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養生熱飲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寒冷的冬季來上一杯養生熱飲多麼愜意呀。不喜歡喝白開水的親們可以每天變著法的喝不同熱飲。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4款

  1、薑母茶

  材料:

  老薑15公克、紅糖 2大匙

  作法:

  老薑以刷子將外皮上的汙泥充分刷洗乾淨,切片備用。

  鍋中倒入1000㏄的水,以中火煮滾,放入作法1的薑片,改小火熬煮5分鐘,再加入紅糖拌勻,續煮約3分鐘至薑片顏色變紅,撈除薑片後即可飲用。

  愛心小貼士

  老薑隨著種植的時間越長,辛辣味也越濃厚,日常飲用的話可以挑選辛辣味低一點的姜比較好***,但如果身體受了風寒,想要紓緩不適症狀的話,可以挑選老一點的姜,熬煮的時間再多個5分鐘,趨風暖身的效果更好。薑茶除了傳統的暖身效果外,也有促進新陳代謝的好處喔!

  2、紅棗桂圓茶

  材料:

  紅棗 5顆、桂圓乾1大匙、薑片1片

  作法:

  紅棗稍微沖洗一下,瀝乾水份後,以剪刀在果肉上稍微剪出幾個小洞。

  桂圓乾剝開果肉快速的沖洗,瀝乾水分備用。

  鍋中倒入500㏄的水,以中火煮滾,加入所有材料煮開,續煮約5分鐘即可飲用。

  愛心小貼士

  *直接以熱開水燜泡亦可,但最好燜個10分鐘以上,味道才能出來,並可重複沖泡飲用。另外放一片姜暖身的效果更好,但可隨個人喜好新增,不放也可以。

  *桂圓乾的製作過程中容易沾上灰塵、沙粒,沖泡前先稍微沖洗一下,但不可以沖洗太久,否則味道與營養都會被洗掉。

  3、金桔蜂蜜茶

  材料:

  金桔餅 2顆、蜂蜜1大匙

  作法:

  金桔餅以開水略沖洗,瀝乾水份後撕開或剪成小塊備用。

  將作法1放入杯中,衝入約300㏄的熱水,加蓋燜泡約10分鐘,再加入蜂蜜調勻即可飲用。

  愛心小貼士

  金桔和蜂蜜都有潤喉的作用,是冬天喉嚨不舒服時最適合的茶飲。蜂蜜是冬天很好的滋潤品,對面板有好的保養作用,而且能快速補充體力,不過熱量也高,怕胖的話早晚一杯就好。

  4、黑豆水

  材料:

  黑豆 20公克、紅糖1大匙

  作法:

  黑豆放入幹鍋中,以小火幹炒約5分鐘致散發出微微的香氣,盛出備用。

  鍋中倒入1000㏄的水,以中火煮滾,放入作法1煮至滾沸,續煮5分鐘後關火,加蓋燜約20分鐘,最後加入紅糖拌勻即可飲用。

  愛心小貼士

  *溫和營養的黑豆是很好的養生材料,不分年紀都可以多喝作為日常保養,煮過的黑豆也可以一起食用。

  黑豆水雖然顏色黝黑,但是味道清香爽口,不加糖也可以直接飲用,冬天容易手腳冰冷的話,加一點紅糖暖身的效果更好。

  *如果要煮一大鍋當水喝的話,黑豆和水的比例大

  秋冬養生防病知識

  1、防秋燥症

  寒露以後,隨著氣溫不斷下降,雨水漸少,天氣乾燥,晝熱夜涼。因而人們常出現面板乾燥,皺紋增多,口乾咽燥,乾咳少痰,甚至會毛髮脫落和大便祕結等。

  從中醫養生角度上說,“寒露”時節,重點是養陰防燥、潤肺益胃,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銀耳、蘿蔔、番茄、蓮藕、牛奶、百合、沙蔘等有滋陰潤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

