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常見心理問題探析與對策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4月25日

  當前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已成為全社會越來越關注的焦點 ,青少年有心理障礙者逐年呈上升趨勢。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 ,就要掌握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科學標準 ,找準青少年心理健康存在的問題 ,進而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措施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青少年常見心理問題探析與對策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青少年常見心理問題探析與對策全文如下:

  【摘 要】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青少年的思想和心理也在發生著變化。由於他們對事物的認識還存在著主觀性和片面性,再加上外界因素影響,容易形成錯誤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文章從青少年常見的心理問題出發,並對青少年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了分析,最後指出解決青少年心理問題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青少年;人生觀;價值觀;青少年心理問題

  一、青少年常見心理問題

  當前,社會關係日益複雜,社會節奏不斷加快,社會競爭逐漸加劇。青少年處於這樣的環境中,由於對現實生活缺乏足夠認識,往往會迷失自我,他們的心理和精神問題日益突出。常見的心理問題有以下幾種:

  一不適應型心理問題。1情緒方面。常見表現有抑鬱、厭煩、焦慮、強迫、恐怖、退縮等,具體表現為害怕學習、逃避學習,有些學生上課注意力渙散、思考乏力,不能好好聽課和做作業,但又想把學習搞上去,會產生焦慮;有些學生害怕或迴避上學,每到要返校上課的時候,或有恐懼反應,或呈萎靡狀態。2行為方面。適應不良的學生均有行為問題,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第一,能力抑制。以往學習能力良好,成績不錯,有適應障礙後學習能力受到抑制,產生學習困難,上課無法做筆記,記憶力下降,寫不出作文,無法解決稍複雜的題目等;因注意力不集中常常不能持續做一件事,莫名其妙終止寫作業或看書,無目的地擺弄小物件或發呆等;第二,自我封閉。與同學交往減少,學習活動、課外活動減少,不願發言,不想運動,遊離於群體之外;第三,品行絮亂。常見的表現有說謊、逃學、偷竊、鬥毆、抽菸、離家出走等;第四,行為倒退。行為舉止像個小孩兒,學習無目標,活動無計劃,喜歡兒童遊戲,整日沉浸在遊戲玩具、動漫動畫之中,和同學玩不到一塊,談不到一起。3生理方面。表現為上課頭昏腦脹,晚上難以入睡,以及腰痠背痛、心悸、乏力等,但經過身體檢查後卻沒有特定的身體問題。

  二強迫型心理問題。1強迫思維。2強迫行為。如在臨近考試時或正在考試時,總覺得想要大小便,但其實並不需要去上廁所;反覆檢查自己任何一次作業或試卷;總是在路上數石塊數或步數。

  三抑鬱型心理問題。1興趣活動減退。這類同學對生活的興趣明顯減退,不僅對學校、社會中各種新鮮事物不感興趣,而且自己以前的興趣愛好也基本丟失。2信心不足。自我評價過低、妄自菲薄,並有內疚後悔等自責傾向。3精力衰退。記憶力下降,注意力障礙,反應時間延長,自感疲憊無力,不能進行復雜思考和較強運動。4自我封閉。不想做事,也不願和周圍人接觸交往,情緒苦悶且封閉,不訴說也不寫日記,找不到發洩的渠道。5軀體不適。主要有乏力、睡眠障礙、食慾減退、體重下降、便祕、身體任何部位的疼痛等。6悲觀失望。覺得生活中一切都沒什麼意義,感到前途渺茫;想前進、想成功,但看不到光明和目標;有時下決心改變自己,但沒有付諸行動的勇氣;無望、無助感強烈。

  四焦慮型心理問題。1急性焦慮。又稱驚恐發作。在正常的生活環境中,並沒有恐懼性情境時,卻有大禍臨頭之感,並伴有心跳加快、呼吸困難、頭暈目眩等,還可能有出汗、發抖、腹痛等。急性焦慮的發作急劇,很難預料,但持續時間不長。發作後虛弱無力,但焦慮體驗不明顯,數日後恢復。2慢性焦慮。又稱廣泛性焦慮。在焦慮型中較為常見。表現為持續性的緊張和不安;學習、活動時心煩意亂,記憶和思維受阻;交往中緊張、易激惹;遇事時驚慌失措,總往壞處想。明知客觀上並不存在威脅、危險和失敗結局,但無法控制,惶惶不可終日。同時出現心悸、口乾、出汗、臉色蒼白、震顫、發抖、肉跳、緊張性疼痛和睡眠障礙、夢驚等現象。

  二、誘因分析

  一家庭根源。青少年心理上存在問題,與家庭有著很大關係。研究表明:成人的心理問題,50%源頭在兒童時期。其中,家庭環境和父母的教育方式對孩子心理的影響最為重要。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採取何種教養方式,對孩子心理健康的成長影響也很大。從現實情況來看,家長的過分溺愛和嚴厲粗暴的教養方式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危害最大。對孩子過分溺愛,無條件地滿足孩子的要求,他們在家中稱王稱霸,說一不二,以自我為中心,任性驕縱;對孩子嚴厲粗暴、苛刻,不顧忌孩子的自尊心,動輒打罵,這對於孩子確立積極的自我形象是極為不利的,同時,還會使孩子形成有缺陷的個性,如衝動、冷酷、好鬥、自卑等。

  二學校教育的偏頗。青少年的心理問題,歸根到底是素質教育問題。目前我國的教育不是以學生為主體,而是以教學大綱為主體,以分數和升學率來衡量學生、老師和學校,忽視了對學生道德品質和人生觀的教育,這是一種“功利主義”的教育。

  三不良的社會和文化因素。一定社會環境、社會經濟地位、社會文化背景、風俗習慣等都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影響。青少年階段正是個體的理想、信念、價值觀等心理品質的形成時期,物質條件的改善及外來文化的影響,使青少年不知不覺增強了對金錢、權勢、物質享樂的崇拜,這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仔細想想,現實社會中有這麼多的不和諧因素,必然會對青少年的人格形成造成很大沖擊。

  三、解決青少年心理問題的具體措施

  一採取正確的自我疏導方式。

  二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學化水平和民主化水平。

  三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

  近年來心理科學蓬勃發展,世界各國都非常注重青少年心理素質培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

  在國外,許多父母都會避免在孩子面前提起自己在社會上遭遇的不愉快。但在國內,許多父母缺乏對孩子的基本保護意識,直接就在孩子面前談論當前社會上的種種負面,讓成長中的青少年預先就感知到了社會競爭的殘酷,妨礙了他們的正常成長。
 

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現狀及應對策略探究論文
論大學生幸福觀培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相關知識
青少年常見心理問題探析與對策論文
大學生心理問題探析與對策論文
青少年常見心理問題有哪些
青少年常見心理問題有哪些
青少年逆反心理問題探討的論文
淺談高中優秀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及教育對策論文
青少年叛逆心理問題的相關論文
高考考生備考期間常見心理問題分析
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分析及對策論文
淺析大學生創業融資問題分析及對策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