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健康知識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心理衛生的主要目的是保持和促進身體和心理健康。根據國內外學者的論述及高中生髮展的特點,以下八個方面可作為高中生心理健康的衡量標準。

  

  1、正常的智力

  正常的智力是高中生學習、工作和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條件。高中生智力正常發展的標準是:樂於學習、工作,有強烈的求知慾和濃厚的探索欲,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智力和潛能,努力獲得優良成績;否則,縱然智商在正常以上,也不能視為心理健康。

  2、健康的情緒

  良好、穩定情緒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條件。高中生情緒健康的主要標誌是情緒穩定,反應恰如其分,強度適中,積極的情緒多於消極的情緒,對學習、生活充滿信心。

  3、積極的意志品質

  主要表現為行動具有較高的自覺性、果斷性、堅韌性和自制力。心理健康的高中生學習生活中有自覺的目的性,能有效地調節和控制自己的行為,能運用正確的方法解決學習、工作中的問題。在困難和挫折面前能採取較合理的反應方式,主動克服困難。

  4、適度的反應

  人的行為反應是存在差異的,有的反應敏捷,有的反應遲緩。但是,這種差異有一定的限度,超過一定的限度就不正常。

  5、統一的人格

  心理健康的高中生,其人格的各個結構要素都無明顯的缺陷與偏差,具有正確的自我意識,既有自知之明,又能根據自己的情況調整和完善自我,既不自視清高,也不自輕自賤、自慚形穢,而是言行一致,所想的、說的、做的是統一的。

  6、和諧的人際關係

  具備健康心理的高中生,善於理解、尊重、信任和幫助他人,以真誠、謙讓的態度發展和保持和諧的人際關係,樂於與人交往。

  7、個人與社會的協調一致

  能夠和社會保持良好的接觸,能正確地認識和了解社會,使自己的信念、目標、行為與時代合拍,與社會要求吻合,一旦發現自己的需要、願望與社會要求、他人利益相沖突,即能放棄或修正自己的行動計劃,以保持與社會的協調一致。

  8、心理與行為符合年齡特徵:心理健康的高中生,應具有與自己年齡特徵相符合的心理和行為。

高中生學生怎樣保持身體健康
身體健康的警報
相關知識
高中生健康知識
有關初中生健康知識的手抄報
高中生衛生健康知識
中小學生健康知識競賽試題
中學生健康知識競賽題目及答案
中學生健康知識講座_中學生健康常識問答
中學生衛生健康知識手抄報
中學生健康知識手抄報內容
中學生健康知識手抄報
冬季幼兒衛生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