  秋燥時節,還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薑、蔥等,特別是生薑。這些食品屬於熱性,又在烹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後容易上火。當然,將少量蔥、姜、辣椒作為調味品,問題並不大,但不要常吃、多吃。

  2、防感冒

  寒露以後,隨著氣溫的不斷下降,感冒是此時最易流行的疾病。著涼是傷風感冒的重要誘因,要適時更衣,加強鍛鍊,增強體質。

  特別是老年人,代謝功能下降,血液迴圈減慢,既怕冷、又怕熱,對天氣變化非常敏感,可適時加厚衣服。秋天早晚涼,千萬注意別讓“背”和“心”涼著,必要時,可先穿上毛背心或夾背心。

  實踐證明,蘿蔔中的蘿蔔素對預防、治療感冒有獨特作用。具體做法是把甜脆多汁的蘿蔔切碎,壓出半茶杯汁,再把生薑搗碎,榨出少量薑汁,加入蘿蔔汁中,然後加白糖或蜂蜜,拌勻後衝入開水當飲料喝,每日三次,連服兩天,可以清熱、解毒、祛寒,防治感冒。

  3、防習慣性便祕

  秋季氣候乾燥,大便隨之也會幹結難排,表現為便次減少,糞質堅硬,病人常伴有左下腹腹脹感、欲便不暢等。秋燥時節,醫學專家建議,有習慣性便祕的,每天至少要喝2000~3000毫升的溫水。

  飲食中必須有適量的纖維素,多食富含植物纖維的食品,糧食如麥麩、糙米、玉米麵、大豆等,水果如香蕉、蘋果等,蔬菜如芹菜、韭菜、豆芽菜、茄子等。每天要吃一定量的蔬菜與水果,早晚空腹吃蘋果一個,或每餐前吃香蕉1-3個。主食不要過於精細,要適當吃些粗糧。

  4、防老慢支

  “金秋之時,燥氣當令”,此時燥邪之氣易侵犯人體而耗傷肺之陰精。深秋季節,肺氣虛,有慢勝支氣管炎的老年人症狀會加重。在飲食上不妨多吃些梨,白果,洋蔥,白果蘿蔔粥等等,對預防這些呼吸系統疾病有很好的作用。老慢支患者進入冬季後要從各個方面提高預防意識,防止發作。

  首先要避免在一些過敏環境中活動,如感冒、細菌感染、吸菸、冷氣過敏、粉塵過敏等容易造成支氣管炎再次復發。其次,應適度進行體育鍛煉,如慢跑、練氣功、打太極拳、做廣播體操等,來增強體質,提高抗病力。最後,在進行室外活動時,要注意保暖,根據天氣變化增減衣服,鍛鍊中要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大運動的耐受力,做到量力而行,適可而止。

  5、防心腦血管病

  秋季冷暖多變,寒而復暖,暖後又寒,使人防不勝防。這樣的季節,心肌梗死的發病率明顯提高,高血壓病人秋冬之交血壓往往較夏季的血壓增高20毫米汞柱,容易造成心腦血管血液迴圈的障礙。

  預防秋季感冒受寒,對心腦血管病患者而言是相當重要的。

  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對平時服用的藥物進行必要的調整;要適量進行一些戶外活動,外出時要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有高血壓、冠心病的老人以清淡的飲食為主,如青菜、水果等,保持大便暢通。要多喝水,晚上睡覺前和早晨起床後最好喝一杯水,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心梗;另外,保持平和的心態也特別重要。

  6、防十二指腸潰瘍

  由於氣候轉涼,人們的食慾隨之旺盛,使胃腸功能的負擔加重,也會導致十二指腸潰瘍的發作。因此,有過這類病史的人,大魚大肉等容易生火的食物儘量少吃,飲食結構要以清淡為主。

  預防十二指腸潰瘍應堅持良好的飲食習慣,不主張暴飲暴食,這會對十二指腸等造成嚴重的負擔。

  一般可少食多餐,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宜,避免辛辣、肥甘飲食及烈性白酒的刺激。對胃痛持續不已者,應在一定時間內進流質或半流質飲食。戒除吸菸等不良習慣。慎用對胃腸粘膜有刺激作用的化學藥物。

