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養生方法有哪些保暖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5日

  倒春寒是一種常見的天氣現象,發生在多個國家,倒春寒養生方法有哪些?下面就讓小編來為大家揭曉。

  倒春寒養生方法

  1、春捂

  適當“春捂”。不要以為氣溫暫時升高就可以馬上脫掉冬裝,晝夜溫差大,早晚更要注意保暖,尤其是關節部位的保暖。

  2、春季鍛鍊不宜過早

  春季鍛鍊不宜過早。因為早上氣溫低、霧氣重、粉塵多,體質差的老年人最好在下午氣溫回暖後鍛鍊。運動專案選擇上,最好選擇運動量不大的運動方式,如太極、慢跑、爬山、漫步等。一旦長期過度疲勞工作,或者長期熬夜者,最好適度休息,加強自我情緒調節。

  3、養成良好生活方式

  俗話說“有錢難買老來瘦”,肥胖者要加強鍛鍊;不抽菸不酗酒;少吃油炸食品。多喝水,有助於保持體內血流通暢,還可減少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

  4、做好自我保健

  對於那些本身患有心腦血管等基礎性疾病的患者,要做好自我保健工作,一旦有長期胃痛、胸悶、頭疼等不適症狀,要及時就診。

  5、孩子家長需警惕小兒感冒

  讓孩子加大在陽光下的活動,多呼吸新鮮空氣,合理膳食,增加機體免疫力。被褥、衣服要勤晒,室內經常通風除塵,以減少和抑制病菌的存活和繁殖

  倒春寒保暖方法

  頭頸捂一捂,上身全暖和

  春捂時第一個需要保暖的地方就是頭頸,這樣可避免因頭頸受風寒帶來的不適,如頭痛、頭暈、頸肩脹痛或感冒、氣管炎等。外出時可戴帽子或系一條圍巾,不宜過早穿低領或V字領上衣。

  手腕捂一捂,心臟好舒服

  春捂時第二個需要保暖的地方就是手腕,因為手腕上有我們心經對應的神門穴,按照中醫的理論來說,我們體內的元氣迴圈會在神門穴經過、停留。如果元氣迴圈得順暢,身體就好。所以說讓神門穴保暖就能讓我們的心臟更加健康。七分袖與九分袖的衣服這個時期最好不要穿著,尤其是老人,外出活動時儘量在外套裡穿一件袖口能達到拇指根部的長袖毛衣,或是戴上一副筒兒稍微長點的手套。

  腰腹捂一捂,下肢不麻木

  第三個需要保暖的地方就是腰腹,這是因為人的陽氣以腎為本,腎居於我們的腰腹部,那麼一旦有風寒侵入人體,腎中的陽氣就會被困於下部,我們腰部以下的迴圈就會受到影響,這個時候,就容易出現下肢麻木,疼痛、腰膝痠軟等問題。除藉助衣服保暖外,也可通過按摩溫暖腰腹。雙手交叉快速揉搓,直到把手掌搓熱後,把手掌直接捂在腰兩側處,同時雙手按順時針按揉即可。

  小腿捂一捂,腦袋不痛苦

  最後需要保暖的地方是我們的小腿,尤其是小腿外側,這裡也是保護陽氣的地方,有些人在寒冷的天氣裡會出現頭痛等症狀,正如老話所講“寒從腳起”所以“春捂”宜下厚上薄。當氣溫持續穩定在15℃左右的時候,可以適當地減少衣服,另外,還需要注意的是,年老體弱或素體陽虛之人,在春捂時節也要進行適時的鍛鍊,以及調養情志,這樣,我們才可以健健康康。

  倒春寒的意思

  倒春寒是指初春***一般指3月***氣溫回升較快,而在春季後期***一般指4月或5月***氣溫偏低的天氣現象。因為春季是從冬季到夏季的過渡季節,所以高壓區的夏季風慢慢由海洋向陸地推進。冬季風與夏季風兩股冷暖氣團互相控制,氣旋活動頻繁,天氣也就呈現多變現象。

  有時早晨還是旭日東昇,春風送暖,中午陽光暴晒,氣溫驟升;但傍晚則可能冷空氣突然南下,使人恍如又回到了冬天。如果冷空氣較強,可使氣溫猛降至10℃以下,甚至下雨下雪,持續時間可長達半個月。對於春季這樣的氣候,人們稱之為倒春寒。

  在氣象學中,“倒春寒”最早來源於農業,主要指真正的春天***通常人們將進入3月作為春天的開始***平均氣溫超過10℃以後,由於受較強冷空氣頻繁襲擊,氣溫下降較快,持續時間長達1—2個星期以上的前暖後冷,並造成大範圍地區農作物受凍害的天氣現象或天氣過程。

 

  長期陰雨天氣或頻繁的冷空氣侵襲,抑或持續冷高壓控制下晴朗夜晚的強輻射冷卻都易造成倒春寒。發生“倒春寒”時,如果冷空氣較強,可使氣溫猛降至10℃以下,甚至下雨下雪,有時持續時間長達10天至半月。

春季健康講座主持詞範文
春季養肝最佳食物有哪些
相關知識
倒春寒養生方法有哪些保暖方法
春季養生食療有哪些食療方法
春季養生食療有哪些食療方法
春天養生菜譜有哪些相關做法
春分養生水果有哪些保健
夏季養生瑜伽有哪些練習方法
春天養生菜譜有哪些做法
女性春季養生常識有哪些
女人的春季養生花粥有哪些
春季養生原則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