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扶貧工作心得體會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扶貧工作作為服務型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是為了社會的均衡發展,有利於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下面是帶來的考察扶貧工作心得,希望大家喜歡。

  考察扶貧工作心得篇一

  為進一步理清扶貧工作思路,紮實高效開展下步精準扶貧工作,10月30、31日兩天,我隨縣考察組一起,奔赴貴州省畢節市,參觀考察了七星關區和赫章縣的五個精準扶貧示範點,開闊了眼界,汲取了經驗,受到了鼓舞,結合近段時間的實際工作,作了以下三點思考。

  一是精準扶貧要“扶到位”。所謂“扶到位”包括三個方面,即:物件到位、措施到位、落實到位。物件到位就是我們的貧困物件識別要到位。畢節市自2013年底啟動全國第一批貧困戶建檔立卡錄入系統後,從2014年至今,用了近兩年時間,反覆摸索甄別,建立了一套系統有效的貧困戶動態管理體系,從貧困戶的精準識別、結對幫扶到脫貧出列,一戶一檔有跡可查,這方面的經驗我們是可以借鑑運用的,但全縣大局上縣聯席辦和扶貧辦要對全縣的工作有階段性統籌,每個時間節點該幹些什麼具體工作要有指導性意見,避免各鄉鎮、各掛包單位各行其是,費時費力又抓不住工作重心。

  要注意的是,貧困物件識別不能急於求成、不能搞突擊加碼,必須沉下心來研究部署,確保步驟不亂、幹部不慌、群眾不怨;措施到位就是針對每戶貧困戶的實際困難並充分徵求其意願的基礎上,制定針對性的幫扶措施,同時對所在村全域性上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方面也要有針對的計劃。這方面要求我們的鄉鎮、掛包單位和幫扶幹部必須深入實際充分調研走訪,有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才能擬定出符合實際的工作計劃,就當前來看,個別單位和幹部還存在思想認識不到位、敷衍了事的現象,縣委要引起高度重視並加以有效管理;落實到位就是扶貧措施的落實縣委政府要有相應的保障措施,確保貧困戶及貧困村的相應脫貧措施要有的放矢、落到實處。畢節七星關區就針對精準扶貧工作制定了“一市五金多套餐”幫扶機制,針對貧困戶的不同需求成立相應幫扶基金,確保幫扶工作有章可循、有錢可用。我縣也可借鑑其經驗,結合我省的扶貧工作政策,探索一套系統的扶貧工作保障體系,使得我們的扶貧工作能高效開展。

  二是易地扶貧搬遷政策要用活。通過前期遍訪工作的開展,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問題,農民的故土情結十分嚴重,居住環境再惡劣他們也不願棄之遠走,在外打工掙錢回來,還是願意回老家建房,對我們的易地扶貧搬遷的宣傳動員有十分強烈的牴觸情緒。針對這種情況,我覺得要從三個方面著手,一是加強政策宣傳。政府要儘快制定出我縣的易地扶貧搬遷實施細則並做好易地扶貧安置點的建房規劃和產業規劃,同時加強對幹部的業務指導與培訓,多渠道、多角度地宣傳政策,幫扶幹部要切實做好入戶政策宣傳和動員工作,消除農民生產生活顧慮,切實引導他們挪窮窩、拔窮根;二是安置點選址及建設風格要因地制宜。

  按照習“望得見青山,看得見綠水,記得住鄉愁”的要求,我們各鄉鎮的安置點選址一定要有前瞻性和可行性,要有利於群眾今後的長遠發展和全縣產業發展的統籌規劃,建築風格一定要即凸顯當地特色又有創新元素,能被大眾所接受,不能簡單以沿街修房的形式搞易地搬遷。產業配套也要同步推進,才能讓群眾“搬得進來,住得下來,富得起來”;三是搬遷政策要因人而異。貧困戶的致貧原因有多種,住房困難卻是共性問題,這裡我特別關注民政政策兜底的貧困戶,他們自身失去發展能力,住房條件極差,如按現有的易地搬遷政策他們根本無力承擔自付的一部分建房款項,就地幫其改造舊房也無實際意義,建議這部分民政兜底貧困戶的住房,可在現有安置點規劃建設如廉租房形式的住房提供其居住,房屋產權屬國有,可動態管理。

