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研究的基礎知識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04日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茶不但對經濟起了很好的作用,成了人們生活的必需品,而且逐漸形成了燦爛奪目的茶文化,成為社會精神文明的一顆明珠。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茶與文化

  茶文化的出現,把人類的精神和智慧帶到了更高的境界。茶與文化關係至深,涉及面很廣,內容也很豐富。這裡既有精神文明的體現,又有意識形態的延伸。無疑,它有益提高人們的文化修養和藝術欣賞水平。

  一、茶書

  我國悠久的茶業歷史為人類創造了茶業科學技術,也為世界積累了最豐富的茶業歷史文獻。在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中,不但有專門論述茶葉的書,而且在史籍、方誌、筆記、雜考和字書類古書中,也都記有大量關於茶事、茶史、茶法及茶葉生產技術的內容。據唐代陸羽《茶經》所載,我國唐代以前已經出現了不少茶葉文獻。到了唐代陸羽《茶經》問世以後,茶業專著更不斷出現,直至近代,不下近200種。其中唐代至清末,茶業書籍已發現的就有100餘部,既有綜合類的如《茶經》、《茶譜》、《大觀茶論》等,內容涉及茶樹栽培、茶葉採製、茶葉審評、製茶工具等多方面;也有就茶事中一項或幾項內容進行專門論述的專著,如講述烹茶用水的《煎茶水記》,介紹製茶、飲茶器具的《茶具圖贊》等;還有一類是專門論述某一地區、某種名茶的歷史、生產情況和茶葉特色的地方性茶書,如《東溪試茶錄》,專門記述福建建安茶葉等。

  現將茶書擇要介紹如下:

  《茶經》唐·陸羽撰,成書於公元758年前後。內容分3卷10節。上卷3節:“一之源”,論述茶的起源、名稱、品質,介紹茶樹的形態特徵、茶葉品質與土壤環境的關係,指出宜茶的土壤、茶地方位、地形,品種與鮮葉品質的關係,以及栽培方法,飲茶對人體的生理保健功能。還提到湖北巴東和四川東南發現的大茶樹。“二之具”談有關採製茶葉的用具。詳細介紹製作餅茶所需的19種工具名稱、規格和使用方法。“三之造”講茶葉種類和採製方法。指出採茶的重要性和採茶要求,提出了適時採茶的理論。敘述了製造餅茶的6道工序:蒸熟、搗碎、入模拍壓成形、焙乾、穿成串、封裝,並將餅茶按外形的勻整和色澤分為8個等級.中卷1節:“四之器”寫煮茶飲茶之器皿。詳細敘述了28種烹茶、飲茶用具的名稱、形狀、用材、規格、製作方法、用途,以及器具對茶湯品質的影響,還論述了各地茶具的好壞及使用規則。下卷6節:“五之煮”寫烹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質的優劣,敘述餅茶茶湯的調製,著重講述烤茶的方法,烤炙、煮茶的燃料,泡茶用水和煮茶火候,煮沸程度和方法對茶湯色香味的影響。提出茶湯顯現雪白而濃厚的泡沫是其精英所在。“六之飲”講飲茶風俗,敘述飲茶風尚的起源、傳播和飲茶習俗,提出飲茶的方式方法。“七之事”敘述佔今有關茶的故事、產地和藥效。記述了唐代以前與茶有關的歷史資料、傳說、掌故、詩詞、雜文、藥方等,“八之出”評各地所產茶之優劣。敘說唐代茶葉的產地和品質,將唐代全國茶葉生產區域劃分成八大茶區:每一茶區出產的茶葉按品質分上、中、下、又下四級。“九之略”談哪些茶具茶器可省略,以及在何種情況下可以省略哪些製茶過程、工具或煮茶、飲茶的器皿。如到深山茶地採製茶葉,隨採隨制,可簡化7種工具。“十之圖”提出把《茶經》所述內容寫在素絹上掛在座旁,《茶經》內容就可一目瞭然。

  茶經》是中國第一部系統地總結唐代及唐代以前有關茶事的綜合性茶業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書。作者詳細蒐集歷代茶葉史料,記述親身調查和實踐的經驗,對唐代及唐以前的茶葉歷史、產地,茶的功效、栽培、採製、煎煮、飲用的知識技術都作了闡述,是中國古代最完備的一部茶書,使茶葉生產從此有了比較完整的科學依據,對茶葉生產的發展起過一定的推動作用。

  《茶經》除唐代陸羽最早撰寫以外,明代徐渭***公元1575年前後***、張謙德***公元1596年***和黃欽***公元1635年前後***等三人也均撰有《茶經》。此外,宋代周絳於1012年前後曾撰《補茶經》1卷.明代孫大緩於1588年輯《茶經水辨》和《茶經外集》兩書。清代陸廷燦於1734年曾撰《續茶經》3卷、附錄1卷***見後***。潘思齊撰有《續茶經》20卷。《煎茶水記》唐·張又新撰,公元825年前後問世,1卷。

