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心理健康課的總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7日

  對家校合作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將是促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達到最優化的有效途徑。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挑選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篇一

  今天上午,我們共同舉行了依次健康教育研討活動。參加本次活動的的有來自兩所學校的教師10多人,同時參會的還有教科所的主任和心理健康負責人。活動中聽取了縣小學心理健康負責老師,對於目前他們學校有關心理輔導活動的開展的一些情況與做法,並且聽取了三節心理輔導課聽課之後,與會的代表就有關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問題展開了討論,教科所主任還轉達了區教育委員會的有關精神和要求。由此可見,我們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無疑是先行了一大步,通過學習,感慨頗多,讓人感到沉重與責任重大。下面談幾點我對心理健康有了新的認識體會:

  一、學校有必要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要慎重,要正確對待,有效實施。 心理健康是學生心理髮展的需要,是培養21世紀人才的需要,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綜合目前國內外的相關研究結果,近13%全球兒童和青少年在心理和行為方面存在問題,並且在近幾年呈上升趨勢。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已成為當今家庭、學校和社會一個亟待關注的重要課題。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中也明確要求,學校要“通過多種方式對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導,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健全人格,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我國將今年衛生日的主題定為“快樂心情,健康行為---關注兒童青少年精神健康”。作為兒童教育的主要環境——學校,現在對這一方面都十分關注。我省今年也明確地把學生的心理健康工作的開展作了明確的要求:鄉鎮級學校在XX學年開始必須專門有心理輔導老師;該老師必須經過培訓,有上崗證。

  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目前情況也不是很樂觀,更是有待於進一步的深入研究與提高。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地方和學校開展起心理健康教育,社會上的一些機構也積極參與到這方面工作中。大家都重視心理健康教育本來是好事,但是,現在確實存在一種把學生中心理不健康的資料無限擴大的傾向,以此來抬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身價”的現象。還有的學校把心理健康教育誤解為“心理學教育”的現象,雖然在開展,但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而我們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學生的整體心理素質,維護和增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展開以及形式等都要慎重,要注重實效性,要根據不同情況體現多樣性。在小學,應以遊戲和活動為主。

  二、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的幾點思考:

  1、要把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為轉變教育觀念的重要內容。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教育必須加速改革,迅速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由學科系統型教育向職業能力型轉軌。首先是思想觀念的轉變。素質教育以轉變思想、提高德育素質為靈魂,只有良好的心理才會產生高尚的道德行為。學校教育和學生管理必須建立在學生思想健康的基礎上,提高教育的針對性,才會收到預期效果。所以,學校應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機構,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開展心理諮詢,把心理教育納入教育計劃。我們學校目前雖然沒有正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機構和專門的教育課程,但學校領導和學生處經常督促教師要注重學生健全人格的養成教育。任課教師在自己的學科教學中都重視滲透德育***特別是學生的情感體驗***教育,班主任老師更是走在前頭,他們利用多種多樣的方法和手段,像開展豐富多樣的班隊活動課和有益於學生健康成長的各種課外活動、義務勞動,舉辦一些知識講座,個別談心,給以關愛和幫助等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來教育感化本班學生,盡力使學生快樂健康地成長。我們學校的教師事實上都已重視了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前缺乏的是有專業的人來指導,還不能把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到一定的專業與理論水平上來。

  2、努力提高教師心理學知識和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其含義應該是教師以健康的心靈感染學生,以良好的心態影響學生,以淵博知識和規範的行為教育學生。每一個學生身上都有教師這些方面的烙印,所以,對教師的心靈和職業道德要求格外高。教師必須有健康的心理外,還要具備瞭解學生的心理,掌握學生心態,幫助學生心理健康和克服心理障礙,有效鑄造人類靈魂的能力,因此,必須加強心理學知識的學習。尤其是非師範畢業的教師應補好心理學這一課。學校還應定期組織對教師進行心理學的繼續學習,定期交流應用心理學知識、管理教育學生的經驗。

  3、提高教育管理的針對性。

  以往我們存在著用同種方法、同種手段教育所有的學生,少數人犯錯,大家挨批,少數人有提高全班都光榮的現象,不重視個性教育。在教育上,所有“一個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的說法和作法都是錯誤的。有不少家長把學生送到學校來對老師常說的第一句話:“給你添一個麻煩,要多勞你一份心”,這就是要求針對學生實際加強教育的期望。就像本次研討活動中的兩堂課“學會誇獎別人”、“學會調節控制自己的情緒”,還有我們學校各個班每個星期的主題班隊課等,就是針對各自班級中學生身上存在的一些實際問題展開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這對學生的一些不良的心理能起到一定的教育與啟迪作用,有助於學校素質教育的開展,更是有助於學生的心理走向正常的發展。我們認為學校學生管理部門、班主任、德育工作者和所有教職工都應該有了解學生心理的責任。教育管理有了針對性,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

