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字書法行書_馬字書法圖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行書是現行漢字中最為理想的書體,它不僅具有廣泛的實用性,而且還有極高的藝術性。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馬字書法行書,希望你們喜歡。

  馬字書法行書欣賞


  馬字書法行書1

  
 

  馬字書法行書2

  馬字書法行書3

  馬字書法行書4

  馬字書法行書5

  行書的章法

  行書的章法較楷書的章法複雜得多,行書可分為字字獨立的行書,如《蘭亭》、《韭花帖》等,典型的是《韭花帖》,由於字距行距較大,使人視覺易於集中到單字上來,這類行書追求單字內的完美,字的大小變化含蓄,字與字之間呼應含蓄,行軸線變化不大,這類行書有靜氣,更為靈空平淡;另一類是夾雜草書、字的大小變化比較大的行草書,如《祭侄稿》、《篋中帖》等。這類行書字距小,行距大,一行中字大小變化大、字與字之間呼應強,行軸線變化大,行與行之間有變化,整張作品的節奏、情感變化大。

  一、字的軸線與行的軸線

  所謂字的軸線是指經過字的重心,把該字分成平均兩部分的直線,如圖中的第二行我們給各字畫出了它們的軸線,它能表示出字的運動趨向。

  行的運動線是指參考字的軸線,用一條曲線來表示一行中字的運動變化,如上圖第四行我們用綠線來表示行的運動線。

  上圖第三行是把字的軸線調整後,行的運動線呈現直線的效果,如果不是字的大小有變化的話,這樣真的是如古人所說“字如運算元”了。

  二、一行中單字的外輪廓變化及行的外輪廓變化

  我們給一行中各字畫出它們的外輪廓,發現一行中並非字字都是長方形的方塊字,而是多個形狀各異的美妙的圖形串聯成一行的。

  給一行字畫出它們的行外輪廓線,我們發現一行字的外輪廓呈現起伏變化的曲線,這都要靠創造性的對單字進行收放伸縮、大小錯落、疏密對比等來處理變化。

  三、線的變化

  從《篋中帖》我們可以看出字數不多的一件作品中,線有長短粗細、枯潤濃淡等變化,如果說《蘭亭》前後可以劃分出三四部分不同但變化很微妙的線質,那《祭侄稿》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強烈的線質對比。粗線給人厚實、沉穩,細線則是靈動飄逸;圓線溫潤,方筆則見凌角;長線舒展,短線利落;濃墨暈化,枯筆飛白......作品一氣呵成,這些線有機結合,看似隨意,實為巧安排。行書難,難在有法有情,自然而然,方為佳作,當然如能如李白所說“清水出芙蓉,天然來雕飾”最妙,那是可遇不可求。至於風格、個性就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了。

  四、墨的變化

  我們從《篋中帖》看出墨的變化:如果我們把字理解成強弱不同的墨點的話,我們可以看出一件書法作品中墨點的豐富的變化、巧妙分佈,一行中強弱墨點參差分佈,行與行有變化,有如五線譜上動人的音符;古人在有意無意中,粘一次墨,寫幾字,直到墨枯,再粘再寫,這樣通過墨色變化,暗示出一種流動、時間延續、情感變化;墨的變化的另一層意思是書家有意使用不同濃淡的墨色來配合筆、紙寫出不同美感的行書作品,如米芾的《值雨帖》用枯墨,效果完全不同於《篋中帖》。

  五、書寫速度的變化

  從書法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前三行的書寫速度慢,倒數的二三行應該是行筆如飛,殺紙更見痛快,最後一行來來個跳躍,老米每多出如此不可思議的創造性表現,如《致彥和國士》後幾行枯筆作書,何其怪,何其狂,何其妙!

 

硬筆書法的作品圖片
集顏真卿書法陋室銘圖片
相關知識
責令違法行為決定書
讀書手抄報字少畫多_讀書手抄報簡單漂亮圖片
讀書筆記黑板報花邊圖片文字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字及意思
宀字旁五行屬土字有哪些
宀字旁五行屬土字有
大書法家的精選作品圖片
當代書法大師作品欣賞圖片
法制的黑板報的圖片文字
當代毛筆書法家經典的作品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