  《採茶錄》唐·溫庭藥撰於公元860年前後,約失傳於北宋,僅存辨、嗜、易、苦、致五類六則,記事不足400字。

  《十六湯品》唐·蘇囪撰,具體成書年代不詳,約在900年前後。原文佚,引自《清異錄》第四卷茗棄部。從全書文字看,似一篇遊戲文字,但對烹茶方法、茶具、茶湯審評仍有一定參考價值。

  《茶錄》宋·蔡襄著,1051年撰成。蔡襄自序:因陸羽《茶經》沒有記載福建建安之茶,丁謂《茶圖》獨論採製之事,至於茶的烹試未曾有聞,遂寫《茶錄》。分上下兩篇,全書不足800字。

  《東溪試茶錄》宋·宋子安撰,1064年前後寫成。作者因丁謂、蔡襄寫的建安茶事尚有未盡,因此寫成此書。全書約3000字,首為序論,次分總敘、焙名、茶病等8目。

  《品茶要錄》宋.黃儒撰,成書於1075年前後,全書約1900字。作者對於茶葉採製不當對品質的影響及如何鑑別審評茶的品質,提出了十說。《大觀茶論》宋·徽宗趙佶撰,成書於1107年。大觀是徽宗的年號,大觀初年徽宗著《茶論》,後人於是名為《大觀茶論》。全書約3000字,內容包括茶樹的種植方法,採茶的時期、方法、蒸茶、榨茶、製茶方法,以及鑑別茶品方法,並根據陸羽《茶經》為立論基點,再結合宋朝的變革而詳加討論。

  ***一***中國用茶的源流

  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它發乎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了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特飲料***茶葉、咖啡和可可***之一,飲茶嗜好遍及全球;全世界已有50餘個國家種茶。尋根溯源,世界各國最初所飲的茶葉,引種的茶種,以及飲茶方法、栽培技術、加工工藝、茶事禮俗等,都是直接或間接地由中國傳播去的。中國是茶的發樣地,被譽稱為“茶的祖國”。世界各國,凡提及茶事者,無不與中國聯絡在一起。茶,乃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1、茶樹的起源及演變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樹和利用茶樹的國家。瑞典科學家林奈***Carl von Linne***在1753年出版的《植物種志》就將茶樹的最初學名定命為Theasinensis, L.後又訂為Camellia sinensis L.,“sinensis”是拉丁文中國的意思。

  在植物分類系統中,茶樹屬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亞綱***Archichlamydeae***,山茶目***Theales***,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屬***Camellia***。目前,大量栽培應用的茶樹的種名一般稱為Camelliasinensis,也有人稱為Thea sinensis,還有的稱為Camellia theifera, 1950年我國植物學家錢崇澎根據國際命名和茶樹特性研究,確定茶樹學名為***Camellia sinensis ***L. ***0. Kuntze***,迄今未再更改。

  而在我國古代文獻中,稱頌它為“南方之嘉木”***見唐代陸羽《茶經》***。它一次種,多年收,是一種葉用常綠木本植物,野生,喬木型茶樹高可達15-30米,基部幹圍達1. 5米以上,壽命可達數百年,以至上千年之久。目前,人們通常見到的是栽培茶樹,為了多產芽葉和方便採收,往往用修剪的方法,抑制茶樹縱向生長,促使茶樹橫向擴充套件,所以,樹高多在0. 8-1. 2米之間。茶樹經濟學年齡,一般為50-60年。

  茶樹起源問題雖然較難考證,但歷史上的一些痕跡和史料卻為茶樹起源提供了不少佐證,使人們能從多方面去了解和探索,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逐漸取得了科學的結論和論證。

  ***1***最早的茶字

  從古代和現代專家學者的研究結果來看,大都認為中唐以前表示“茶”的是“茶”字,雖然,在那時己在個別場合,或見有茶字的字形,或讀有茶字的字音,但作為一個完整的茶字,字形、字音和字義三者同時被確定下來,乃是中唐及以後的事茶字雖從中唐開始被普遍採用,但由於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加之地域遼闊,方言各異,因此,同樣一個茶字,發音亦有差異,如廣州發音為' chà',福州發音為“ta '廈門、汕頭等地發音為“tè”,長江流域及華北各地發音為“chái”、“zhou”或“chà'。至於兄弟民族,發音差別更大,如雲南傣族發音為“La',貴州 苗族發音為“chǜ tā”,等等。由於茶葉最先是由中國輸出到世界各地的,所以,時軍今日,各國對茶的稱謂,大多是由中國人,特別是由中國茶葉輸出口地區人民對茶的稱謂直譯過去的,如日語的“chà”,印度語的“chā'都為茶字原音。俄文的“yaǚ”,與我國北方對茶葉的發音相近似。英文的“tea”、法文的“thè”、德文的“thee”、拉丁文的“thea”,都是照我國廣東、福建沿海地區人民的發音轉譯的。此外,如奧利亞語、印地語、烏爾都語等的茶字的發音,也都是我國漢語茶字的音譯。大致說來,各國對茶的發音可以歸納為兩種情況:茶葉由我國海路傳播去的西歐等國,茶的語音大多近似我國福建等沿海地區的“te”音和“ti”音,如英國的tea、法國的the、荷蘭的thee、義大利的te、德意志的tee、南印度的tey、斯里蘭卡的they等;茶葉由我國陸路向北、向西傳播去的國家,茶的語音近似我國華北的“cha”音,如蘇聯的“yaǚ”、土耳其的chay、蒙古的chai、伊朗的chay、波蘭的chai阿爾巴尼亞的chi等,還有朝鮮的sa、希臘的tsai、阿拉伯的chay等,也與我國華北的茶語音相近。

