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音樂在魔王的宮殿裡推薦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7日

  《在魔王的宮殿裡》是格里格應邀為易卜生的詩劇 《培爾·金特》 所寫的配樂組曲中的一個曲子,這是一首熱門的胎教音樂。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推薦一下胎教音樂《在魔王的宮殿裡》吧!

  胎教音樂《在魔王的宮殿裡》的簡介

  戲劇《培爾·金特》 雖然不是挪威著名文學家、劇作家易卜生的代表作,但在作者的全部劇作中卻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易卜生的詩劇《培爾·金特》大量採用象徵和隱喻的手法,塑造了一系列撲朔迷離的夢幻境界和形象,剖析了當時挪威上層社會的極端利己主義,同時又觸及了當時世界上的許多重大政治事件。 關於易卜生的這部詩劇, 格里格曾在他《第二組曲》的扉頁概括作了這樣的說明:“培爾·金特是一個病態地沉溺於幻想的角色,成為權迷心竅和自大狂妄的犧牲品。

  年輕時,他就有很多粗野、魯莽的舉動, 經受著命運的多次捉弄。培爾·金特離家出走,在外周遊一番之後,回來時已經年老,而回家途中又遇翻船,使他像離家時那樣一貧如洗。在這裡,他年輕時代的情人,多年來一直忠誠於他的索爾維格來迎接他,他筋疲力盡地把臉貼在索爾維格的膝蓋上,終於找到了安息之處。” 儘管第二組曲中的 《索爾維格之歌》確屬傑作,但總的說來還是《第一組曲》更為流行。 選入兩套組曲的八首樂曲,只按音樂的要求編排,完全不受原劇情節發展的牽制。

  胎教音樂《在魔王的宮殿裡》的內容

  第一組曲分為四段:

  ***一***“晨景”——原為詩劇第四幕第五場的前奏曲。主人公遠涉重洋,前往美洲去販運黑奴,往中國販運偶像,一時成了富商。這時,他來到摩洛哥,一天清晨,在一個山洞前面,他用獨白披露自己的內心活動。但這段音樂所描繪的並非是炎熱的沙漠,而更像北歐清晨靜謐清新的抒情畫面。樂曲具有牧歌風格,由單一的田園風味主題加以自由而精心的發展構成。

  ***二***“奧絲之死”——母親奧絲在彌留之際,培爾·金特趕了回來,他為母親追憶兒時景象,並用幻想的故事陪母親去赴天堂的盛筵。在全劇中,這是非常動人的一場。格里格的這段配樂悲壯肅穆,可稱為一首悲歌或葬禮進行曲。

  ***三***“安妮特拉之舞”——選自詩劇第四幕第六場。在沙漠綠洲中,一座阿拉伯酋長的帳篷裡,酋長的女兒安妮特拉正用舞蹈對培爾·金特獻媚。這段音樂描繪的正是這一場面,但嚴格地說,它遠遠超過了作為配樂的作用,因為它直接參與戲劇的內容,成為詩劇中密不可分的組成部分。

  ***四***“在妖王宮中”——原為詩劇第二幕第六場的前奏。主人公在山中與妖王之女調情,並在妖王的威脅之下同妖女結了婚。這一場點出全劇的主題,即人與妖之間的區別,是最具幻想性的第二幕的真正核心***片段4***。

  胎教音樂《在魔王的宮殿裡》的作者介紹

  愛德華·格里格***Edvard Grieg,1843~1907***,挪威作曲家,19世紀下半葉挪威民族樂派代表人物。 1843年6月15日格里格生於卑爾根的商人家庭,1907年9月4日卒於同地。6歲隨母學鋼琴,得到音樂啟蒙教育。經著名小提琴家布林推薦,1858~1862年在萊比錫音樂學院學習。

  格里格一生經歷了挪威民族獨立運動高漲的年代,具有進步的民主愛國思想。他沿著布林、諾拉克等人開創的道路,努力鑽研民間音樂,作曲家L.M.林德曼蒐集出版的《挪威山區民間曲調》《挪威民間敘事曲曲調》等集子,成為他創作的音調源泉。在創作實踐中,他借鑑歐洲各國音樂傳統,特別是19世紀以來浪漫主義音樂發展的成果,通過對民族歷史的歌頌,對祖國大自然和民間生活的藝術感受,創作出具有挪威民族特色和濃厚鄉土氣息的音樂。

  他的創作主要是鋼琴抒情小品和聲樂作品***包括百餘首抒情獨唱曲***。如歌曲《來自祖國》***1894***,以淳樸的民間曲調,表達了對祖國真摯的感情,鋼琴曲《祖國之歌》***1868***,以古挪威民間敘事歌的莊嚴風格,讚頌了民族歷史的光榮,詩人比昂鬆特為此曲配上《前進!這是我們先輩們的戰鬥呼喚》的詩篇,借頌揚祖先的業績,為現實的民族獨立鬥爭吶喊。在合唱《水手之歌》***1868***、《鄉土在望》***1870***和許多民族題材的作品裡,都以鮮明的民族情調錶達了維護民族尊嚴和爭取獨立的願望,適應了當時挪威歷史發展的潮流,具有一定的歷史進步意義。
 

胎教音樂維也納森林的故事推薦
胎教音樂彼得與狼推薦
相關知識
胎教音樂在魔王的宮殿裡推薦
胎教音樂拉德斯基進行曲推薦
可以提高智力的胎教音樂
選擇胎教音樂的方法
胎教音樂維也納森林的故事推薦
寶寶幾點聽胎教音樂好
如何聽胎教音樂
胎教音樂田園交響曲推薦
胎教音樂杜鵑圓舞曲推薦
胎教音樂彼得與狼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