  三是產業發展要有“主心骨”。此次畢節之行印象最深的當屬赫章縣的產業發展模式,一個縣主打一項大產業配套發展兩項林下產業,打造出了中國核桃之鄉的生態產業名片,帶動全縣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同時,守住了生態紅線,綠了青山、美了大地、鼓了腰包。由此可見,選好產業是發展經濟、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核心。建議在今後的產業結構調整中,著力在打造優勢產業上狠下功夫,抓產業發展不能一年搞一個專案,效果不好隔年又換,幹了無數年、花了不少錢,一樣也沒幹上路,樣樣都像才起步,要集中用力,打造龍頭,以點帶面,夯實產業鏈,真正實現一項主導產業帶動一方經濟。就龍塘村來說,我們應當在特色農業產業方面下足功夫,根據當前實際,可重點在中藥材種植、烏雞養殖兩方面進一步探索,就長遠來看,要將我們的特色農業產業與庫區旅遊經濟緊密結合,走一條特色農業旅遊產業路子,帶動易地扶貧安置點及周邊農戶整體脫貧致富。

  兩天的畢節之行雖行色匆匆,但也收穫滿滿,今後必當以彼之長補己之短,將精準扶貧工作紮實有效持續推進。

  考察扶貧工作心得篇二

  今年11月28日至12月6日,我作為一名鄉鎮扶貧分管領導,參加了縣扶貧辦組織的外出xx縣、xx縣xx村、xx市等地學習考察活動,通過這次活動,讓我深受感觸,受益非淺。

  一是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親身感受到了全國各地你追我趕,奮勇爭先,[蓮 山課件 ]致力於經濟發展的良好氛圍,不由得激發了自身時不我待、不進則退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作為一名黨的基層領導幹部,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盡己之職盡己之能去帶領導和幫助群眾發展經濟,脫貧致富。

  二是通過深入學習考察,座談交流,走看聽問相結合,學到了不少先進經驗,也吸取了一些經驗教訓。對我們今後的工作開展幫助多多,借鑑多多。對我個人而言,主要得到了以下啟悟:

  1、要搞好扶貧開發,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走農業產業化經營道路。農業產業化經營其基本內容就是以資源為基礎,以市場為導向,以產品為龍頭,以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企業為依託,以“公司+基地+農戶”為主要形式,實行生產佈局規模化,農工商一體化,產、供、銷一條龍的生產經營模式。一是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可以有效拉長農業產業鏈條,增加農業附加產值,創造就業崗位,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二是農業產業化經營能把廣大分散的農戶緊密聯絡起來,通過龍頭企業帶領導農民闖市場,使農產品有了更穩定的銷售渠道,有效的降低了農民市場風險。三是農業產業化經營能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帶動農業規模化生產和區域化佈局,促使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換,不斷增強農業市場競爭力。此次學習考察所到的湖北京山縣、陝西昭陵縣、延安市等地在農業產業化經營方面都做出了了成效顯著的工作,如京山縣用十年時間培育發展香菇等食用菌產業;昭陵縣大力發展蘋果產業;延安著重發展紅棗產業,這些產業都成了當地的支柱產業,有力的促進了縣域經濟的發展和農民增收。而新化在農業產業化經營上顯然已落後於這些兄弟縣市,還需進一步努力。

