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廣天地榛子種植***2***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0日

  榛子的防治大全

  經過10多年平歐***榛子及歐洲榛栽培試驗表明,栽培榛園病害很輕微,蟲害也較少,主要蟲害是食葉害蟲,防治比較容易,栽培榛園每年噴藥1~3次,比較省工。下面介紹常見的病蟲害:

  一、病害及其防治

  榛葉白粉病***榛子白粉病、白粉病***

  1.危害狀

  此病在東北地區的榛樹多有發生。主要危害葉片,也可侵染枝梢、幼芽和果苞。葉片發病初期,葉面、葉背先出現不明顯的黃斑,不久在黃斑處長出白粉,以後許多斑連成片。病斑背面褪綠,致使葉片變黃,扭曲變形,枯焦,早期落葉。嫩芽受到嚴重危害時則不能展葉。枝梢受害時,其上也生出白粉,皮層粗糙龜裂,枝條木質化延遲,生長衰弱,易受凍害。果苞受害時其上生白粉,然後變黃扭曲。8月在白粉層上散生小顆粒***閉囊殼***,初為黃褐色,後變為黑褐色。

  2.傳播途徑及發病條件

  白粉病病菌在葉片、芽和新梢病斑部越冬,翌年春季產生孢子,藉助風力傳播到榛子樹上引起初次侵染,生成白粉後能多次傳播侵染。榛樹染病時往往由中心病株向四周鄰樹蔓延,如果發病條件適宜,則傳播速度甚快,遼寧南部一般6月發病嚴重,而遼寧北部多發生在7月。在植株過密、通風不良、土壤黏重、低窪潮溼等條件下均有利於該病的發生。

  3.防治方法

  ***1*** 發現病株,應及時消除病枝病葉如果是中心病株,則應將其全部砍掉,減少病源。對於過密的株叢可適當的疏枝或間伐,以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增強樹體的抗病能力。

  ***2*** 藥劑防治於5月上旬至6月上旬,對榛樹噴布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600~1000倍液,或噴灑5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噴灑0.2°~0.3°Be石硫合劑,均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在使用石硫合劑時應注意,不宜在氣溫高炎熱的夏季使用,以免發生藥害。

  二、蟲害及其防治

  榛樹的害蟲,主要是榛實象鼻蟲危害果實,其次是介殼蟲,木蠹蛾、金龜子等害蟲。

  ***一***榛實象鼻蟲***榛實象甲、榛實象***

  1.危害狀

  榛實象鼻蟲以成蟲取食嫩芽、嫩葉、嫩枝,使嫩芽殘缺不全,嫩葉呈針孔狀、嫩枝折斷,影響新梢生長。成蟲還可以細長頭管刺入幼果,蛀食幼果內的幼胚,果內形成棕褐色幹縮狀物,幼胚停止發育,果實早期脫落,幼蟲蛀入果實則將蛀食榛仁部分或全部吃掉,並將糞便排在果內。

  此害蟲在東北地區野生平榛發生較多,栽培榛園尚未發現此種害蟲,但要提高警惕,防止該害蟲傳入栽培園中。

  2.生活史及習性

  在遼寧2年發生1代,少數為3年1代。2年1代的歷經3個年度,常以老熟幼

  蟲及成蟲在土中越冬。翌年5月上旬出土,開始在枯枝落葉層下活動,5月中旬成蟲上樹,開始取食嫩葉,5月下旬成蟲進入盛期。,6月中下旬為榛子幼果發育期,此時成蟲開始交尾,產卵於幼果內。7月上中旬為產卵盛期,卵期為10~14天。於7月上旬在果內孵化成幼蟲,7月中下旬為孵化盛期,幼蟲在果內取食近1個月,則發育成老熟幼蟲。8月上旬,當榛果日趨成熟時,老熟幼蟲隨果墜落至地,脫果後鑽入土中20~30cm深處準備越冬。8月中下旬為入土盛期。第三年7月上旬開始化蛹,7月下旬進入化蛹盛期,蛹期為半月左右,7月中旬開始出現新成蟲,8月上中旬為成蟲羽化盛期。新羽化的,成蟲當年不出土,即轉入越冬狀態。

  3.防治方法

  榛實象鼻蟲發生面廣,生活史長而複雜,世代重疊交替發生。因此,單純用化學藥劑防治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必須採取綜合防治。

  ***1*** 藥劑防治 在成蟲產卵前的補充營養期及產卵初期,即5月中旬到7月上旬要用60%的D-M合劑,以高濃度300倍液毒殺成蟲,對榛園進行全面處理,共噴布2~3次,間隔時間15天,每畝施藥量0.1kg。或者用50%腈鬆乳劑和50%氯丹乳劑,二者以l:4的比例混合,再用其400倍液噴灑,毒殺成蟲。於幼果脫果前及蟲果脫落期,即7月下旬至8月中旬,在地面上撒4~D-M粉劑毒殺脫果幼蟲,每公頃用藥量為22.5~30kg。

