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子江歷史攝影作品欣賞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攝影與世界上的其它事物一樣,它的發明和發展,是在繼承了各民族、各國家歷史上科學成就的基礎上進行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薛子江的攝影作品,供大家參閱。

  薛子江攝影作品


薛子江攝影作品1

薛子江攝影作品2

薛子江攝影作品3

薛子江攝影作品4

薛子江攝影作品5

薛子江攝影作品6

薛子江攝影作品7

  中國攝影歷史

  中國攝影的萌芽

  攝影術的發明,給人類文化開闢了新的領域。從1839年8月法國政府公佈了達蓋爾的銀版攝影法以後,在一百多年的時間裡,攝影不僅作為一門獨立的藝術在蓬勃發展,並且已成為一門應用科學在社會各部門中踞有顯著的地位。攝影與世界上的其它事物一樣,它的發明和發展,是在繼承了各民族、各國家歷史上科學成就的基礎上進行的。無論是中國先秦時期的墨家學派,還是古希臘的柏拉圖學派,他們都在各個方面和不同程度上奠定了攝影術的理論基礎。攝影術傳入中國初期,儘管當時攝影在世界上還處於搖籃時代,各國科學家為改進技術仍在盡心竭力地探索。即使在歐洲,多數人對此道也還陌生。而國內已在很短的時間內,出現了一些攝影技術的應用者和探索者。他們關心世界攝影事業的發展,做了大量的文字記載,在中國這樣一個封建社會條件下積極地進行推廣傳播,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中國古代對攝影光學的貢獻

  中國是有幾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古代科學家對光學基本規律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早在公元前五世紀中葉,先秦墨家學派興起,就開始對大自然中一些光學基本現象進行了研究。

  墨經光學八條

  墨翟***約公元前478年——前392年***,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戰國時期的政治家、科學家。他和他的門徒根據古代勞動人民在實踐中認識到的光學知識,研究總結出八條帶規律性的經驗,記錄在《墨經》中,分條釐說,通稱“墨經光學八條”,是《墨經》中精粹部分之一。光學八條直接涉及到光學應用中一些問題。

  發光體照射物體形成影子,是大自然中最普通的現象,又是攝影師在藝術造型中饒有興趣的問題。《墨經》中的光學論述,首先是以此開始的。

  “光學八條”中的第一、第二條是:

  經:景徙。說在改為。

  說:景光至,景亡。若在,盡,古息。***第一條***

  經:景二。說在重。

  說:景,二光,夾,一光。一光者景也。***第二條***

  大意是說影子產生的原因。在光照到的地方,就沒有影子;如果有影子,那就是光被物體遮擋。進一步說,如果光源、物體和承影面相對靜止,那麼影子的位置也相對固定。當兩個光源同時照射一個物體時,就產生了二個“半影”夾持著一個“本影”;一個光源照射時只有一個影子。這二條反映了古代人民對光學現象最樸素的認識。還有一條頗值得注意,它直接論述到針孔成像的原理。

  原文是:

  經:景到,在午有端;與景長,說在端。

  說:景光之人照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於上,首蔽上光,故成景於下。在遠近,有端與於光,故景庫內也。***第三條***

  這條大意是說,影子倒過來是因為光線在小孔處匯成光束所致,“午”是指光束相交之點,即針孔處。光線好象箭一樣直線傳播著,從下方來的光線通過小孔成象於上方,從上方來的光線成像於下方。經說最後一句“在遠近有端於光”,近代學者多解釋為類似攝影光學中物距、像距的概念。“這可以說明現今照像者進退暗箱的理由”。

  第五條論述的是關於光的強弱關係。結論是:發光體遠近決定光的強度。類似現代光度學概念。四、六兩條是解釋平面鏡反射現象。

  中國古代,冶煉技術十分發達。隨之而來的是銅鏡製造工藝,根據文字記載和考古的發現,當時的銅鏡不僅有平面鏡,而且根據不同用途製成了凸面鏡或凹面鏡,凹面鏡,古稱陽燧,是人們利用陽光聚焦取火的工具。古代沒有專門掌管陽燧的官職,《周禮》卷七十《秋官.司寇下》記載:“司烜***音火。古官職名***氏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東漢鄭玄注:“夫遂,陽燧也。”應該指出的是,凹面鏡在現代應用攝影光學中佔有重要地位。近來出現折反式攝影鏡頭,已進一步證明了這一點。古人已認識到物體放在球心外時,獲得的是比物體小的倒立像。當物體在球心內時,得到的是比物體大的正立像。即經中所說“鑑低,景,一小而易,一大而擊。說在中之外,內。”

  概括起來,可推斷那時人們已經懂得:

  1. 光的直線傳播;

  2. 影子的成因及變化規律;

  3. 針孔成像的道理;

  4. 針孔暗箱成像時,物、像大小取決於物距和像距的關係;

  5. 類似放大率的概念;

  6. 凹面反光鏡前焦點到球心,這一區域在成像中的特殊意義。

  墨經光學八條,體現了先秦時期我國人民在科學研究方面的突出貢獻。由於認識水平的限制,用今天的眼光看來,帶有明顯的片面性和不完整性。《墨經》的內容,儘管文字深奧難解,但學術界各家的註疏基本一致,其內容本身是不容置疑的。墨家學派形成後,開闢了中國的“格致之學”,對後人研究攝影光學有所啟迪。

超現實漂浮人像拍攝技巧
風光攝影的獲獎作品
相關知識
薛子江歷史攝影作品欣賞
復古油畫人像攝影作品欣賞
突出人物個性的肖像攝影作品欣賞
人文攝影作品欣賞
人物創意攝影作品欣賞
情侶創意攝影作品欣賞
秦玉海官員攝影作品欣賞
青藏高原攝影作品欣賞
歷史書法作品欣賞
精緻人像攝影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