  2、不搞農業產業化沒有出路,農業產業化搞得不得法同樣沒出路,甚至可能勞民傷財,得不償失。因此,一是在進行一個農業產業的培育發展決策之初,一定要慎重,要進行充分的可行性論證。要因時制宜,因地制宜,不能想當然,認為別人能賺錢,我們肯定也行,否則很容易好心辦壞事。像2004年全縣轟轟烈烈推廣的黃姜產業,就是一起典型的沒有因時制宜的事例,結果種植後市場行情一落千丈,讓種植戶血本無歸;我的家鄉幾年前從福建引種種植了上百畝沙田柚,結果去年一場特大冰凍,凍死了大半的柚樹,雖說這裡有天災的因素,但也是未能因地制宜的必然結果。京山縣的食用菌產業能迅速做大,就在於他們有漫山遍野的雜木資源做基礎,並充分進行了開發利用。二是一個產業要做大做強,關鍵在於龍頭企業。農民種出東西來,最擔心的就怕賣不掉,你叫他自己找市場,他找不到,再怎麼宣傳發動,他也不動心。相反,有了龍頭企業的存在,也就是告訴了他市場就在那裡,他的種植積極性自然出來了。隨著龍頭企業的不斷髮展壯大,這個產業也就被帶活了。陝西大片大片的蘋果林,不只是生長在厚厚的黃土地上,更是生長在像匯源果汁那樣大大小小的加工企業基礎上的。

  3、農業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快捷的交通運輸。此次外出,無論是在湖北,還是在陝西,我都感受到了國家道路交通建設的飛速發展,寬闊的高速公路無盡的延伸著,通向四面八方。便利快捷的交通運輸加速了貨物的流通,京山鄉村早摘的鮮菇中午就能到達武漢人的餐桌上;陝西省的蘋果、狗頭棗一天內可傳送到全國各地。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跟不上,就談不上農業產業開發。早幾年,我縣維山鄉的一戶農民,種了一些草莓,採摘後運到縣城來賣,結果在從鄉到縣短短二十多公里坑坑窪窪的道路上,草莓在車上被搖成了草莓醬,讓農戶血本無歸。這幾年,我縣的公路建設得到大力發展,交通狀況得到較大改善,但仍需繼續努力,加快建設步伐,特別是村到鄉路網建設和出縣高速公路建設。

  4、農業產業開發應和旅遊開發有效結合。我縣的旅遊資源比較豐富,xx梯田、xxx宮、xx河漂流、xx森林公園都大有潛力可挖,在旅遊開發中,要注重把當地特色產品推出去,讓農產品變成旅遊產品,以旅遊開發帶動農業產業開發,以產業開發豐富旅遊開發。如延安狗頭棗系列產品的開發推銷方式就很值得借鑑。

  5、要充分發揚延安精神,促進農業產業開發的開展。延安精神是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精神,是實事求是,開拓創新的精神,我們要努力破除“等、靠、要”的消極思想,敢闖敢幹,不斷解放思想,用新思路、新觀點、新舉措去開創農業產業開發工作的新局面。

  考察扶貧工作心得篇三

  為學習市、市扶貧工作,由市扶貧辦牽頭組織全市各縣市、區農辦分管扶貧工作的領導,於 月 日— 月 日赴市縣、市縣、縣學習考察下山脫貧小區建設的主要做法及經驗。通過四天時間的學習考察,大家一致反映,兩地扶貧工作確實有許多亮點,深受啟發,收益匪淺。現將這次學習考察情況報告如下:

  一、、兩地扶貧工作的主要經驗

  1、建立組織,服務移民。為了推動下山移民工作,、兩地,市、縣、鄉鎮三級都成立了扶貧工作領導小組,並抽調精幹力量成立了下山移民辦公室。圍繞“搬得出、住得穩、富得起”這一目標,把推進下山移民作為農村工作的重點來抓。對列入計劃的山區搬遷村,縣、鄉鎮兩級下山移民辦公室認真做好下山移民搬遷過程中的綜合協調和服務工作,例如負責做好土地徵用、新村規劃、政策處理、資金髮放、落實審批代辦手續、建房用地安排、代辦工程監督管理、驗收及新村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通過與相關部門的協調,對搬遷建房中各種審批費用,能減則減,能免則免。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下山移民的安居成本,充分調動山區農民下山的積極性,有力地推動下山移民工作。