  ***2*** 人工防治 集中採收榛果時,則集中消滅脫果幼蟲,即在幼蟲尚未脫果前採摘蟲果,然後將其集中堆放在乾淨的水泥地或木板上,待幼蟲脫果時集中消滅。對於蟲果特別嚴重、產量低且無食用價值的榛果,可以提前至7月下旬至8月上旬進行採收集中消滅。

  ***二***金龜子類

  金龜子類害蟲危害榛樹的主要有黑絨金龜子、蘋毛金龜子和銅綠金龜子。

  1.黑絨金龜子

  ***1*** 危害狀 危害榛樹的嫩芽和幼葉。

  ***2*** 生活史及習性 1年發生1代,以成蟲在土壤中越冬。

  4月中旬成蟲出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為出土高峰。日落前後成蟲從土裡爬出,飛到樹上危害嫩芽、葉,2l:00~22:00點又鑽入土中藏起來。成蟲多在荒草地、綠肥地或園地間作物上產卵,成蟲具有假死習性。

  ***3*** 防治方法 在成蟲危害期,可在榛樹樹冠下撤30%甲胺磷粉或1605粉劑,每株撒25~50g淺鋤於土中進行毒殺。成蟲上樹危害時人工振落,成蟲鑽入土中,觸毒死亡。

  2.蘋毛金龜子

  ***1*** 危害狀 危害榛樹嫩葉,幼蟲於地下危害幼根。發生時,成蟲群集食葉,可將嫩葉全部吃光。

  ***2*** 生活史及習性 1年發生1代,以成蟲在土中越冬。4月上中旬成蟲出土危害葉子。5月上旬成蟲開始產卵。卵經10天左右孵出幼蟲,哨食幼根。至晚秋,羽化出成蟲在土中越冬。

  成蟲早晚不活動,待中午前後氣溫上升時成蟲成群飛上榛樹啃食葉片,具有假死習性,稍有驚動即落地。

  ***3*** 防治方法 利用成蟲假死習性,在其早晚成蟲不活動時,人工振落成蟲將其踩死,或事先將地面撤30%甲胺磷或1605粉劑,效果更佳。成蟲大發生時,可噴灑50%久效磷500倍液,效果很好。

  3.銅綠金龜子

  ***1*** 危害狀 危害榛樹葉片,常被咬的殘缺不全,或全部食光,只留葉柄。

  ***2*** 生活史及習性 1年發生1代。以老熟幼蟲在土中越冬。次年5月間化蛹,6月中下旬成蟲羽化出土開始危害。成蟲多在夜間活動,約晚19:00~20:00成蟲大量集聚樹上危害葉片。成蟲有強烈的趨光性和假死習性。成蟲多將卵產於種植的豆類植物和苜蓿地裡,卵期10天左右,孵化出的幼蟲危害樹根。

  ***3*** 防治方法 於6月上中旬成蟲危害期,噴布50%久效磷500倍液或50%的樂果乳劑500倍液及40%的樂果乳劑800~1000倍液。

  利用成蟲的趨光性,當成蟲大發生時可利用燈光誘殺成蟲,或榛園四周點火,成蟲則自動飛向火光被燒死,或人工振落殺之。

  成蟲形態特徵

  體長約8mm,褐黑色,身上有褐黑色是短絨毛,沒有光澤

  體長10mm左右。頭胸背面紫銅色,上有刻點。腹部兩側有明顯的黃白色毛叢。翅鞘茶褐色,有光澤

  體長19mm左右,身體背面銅綠色。額及前胸背面濃綠色,有亮光,前胸背部兩側有黃邊

  危害部位

  危害嫩芽和幼葉

  群集危害嫩葉、花叢

  危害葉片

  ***三***介殼蟲類

  介殼蟲類如梨圓介殼蟲、褐盔介殼蟲、水木堅介殼蟲等均危害榛樹,尤以梨圓介殼蟲為最,稱之世界性害蟲,為主要的檢疫物件。在我國東北、華東地區均有發生。

  1.梨圓介殼蟲

  ***1*** 危害狀 梨圓介殼蟲主要危害蘋果、梨樹,也危害核桃、榛等100多種植物。它常以成蟲,若蟲附著在樹的主枝幹、嫩枝、葉片及果實表面吸取養分。枝條受害後易衰弱枯死。

  ***2*** 生活史 梨圓介殼蟲在遼寧、河北、山東省均為1年發生3代,以2齡若蟲或少量雌成蟲附著在枝條上越冬,次年4月開始繼續危害,5月上中旬若蟲發育為成蟲。雄蟲羽化後與雌成蟲交尾,6月上旬雌成蟲開始產仔,初若蟲在枝條上爬行,然後固定下來,將口器插入寄生組織內吸收養分,並分泌蠟質,形成介殼。由於越冬態不同,所以產仔期很長,世代重疊,一般第一代發生在5~6月,第二代發生在7~9月,第三代發生在9~11月。若蟲在介殼內爬出經過3次脫皮後,雄蟲化蛹,然後羽化。雄蟲變為成蟲,雌若蟲脫皮2次變為雌成蟲,繼而交尾繁殖造成新的危害,其天敵為紅點脣瓢蟲。