  通過茶字的演變與確立,它從一個側面告訴人們:“茶”字的形、音、義,最早是由中國確立的,至今已成了世界各國人民對茶的稱謂,只是按各國語種變其字形而已;它還告訴人們:茶出自中國,源於中國,中國是茶的原產地。

  還值得一提的是,自唐以來,特別是現代,茶是普遍的稱呼,較文雅點的才稱其為“茗”,但在本草文獻,如《新修本草》、《千金翼方·本草篇》、《本草綱目》、《植物名實圖考·長編》等,以及詩詞、書畫中,卻多以茗為正名。可見,茗是茶之主要異名,常為文人學士所引用。

  ***2***先前的茶樹

  在唐代陸羽撰寫《茶經》之前,中國的古代史料中,早已有關於茶事的記載了。例如,在茶史研究上,每每要提到上古時代的神農:“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神農嘗百草是我國流傳很廣、影響很深的一個古代傳說,這在《史記·任皇本紀》、《淮南子·修務訓》、《本草衍義》等書中均有記載。那麼,神農是什麼時代,何等樣人呢?據《莊子·盜跎篇》和《白虎通義》稱:神農時代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會,當時人類已進入新石器的全盛時期,原始的畜牧業和農業已漸趨發達,這就是傳說中的神農時代。神農則是這一時期先民的集中代表。“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雖是傳說,但如果說它總結了原始社會人們長期生活鬥爭的經驗,而把功勞集中於神化了的神農,也是無可非議的。至於原始社會以茶解毒,既符合當時的社會實際,而且即使以今人的眼光看來,也有一定的科學根據,若按此推論:在中國,茶的發現和利用始於原始母系氏族社會,迄今當有五六千年的歷史了。

  其實,同任何物種的起源一樣,茶的起源和存在,必然是在人類發現茶樹和利用茶樹之前,直到相隔很久很久以後,才為人們發現和利用。人類的用茶經驗,也是經過代代相傳,從區域性地區慢慢擴大開來,又隔了很久很久以後,才逐漸見諸於文字記載。中國國土遼闊,民族眾多,導致了各地區的先民對茶的認識和對茶稱呼的不一致性,上文中提及的唐代以前茶的各種異名,就是佐證。所以,文字記載表明,我們的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開始栽培和利用茶樹了,但茶的起源肯定還要早得多。

  茶起源於何時?按植物分類學的方法,可以追根溯源,先找到茶樹的親緣。據研究,茶樹所屬的被子植物,起源於中生代的早期;雙子葉植物的繁盛時期,都是在中生代的中期;而山茶科植物化石的出現,又是在生代末期白堊紀地層中;在山茶科裡,山茶屬是比較原始的一個種群,它發生在中生代的末期至新生代的早期;而茶樹在山茶屬中又是比較原始的一個種。所以,據植物學家分析;茶樹起源至今己有6000萬年至7000萬年曆史了。

  綜上所述,茶樹最早為中國人所發現,最早為中國人所利用,最早為中國人所栽培。同時,中國具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茶文物,從而從另一個側面提供了中國是茶樹起源地的輔證。

  2、茶樹的原產地

  大量的歷史資料和近代調查研究材料,不僅能夠確認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而且已經明確中國的西南地區,包括雲南、貴州、四川是茶樹原產地的中心。但對這個問題是有一個認識過程的。

  ***1***茶樹原產地之爭的由來

  茶樹原產於中國,自古以來,一向為世界所公認。只是在1824年,駐印度的英國少校勃魯士***R. Bruce***在印度阿薩姆省沙地耶***Sadiya***地方發現有野生茶樹後,於是,國外有人以此為證,開始對中國是茶樹原產地提出了異議。從此以後,在國際學術界開展了一場茶樹原產地之爭。

