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最常見不良反應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4日

  肝素是一種抗凝劑,是由二種多糖交替連線而成的多聚體,在體內外都有抗凝血作用,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麼。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肝素應用過量易引起自發性出血。一旦發生,停用肝素,注射帶有陽電荷的魚精蛋白***protamine***,每1mg魚精蛋白可中和100U肝素。部分病人應用肝素2~14天期間可出現血小板缺乏,與肝素引起血小板聚集作用有關。

  肝素不易通過胎盤屏障,但妊娠婦女應用可引起早產及胎兒死亡。

  連續應用肝素3~6月,可引起骨質疏鬆,產生自發性骨折。肝素也可引起皮疹、藥熱等過敏反應。肝、腎功能不全,有出血素質、消化性潰瘍、嚴重高血壓患者、孕婦都禁用。

  肝素的臨床應用

  1、肝素是需要迅速達到抗凝作用的首選藥物,可用於外科預防血栓形成以及妊娠者的抗凝治療,對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用肝素預防病人發生靜脈栓栓塞病,並可預防大塊的前壁透壁性心肌梗死病人發生動脈栓塞等。

  2、肝素的另一重要臨床應用是在心臟、手術和腎臟透析時維持血液體外迴圈暢通。

  3、用於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也用於治療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徵、類風溼性關節炎等。

  肝素的各病種治療

  心絞痛

  與阿司匹林合用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 為觀察阿司匹林加肝素和單獨接受阿司匹林治療的不穩定型心絞痛病人發生心肌梗死***MI***和死亡的危險性 ,病人被隨機分為阿司匹林加肝素組和單獨接受阿司匹林組。研究報告了心肌梗死和死亡的發生率。不穩定型心絞痛病人接受阿司匹林加肝素治療與單獨接受阿司匹林治療相比較,隨機治療過程中MI或死亡的總的相對危險性***RR***為0.67[95%可信限***CI***,0.44~1.02]。阿司匹林加肝素治療與單獨接受阿司匹林治療的病人比較,次要終點的總的RR為:反覆缺血性疼痛0.68***95%CI,0.40~1.17***,隨機治療後2~12周的MI或死亡0.82***95%CI,0.56~1.20***;血管再通術1.03***95%CI,0.74~1.43***;重要出血1.99***95%CI,0.52~7.65***。所有試驗結果均未發現顯著的統計學異質性。結論:不穩定型心絞痛病人接受阿司匹林加肝素治療比單獨接受阿司匹林治療的MI或死亡的危險性下降33%,足夠的證據表明:大部分不穩定型心絞痛病人應同時接受阿司匹林和肝素治療。

  晶體上皮細胞

  抑制晶體上皮細胞的增殖或移行 後囊混濁是白內障囊外摘出術的首要併發症,肝素對晶體上皮細胞的增殖或移行有抑制作用。晶體上皮細胞的增殖、移行和纖維化在後囊混濁的發生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後囊混濁的預防以手術中徹底清除晶體上皮細胞及皮質、植入雙凸或後凸的後房型人工晶體為主。其治療主要靠鐳射後囊膜切開。研究發現,Dispase***一種中性蛋白酶***、依地酸***EDTA***、肝素及抗代謝藥5-氟尿嘧啶、柔紅黴素、秋水仙鹼、絲裂黴素等對晶體上皮細胞的移行和***或***增殖有抑制作用。多種細胞因子對晶體上皮細胞的增殖或抑制作用也引人注目。

  硬腦膜竇血栓

  近年來,國外在肝素和組織纖溶酶原啟用物***tPA***聯用治療硬腦膜竇血栓形成中取得一定進展。組織纖溶酶原啟用物***tPA***較尿激酶安全,與小分子肝素聯合應用較單用肝素藥物效果好。

  潰瘍性結腸炎

  對潰瘍性結腸炎***UC***發病機制中免疫異常、感染、氧自由基損傷等研究較多。此外,研究發現潰瘍性結腸炎病人血中,WF、抗心磷脂抗體、凝血酶原片段1+2、凝血酶抗凝血酶複合物、D-二聚體、組織因子途徑抑制劑、血小板球蛋白等血栓前狀態指標與健康對照者比較差異有顯著性,並有肝素成功治療難治性UC的報告 ,提示微血栓的形成可能是UC的重要發病機制之一。

  急性腦梗塞

  為觀察低分子肝素的治療急性腦梗塞的臨床療效和對血流動力學引數的影響,應用低分子肝素***LMWH***治療急性腦梗塞患者30例***觀察組***,並以常規治療急性腦梗塞患者30例作為對照組***控制血壓、應用鈣拮抗劑、清理自由基、應用腦代謝啟用劑等*** 。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0%,明顯高於對照組的63.3%***P<0.05***。治療前、後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觀察組降低數明顯高於對照組***P<0.05***。對觀察組患者治療後全血粘度、血漿比粘度、還原比粘度、血沉以及血沉方程K值測定,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0.01***。結論:低分子肝素治療急性腦梗塞患者臨床應用安全,療效可靠,具有較強的抗凝、抗栓和降低血液粘度作用。

  嚴重燒傷

  嚴重燒傷併發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礙,病死率較高,創面癒合後常留下瘢痕及其攣縮,併發不同程度的畸形或功能障礙。氨基葡聚糖***GAG***用於治療燒傷已有許多臨床、動物實驗研究 ,已初步揭示其抗凝、抗感染、促進血管再生等作用的機制。這些機制有利於組織修復及再上皮化。GAG有肝素、硫酸面板素、硫酸角蛋白、硫酸4、6軟骨素及透明質酸等,肝素含有大量硫酸基,是酸性最強的GAG,主要經腸外途徑、區域性外用和吸入等方式給藥,也有製成膠丸口服,或與人工合成皮膚合用,或作為人工合成皮膚的原料。肝素治療燒傷可以緩解疼痛、抗凝、抑制炎症反應、促進血管再生,恢復區域性血供,並能影響膠原的合成和降解,創面癒合後面板光滑,減輕瘢痕及瘢痕攣縮。肝素還能保護腸道屏障功能,減少細菌移位的發生;保護肺組織,改善肺功能;保護及改善腎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預防感染。區域性應用肝素是治療燒傷的一種有效手段。


吲哚美辛常見的不良反應
達菲林的說明書
相關知識
肝素最常見不良反應
胰島素的常見不良反應包括什麼
苯海拉明最常見不良反應
苯海拉明最常見不良反應
去甲腎上腺素常見不良反應有什麼
克林黴素常見不良反應
輸液常見不良反應有哪些
頭孢氨苄常見不良反應
阿昔洛韋常見不良反應
氯雷他定常見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