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的學習習慣教育總結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4月27日

  一個學生的道德品質如何,不只是聽他怎麼說,更重要的是看他們怎麼做。因此教師和家長即要指導學生的道德認識,同時又要組織他們的行為習慣。一起來看看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幫助。

  篇一

  歷經多年來學習習慣方案的實踐,我們總結到: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習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重要條件。因此,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校長期而又艱鉅的任務。作為教師,對學生不僅要“教”而且要“導”,不僅要教“知識”,而且要教如何學好知識。關於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總結如下:

  我每接到一個新班,首先要重點培養學生積極動腦,認真聽講的習慣,使學生做到:會聽,會看,會想,會說。

  會聽:聽要入耳,如果聽而不聞,等於沒聽。學生聽講時要邊聽邊想邊記憶,抓住要點。不僅要聽老師的講解,還要認真聽同學們的發言,要能聽出別人發言中的問題。

  會看: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觀察習慣,首先要給學生觀察權,不要讓老師好心的“講”取代學生的“看”。凡是學生能夠通過看就能掌握的東西,教師一定要少講或不講,同時,在看時注意要集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看。

  會想:首先要肯想,老師每提一問,學生人人都必須立即思考,立刻去想,準備回答。即使不回答或答不上來,也要把問題重述一遍,說出自己是怎麼想的,想到哪兒去了,老師要有的放矢的進行點拔,使學生接著去想,同時,要對學生及時評價,答得對的學生要給予鼓勵。

  會說:聽、看、想都要通過“說”這一關來點破,語言是思維的結果,要說就得去想,想的出,就認真聽,仔細看,抓住會說,能促進前者三會。我的做法是:第一,訓練學生大聲發言,並要看誰的聲音最響亮,看誰發言最有氣魄,最有精神,要求每個學生的“發言、聲音”達到合格。第二、經常讓學生說想法。說想法,就是讓學生說出自己思維的過程。課堂上要讓每個學生說出自己“想法”的機會,可以單獨說也可以三兩人互相說,還可以分組說。總之,人人必須有說的機會,同時,學生傳說的,教師切莫代言。第三、要求學生會用數學語言進行表達;課堂上要求學生根據教材中的定義、概念、法則、性質等數學用語,簡明準確的語言,來完整的回答問題。第四、要給學困生的發言權,學困生在課堂上一般都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不善於觀察,不會聽,不會想,也不會善於思考,所以自然就不會說了,所以教師總是要給他們的機會,讓他們說,說錯了不要緊,教師給予糾正。

  篇二

  一、教會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要讓學生會思考:首先要讓學生懂得什麼是獨立思考,要讓學生在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推理的過程中,掌握思考的方法。學生只有體味到思考的樂趣後,才會用心的去思考。在教學過程中,我做到四點:第一、激發學生思考的慾望,明確思考的目標。第二、留給學生寬裕的思考時間。第三、為學生提供思考的依據。第四、及時組織,多次交流,只有獨立思考。才能產生見解。有見解就有交流的願望,有交流就可以激起新的思考。在交流中,學生思維得到全面的訓練,思思考的能力也隨之而提高,學生有思考的興趣,就會逐漸形成思考的習慣。

  二、教會學生閱讀,養成自學的習慣。

  課本是無聲的老師,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來源,因此,要指導學生要認真閱讀課本,堅持課前閱讀,課內閱讀,課後閱讀,養成預習和自學的習慣。課前閱讀:就是課前預習,要求學生在學完今天的知識後,總要看看第二天要學的內容,特別是每一單元,每一小節的開頭新課,閱讀時要讓學生質疑,以便教師講課時讓學生帶著問題重點聽,重點想,有時老師可以有意識地根據教材內容給學生出示有興趣的探索性的題目,讓學生在書中去找去讀。

  課內閱讀,就是課堂學習課本,在課堂上,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有要求有檢查的閱讀課本,是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能力的主要途徑。數學課本,沒有故事情節,學生可讀較差,如果只是一般地閱讀,學生必然會“讀不進去”,看不出什麼問題。因此,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抓住課本的主要內容和重點,以及關鍵詞,暢所欲言、各抒己見,這樣,學生讀的興趣就有了。課後閱讀,就是課後複習課本,要指導學生邊看課本邊整理所學知識的習慣,每學一單元,學生要把已學的知識進行歸類,編號。練習寫簡短的複習提綱或筆記,每隔一段時間選擇學習優秀筆記組織傳閱,進行評議,以調動學生自學的積極性。

  篇三

  小學生自己的道德認識轉化行為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不少學生常常出現說和做不一不能致的情況,如有的學生可以談出課堂常規是什麼,但他常常違反紀律;有的小學生因為犯了錯誤寫了檢討或保證,可後來還是做不到。針對這些情況,在培養小學生養成良好行為中作如下總結:

  首先,行為練習和實踐鍛鍊要建立在說理教育的基礎上。學生對道德知識理解得越深刻,越有可能做出好的行為來。因此我們要通過多種方式深入淺出地對學生講道理,使他們逐漸知道良好行為的依據。忽視講道理,強制命令學生做是不對的,但是光講道理也不行。我們必須在講道理的同時組織或引導學生進行行為練習和實踐,只有這樣才能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例如,為了培養一、二年級學生遵守課堂常規,教師必須是要講清遵守課堂常規的意義和要求,然後按課堂紀律的內容和步驟組織他們進行實際練習如預備鈴響進教室,準備學習用品,身子坐直,注意聽講,使學生掌握每一個環節的行為。另外,教師還要經常提醒學生記往這些要求,組織學生反覆練習。其次,使學生在實踐中獲得正面的經驗,使道德教育轉化為道德行為。這種道德行為得到強化後就會轉化成學生的自覺行動。他們產生積極的體會後,便具體認識到道德要求的正確性及良好行為所帶來的好處。

  再次,耐心地進行方法指導,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行為方法的指導一般可採用,①講解行為的要求和做法,弄清先做什麼,後做什麼,既具體地交給學生完成任務的方法。②結合教學中典型人物的行為說明他們行為方式的合理性。③組織學生討論小學生應具備的道德要求,讓大家動腦筋,出主意,想辦法,然後由教師總結,說明怎樣做才是合理的。④經常引導分析、總結日常行為成敗的經驗教訓等等。總之,要通過各種教育形式以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

  小學階段是對學生進行良好行為習慣教育養成的關鍵期。抓緊這個時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培養學生好思想,好習慣,克服壞思想,壞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小學生學習習慣養成課題總結
小學生學習習慣培養總結範文
相關知識
學生的學習習慣教育總結範文
小學四年級班主任教育總結範文
幼兒園國培學習心得_幼兒園國培教育總結範文
幼兒園國培學習心得_幼兒園國培教育總結範文
學院新生入學教育總結範文
大一新生入學教育總結範文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總結範文
學生會各部門月工作總結範文
學生會祕書個人工作總結範文
學生會部門月度工作總結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