  ***2***古今中國野生大茶樹

  中國是世界茶葉的祖國,還可以從我國古今很多地方發現的野生大茶樹得到進一步證明。在我國豐富多采的茶樹品種資源庫中,有一類非人工栽培也很少採製茶葉的大茶樹,俗稱野生大茶樹。它通常是在一定的自然條件下經過長期的演化和自然選擇而生存下來的一個類群,不同於早先人工栽培後丟荒的“荒野茶”。當然,這是相比較而言的,在人類懂得栽培利用之前,茶樹都是野生的。即使現今,也還有半野生的茶樹,如居住在雲南省楚雄、南華等哀牢山上的彝族同胞都有去林中挖掘野茶苗栽種的習慣。如今廣為栽培的景谷大白茶、勐庫大葉茶、凌雲白毛茶、樂昌白毛茶、海南大葉茶、崇慶批把茶、桐梓大茶樹等早年均是野生茶樹。可見,在野生茶和栽培茶之間並無絕對的界限,野生茶的含義應該是野生型茶樹。

  我國是野生大茶樹發現最早最多的國家。

  我國野生大茶樹有4個集中分佈區,一是滇南、滇西南,二是滇、桂、黔毗鄰區,三是滇、川、黔毗鄰區,四是粵、贛、湘毗鄰區,少數散見於福建、臺灣和海南省。主要集結在30°N線以南,其中尤以25°N線附近居多,並沿著北迴歸線向兩側擴散,這與山茶屬植物的地理分佈規律是一致的,它對研究山茶屬的演變途徑有著重要的價值。

  ***3***中國西南部是茶樹原產地

  有無野生大茶樹,固然是確定茶樹原產地的重要依據之一,但發現有野生茶樹的地方,不一定就是茶樹的原產地。

  二、飲茶方法的演變

  ——中國飲茶方法的四次較大改變

  我國有數千年的飲茶史,人們的飲茶方法隨著製茶技術和飲茶實踐的發展進步,有過四次較大的演變。

  第一個階段:煎飲法

  當我們的祖先還處在原始部落時期,由於生產力低下,常常食不果腹。當他們發現茶樹的葉子無毒能食的時候,採食茶葉純粹是為了填飽肚子,而不是去享受茶葉的色、香、味,所以還不能算飲茶。而當人們發現,茶不僅能祛熱解渴,而且能興奮精神、能醫治多種疾病時,茶開始從食糧中分離出來。煎茶汁治病,是飲茶的第一個階段。這個階段裡,茶是藥。當時茶葉產量少,也常作為祭祀用品。

  第二個階段:羹飲法

  從先秦至兩漢,茶從藥物轉變為飲料。當時的飲用方法,正象郭璞在《爾雅》注中所說的那樣:茶“可煮作羹飲”;也就是說,煮茶時,還要加粟米及調味的佐料,煮做粥狀。至唐代,還多用這種飲用方法。我國邊遠地區的少數民族多在唐代接受飲茶的習慣,故他們至今仍習慣於在茶汁中加其它食品。

  第三個階段:研碎衝飲

  此法早在三國時代就已出現了,唐代開始流行,盛於宋。三國時代魏國的張揖在《廣雅》中記載:“荊巴間採葉作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飲,先炙令赤跡,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姜、桔子筆之。其飲醒酒,令人不眠。”這裡說得很明確,當時採下的茶葉,要先制餅,飲時再搗末、衝沸水。這同今天飲磚茶的方法是一樣的,應該說是衝飲法的“祖宗”。但這時以湯衝制的茶,仍要加“蔥、姜、桔子”之類拌和,可以看出從羹飲法向衝飲法過渡的痕跡。唐代中葉以前,陸羽己明確反對在茶中加其它香調料,強調品茶應品茶的本味。說明當時的飲茶方法也正處在變革之中。純用茶葉沖泡,被唐人稱為“清茗”。飲過清茗,再咀嚼茶葉,細品其味,能獲得極大的享受。宋人以飲沖泡的清茗為主,羹飲法除邊遠地之外,己很少見到。

  第四個階段:泡飲法

  飲茶的第四個階段,可叫做全葉沖泡法。

  此法始於唐代,盛行於明清以來。唐代發明蒸青製茶法,專採春天的嫩芽,經過蒸焙之後,製成散茶,飲用時用全葉沖泡。這是茶在飲用上又一進步。散茶品質極佳,飲之宜人,引起飲者的極大興趣。為了辨別茶質的優劣,當時已形成了審評茶葉色香味的一整套方法。宋代研碎衝飲法和全葉沖泡法並存。至明代,製茶方法以制散茶為主,飲用方法也基本上以全葉沖泡為主。這同今天大多數人的飲茶方法是一樣的。

  目前開始的速溶茶、茶飲料等飲用方式也許正是新興茶飲法的開端。

  三、茶文化的精神

  目前,許多有關茶文化的概念存在一些分歧、模糊甚至混亂的現象,如到底什麼是茶文化問題,什麼是茶道問題,什麼是茶藝問題,茶道和茶藝的關係問題,都存在誤區,沒有統一的認識,需要加以探討,以求得共識。