  面板瘙癢是常見疾病。通常面板瘙癢以軀幹為主,大腿內側和小腿屈側、關節周圍也常見。癢為陣發性,輕重和持續時間不一,吃了刺激性食品或溫度升高時易誘發或加重。

  很多人無論是夏季還是秋季,都喜歡每天洗一個澡,專家指出這是不科學的。這個季節,沐浴不宜過勤,而且肥皂以及沐浴露也不能使用一些鹼性較大的成分。與此同時還要保持大便通暢,可排除體內積聚的致敏物質,避免誘發瘙癢。

  7、防抑鬱症

  由於氣候漸冷,日照減少,風起葉落,萬物逐漸蕭條,時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淒涼之感,出現情緒不穩,易於產生傷感的憂鬱心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態,培養樂觀豁達之心是養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內容。

  加強日照和光照是快樂起來的第一要領。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每天照射一定量的太陽光或明亮的人工光線,可以減少秋季抑鬱症病人的自殺念頭。當陰雨天或早晚無陽光時,應儘量開啟家中或辦公室中的全部照明裝置,使屋內光明敞亮。人在這種光線充足的條件下進行活動,可調動情緒,增強興奮性,從而消除抑鬱情緒。

  如果感到情緒不佳,不妨暫時放下手中的工作,多抽時間外出走走,或者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或者找朋友聊天,都可以緩解心理的抑鬱情緒。如果心理鬱結實在無法排遣,不妨去看看心理醫生,聽聽專業的指導。

  8、防面板瘙癢

  面板瘙癢是常見疾病。通常面板瘙癢以軀幹為主,大腿內側和小腿屈側、關節周圍也常見。癢為陣發性,輕重和持續時間不一,吃了刺激性食品或溫度升高時易誘發或加重。

  很多人無論是夏季還是秋季,都喜歡每天洗一個澡,專家指出這是不科學的。這個季節,沐浴不宜過勤,而且肥皂以及沐浴露也不能使用一些鹼性較大的成分。與此同時還要保持大便通暢,可排除體內積聚的致敏物質,避免誘發瘙癢。

  9、防痛風

  深秋天氣轉冷,人體進食中樞受到寒冷刺激,引起食慾增加,飯量增大,若多食肥甘厚味,則體內血尿酸產生過多,容易發生痛風。這裡特別提醒痛風患者,為防止夜間尿液濃縮,可在臨睡前或半夜增加飲水量。

  每天要多喝水,增加尿量,以利尿酸的排洩,並要維持正常標準的體重,若體重過重應慢慢減重,減重以每月減輕一公斤以內為宜,不宜快速減肥和斷食***因為會使細胞崩解產生大量尿酸***,以免引起痛風發作。蔬菜類除晒乾香菇、紫菜乾不宜大量食用外,其它皆可食用,水果則無禁忌,但果糖宜少攝入,因其可加速尿酸合成,故蔗糖、甜菜糖及蜂蜜均不宜食用。

  嘌呤攝取量每日應在100~150㎎以下,尤其應該限制攝取富含嘌呤的食物,如動物內臟***肝、腎、腦等***、海產***鮑魚、蟹、龍蝦、三文魚、沙丁魚等***、貝殼食物等,勿食用魚的外皮***魚皮也含豐富嘌呤***。

  根據中醫理論,24節氣中的每一個節氣都有不同的養生重點,10月8日是寒露,是熱與冷交替的季節的開始,在這段時間裡必須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才能迎接寒冬的到來!

秋冬季必知的養生技巧
秋冬季養生食品
相關知識
秋冬季養生熱飲
秋冬季養生茶飲
秋冬季養生飲食方法
秋冬季養生飲品
秋冬季養生有哪些方法
秋冬季養生常識有哪些
秋冬季養生小常識
冬季養生的飲食怎麼樣
秋冬季養生的簡訊
冬季養生茶飲菜譜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