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名的隸書字型書法作品圖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隸書是我國書法藝術中的一種字型風格,它有獨特的藝術特色,受到人們的喜愛。這種字型是有篆書發展而來的,現今,有許多人書寫出來的隸書作品非常的有個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

  有名的隸書書法作品

  相像的字形還能在東漢的碑刻中見到很多。最著名的如桓帝 延熹八年***165年***的《 華山廟碑》、 靈帝 建寧二年***169年***的《 史晨碑》、中平二年***185年***的*** 曹全碑***、又三年***186年***的*** 張遷碑***等等,其他不再一一例舉了。




  精美的隸書字型書法圖片

  同時在西漢的碑刻中也還有一些面積大都方正或個別字帶長形,又僅有極短的波勢的字型,其有代表性的所見如∶西漢宣帝五鳳二年***前56年***的《 魯孝王刻石》、東漢安帝元初四年***117年***的《 祀三公山碑》、順帝永和二年***137年***的《 敦煌太守裴岑紀功碑》、靈帝建寧三年***170年***的《郙閣頌》 摩崖石刻、以至明帝永平九年***66年***字形不大規則的《開通褎斜道》摩崖石刻等等。以上那些基本上已消滅篆體而形式稍有小異的“ 正體字”,一直流行於兩漢、三國間,而且幾乎獨佔了石刻 碑誌中的位置。在江蘇省南京市出土了東晉 謝鯤的墓誌,還能見到用的仍是這樣的字型。這種字型應當說都是隸,因為其形式自秦到漢,雖有些變化,但並不太大。從字形的面積上講∶先帶長方,後變方扁,有些地方還交叉互用著。長波、短波,也同樣是交叉互用不分前後的。因此決不能說它是一種字型徹底變為另一種字型的新舊二體,而是一種字型在前前後後中間的個別量變罷了。




  隸書的點畫寫法

  隸書點畫的寫法於篆書有明顯的不同,篆書的點畫可概括為點、直、弧3種,而發展到隸書已經具備了永字八法中的8種筆畫。在用筆上,篆書多為圓筆,而隸書已有方圓並用之筆,並且筆畫有了粗細變化。

  隸書的點有中點、上點、左點、右點和橫點的不同。中點的寫法是落筆後,提筆逆鋒向上,轉筆回鋒向右,頓筆向下,繼回筆收鋒於點內。隸書的點與篆書的點不同的是,已有倚側的變化。上點的寫法略同中點,只是末筆不向點內回筆收鋒,而想向下漸提出鋒。左點和右點及橫點的寫法與上點的寫法相同,但起步的位置和出鋒的方向各不相同。

  隸書中的左下挑、右下挑的寫法與左點、右點寫法相似,不同處是末筆出鋒較長。

  隸書豎的寫法於篆書相同。

  隸書的橫有短橫和長橫兩種,短橫起筆逆入平出,橫末護尾,略似篆書。 長橫起筆藏鋒向上逆入,繼之用方筆折下轉向右,使之成蠶頭的起筆,繼而向右行筆,筆稍澀,不可浮滑,至橫的三分之二處,按筆帶出一向下的波凹,繼之提筆稍向上翹出鋒,形成雁尾。這一運筆又稱為波磔。

  捺與長橫的寫法相似,只是筆勢向右下,較橫更舒展。

  撇的寫法,與寫左下挑相同,起筆後用過筆向左下行筆,行中略增曲勢,至全畫三分之二以下處用力頓筆,到畫的末端捻筆外旋,略提向左上,回筆收鋒於線中。鉤的寫法有幾種,這裡只介紹常用的長鉤的寫法,出鋒後不提而是用過筆向下行筆,行至豎下端再依次蹲筆、挫筆、頓筆向左畫近似水平的圓弧,至弧末提筆出鋒。

  另外,隸書的書寫還應注意以下幾點。如一字中有數橫相迭時,一般是最末一橫寫成帶蠶頭雁尾其餘都是短橫。如一字中既有長橫又有長捺,一般是長捺用蠶頭雁尾,長橫不用,如“大”的寫法就是。如橫在別的筆畫包圍之中,橫的寫法也不用蠶頭雁尾。就是說,蠶頭雁尾在一個字中只能出現一次,否則就會影響字的美觀,所以前人說“蠶無二色,雁不雙飛”。


激勵人心努力奮鬥的話致自己
歐陽修醉翁亭記書法作品圖片
相關知識
比較方的英文字型設計作品圖片
毛筆風格的英文字型設計作品圖片
立體特色的英文字型設計作品圖片
連筆的英文字型設計作品圖片
高逼格的英文字型設計作品圖片
比較粗的英文字型設計作品圖片
潦草的英文字型設計作品圖片
卡通的英文字型設計作品圖片
精美的英文字型設計作品圖片
手寫的英文字型設計作品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