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宣懷書法作品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盛宣懷***1844年11月4日-1916年4月27日***,字杏蓀,又字幼勖、荇生、杏生、號次沂、又號補樓、別署愚齋、晚年自號止叟。著名的政治家、企業家和慈善家,被譽為"中國實業之父"和"中國商父"。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盛宣懷生平經歷

  盛宣懷***1844年-1916年***,字杏蓀,號愚齋,江蘇武進人,秀才出身,清同治九年***1870年***入李鴻章幕,協助李鴻章辦洋務。

  光緒二年***1876年***盛在湖北廣濟盤塘設立"開採湖北煤鐵總局",僱英國礦師郭師敦查勘湖北煤鐵礦藏。次年七月郭師敦等勘得大冶鐵礦。十一月盛宣懷赴黃石港會同大冶知縣林佐等對鐵山土地產權,進行詳勘。又自民間購得部分鐵山土地產權,準備在黃石港東吳王廟旁***今沈家營***設鍊鐵廠,後因經費難籌,李鴻章未批准。

  光緒十五年八月,張之洞決定將原準備在廣東興建的鍊鐵廠遷至湖北。適逢盛宣懷以事謁張,言及鍊鋼之事,張提到尚無鐵礦,盛當即表示願將原在大冶購得之鐵山礦交給張開辦。年底,盛又和張面談開辦鐵礦事宜,並提出四條有益建議,為張出謀劃策。張之洞遂興建漢陽鋼鐵廠,開辦大冶鐵礦。大冶鐵礦於是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座用機器開採的大型礦山。

  光緒二十二年,因漢陽鐵廠生產不景氣,虧損嚴重,張之洞奏派盛宣懷接辦漢陽鐵廠***包括大冶鐵礦、江夏馬鞍山煤礦***。盛接辦漢陽鐵廠後,招募商股,將帥官辦企業改為"官督商辦",並改漢陽鐵廠為總廠,委輪船招商局會辦鄭觀應為總辦,將大冶鐵礦隸屬總廠,接著便著手改造、擴充漢陽鐵廠。針對漢陽鐵廠缺乏燃料、產品質量低劣等問題,首先派委員帶同外國礦師沿長江上下暨江、皖、楚西各境,搜求鑽試,尋覓佳煤,結果覓得萍鄉煤礦。遂向德國禮和洋行借德銀400萬馬克作為資本,開辦萍鄉煤礦,解決燃料問題。隨即奏派郎中李維格出國考察鋼鐵,求取鍊鋼新法,以提高產品質量。李在考察歐美鋼鐵工業的同時,找到漢廠產品質量低劣的原因。盛於是購置新機爐,全面改造鐵廠。經過改造、擴充的漢陽鐵廠,成為東亞"第一雄廠"。外人驚呼"中國醒矣"。但盛在改造、擴充漢陽鐵廠時,為解決資金問題,在日本製鐵所的誘惑下,以大冶鐵礦得道灣礦山及礦局的全部財產作抵押,向日本興業銀行借款300萬日元,使大冶鐵礦主權喪失。

  光緒三十四年,因漢陽鐵廠受制於日本,仍不能獲利,需擴大生產規模。盛宣懷遂將漢陽鐵廠、大冶鐵礦、萍鄉煤礦合併,成立"漢冶萍煤鐵廠礦有限公司",改"官督商辦"為完全商辦公司,被薦舉為公司總經理。在冶、萍兩礦設總辦,與漢陽鐵廠鼎峙而三,廣招商股,以解決擴大生產的資金。

  民國元年***1912年***初,盛在日本看到民國政府需款作軍費。便以中日"合辦"漢冶萍公司的辦法取得日本借款,與民國政府搭上關係,想以此來挽救自己的不利處境。於是與日本壟斷財力祕密策劃,民國政府分別在神戶和南京同三井和正金財團簽訂兩個性質相同的漢冶萍中日"合辦"草約。2月12日,盛宣懷從日本正金銀行提取300萬日元借款,把這筆錢的一部分轉三井洋行,三井洋行轉給南京政府約250萬日元。訊息傳出,舉國譁然。盛宣懷在人民的強大壓力下,被迫同意廢約,並辭去漢冶萍公司總經理職務。

  民國2年5月,盛又出任漢冶萍公司董事長,重新掌握漢冶萍公司大權。盛根據宣統元年第一屆公司股東大會的決議,著手興建大冶鐵廠,擴大公司生產規模。為解決基建資金,於同年12月2日,與日本製鐵所、橫濱正金銀行簽訂5個合同。以漢冶萍公司全部財產作抵押,借款1500萬日元,其中900萬日元用於興建大冶鐵廠,600萬日元償還日本舊債,訂明用頭等礦產1500萬噸,生鐵800萬噸供給日本,作為償還之用,40年為期。並聘請日本人擔任最高工程顧問和最高會計顧問。這些合同使日本製鐵所將漢冶萍公司的經營管理權完全控制在手中,使漢冶萍公司逐步走向沒落。

  民國5年4月27日,盛宣懷在上海病逝,在《愚齋存稿》一百卷及《盛宣懷未刊信稿》等存世。舊時,大冶鐵礦建有盛公祠,摩崖刻有盛公紀念碑。

盛榮桂先生書法藝術
盛榮桂書法作品
相關知識
盛宣懷書法作品
盛榮桂書法作品
盛國興書法作品
描寫愛國情懷的毛筆書法作品圖片
念奴嬌赤壁懷古的毛筆書法作品圖片
赤壁懷古蘇軾書法作品圖片
蘇軾赤壁懷古楷書書法作品圖片
蘇軾赤壁懷古的書法作品圖片欣賞
念奴嬌赤壁懷古硬筆書法作品圖片
四尺宣紙經典的毛筆書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