抹於患處。

  3、治牙痛

  吳茱萸適量,白酒200毫升。酒煎吳茱萸,去渣取汁,含於口中1分鐘,吐出。反覆數次,疼痛即可減輕。

  吳茱萸的選方

  1.原發性高血壓

  吳茱萸適量,研成細末,每次取1.8~30g,用食醋調後貼敷於兩側湧泉穴***足心,最好睡前貼敷,用布包裹***。一般敷藥12~24小時血壓即開始下降,自覺症狀減輕。輕症貼敷1次,重症貼敷2~3次,即顯示明顯的降壓療效。

  2.潰瘍性口腔炎

  吳茱萸適量,晒乾,研末,過細篩。用時,取細末加適量好醋調成糊,置於清潔布上,分別包在兩腳的湧泉穴及其周圍,24小時後取下即可。用量:1歲以下1.5~6g,1~5歲6~9g,5~15歲9~12g,15歲以上用成年人劑量12~15g。共治療256例患者,治癒247例,無效9例。一般敷藥1次即見有效。用藥過程中未見不良反應。

  3.黃水瘡

  吳茱萸適量,研成細末,用凡士林調配成10%軟膏,區域性外搽,每日1~2次,搽藥前先用溫水洗淨患處。共治療12例患者,經用藥4~6次全部獲愈。

  4.溼疹、神經性皮炎

  先將吳茱萸研為細末,再用凡士林調成30%***甲種***和20%***乙種***兩種軟膏;再取30%吳茱萸軟膏與等量氧化鋅軟膏調勻,配成複方吳茱萸軟膏***丙種***。對亞急性和一般慢性溼疹及陰囊溼疹在亞急性期或早期者採用乙種軟膏;對多年慢性陰囊溼疹則採用甲種軟膏;嬰兒溼疹採用丙種軟膏。區域性搽藥,每日2次。對神經性皮炎,先搽甲種軟膏,再配合熱電吹風,每日1次,每次20分鐘,然後用比皮損略大的膠布塊貼牢。共治療溼疹和神經性皮炎患者82例,對溼疹初期及亞急性溼疹療效較好。治癒時間最短者3日;對一般慢性溼疹,治癒時間最短者10日。治療嬰兒溼疹11例,治癒9例,無效2例。治療神經性皮炎19例,均獲顯著療效。

  5.慢性胃炎

  吳茱萸10g,白胡椒10g,陳皮30g。共研為極細末,適量酒調敷臍,再以熱水袋溫熨30分鐘,每日1次,7日為1個療程,一般連用2個療程。寒凝頭痛者,加吳茱萸15g,煎湯薰洗,每日2次,7日為1個療程。吳震西共治療12例患者,經用1個療程後,痊癒11例;1例療效不佳,又連用2個療程而獲痊癒。

  6.麻痺性腸梗阻

  吳茱萸10g,研為極細末,以淡鹽水調成糊,敷於臍部,上蓋紗布,外以膠布固定,每隔12小時換藥1次。一般於用藥1?2小時後即可生效,經3~6日施治,症狀全部消失。農遠計共治療3例患者,獲效滿意。

  7.陽痿、早洩

  吳茱萸適量,研為細末後加入等量的胡椒末,用唾液調成糊,每晚睡前敷於神闕穴,過夜取去,連用7~10日為1個療程。用藥期間,禁行房事。早洩者取吳茱萸、五倍子等量,研為極細末,取食醋適量調成糊,睡前貼敷於神闕穴,晨起去掉,每日1次,7日為1個療程。傅健以此治療陽痿、早洩患者,獲效顯著。

  8.絕經前後諸證

  取上好吳茱萸晒乾,研末,裝瓶備用。於月經乾淨後3日開始用藥。患者取平臥位,先用75%酒精消毒神闕穴,然後用吳茱萸粉將神闕穴填滿,再以傷溼止痛膏敷貼固定***對橡皮膏過敏者用紗布包紮固定亦可***。每3日換藥1次,5~7次為1個療程,二般需連續使用3個療程,最多可用5個療程。李斯文等共治療58例患者,治癒42例,好轉13例,無效3例。

  9.附睪腫大

  吳茱萸300g,置於鍋內以文火炒拌,直炒至藥物呈灰白色或白色時才能將鍋移開,冷卻後研末。每次取30g,加黃酒、蜂蜜各半調成糊,以手能拿起為度,將藥糊分別攤於中樞***在背部,後正中線上,第十胸椎棘突凹陷中***和雙側湧泉穴,約0.5cm厚,上用一塊軟塑料膜覆蓋***略大於貼藥面積***,周圍用膠布固定,以保持溼潤加強藥效。隔日換藥1次,5次為1個療程,未愈者停用3~5日,再行下1個療程。胡興立共治療16例患者,疼痛症狀均消失,3例遺留有綠豆大小硬結。

  10.潰瘍性結腸炎

  治療組120例患者,取卡連素2粒[每粒含吳茱萸、卡介苗多糖核糖***卡提素***各50mg,小檗鹼***黃連素***l00mg,木香200mg]頓服,每日1次,或分2次服,每次1粒;對照組60例患者,取香連片4片***每片0.22g***為1次量,每日3次,口服。經用藥2個月,隨訪半年。兩組分別治癒72例、16例,有效45例、37例,無效3例、7例。

  11.小兒流涎

  吳茱萸末3g,用醋調製成5分硬幣大小藥餅。患兒仰臥,暴露雙足,將制好的吳萸餅貼敷於雙側湧泉穴,上蓋塑薄膜並用繃帶固定。睡前貼敷,次日晨起取下。每日1次,一般連貼3次為1個療程。

  12.寒凝血瘀型痛經

  熟地黃、當歸、白芍、酒五靈脂、生蒲黃、制香附各12g,吳茱萸、桂枝、小茴香、制乳香、制沒藥各6g,川芎9g,制延胡索、益母草各18g。水煎取濾液濃縮,每瓶40ml,分早晚2次服用,3周為1個療程。薑桂寧等以經痛消合劑治療60例患者,經服藥2個療程後,獲滿意療效。

  13.治嘔而胸滿,乾嘔吐涎沫,頭痛

  吳茱萸、人蔘各9克,生薑18克,大棗4枚。 水煎,去渣,溫服,每日3服。

  14.治胃痛呑酸,腹痛洩瀉

  吳茱萸、黃連、白芍各10克。將以上多味中藥研成細末,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每日3次,米湯送服。

順鉑的主要不良反應
打乙肝疫苗後的不良反應有哪些
相關知識
吳茱萸的不良反應
狂犬疫苗的不良反應
運動過度的不良反應有哪些
艾灸的不良反應有哪些
***的不良反應有哪些
抗菌藥物的不良反應分析以及預防措施論文
尿促性素的不良反應
吃枸杞的不良反應
常見藥物的不良反應是什麼
胰島素最常見的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