  在討論茶文化問題之前,必須先弄清什麼是文化。

  按文化學的定義,目前通常使用的文化含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也就是說,人類改造自然和社會過程中所創造的一切,都屬於文化的範疇。

  狹義的文化,是指社會的意識形態,即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等,同時也包括社會制度和組織機構。

  因此,茶文化應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茶文化是指整個茶葉發展歷程中有關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的茶文化則是專指其“精神財富”部分。王玲教授在《中國茶文化》一書中是主張狹義說的,她強調指出:“研究茶文化,不是研究茶的生長、培植、製作、化學成份、藥學原理、衛生保健作用等自然現象,這是自然科學家的工作。也不是簡單地把茶葉學加上茶葉考古和茶的發展史。我們的任務,是研究茶在被應用過程中所產生的文化和社會現象。”

  按照文化學的研究,文化可分為技術和價值兩個體系。技術體系是指人類加工自然造成的技術的、器物的、非人格的、客觀的東西;價值體系是指人類在加工自然、塑造自我的過程中形成的規範的、精神的、人格的、主觀的東西。這兩個體系經由語言和社會結構組成統一體,也就是廣義的文化。

  文化的內部結構包括下列幾個層次: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心態文化。

  物態文化層是人類的物質生產活動方式和產品的總和,是可觸知的具有物質實體的文化事物。

  制度文化層是人類在社會實踐中組建的各種社會行為規範。

  行為文化層是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以禮俗、民俗、風俗等形態表現出來的行為模式。

  心態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意識活動中孕育出來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主觀因素,相當於通常所說的精神文化、社會意識等概念。這是文化的核心。

  那麼,茶文化也應該有這樣的四個層次。

  1、茶文化的四個層次

  物態文化——人們從事茶葉生產的活動方式和產品的總和,即有關茶葉的栽培、製造、加工、儲存、化學成份及療效研究等等,也包括品茶時所使用的茶葉、水、茶具以及桌椅、茶室等看得見摸得著的物品和建築物。

  制度文化——人們在從事茶葉生產和消費過程中所形成的社會行為規範。如隨著茶葉生產的發展,歷代統治者不斷加強其管理措施,稱之為“茶政”,包括納貢、稅收、專賣、內銷、外貿等等。據《華陽國志·巴志》記載,早在周武王伐紂之時,巴蜀地區的“茶、蜜、靈龜皆納貢。”至唐以後貢茶的份額越來越大,名目繁多。從唐代建中元年***公元780年***開始,對茶葉徵收賦稅:“稅天下茶、漆、竹、木,十取其一。”***《舊唐書,食貨志》***。大和九年***公元835年***開始實行榷茶制,即實行茶葉專賣制***《舊唐書,文宗本紀》***,宋代蔡京立茶引制,商人領引時交稅,然後才能到指定地點取茶。自宋至清,為了控制對西北少數民族的茶葉供應,設茶馬司,實行茶馬貿易,以達到“以茶治邊”的目的。對漢族地區的茶葉貿易也嚴加限制,多方盤剝。

  行為文化——人們在茶葉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的約定俗成的行為模式,通常是以茶禮、茶俗以及茶藝等形式表現出來。如宋代詩人杜來“寒夜客來茶當酒”的名句,說明客來敬茶是我國的傳統禮節;千里寄茶表示對親人的懷念;民間舊時行聘以茶為禮,稱“茶禮”,送“茶禮”叫“下茶”,古時諺語曰“一女不吃兩家茶”,“即女家受了“茶禮”便不再接受別家聘禮;還有以茶敬佛,以茶祭祀等等。至於各地、各民族的飲茶習俗更是異彩紛呈,飲茶習俗更是異彩紛呈,各種飲茶方法和茶藝程式也如百花齊放,美不勝收。

  心態文化——人們在應用茶葉的過程中所孕育出來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主觀因素。如人們在品飲茶湯時所追求的審美情趣,在茶藝操作過程中所追求的意境和韻味,以及由此生髮的豐富聯想;反映茶葉生產、茶區生活、飲茶情趣的文藝作品;將飲茶與人生處世哲學相結合,上升至哲理高度,形成所謂茶德、茶道等等。這是茶文化的最高層次,也是茶文化的核心部分。

  因此,廣義的茶文化應該由上述四個層次組成。但是第一層次***物態文化***中早已形成一門完整、系統的科學——茶葉科學,簡稱茶學。第二層次***制度文化***屬於經濟史學科研究範疇,而且也是成績顯著,碩果累累。所以作為新興的學科,茶文化學應該將研究重點放在過去比較薄弱的第三、第四兩個層次,也就是狹義的茶文化。

