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鏡頭的符號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在很久很久以前,豪哥每每看到鏡頭們的名字腦袋都是一灘漿糊!看到了兩隻鏡頭,就因為最後多了一個IS,價格就貴了一倍!F2.8和F4價格又是差了一倍!簡直一頭霧水,所以今天我決定做一件偉大的事情——把這些讓人頭疼的縮寫符號都整理在這篇文章裡,也希望這篇文章能被你整理到收藏夾裡。

  眾所周知,鏡頭廠商有很多,各家也有各家的一些命名規則,不過標準的鏡頭名稱基本都可以分為四部分:

  鏡頭類別-焦距引數-光圈引數-特殊技術

  通常這些標識文字印刷或者蝕刻在鏡頭前端的壓環上

  同時也有在鏡身上印刷相應字樣的做法

  先說說各家都一樣的:

  焦距引數

  -相機所拍攝照片的廣度和遠度,數值越大拍攝越遠,數值越小拍攝越廣。

  XX-XXmm/ZOOM

  焦距在一定範圍內可以調整的為變焦鏡頭,人站著原地不動,通過擰動變焦環就可以改變構圖,一隻鏡頭往往可以兼顧拍攝更多的題材,是初學者和旅行者的最愛。

  XXmm:

  一隻鏡頭焦距固定,不可調整的鏡頭,想要改變構圖完全靠走,因此按下快門之前不得不多花一些時間去思考,也往往會得到一些獨特的觀察角度。因為一隻定焦鏡頭只負責一個焦段,所以可以把畫質和銳度做到極致。往往我們會在一些評測中看到這樣的話“某某變焦鏡皇在光圈縮到F8的時候甚至可以媲美定焦鏡頭”足可見其差距。但缺點也很明顯,一是想用好它需要攝影者和鏡頭長期的磨合,二是出門旅行的時候如果攜帶多隻定焦,又頻繁的更換鏡頭,又重、又麻煩。

  總結來說就是:易用性:變焦>定焦

  成像質量:變焦<定焦 重量:一隻定焦<變焦<多隻定焦

  光圈引數

  1:XX , f/X.X , F X.X:

  三種寫法都表示光圈引數,也是影響鏡頭造價極其重要的一個評判標準。最大光圈為F4和F2.8經常是鏡頭分級的分水嶺。那麼它有什麼用?

  1.帶來更大的進光量,讓照片乾淨明亮;

  2.背景虛化,製造唯美夢幻、突出重點的效果。

  一些變焦鏡頭中也會看到光圈數值是一個變數如f/3.5-5.6,代表在鏡頭廣角端光圈最大可以開到3.5,在鏡頭長焦端光圈最大可以開到5.6.。習慣使用手動擋和快門優先的朋友絕對會很惱火,因為如果在廣角端把光圈開到了3.5然後擰了一下變焦環,畫面一下就……黑了一度,此時需要再次調整光圈以外的引數已達到原本所期望的曝光量。

  總結來說就是:

  光圈越大越好***貴***,恆定光圈的比光圈自己變來變去的好***也貴***

  Ⅰ , Ⅱ , Ⅲ , Ⅳ , Ⅴ

  這些羅馬數字也經常出現在鏡頭上,它們表示這是該鏡頭的第幾代產品,基本光學結構不變。一般效能都會經過改良和大幅優化。

  Macro:微距Macro。有一定放大功能的鏡頭,用於拍攝昆蟲、花夲、以及食品攝影。很多高解析力的鏡頭都帶有一定的微距功能,豪哥的理解就是可以把蒼蠅腿上的毛拍的很清楚的鏡頭...