  2、長遠規劃,引導移民。綜觀、兩地下鄉移民做法,其主要形式採用梯度和整體移民相結合,分散移民和集中安置移民相結合。在設立安置點整體移民的同時,對各山區村的分散農戶,選好址設立若干個安置點給分散農戶落戶。並鼓勵山區村民購買中心村或鄉鎮所在地教育、衛生、供銷等部門和部分農戶的閒置房,實行分散或梯度移民。下山移民的安置點選擇充分與集鎮建設、中心村建設相結合,與城市化、工業化、土地整理有機結合,把推進經濟社會發展與推進生態環境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形成社會與生態環境相互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格局。例如縣橫溪鎮黨委政府,早在年就積極開展了2萬畝土地整理工程,確保下山移民的安置用地,並且根據集鎮居住小區、工業園區的建設,規劃出安置點,投入資金,建造醫院分院等醫療衛生設施。對主幹道路進行硬化、綠化和亮化,安置點的設計嚴格按新農村標準進行,堅持合理佈局,美化環境,注重特色,新村住房建設採用聯建式,並嚴格按設計圖紙施工,使每個移民新村都達到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在吸引山區農民下山的同時,也保證了移民搬得出、住得穩。

  3、出政策,扶持移民。在考察學習期間,從市、市扶貧辦領導瞭解到,近幾年來,、兩地市委、市政府均出扶貧工作的扶持政策,並以市委名義下達檔案。各級黨委政府把解決下山農民的就業問題作為促進移民小區的建設與工業園區建設、塊狀經濟發展有機結合起來,以促進下山農民順利就業。在安置點規劃選址時,就充分考慮移民就業,把安置點基本定位在集鎮區或靠近工業區。對於喪失勞動能力的孤寡老人,都由相關鄉鎮安排敬老院集中供養。對貧困家庭子女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免費入學。積極鼓勵工商企業吸納下山移民勞動力,對於吸納下山移民勞動力較多的工商企業,政府給予適當的扶持和獎勵。鼓勵下山移民在安置區從事個體經商,帶動移民小區的商業繁榮。市、縣、鄉鎮三級聯動,充分利用職業技術學校、成人學校、鄉鎮黨校等教育網點,開展下山農民培訓,培訓主要內容為基本權益保護、法律知識、城市生活常識等。在此基礎上,開展以適應就業崗位要求為目的的培訓。根據、兩地勞動力需求情況,開設建築、製造、家政服務、服裝加工、服務營銷、電腦操作等為主的培訓班,使之成為先進製造業和第三產業的合格勞動者。為了使培訓工作有保障,縣、縣、縣政府都把下山移民的培訓列入年度培訓計劃,並從土地出讓金、農村科技開發經費、技術推廣資金和扶貧資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用於下山農民培訓。同時,積極鼓勵下山農民發展效益農業,對從事效益農業並建立規範農業基地者,給予一定的扶持和獎勵,從而確保下山農民富得起。例如市縣扶貧辦,為解決下山農民貸款難問題,去年與縣信用聯社簽訂《協議書》,成立扶貧小額貸款領導小組,縣扶貧辦從縣政府下撥的200萬元扶貧資金中,劃出50萬元資金給信用聯社作為授信基金,縣信用聯社共貸出500萬元資金,幫助631戶下山農民發展各類種養殖生產性專案,有效地解決下山農民貸款難的難題,促進下山農民增收致富的步伐。

