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發燒抽搐急救處理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小孩的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如大腦皮質的抑制功能差,神經髓鞘未完全形成,一旦受到外界剌激***如高熱等***,興奮容易擴散而引起抽搐。小編整理了小兒發燒抽搐急救處理,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1、保持氣道通暢。

  因為抽筋時喉部肌肉痙攣常致氣道不暢,所以保持氣道通暢是搶救的關鍵。具體做法是迅速將孩子的頭後仰並偏向一側,鬆開頸部衣物。

  2、止驚。

  用指尖按壓刺激人中***鼻下方、上脣正中***2~3分鐘,注意不要用指甲壓,以免小兒面板受損;給小孩口服“魯米那”藥片,按每次每公斤3毫克計算,或口服“***”。按每次每公斤0.2~0.3毫克計算給予。

  3、降溫。

  用冷水毛巾或70%酒精加等量水,持續輕擦小兒的腋窩、大腿根部、頸部或膝關節後方,以促使體溫迅速下降。也可用諾靜***安乃近滴液***滴口腔或鼻腔***具體用法是,每次劑量:初生至1個月兒3~6滴,2~6月兒每次5~10滴,7月~2歲兒每次10~20滴,2~5歲每次15~30滴,6~10歲每次20~40滴,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11~14歲每次25~50滴***或參照說明書***。1~2歲小兒還可用小兒退熱栓***劑量0.125毫克***每次一粒塞入肛門內,以達到降溫的目的。3歲以上小兒則可口服退熱藥片,如安乃近、撲熱息痛***均為每片0,5克,按每次每公斤體重10~15毫克使用***等。

  4、補水。

  抽筋停止後應多給小孩飲水,以防熱退時出汗過多引起虛脫。

  經過以上處理後,還應將小孩送醫院作進一步檢查和處理。

  小兒發燒、抽搐怎麼辦?

  一、小兒高熱抽搐可由多種原因引起高熱抽搐,又稱為“高熱抽風”,“急驚風”,可由各種不同的原因引起,第一次發作多數在3歲以內,但6個月內小兒很少發生高熱驚厥。任何引起發熱的原因,例如病毒、細菌、支原體、真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變態反應、內分泌代謝障礙、體溫調節功能失調等等引起突發高熱都有可能使小兒發生抽搐,但高熱以感染為多,內分泌紊亂致高熱則較罕見。

  由於小兒發育尚不完善,發熱時就容易引起大腦功能紊亂而出現意識不清、全身抽搐等症狀,反覆的抽搐發作可導致腦細胞損傷,影響小兒智力的發育,所以不管是何種原因引起的發熱,都應予以合理的降溫,避免體溫過高而引起抽搐。一般小兒發燒到39攝氏度以上才容易發生抽搐,但也有個別小兒38攝氏度也可發生抽搐,甚至不發熱也發生抽搐,這與小兒的全身情況,特別是缺鈣或患有癲癇等因素有關。那些初起為高熱驚厥,後來低熱甚至不發熱也抽搐,那就不是一般的熱驚,必須請醫生診查。

  二、高熱抽搐的臨床症狀顧名思義,“高熱抽搐”的症狀一是高熱,二是抽搐。發熱“燙手”,“眼球上翻、面色青紫、全身抽動”,就是高熱抽搐的常見症狀;此外,也可表現為雙眼發直,意識不清、叫不應,面部、口脣抽動,牙關緊閉,呼吸弱、嘆息,等等,一般抽搐發作持續數秒或數分鐘可自行停止,可發作一兩次後不再發作,也可反覆發作多次。發作過後,患兒顯得疲勞而昏昏入睡。高熱抽搐如及時治療是不會留下後遺症的,但如果治療不及時,抽搐時間長,腦缺氧過久就可能造成腦細胞的損害,留下後遺症。

  三、家庭救護措施一般家長不可能對小孩發熱抽搐的原因作出準確的診斷,但卻應該及時採取力所能及的措施,儘可能減少高熱抽搐引起缺氧和對小兒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害,避免或減少合併症的發生。

  1?要保持鎮靜,儘量減少對患兒的刺激,不要大呼小喚,應讓小兒平臥,頭偏一側,鬆開衣領,保持呼吸道通暢,避免口腔唾液及嘔吐物返流入氣管內,以免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2?用拇指按壓正在抽搐患兒的人中穴***在人中的中部稍偏上***,有可能一時止住抽搐,但應配合物理降溫,才能防止再抽搐。

  3?用冷毛巾溼敷頭部或頭枕冰袋,患兒清醒時也可用溫水浴***水溫30~40攝氏度***,或用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溫的辦法來降低體溫,達到預防抽搐的目的。在不明病因的情況下,自行口服退熱藥有可能掩蓋病情,不利於醫生作出正確的診斷,而物理降溫較為安全可行。如控制體溫在39攝氏度以下,則絕大多數患兒不會再抽搐。

  

小兒發燒抽搐原因分析
新生兒發燒多少度算髮燒
相關知識
小兒發燒抽搐急救處理
小兒發燒抽搐原因分析
小兒發熱抽搐怎麼護理
怎麼治療小孩發燒抽搐
小孩發燒抽搐怎麼治有哪些症狀
小孩發燒抽搐怎麼治有哪些症狀
燒傷的急救處理方法
小孩發燒腹瀉怎麼處理
寶寶發燒抽搐應急措施
小兒發燒推拿手法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