  如此看來,我們要研究的狹義茶文化是屬於平常所謂的“精神文明”範疇,但是它又不是完全脫離“物質文明”的文化,而是結合在一起的。不管是茶道也好,茶藝也好,茶禮也好,茶俗也好,都是在茶葉應用過程中體現出來的,離開,也就不存在什麼茶文化了。

  2、茶文化的核心是茶道

  什麼是茶藝?各家的解釋是見仁見智並無統一而明確的定義。如臺灣茶藝專家季野先生認為:“茶藝是以茶為主體,將藝術溶於生活以豐富生活的一種人文主張,其目的在於生活而不在於茶。”***季野:《茶藝信箱》98頁,臺灣茶與藝術雜誌社出版***范增平先生認為:“茶藝包括兩方面,科學和人文的,也就是,一、技藝,科學地泡好一壺茶的技術。二、藝術,美妙地品享一杯茶的方式。中國茶藝之美是屬於心靈美,欣賞茶藝之,是要把自我投入整個過程當中來觀察整體。”***范增平:《臺灣茶文化論》280頁,臺灣碧山岩出版公司出版***臺灣茶藝專家蔡榮章先生認為:“茶藝”是指飲茶的藝術而言。講究茶葉的品質、沖泡的技藝、茶具的玩賞、品茗的環境以及人際間的關係,那就廣泛地深入到‘茶藝’的境界了。”***蔡榮章:《現代茶藝》202頁,臺灣中視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蔡先生還認為:“茶葉的沖泡過程不只是把茶葉的品質完美髮揮的技藝,本身也是一種發展個性的表演藝術。藉著泡茶、品茗的過程,因為必須專心一致才能將茶泡好,才可以體會茶的境界,而且要有秩序才能表現美感與主客良好的關係,結果達到了修身養性與敦睦人倫的社教功能。”***同上,197頁***北京的茶文化專家王玲教授認為:“茶藝和茶道精神,是中國茶文化的核心。我們這裡所說的

  ‘藝’,是指製茶、烹茶、品茶等藝茶之術;我們這裡所說的‘道’,是指藝茶的過程中所貫徹的精神。”***王玲:《中國茶文化》87頁,中國書店出版***陝西的作家丁文先生認為:“茶藝是指製茶、烹飪、飲茶的技術,技術達到爐火純青便成一門藝術。”“茶藝是茶道最重要的組分。”***丁文:《中國茶道》46頁、49頁,陝西旅遊出版社***浙江湖州的茶文化莊家寇丹先生在綜合各家學說之後,認為茶藝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茶藝是研究茶葉的生產、製造、經營、飲用的方法和探討茶葉的原理、原則,以達到物質和精神全面滿足的學問。狹義的茶藝是如何泡好一壺茶的技藝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藝術。”

  我們贊成按狹義的定義來理解,通俗地說,茶藝就是泡茶的技藝和品茶的藝術。其中又以泡茶的技藝為主體,因為只有泡好茶之後才談得上品茶。而泡茶又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正如丁文先生所說,技術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便成為一門藝術。因此,我們不但要科學地泡好一壺茶,還要藝術地泡好一壺茶。

  也就是說,不但要掌握茶葉鑑別、火候、水溫、沖泡時間,動作規範等等技術問題,還要注意沖泡者在整個操作過程中的藝術美感問題,“欣賞茶藝的沏泡技藝,應該給人以一種美的享受,包括境美、水美、器美、茶美和藝美。”“茶的沏泡藝術之美表現為儀表的美與心靈的美。儀表是指沏泡者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態、風度等;心靈是指沏泡者的內’以精神、思想等,通過沏泡者的設計、動作和眼神表達出來。”誠如蔡榮章先生所說,茶葉沖泡過程“本身也是一發展表演藝術。”如果茶藝館的從業人員瞭解這一點,就不會將自己等同於一般飲食服務員,而是自覺在從事一項普及茶文化知識、充滿詩情畫意的藝術活動,是項很有意義的社會工作。

  茶文化基礎知識

  茶器簡介

  品茶是一件十分講究趣味與意境是事,好茶不單講究茶與水本身,有時它們倒在其次,更重要的可能是茶器,環境,還有知己。當然了,喝茶最講究心境,如果心到了,再喧鬧的場景,再粗糙的茶器,一個人也都能喝得自得其樂。不過另一方面,選擇清幽的環境,手中把玩一兩件喜愛的茶器到底是件十分舒爽的事。現在的人喝茶已不如古人那般如此方便能找到一個合適的自然環境,更多的人選擇到裝修較好的茶室或是在自己家中品茶。如此,茶器的存在可以為品茶的環境增添幾分韻味,再加上茶器本身的實用功能,所以說茶器還是很重要的。正如《茶疏》***明許次紓***中所說“茶滋於水,水藉於器,湯成於火,四者相顧,缺一則廢。”