  接下來說說各家不一樣的

  鏡頭類別:

  EF:全畫幅鏡頭 Electronic Focusing 。最常見的佳能鏡頭類別,可以用在EOS系列的膠片單反相機、全畫幅數碼單反相機、APD-H***係數1.3***和APS-C畫幅***半幅相機 係數1.6***數碼單反相機上。菊花處有個紅點方便對準機身卡口~

  EF-S:APS-C畫幅鏡頭 Electronic Focusing Small image circle。專為APS-C單反相機設計的鏡頭,俗稱半幅或者殘幅,感測器面積是全幅的40%,價格便宜。同樣也是我們較常見的佳能鏡頭。菊花處有個白色方塊便於對準機身卡口~

  TS-E:移軸鏡頭Tile/Shift。豪哥的理解就是可以把鏡頭掰彎,然後抵消透視和改變合焦範圍,用於建築攝影等方面。

  MP-E:微距鏡頭Macro Photo。專門為了把蒼蠅腿上的毛拍的很清楚而生的鏡頭。我想我這輩子也不會買它...

  特殊技術:

  IS:影像穩定器Image Stabilizer。內部裝有“光學式手動補償元件”的鏡頭,是在拍攝的瞬間檢測手抖動的方向和力度並反方向施力以中和抖動的技術。有它和沒它的鏡頭價格差小一倍...好處也是大大的有,以豪哥帕金森一般的手拍攝1/30秒的快門速度就掛了,有IS的鏡頭可以開到1/8秒,以增加夜晚拍攝的成功率和降低感光度。

  另外上三腳架時請暫時關閉該功能,避免不必要的反向抖動。開關在鏡頭側面=。=

 

  USM:超聲波馬達 Ultra-Sonic Motor 。代表該鏡頭可以快速和安靜的自動對焦。將超聲波震動轉換為旋轉動力從而驅動對焦系統,但是錄製視訊的時候機內對焦的微小聲音還是會被錄進去。

  STM:步進馬達Stepping Motor可實現更加安靜、流暢的自動對焦,適合短片錄製。以電磁脈衝為動力,是佳能為了錄製視訊而從新設計的對焦馬達,大幅降低了錄製時對焦所產生的雜音。

  Float:浮動功能,英文全稱Floating System。配合微距拍攝開發的技術。在近距離拍攝時,鏡組會獨立進行移動,有效補償相差,以獲得更優良的像質。

  L:奢華 Luxury 。這類鏡頭前端有紅色裝飾環,也就是把妹必備的“紅圈頭”。由佳能內部特別批准的具有優良光學效能的高階鏡頭,特殊鏡片***見下文***用料足,滿滿的誠意只為掏空你的錢包

  特殊鏡片:

  螢石/FL:氟化鈣晶體Fluorite。是在高溫時能夠散發光芒的神奇石頭。由於它擁有夏夜飛舞的螢火蟲一樣的美麗色彩,因此被命名為“螢石”。它還具有一般光學玻璃無法實現的鮮豔、細膩的描寫效能。因為光線通過一般透鏡產生的焦點偏離會出現顏色發散,使拍攝影象的銳度下降,我們稱之為色差。螢石鏡片因為光的色散極少,幾乎沒有色差,佳能在60年代末開發出螢石的人工結晶提純技術,從此螢石成為最適合用於攝影鏡頭的材料,

  UD:超低色散鏡片Ultra Low Dispersion?。因為用提純螢石造價太貴了,人們就研發出了 UD玻璃。2片UD鏡片的作用與一片螢石鏡片的作用相當。

  S-UD:超級超低色散鏡片Super-Ultra Low Dispersion?。因為了技術改進了,人們就研發出了 超級UD玻璃。其光學效能更接近螢石,一片S-UD鏡片的作用與一片螢石鏡片的作用相當。

  AL:非球面鏡片Aspherical Lens。顧名思義設計中採用的鏡片並不是一個弧形球面,傳統球面鏡片存在著無法將並行的光線以完整的形狀聚集在一個點上的問題,造成了大光圈拍攝成像相對模糊***球面象差***、廣角鏡頭拍攝影像扭曲***比如畫面邊緣的樓是彎的***、以及減少鏡片數量使鏡頭的小型化——非球面鏡片是解決這三大問題必不可缺的技術之一。另外研磨非球面鏡片是經過人工多次測量和打磨而成,普通非球面鏡片則是機器直接鑄模而成。

  DO:多層衍射光學鏡片Diffractive Optical。簡單理解就是把多層鏡片合成在了一起的超級鏡片,同時具有螢石和非球面鏡片的特性,大幅降低成本的同時,將鏡頭體積縮小了30%。該技術還處在不斷開發階段,目前市面上只有少數幾款“綠圈”***=。=|||真...真醜***鏡頭採用了DO鏡片。

  BR:藍色光譜折射複合鏡片Blue Spectrum Refractive Optics Len。今年的新技術,能有效抑制紫邊,目前只有新EF 35mm f/1.4L II USM採用了該技術。不過這個鏡頭好像還買不到呢吧...

