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毛筆行書書法作品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行書之所以具有人快走的感覺,是因為它具有一定的運動感。為此,行書結字總的原則是使之具有動勢。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你們喜歡。

  欣賞

  1

  2

  3

  4

  5

  四招練行書書法

  楷書是慢走,行書是快走,草書是慢跑,狂草就是百米衝刺。今天單說行書,行書之所以具有人快走的感覺,是因為它具有一定的運動感。為此,行書結字總的原則是使之具有動勢。那麼具體應該怎麼弄呢?

  1、加強筆畫的傾斜度

  一條垂直或水平的線條,如同直立的電線杆和平放在地面上的樹幹,只能給人以平穩***的感覺,唯有傾斜線才會給人以動感。所以,行書往往加強橫、豎畫的傾斜度以達到這一目的。當然有的字是加強了豎畫的欹勢,有的字則加強了橫畫的上聳之勢,而有的字橫、豎畫都加強了傾斜之勢,從而增強了“行書如快走”的勢態。

  2、改變方正的形體

  漢字被稱為方塊字,是它們的外輪廓大多呈方形。方形的底面平直,像磚石一樣穩穩放在平地上,自然不會有什麼動感。行書就需要改變這一情況。比如有些字,本來很容易寫成四平八穩的方形,但如果把筆畫傾斜而成了斜邊形,就增強了動勢。有的字上寬下窄,有的字下部左右故意向內斜收,於是形成了一個支點銳小的倒三角形,從險勢中產生出一種動感來。

  3、欹正相依

  行書採用欹斜之勢以求生動活潑,但也不可過分東倒西歪。為此常常是斜正相輔而用。比如左右結構的字左旁向右傾斜,而右旁寫的粗大與左旁相抵;有的左旁左斜,而右旁端正與左旁相救,使其動而不失重心;而有的字雖然左右都傾斜,但是左邊右斜,右邊左傾,互相支撐著,外輪廓也形成一個等腰三角形,活潑而又穩定。當然也有整個字都傾斜的情形,但那往往用上下的字予以補正。

  4、虛實對比的加強

  這也是行書常用的一種結體手法,以代替楷書的均勻布白。咱們拿幾個字舉例,比如“載”這個字左密右疏,除了拉長“戈”字求得重心平衡之外,遠遠的一點使“戈”字所形成的大面積空間和密集的左面形成了虛實對照,這也是取得動而平衡的一個重要手法;再比如“賢”這個字,上松下緊,特別是第一畫與第二畫之間的 空白,和下面嚴密的“貝”字相對應,粗大而右斜的第一筆,使整個字變斜為正;再比如“何”這個字的下開上合所形成的虛實對應,真可謂是“疏可走馬,密不透風”。

  這些結字方法,和我們經常講的用筆特點相結合起來加以運用,行書的特點表現得就會更加充分。結字有了基礎,再於行氣的排列中注意字的大小、布白、虛實、粗細、枯潤變化等,就會更加增強行書的動感。因為這些變化,行書的章法佈局往往是隻有豎行而無橫列,這是與楷書最大不同的地方。

  

中國行書書法學習
中國毛筆行書書法字帖
相關知識
中國毛筆行書書法作品
中國毛筆行書書法字帖
中國毛筆行書書法
中國鋼筆行書書法_硬筆書法作品
中國工筆花鳥畫名作
中國畫山水畫寫生作品圖片
中國寫意人物畫家作品
中國畫竹子的名家作品
中國藝術人物攝影作品賞析
中國創意攝影大賽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