  古代的陶瓷類茶器

  中國人泡茶一般都喜好以陶瓷茶具為器,而金屬類多用為具,而少用為器。從陶器煮茶粥到後來技術發展發明了瓷,瓷成了至今仍為人們廣受歡迎的茶器。北方多使用上以白釉的白瓷,而南方則選擇東甌***今浙江***的青瓷,呈青黃色的釉。到了唐代,陸羽在他的著作《茶經·四之器》中說:“刑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綠。”這便從碗的質量和襯色上說明了唐代在擇茶碗上的標準。

  宋代後,因為人們使用點茶法,為了襯出白色的茶湯,人們從青瓷又改擇福建產的黑茶盞。除了福建,江西的吉州***今吉安***也產黑釉茶盞,鬥茶的盛行使黑盞風行整個中國。到了宋元時期,宋代的影青瓷和元代時的花瓷茶器已開始進入人們的視線。明代以後因為人們普遍採用散泡,至此景德鎮的瓷器茶器成了人們最普遍喜愛的茶器。

  不過更能代表明清茶器的恐怕不是景德鎮的瓷茶器,而是來自宜興的紫砂茶器。紫砂器始於宋而盛於明清,產於江蘇省宜興市的丁蜀鎮,哪裡地處太湖的西岸,產有一種澄泥,分三色,一是紫紅或淺紫色的“紫砂泥”,燒出的成品呈紫黑或紫棕;二是灰白色或灰綠的“綠泥”,燒出的成品呈淺灰或灰黃色;三是紅棕色的“紅泥”,成品為灰黑色。

  紫砂器如此受人歡迎主要是因為紫砂有著四大別的材質茶器不可比擬的優點:一,不易變形。紫砂在燒製過程中的收縮率小,不像瓷器一般有一個較大的收縮率。這便是為何瓷茶器部件間鬆動那麼大,而紫砂卻能緊密結合。我們常發現即使是一套共同燒製的瓷器,壺蓋和壺之間怎麼都蓋不密,而紫砂的壺蓋總能蓋得很嚴。實際上瓷器師製作時壺蓋和壺之間相配是剛剛好的,紫砂壺的製作也是一樣,但是在燒製後,由於瓷器有比較大的收縮率,所以瓷的壺蓋與壺就不如燒製前一般合了,蓋上去總有些鬆動而紫砂便沒有這個問題。二是紫砂具有透氣性,並且吸水率<2%,同時能透氣,所以用它泡茶色香味俱佳,置茶其中能隔夜不餿;三是熱傳導低,寒冬注入沸水或是放在火上燒都不易炸裂,這樣我們在用它泡茶時的安全性無疑增加了許多。四是紫砂器造型多樣。泥從來便是“可塑性強”的代表,紫砂泥質量上佳,而且顏色多樣,可以燒成海棠紅、葵黃、墨綠、白砂、冷金、閃色、梨皮等幾十種顏色,使得紫砂器具有獨特的魅力。因此紫砂壺在明代已價比黃金,而到了清代更是列為貢品,並出口至日本和東南亞,甚至是歐美。

  現代的茶器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泡茶方式的改變,人們使用的茶具也跟著變化,對比起古時的茶具,現代所用的茶具數目少了許多,也沒有那麼多的講究了。

  一、煮水具

  1.水壺——燒水以泡茶

  古稱注子,一般為陶質。現代多用傳熱快的金屬壺,但由於煮水時金屬離子會參入水中,進而影響水質,所以我建議大家用石英壺。

  2.茗爐——置放水壺以燒水的爐子

  古時多用細泥製成,內建細炭燃燒。現代也有類似的細泥爐子,內建的是酒精爐。

  二、備茶具

  1.茶罐——置茶的罐子。古時多為陶瓷制,現代多用塑料和玻璃製成。不過更多的是鋁包裝配上厚紙殼制的罐子。由於茶葉怕光怕潮怕異味,所以最好的儲存方式是買鋁製包裝的茶葉***如果是去茶葉店買那就算了***,然後放到陶瓷或是錫制的茶葉罐。

  2.茶則——取茶用具。“則”意為“準則”,用茶則取茶一則方便,手不用接觸茶葉避免弄髒,二則可以以此為準量取適量的茶葉。茶則通常以優質竹木製成,但不能使用帶有香味的木質製作。

  3.茶漏——倒茶入壺時防漏茶葉的小漏斗。在壺口比較小的情況下,為避免倒茶入壺時茶葉外漏,就可以在壺口放一個小茶漏,擴大壺口。

  4.茶匙——撥茶葉的小匙。如果茶葉置放在茶荷中,需要倒茶入壺便可以使用茶匙。

  5.茶針——疏通壺嘴的針。如果茶壺因為茶葉堵塞了壺嘴,可以使用茶針來疏通。

  6.茶夾——夾杯子用的夾子。一般我們都是直接用手來拿,但如果您不想用手去碰被熱水燙過的杯子,或是需要杯子的人距離比較遠的時候就可以用茶夾。

  以上茶則、茶漏、茶針、茶夾、茶匙一般做一組放在一起,用小罐子放著。

  從左到右:茶則、茶匙、茶針、茶夾

  7.茶荷——“荷”即“載”也。茶荷用來盛放茶則從茶罐中拿出來的茶葉。用茶荷的好處是倒茶入壺時量好控制,還有便是將茶葉放在茶荷中可以在茶友間傳遞,大家一起觀賞茶葉的狀態。