  舉幾個例子~

  EF-S 18-135mm f/3.5-5.6 IS STM

  1.半幅機專用鏡頭。

  2.18mm至135mm的焦距,乘1.6係數實際焦段為約29-216mm。一頭多用,畫質一般***好的鏡頭設計上不可能兼顧所有焦距段的成像最優化***。

  3.廣角端光圈最大能開到F3.5,長焦端只能開到F5.6。

  4.帶IS防抖。裝有新式的STM步進馬達

  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

  1.Eos通用全幅鏡頭

  2.70mm至200mm的焦段,屬於長焦鏡頭

  3.最大光圈可以恆定的開到F2.8,進光量充足

  4.是佳能頂級的L紅圈鏡頭,做工精細,用了昂貴的特殊鏡片***官方資料螢石一 枚,UD 鏡片5枚***,畫質非常贊。

  5.帶有IS防抖和超聲波對焦馬達

  6.是該鏡頭的第二代產品

  EF 35mm f/1.4L II USM

  1.Eos通用全幅鏡頭

  2.35mm定焦,畫面非常非常清晰銳利

  3.最大光圈可以恆定的開到F1.4

  4.是佳能頂級的L紅圈鏡頭,使用了足量的特殊鏡片***官方資料為UD、BR、研磨AL和 AL鏡片各一片***

  5.帶有超聲波對焦馬達

  6.是該鏡頭的第二代產品

  OK懂了吧?

  因為各家的技術都是共通的,換了個名字而已,其餘的廠家我就不一一配圖了哈

  但還是列出供大家檢索~

  鏡頭類別

  FX:全幅鏡頭。以135mm***全幅***相機為基礎開發的鏡頭,也可以安裝到半幅機上。

  DX:APS-C幅鏡頭。專為APS-C半畫幅設計的鏡頭,不能使用在全畫幅機型上。係數1.5

  AF-S:SWM 馬達自動對焦鏡頭。擁有此標識的尼康鏡頭,鏡頭帶有對焦馬達,可以搭配任何機身使用。

  AF:自動對焦鏡頭Auto Focus。一般屬於老型號的鏡頭,需配合具有對焦馬達的機身,可以實現自動對焦。另外對於AF和MF***全手動對焦***卡口相容的機身而言,AF鏡頭用在MF機身上,通常要喪失自動對焦能力。這樣的標識也出現在美能達、奧林巴斯和賓得等品牌鏡頭之上用於表達同樣意思。

  E:E型鏡頭。尼康早期手動時代的廉價頭,E鏡頭大量採用塑料。但是光學結構和普通鏡頭沒有差別。同樣我們會看到K型、ai型、ais型的鏡頭,都是尼康早期鏡頭版本的程式碼,統統簡單理解為“二手市場的老鏡頭”就好。

  D:D型鏡頭結構是NIKON經典的介面,可以傳遞對焦距離資訊,配合機身實現3D對焦捕捉能力,對應AF,鏡頭本身不具備對焦動力,全部需要通過機身驅動。為了方便記憶就理解為“尼康鼎盛時期的鏡頭們”就好。

  G:G鏡頭D的改進型,大部分使用超聲波馬達,對應AF-S,可以相容有或者沒有機身馬達的機器使用,鏡片結構也重新設計,針對數碼機器進行了優化,紫邊明顯比D鏡頭減少。簡單理解就是“數碼時代最新版插了馬達的鏡頭們”。

  PC-E:移軸鏡頭。可以掰彎的鏡頭~攝影者可以靈活地操控影像透視、變形和對焦。

  DC:散焦影像控制技術。尼康自稱獨有的技術,可以通過鏡頭上的散焦環,控制前景和後景的焦外柔和程度。從古到今就只有幾隻鏡頭搭載此技術***佳能1支,尼康2支,索尼英美達也有類似的STF技術***,AF DC 135mm f/2D被傳的很邪乎,稱為妖媚皇者,人像終結者啥啥啥的...