  4、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 。

  良好的教育環境有獨特的教育功能,可以起到使學生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校園幽靜和環境優美自然會產生心情舒暢、氣氛和諧,為轉變學生思想、調整學生心態和行為創造有利條件。領導民主、管理民主、師生平等、尊重學生的人格、愛護學生心靈、互交知心朋友是正常的教書育人的氛圍。民主與平等能給人們心理以寬鬆,感到順氣、順事,不易產生逆反心理。在這種環境中才能教會學生自我調整心態,具有較強的自我心理保健、自我約束不良行為的能力。可增強正確評價自我、正確認識現實、正視逆境和對社會的適應能力。這也是轉變學生思想,培養學生健康心理水平的必要條件。本學期,我們學校重視了校園環境的育人功能,注重了學生的文明行為養成教育,校長和教師們帶頭講文明禮貌、保持校園整潔、講普通話,同學之間互相督促,大家互敬互重,大部分人的文明行為帶動改變了小部分人的不文明行為,逐漸就形成了一個優美、舒適的校園環境,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更能保持愉悅、健康的心態。

  總之,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針對學生的心理障礙及行為進行有針對性的活動,目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維護心理健康,塑造健康人格的教育。長期以來,人們認為教師的職責是控制和訓導學生,而學生則只能在被扣分、被訓斥中服從教師。因此,在民主社會,有識之士紛紛提出要校正教育目標,強調要為學校營造一個積極的、互相幫助、關懷的環境。除了學業成績,還要關注學生的自我與情緒方面的發展。

  篇二

  當我知道我們要上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時候,我非常的不高興,難得雙休日我們有時間可以好好玩,晚上還要去上課,我當初也覺得心理課是一門很枯燥的課,無非就是給我們講一些理論、認識一些心理名詞、心理疾病、叫我們如何自我調節等等,可是在我上了第一節課後,我就知道我錯了。老師的課並不無聊,課堂氣氛很活躍,老師會與我們在課堂上進行一些交流,讓我們當堂表達自己的想法。

  在我的印象中,上課一般用的只是腦,大腦不停地思考問題解答問題、記憶等,但心理課不一樣,它給我的感覺是心靈的解剖,它的內容大部分都與我們有關,我們會很誠實的上這門課,因為我們想更多更好更準確的瞭解自己。這是我上心理課給我的最大的感受,是一種自己與自己的對話,是一種反思一種自我省視,心靈的安撫,當然,這只是一方面,有些課時給我的更多的是快樂和知識。上老師的課很輕鬆很愉快,相比往常這個時間段我會在宿舍玩手機玩電腦愉快多了,是發自內心的感受,也肯定比我在宿舍浪費時間值得多了,但是需要說明的是就算老師的課不愉快它也比我在宿舍值得,因為上課接受知識本身就是一件很有價值的事情,只是我們大多時候心裡不願意,它便變得與我們相處的不好。我都覺得可惜,因為我因其他的事情逃過課,現在也不明白當初為什麼會覺得心理課是枯燥的。我往往還在沒弄清楚物件、還在不瞭解物件的時候就做出判斷,然後就會影響我對這個事物的看法,這是不好的。

  第一節課老師讓我們互相認識,學會自我介紹,當堂認識兩個新的同學,還讓同學給我們示範。我膽子比較小,老師讓同學上去的時候我有在慶幸自己沒點到,老師找了坐在角落裡、不太起眼的同學。課堂很是活躍,尤其是同學上去認識新朋友的時候。當然也有相對不輕鬆的時候,就是給我們講道理的時候。

  我記得老師說過,現在心裡有點病是很正常的,也有好多同學願意把心裡的結說出來,讓老師幫助,我們要學會自我幫助,自己給自己暗示。向老師同學傾訴交流,把心中的疙瘩解開。我記得我高中有段時間心裡很難受,不是學習壓力,沒有理由的難過,可能是為自己感到失望,感覺在虛度時光,當時我也想讓自己儘快擺脫這種狀況,可是我又不知道要怎樣擺脫。我也不想和任何人說,因為我覺得他們不會理解,反而會引起對我的另一些看法,看書也不行,後來我和好朋友打了電話,我對我自己的事情絲毫沒提,可是打了電話後我會覺得好過一點,即使我的問題沒有解決。這個時候我就知道,其實交流交談改變的是心情而不是解決問題,等你的心情改變了,你心中的不快、難過也不見了,交談的內容也不一定就要說自己的事情,後來我就學會了以這樣的方式來調解自己,但這個方法也不是都有用,會覺得很矛盾,我居然到了用這種方法來使自己不難過了的地步。也發現越長大心裡的問題就越多。這大概是我多想的習慣造成的。所以聽到老師說現在的人心裡多少都會有一點毛病,或大或小,我也就不那麼擔心了。