  4、狠抓落實,取信移民。在縣考察學習時,聽取了扶貧主任關於做好扶貧工作的情況介紹,使我們瞭解到該縣縣委、縣政府在出扶貧優惠政策、幫助有關鄉鎮制訂專案建設規劃的同時,十分注重專案管理工作。縣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工作會議,聽取彙報,提出意見。對下山移民小區建設的進展情況、資金使用情況,分管扶貧工作的縣府領導也經常深入專案點進行檢查,並督促搞好專案建設。與此同時,縣政府還出了扶貧工作考核辦法,列入鄉鎮年度考核重要內容之一,以激勵鄉鎮幹部抓好扶貧工作,從而使全縣各下山移民建設專案真正做到責任落實、專案落實、取信於民。

  二、、兩地經驗給我們的啟示

  縣是全省25個欠發達縣之一。據年度調查統計,全縣21個鄉鎮中貧困村有41個,人均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貧困戶有13707戶,貧困人口41122人,其中居住在高山區的行政村有23個、6500戶,近2.6萬人。經過兩年多的扶貧攻堅工作,儘管貧困戶和貧困人口有很大下降,但是,要搞好現有這部分農民的下山脫貧工作,面臨的任務仍然十分艱鉅。借鑑、兩地下山移民工作的經驗和做法,給我縣下山脫貧工作有以下幾點啟示:

  1、強化組織領導。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要負責下山脫貧工作重大事項的決策和協調,對縣級下山脫貧小區進行重點幫扶和指導,下山脫貧搬遷地和安置地鄉鎮要成立主要領導掛帥的領導班子,並制訂好下山脫貧總體規劃和工作計劃。下山脫貧工作要列入鄉鎮年度工作考核,對下山脫貧工作中出現的先進集體和個人要進行表彰和獎勵。

  2、加強部門協作。下山脫貧工作是一項綜合性的農村工作,涉及面廣,工作量大,政策性強,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和支援。為此,縣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要本著提高辦事效率、優化服務、降低收費標準、減輕農民負擔的思想意識,切實做好相關專案的立項、服務和綜合協調等服務工作。各部門要根據各自的職責,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從發展的大局出發,發揮職能,落實措施,密切配合,優化服務,確保我縣下山脫貧工作順利開展。

  3、增加財政投入。高山遠山農民進入移民安置小區,建造新房雖然上級政府給予一定的補貼,但房屋落成後基本上化費了所有的積蓄,有部分農民建新房後還欠了一部分債。對於小區的公建設施,比如道路硬化、排汙排水問題,還是要靠政府幫助解決,為此,縣政府在安排預算時,每年要從財政中劃出一定數量的財政資金,用於移民小區的公建設施建設,使高山遠山農民下山後真正搬得出、住得穩。

  4、注重隊伍建設。、兩地近幾年來扶貧工作抓得富有特色,成效顯著,這與市、縣、鄉鎮各級黨委、政府重視扶貧工作,出一系列優惠政策是密不可分的。但是,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他們有一支高素質的扶貧隊伍。結合我們的實際,從2005年至2010年,我縣下山移民整體搬遷的工作任務還十分繁重,這就需要建設好一支作風好、素質強的扶貧工作隊伍。抓好隊伍建設應從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要成立縣扶貧工作專門機構,並配備專職人員;二是要把懂政策、肯吃苦、作風實的人員充實到扶貧工作隊伍中來;三是要注重扶貧工作人員的學習和培訓,不斷提高政策水平和業務工作能力,只有抓好扶貧工作這支隊伍,並練就一身過硬的本領,才能推動我縣扶貧工作再上一個新階。

>>>下一頁更多“考察扶貧工作心得”

銷售工作心得收穫優秀範文
康師傅工作心得與體會
相關知識
考察扶貧工作心得體會範文
個人扶貧工作心得體會範文
一線扶貧工作心得體會範文
人民警察優秀工作心得體會範文
考察扶貧工作心得
扶貧工作心得體會駐村第一書記
精準扶貧工作心得體會_精準扶貧工作情況彙報總結材料
精準扶貧工作心得體會
精準扶貧工作心得體會精選
扶貧工作心得體會及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