  特殊技術

  SWM:超聲波馬達Silent Wave Motor。將超聲波震動轉換為旋轉動力從而驅動對焦系統,可以實現無聲而又快速響應的自動對焦和佳能USM基本是一個東西...。

  VR:震動降低功能Vibration Reduction。這是尼康特有的鏡頭防抖動技術,擁有“VR”標識的尼康鏡頭能夠在一定範圍內抵消手抖動而引起的影像模糊。

  IF/RF:內調焦功能/後調焦功能Internal Fousing。轉動對焦環時鏡頭不會根據焦距不同而伸長變短,鏡頭密封性更好。常規的鏡頭是靠移動整個鏡頭系統或者移動前鏡組來實現對焦,

  所以鏡頭前組會突出,變焦過程中容易帶入灰塵。該技術通過移動中組鏡片或後組鏡片進行調焦,保持了鏡頭外殼的密封,以便適應更加惡劣的天氣環境。

  M/A:手自一體調焦方式Manual/Auto focusing。自動對焦合焦後,可以手動轉動對焦環進行更為精準的對焦或者虛焦的藝術創作。

  A-M:A-M模式環。自動對焦時,對焦環會相應的轉動

  CRC:近距矯正系統 Close Range Correction。在近距離拍攝時,鏡組會獨立進行移動,有效補償相差,以獲得更優良的像質。

  特殊鏡片

  AS:非球面鏡片Aspherical。擁有單側或雙側的非球面表面,可以消除某些型別的鏡片像差,傳統球面鏡片存在著無法將並行的光線以完整的形狀聚集在一個點上的問題,造成了大光圈拍攝成像相對模糊***球面象差***、廣角鏡頭拍攝影像扭曲畸變***比如畫面邊緣的樓是彎的***、以及減少鏡片數量使鏡頭的小型化——非球面鏡片是解決這三大問題必不可缺的技術之一。

  -混合非球面鏡片: 光學玻璃上壓有特別塑膠膜的鏡片。 模壓玻璃非球面鏡片: 通過直接將光學玻璃壓入非球面模具中製成。

  ED/超級ED:超低色散***Super***Extra-Low Dispersion。性質接近昂貴的螢石,作為螢石的替代品,可以改善反差和提高清晰度,採用了復消色散設計和採用特殊低色散玻璃鏡片,用於減少彩色像差,從而提高長焦鏡頭像質。

  ASED:非球面ED鏡片。嗯...就是AS鏡片+ED鏡片合體產生的娃兒,為了縮短鏡頭體積。

  NIC/SIC:尼康整合鍍膜/超級整合鍍膜 ***Super***Nikon Integrated Coating。尼康引以自豪的技術,能夠有效降低鬼影和眩光***就是對著太陽拍攝產生的內種彩虹般的光暈,我有時候還自己P點上去...呵呵呵***,提高成效對比度和色彩層次。

  N:奈米結晶圖層。以超精細奈米*結晶顆粒,消除由紅光造成的鬼影。

  RD:圓形光圈。大光圈拍攝夜景燈光煙火時,可以獲得圓形的、奶油般散開的、柔和的焦外光斑。傳統光圈的光斑是六角形的,而且光斑清晰可見,略微影響畫面主體,也稱作二線性現象。***其實我倒是覺得有點稜角的光斑好看***

  舉個例子:

  AF 80-400mm f/4.5-5.6D ED VR

  1.需要配合帶有馬達的機身使用的AF鏡頭

  2.80-400mm變焦,屬於超遠攝變焦鏡頭

  3.最大光圈在80端為4.5,400端為5.6

  4.是尼康經典的D鏡頭,就是說肯定還有一款引數一模一樣的G鏡頭

  5.裝有超低色散ED鏡片,畫面會很清晰。

  6.帶有VR防抖裝置

  鏡頭類別

  DA:APS-C畫幅專用的數碼專用鏡頭,用綠圈標識,無法用在全畫幅機型上。係數1.52

  FA:賓得的全幅膠片機鏡頭,可以插在數碼機上,不過畫質無法保障。

  D FA:為數碼機優化的全幅膠片頭,數碼、膠片兩用,就兩隻...一隻50mm一隻100mm微距,是賓得未來的方向。

  *:*鏡是賓得的高檔專業鏡頭,就像佳能的L頭一樣,俗稱星鏡。

  Limited:每日限量生產的限量版鏡頭,是賓得更高檔次的鏡頭,由高檔鋁合金打造。

  特殊技術

  WR:基本型三防。鏡頭表面經過密封塗層處理,有優秀的防水抗汙效能。是賓得主要賣點

  AW:全天候三防。就是WR的升級版咯。

  IF:內對焦Inter Focus。鏡頭不會伸縮,防塵優異。

  SDM:超聲波馬達。對焦安靜快速。=佳能的USM =尼康SWM馬達...

  DC:新型鏡身馬達Direct Current Motor。SDM升級版

  XS:超薄Extra Small。帶有該標識的賓得鏡頭又名“薯片”。

  ED:超低色散鏡片Extra-Low Dispersion 。改善反差,增加清晰度。

  AL:非球面鏡片Aspherical Lens。改善大光圈焦內清晰度和廣角變形。

  SMC:超級多層鍍膜Super Mluti Coating。表示使用了賓得特有的鍍膜技術,抗眩光

  HD:SMC鍍膜的升級版,透光率更高,除了抗眩光還能使畫面更加銳麗。

  舉個例子:

  smc PENTAX- DA 18-135mm f/3.5-5.6 ED AL [IF]DC WR

  1.賓得數碼半幅鏡頭3.18-135mm變焦,實際焦段

  2.7.5-205mm 7.5倍變焦鏡頭...

  3.最大光圈在18端為4.5,105端為5.6

  4.裝有超低色散鏡片和非球面鏡片,畫面會很清晰

  5.內對焦結構+防水鍍膜。可以和女盆友快樂的打水仗了喲~*^。^*

  6.帶有新型的DC馬達。

  鏡頭類別

  DC:適馬APS-C畫幅數碼鏡頭,無法用在全畫幅機型上。係數約1.6

  DG:適馬全畫幅鏡頭,可以插在全幅機數碼機、膠片機和APS-C機身上。

  EX:恆定光圈鏡頭 Excellence。EX就是適馬以往的高階系列,鏡身有個大大的EX!

  ART:為追求藝術而生的鏡頭。適馬新一代的高階系列,現在市面上炒得火熱的鏡頭,光學結構重新設計的適馬ART系列,素質甚至超過了佳能尼康。而且還解決了EX版本讓人頭疼的掉漆問題,價格也比較親民。唯一的缺點可能就是...大又沉還沒有紅圈金圈啥的亮騷。

  APO:APO鏡頭Apochromatic。代表該鏡頭採用兩片以上的低色散鏡片,用於減少像差,從而提高長焦鏡頭像質,改善反差和提高清晰度.

  特殊技術

  OS:光學防抖Optical Stabilizer。表示該鏡頭能夠在一定範圍內抵消手抖動引起的影像模糊。

  HSM:超聲波驅動馬達Hyper Sonic Motor。對焦安靜快速。怎麼一個東西可以有這麼多名字***怒...***

  RF/IF:後對焦/內對焦Rear Focus/Inter Focus。對焦時後方***中間***鏡組移動,鏡頭不會伸縮,防塵優異。

  CONV:Teleconverter-Compatible Lens。該標識表示可裝配APO增距鏡的鏡頭

  SLD/ELD/FLD:超低色散鏡片們Specia/Extraordinary/”F” Low Dispersion。改善反差,增加清晰度。適馬的超低色散鏡片分三級,其中FLD號稱螢石級,有極其接近螢石的光學素質

  ASP:非球面鏡片Aspherical Lens。改善大光圈焦內清晰度和廣角變形,並減小鏡頭體積。

  舉個例子:

  24mm F1.4 DG HSM | Art

  1.24mm定焦

  2.1.4頂級恆定大光圈

  3.全幅鏡頭

  4.帶有HSM馬達

  5.屬於最新推出的Art系列,不掉漆,還有良好的光學素質

  AT-X:高階鏡頭Advanced Technology-Xtra。這是圖麗生產的大口徑專業鏡頭,特點是鏡頭前端有紅色或者金色環。高成像品質自然是不必多費口舌了。

  PRO:專業鏡頭,英文全稱Proffesional。圖麗的最高檔產品,鏡頭前端帶金色環

  其他標識基本和尼康是一樣的***包括長相...***:

  AS:非球面鏡片。

  SD:超低色散

  IF:內對焦

  FX:全幅

  DX:APS-C幅

  舉個例子:

  AT-X 16-28 F2.8 PRO FX

  1.圖麗最高階鏡頭PRO

  2.全幅鏡頭

  3.16-28廣角變焦

  4.***級別F2.8恆定光圈

  鏡頭類別

  Di:全幅鏡頭,適用全幅、半幅和膠片機。

  Di II:APS-C幅專用鏡頭 係數1.55

  Di III:無反相機、微單鏡頭。騰龍真是最簡單明瞭的分類!沒有之一!

  特殊技術

  SP:超級效能鏡頭Super Performance。擁有“SP”標識的鏡頭,表示它是一款騰龍的高效能大口徑鏡頭。

  M.O.D:最近對焦距離Minimum Object Distance。它的具體數值表明這款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小於這個距離將無法進行對焦。

  VC:光學防抖Vibration Compensation。表示該鏡頭能夠在一定範圍內抵消手抖動引起的影像模糊。

  USD:超聲波驅動馬達Ultrasonic Silent Drive。寧靜的超聲波馬達提供快速準確的自動對焦。

  PZD:柱形超聲波馬達。比USD更輕、也更加安靜。用於視訊拍攝也不會有雜音。

  XR:高折射率鏡片。在保證光通量和成畫素質的前提下,大幅度縮小鏡頭體積和重量,多用在騰龍的大變焦比鏡頭領域。

  ASL:非球面鏡片。

  LD:超低色散鏡片。

  IF:內對焦。

  舉個例子:

  SP 15-30mm F/2.8 Di VC USD

  1.是騰龍的SP系列高階鏡頭。

  2.15-30mm變焦廣角

  3.光圈足夠大,且恆定F2.8

  4.全畫幅

  5.帶有防抖和超聲波對焦馬達。

  Noctilut:光圈恆定F1.2的鏡頭這是徠卡公司所製作最大光圈的鏡頭。

  Summilux:在現今徠卡生產的鏡頭中,只要是光圈值為1.4的鏡頭,便會取名Summilux。

  Summicron:在現今徠卡生產的鏡頭中,只要是光圈值為2的鏡頭,便會取名Summicron。

  Elmarit:現今徠卡生產的鏡頭中,只要光圈值為2.8的鏡頭,便會取名Elmarit***例外:Elmar-M 1:2.8/50mm***。

  Elmar:現今徠卡生產的鏡頭中,只要是光圈值在4左右的都會取名Elmar。

  Telyt:徠卡生產的超望遠鏡頭

  APO:完全修正色差Apochomaticcorrection。這裡的APO並不是一種材料或高尖端的技術,二是一種態度,表示該鏡頭不論採用多少片特殊鏡片或者多少次的精密矯正,使三色光在同一平面上,完全消除色差才會冠上APO的標識。這裡不得不佩服德國人的這種精神。

濾鏡在攝影中的作用
索尼鏡頭有什麼比較好的選購建議
相關知識
認識鏡頭的符號
鏡頭的基本知識與鏡頭的選擇
相機鏡頭的基礎知識
關於鏡頭的有哪些必學知識
攝影鏡頭的基本知識
浙教版認識更大的數教案
用搜狗輸入法怎麼打出勾的符號
最新認識自己的價值演講稿範文
認識自我的書籍
認識自我的簡短名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