  我記得老師給我們做過這樣一個遊戲,讓我們自己在紙上寫20個句子我是誰,當時我們都覺得好難寫,20個句子,可是越寫到後面就發現20個句子根本不夠寫,越寫越想寫,後來我回到宿舍寫了一篇日誌,題目就是我是誰,好好的看看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看看自己眼中的自己與理想中的自己有多大的差別。人往往會因為外界因素而改變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從而把自己原來好的優秀的思想變少變沒,然後自己就變得越來越脫離自己原有的軌道,忽然有一天發現自己怎麼會是這個樣子的,然後又陷入自責當中。我覺得老師很有趣,我們在寫的時候老師已經給我們準備了紙筆,有時候交上去,有時候自己留著。上這門課程,沒有壓力。

  篇三

  步入大學,跨過了人生中的的第一道大坎——高考,有欣喜,又有辛酸。一切五味陳雜,然而,總是過去了,舊的大門關閉,一扇新的大門已經敞開。

  人一生中,每進入一個新的環境,都會遭遇一系列新的問題,都會遇到一些成長過程中必然會遇到的新矛盾,我也不例外。雖然我和新同學相處的很好,我們有說有笑,一起上課,一起吃飯,一起逛街,相處的還不錯,但也感覺有些不適應。眾所周知,南北方有很大的差異,南北方人在性格也有很大的差異——南方人大多心思細膩,注重細節,彬彬有禮;北方人大多性格豪放,不拘小節,甚至有時說話做事不太顧及周圍人的感受。我是個純正的南方人,具備所有南方人都具有的性格特點,在家生活的十幾年裡,和周圍的人幾乎是一拍即合,相處的很融洽,大家都認為我是一個活潑開朗,不拘小節的人。但是背井離鄉來到了北方讀書,我才逐漸發現和北方人相比,特別是我的室友,他們都是黑龍江人,典型的東北性格,反而我的性格顯得有些內向,在對一些事情的看法上我和她們總是有些意見分歧,人多勢眾,可想而知爭論的結果,受傷的總是我,嗚嗚嗚嗚,好傷心呀,所以有時我很迷茫,覺得沒人理解我,甚至有時會感到有些孤獨無助每當這時我就會無比的想家,想念我以前的同學,她們是多麼的理解我啊!但是現在我也學會了適應,有不同的意見的時候,我會選擇保留,我覺得對於一些事沒必要非要分個誰對誰錯,有時難得糊塗。對於他們談的那些我不知道的東西,我沒有經歷過的事情,以及那些和我不同的的回憶,我會選擇靜靜聆聽。這樣既避免了面紅耳赤的爭論,我也覺得過的開心,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何樂而不為呢。

  心理健康教育課了對我影響很大。學習完這門課程,我懂得了一個人的健康不僅僅只是生理方面的健康,更是指心理的健康發展。這門課讓我懂得健康

  觀、價值觀、人生觀。雖然一週只有一節心理健康課,但每上一節心理課,都是對我思想的一次洗禮,讓我有時有些躁動的心理有時間得以平衡;在學習這門課的過程中我的的心靈慢慢得以沉澱,反思自身,擺正心態,從困惑中走出,再一次揚帆起航,繼續追逐青春的夢想。從心理課上,我懂得了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財富。心理健康更是學業成就、事業成功、生活快樂的基礎。

  總體來說,《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門課很好,老師也很盡心,很負責人,我從中獲益匪淺,並使之應用於生活。現在的我,不再迷茫,不再有心理壓力,不再體會不到幸福感,我知道,一切就在我身邊。

  意見:

  1.課堂氣氛再活躍些就更好了;

  2.在課堂上多播放一些與教學相關的視訊,可以是勵志的,不定時的鞭策大家,也可以是搞笑的,減輕同學們的睏意。

  3.希望老師您再幽默點,不要那麼的嚴肅,這樣教學效果會更好,嘿嘿,順便說一句“謝謝老師!”

  姓名:候豔豔

  班級:商英七班

  學號:BC12180727
 

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總結
大一心理健康委員工作總結
相關知識
對心理健康課的總結
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總結
對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的認識和心得
大學心理健康課的心得體會論文
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的結課論文
心理健康課的英文作文3篇範例
心理健康課的英文作文3篇範例
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的相關結業論文
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的相關論文
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的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