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細菌感染的措施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4日

   細菌總數既是食品、水質、藥品、環境樣品的最重要汙染指標之一,?本文是小編整理的防止細菌感染的措施,歡迎閱讀。

  防止細菌感染的措施

  口罩:口罩的含菌數為30多萬,因此口罩最好每週清洗,並加強暴晒。

  牙刷:牙刷的攜菌數為25萬。很多人用牙刷用到開花才換新的。殊不知牙刷早已滋生了大量細菌,直接影響口腔小環境,造成齲齒、蛀牙、牙齦萎縮。有人從使用半年的牙刷上刮下物體放在顯微鏡底下,能看見佈滿圓圓小小的細菌。

  枕頭套:除非你每日都洗了頭髮再就寢,並定期將枕芯拿到陽光下暴晒,否則你的枕頭套將會帶有大量細菌。

  電腦鍵盤:由於電腦鍵盤的縫隙裡掉落的食物殘渣、手上的細菌接觸鍵盤等原因,造成電腦鍵盤成為細菌繁殖的溫床。你家的電腦鍵盤有沒有定期擦拭消毒?

  化妝粉撲:很多女性重視洗臉化妝,卻從沒有洗過粉撲。粉撲沾滿人體油脂皮屑,只要半年不洗,上面即佈滿大腸桿菌和黴菌等細菌,細菌的數量竟然是馬桶細菌的2倍。

  多重耐藥菌感染預防與控制措施

  1.加強手衛生。醫務人員在直接接觸患者前後、進行無菌技術操作和侵入性操作前,接觸患者使用的物品或處理其分泌物、排洩物後,必須洗手或使用速幹手消毒劑進行手消毒。

  2.儘量選擇單間隔離,也可以將同類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間。隔離房間應當有隔離標識。不宜將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與氣管插管、深靜脈留置導管、有開放傷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間。多重耐藥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轉診之前應當通知接診的科室,採取相應隔離措施。沒有條件實施單間隔離時,應當進行床旁隔離;

  3.與患者直接接觸的相關醫療器械、器具及物品如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表、輸液架等要專人專用,並及時消毒處理。輪椅、擔架、床旁心電圖機等不能專人專用的醫療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後擦拭消毒。

  4.醫務人員實施診療護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觸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傷口、潰爛面、粘膜、血液和體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糞便時,應當使用手套,必要時使用隔離衣。完成對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診療護理操作後,必須及時脫去手套和隔離衣。應先診療護理其他病人,感染病人安排在最後進行。

  5.醫務人員應當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規程,特別是實施中心靜脈置管、氣管切開、氣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時,應當避免汙染,減少感染的危險因素。

  6.加強診療環境衛生管理,對收治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應當使用專用的物品,對患者經常接觸的物體表面、裝置設施表面,應當每天進行清潔和擦拭消毒。出現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藥菌感染暴發時,應當增加清潔和消毒頻次。

  7.合理應用抗生素。認真落實抗菌藥物臨床合理使用的有關規定,嚴格執行抗菌藥物臨床使用的基本原則,正確、合理地實施個體化抗菌藥物給藥方案,根據微生物檢測結果,合理選擇抗菌藥物,嚴格執行圍術期抗菌藥物預防性使用的相關規定,避免因抗菌藥物使用不當導致細菌耐藥的發生。

  臨床科室對MDRO患者應做好病人一覽表、病歷卡及床旁標記,由科主任和護士長共同負責病區內的MDRO患者的接觸隔離措施的落實情況,相關醫務人員應積極配合,並做好病人及家屬的相關知識的健康宣教工作。

  1、應對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實施隔離措施,首選單間隔離,也可以將同類多重耐藥菌感染者或定植者安置在同一房間。隔離病房不足時才考慮進行床邊隔離,不能與氣管插管、深靜脈留置導管、有開放傷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間。當感染者較多時,應保護性隔離未感染者。

  2、設定隔離病房時,應在門上貼上接觸隔離標識,防止無關人員進入。

  3、進行床邊隔離時,在床欄上標貼接觸隔離標識,以提醒醫務人員及家屬。當實施床邊隔離時,應先診療護理其他病人,MDRO感染病人安排在最後進行。

  4、嚴格執行手衛生,離開隔離病房前,接觸汙染物品後,摘除

  手套後洗手和/或手消毒。

  5、在實施診療護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觸患者的傷口、潰爛面、黏膜、體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洩物時,應當戴手套。預計與病人或其環境如床欄杆有明顯接觸時,需要加穿隔離衣。離開病人床旁或房間時,須把防護用品脫下,並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劑擦手。

  6、對於非急診用儀器***如血壓計、聽診器、體溫表、輸液架***等應專用。其他不能專人專用的物品***如輪椅、擔架***,在每次使用後必須消毒。

  7、進行床旁診斷***如拍片、心電圖***的儀器必須在檢查完成後用消毒劑進行擦拭。

  8、如病人需離開隔離室進行診斷、治療,都應先電話通知相關科室,以便他們做好準備,防止感染的擴散。在把該病人轉送去其他科室時,必須由一名工作人員陪同,並向接收方說明對該病人應使用接觸傳播預防措施。接收部門的器械裝置在病人使用或汙染後同樣應該進行清潔消毒。

  9、病房應當固定使用保潔用具進行清潔和消毒,對患者經常接觸的物體表面、裝置設施表面,應當每天進行清潔和擦拭消毒。使用

  過的抹布、拖布必須消毒處理。

  10、注意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認真落實《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根據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結果正確、合理使用抗感染藥物,減少和延緩耐藥菌的產生。

  11、感染者或攜帶者應隔離至連續3個標本***每次間隔>24小時***培養均陰性後,方可解除隔離。

  三、監督、處罰

  院感科監督科室MDRO控制措施的落實情況,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反饋、指導,對MDRO的患者進行追蹤,直至解除隔離。

  怎樣預防細菌性陰道炎

  預防黴菌感染,婦科專家給出如下建議:

  1.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上廁所前洗手;不用不潔衛生紙;排便後從前向後擦拭外陰。

  2.使用公共廁所時儘量避免坐式馬桶;提倡淋浴,浴後不直接坐在浴室坐椅上;不在消毒不嚴的泳池內游泳。

  3.黴菌懼怕高溫,每天將換下的內褲用60°C以上的熱水浸泡或煮沸消毒。

  4.性生活時,應使用安全套,防止性伴侶雙方交叉感染。

  5.專用盆具每日清水清洗外陰;內褲用專盆單獨清洗;穿天然面料的內褲。

  特別提醒:有了外陰瘙癢、白帶異常的症狀,女性朋友切不可諱疾忌醫,私自用藥,一定要到正規專業醫院查明病因,謹遵醫囑用藥。

女子眉毛面相怎麼看
減輕感冒症狀的方法有哪些
相關知識
防止細菌感染的措施有哪些
預防大腸桿菌感染的方法有哪些
治療黴菌感染的藥都有哪些
防禦颱風災害的措施有哪些
泌尿系統感染的症狀有哪些_如何預防泌尿系統感染
預防女性尿路感染的方法有哪些
預防泌尿系統感染的方法有哪些
預防地震的措施有哪些
防止食物中毒的知識有哪些
汽車防止車漆生鏽的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