  8.茶濾——過濾茶湯的漏斗。為了避免壺中細碎茶葉落入茶海中,一般在茶海上放置一個茶濾過濾茶湯。

  三、泡茶器

  1.茶壺——泡茶用的壺。一般使用陶瓷小壺,不過使用陶瓷壺很容易打碎蓋子,大家使用的時候要小心。

  清乾隆景德鎮窯豆青釉蜂蝶紋瓜式茶壺

  2.茶盞——又叫做蓋碗或者三才杯,是一種十分好用的泡茶器,我個人十分喜歡它。北方主要拿來泡花茶,南方則主要充作茶壺使用。泡一次茶可以多人使用,也可以個人使用,不需要配任何其它的茶具,甚至是杯子,只要有茶葉和熱水就可以。而且不怕水燙,喝茶時也不用擔心喝到茶葉,實在是十分好用,所以用的人十分多,不過私底下大家都知道這是在“偷懶”……嘿嘿……

  宋湖田窯影青茶盞

  四、盛茶器

  1.茶海——接從茶壺中倒出的茶的小壺。又稱為茶盅或者公道杯,使用它的原因是茶壺中泡的茶濃度不均勻,所以有可能前面斟出的茶是淡的,而後面的茶是濃的。如果把茶壺中的茶先倒到茶海中,再用茶海分茶到各個杯子便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

  2.茶杯——裝著直接供人飲用的茶湯的器具。又叫孟臣杯,一般以白色瓷杯為好,可以觀湯色。

  3.杯託——墊茶杯的器具。為客人奉茶的時候要用到的用具,為了避免奉茶時手觸到茶杯汙染了杯子,可以將茶杯放在杯託上,再端著杯託將茶遞給客人。

  4.茶盤——用來端茶具的托盤。在備茶的時候主要用於搬送多件物品,如果是在泡茶當中主要是用於盛放玻璃杯。因為玻璃導熱,一次要端多個玻璃杯分予多個客人的時候就會用到茶盤。

  五、潔滌具

  1.茶池——泡茶時置放茶具的用具。圓形扁腹的罐子,一般是陶瓷的,分上下兩層,上層置放茶具,下層裝上層流下的廢水。還有一些竹木或石頭制的長方形或不規則盤子也有同樣的功能,一般也將它們稱為“茶盤”,這種茶盤更輕便易於清洗,款式也多,所以比起茶池,用茶盤的人比較多。

  2.水盂——盛放廢水的小缸。如果不使用茶池或者茶盤就會用到水盂,泡茶前可以將茶杯茶壺放入水盂,再倒入熱水,一次便可完成燙杯的程式,泡茶中則可以將廢水和茶渣倒入水盂中。簡單的說,就是一個代替茶池的存在。

  清乾隆銅胎掐絲琺琅蓮蝠紋水盂

  3.滌方——擦去茶水的小毛巾。又叫茶巾,選用特別吸水的小毛巾,使用時注意不能碰油,不能充當擦臺擦各種汙垢的抹布,因為要保持乾淨,所以請專布專用,滌方只是擦茶盤和茶具底部多餘水分的毛巾,不要“多功能化”,而且要注意經常清洗,每次使用前都應將其摺疊好。

  茶文化的發展過程

  1.煎茶:把茶末投入壺中和水一塊煎煮。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藝術品嘗形式。

  2.點茶,鬥茶:較之於唐代煎茶,宋人更喜愛典雅精緻的點茶藝術。由於宋代飲茶之風熾熱,所以還風行評比調茶技術和茶質優劣的“鬥茶”,亦稱“茗戰”。中國鬥茶始於唐而盛於宋,隨著貢茶的興起應運而生。

  3.泡茶:元代人已開始普遍使用茶葉或茶末煎煮飲茶,不加或少加調料。這種簡便、純粹的“清飲”方式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加上後來的沸水沖泡法,到了明代,就形成了“泡茶”這種飲茶方式,一直沿用至今。

 

茶文化研究內容
茶道倒茶有哪些順序
相關知識
茶文化研究的基礎知識
茶文化研究的方法是什麼
中國古代茶文化研究的簡介
茶文化研究的目的是什麼
初中語文須掌握的基礎知識
高中語文必修一的基礎知識點分析
高中語文必修三的基礎知識點詳解
高中語文必修四的基礎知識點介紹
高中化學鋁的知識點_化學鋁的基礎知識歸納
宜昌陸羽茶文化研究會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