  ***3*** 防治方法 鑑於梨圓介殼蟲發生期長,世代重疊,所以必須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① 越冬防治:如果發生量少可用人工刷榛被危害的枝幹上的越冬蟲或雌成蟲。如果發生普遍而且分期,則應在早春***北方於4月上旬***,即越冬蟲尚未危害之前,先刮除老樹皮及翹皮使縫隙中的蟲體暴露,然後噴布3°~5°石硫合劑或5%柴油乳劑。此期防治非常重要。

  ② 生長期防治:在越冬雄蟲及各代雄成蟲羽化盛期和1齡若蟲發生盛期,是藥劑防治的關鍵時期。用0.3~Be石硫合劑,洗衣粉300倍液、或40%樂果乳劑、或50%敵敵畏乳油1500倍液噴灑。

  ③ 保護天敵:生長期榛園,儘量避免用殘效期長的廣譜性殺蟲劑,以利於介殼蟲的天敵——紅點脣瓢蟲發生。

  ④ 加強植物檢疫:在該蟲發生地育苗時,對調運的苗木、接穗要嚴格檢查,以防該蟲害隨苗木傳播,引進新園地。

  2.水木堅介殼蟲***堅蚧***

  ***1*** 危害狀 危害枝條,吸取樹液,枝條受害後衰弱枯死。

  ***2*** 生活史 1年發生1代,小若蟲在枝條上越冬。翌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雌成蟲在介殼內產卵。卵孵化後小幼蟲爬出母殼,在枝條上固定危害,然後即行越冬。

  ***3*** 防治方法 應抓兩個環節:一是在榛樹發芽前,噴布5%重柴油乳劑,消滅越冬若蟲;二是在幼蟲自母殼爬出時期***約6月中下旬***噴灑0.2°~0.3°Be石硫合劑或50%的殺螟鬆乳劑1000倍液防治。

  ***四***木蠹蛾

  1.危害狀

  主要以幼蟲危害歐洲榛樹枝條、枝幹,受害後的枝條變黃枯死,易折斷。

  2.生活史及習性

  每年發生1代,幼蟲在枝條內越冬,次年轉移到新梢基部蛀入,先在皮層與木質部之間圍繞枝條咬一環,然後沿髓部向上蛀食縱向蛀道,每隔一定距離則向外,開一排糞孔。被害枝梢易枯萎,幼蟲則l多次轉移危害。5~6月幼蟲成熟,在蛀,道內吐絲連綴碎屑,堵塞兩端,並向外咬一羽化孔,成蟲羽化後產卵於徽枝上、芽腋處或葉面上,單粒或散粒聚集在一起,孵化後蛀入新梢內危害,使新梢容易枯死。

  3.防治方法

  ①及時剪除被害枝梢。

  ②於成蟲產卵期,用50%對硫磷乳劑500倍液噴灑枝幹,殺滅孵化幼蟲。

  ⑧5~l0月用40%樂果乳劑25~50倍液灌注蛀孔,用黃泥封閉毒殺幼蟲;或用80%敵敵畏10~20倍液,蘸棉花球堵塞蛀孔,薰殺幼蟲。

  ④樹枝幹塗白,防止產卵。

  三、其它自然災害及其防治

  榛樹經常發生的自然災害有凍害、凍旱、霜凍、撈害等。為了防止或減少此類災害發生,應採取以下根本措施。

  ① 注意榛園地點的選擇,避免在經常發生上述某種災害的地點建園。

  ② 積極創造條件,如建立防護林,增加有機質,改良土壤,搞好水土保持工作等,均有利於防止各種災害的發生。如雨水多的地區為了防澇,可採取高畦栽培。乾旱地區,則採取中耕、除草、覆蓋、蓄水,加強根系分佈層的抗旱栽培措施。

  ③ 加強榛園綜合管理技術,保持樹勢健壯、增強抗性。

  現將直接影響榛樹生產的凍害、凍旱、霜凍、澇害等災害和防治措施分述如下:

  ***一***凍害

  係指榛樹在休眠期因受零下低溫***歐洲榛為-4℃以下,雜交榛子為-30℃以下***的傷害而使細胞和組織受傷或死亡。

  1.凍害的表現及原因

  榛樹凍害一般表現為幼樹l~2年生枝條,輕微凍害時,僅髓部變褐色;較重時,枝條幹枯。多年生枝凍害,常表現樹皮區域性凍傷,凍傷部分,皮層變褐色,其後,逐漸乾枯。芽受凍時,芽苞乾裂、鱗片張開、芽乾枯;雄花序受凍,花葯變深褐色,雄花序不能正常開放。

  凍害原因:影響榛樹凍害發生的因素很複雜。從內因來說,凍害與品種、樹齡、生長勢、當年枝條發育成熟度及越冬鍛鍊情況密切相關。從外因來說,則與地理位置、土壤地勢及當年的氣象因子等均有很大影響。榛子因種類、品種不同,抗寒力差別很大。歐洲榛抗寒力差,休眠期只能耐-4℃~-6℃低溫,雜交榛子則能耐-30℃的低溫。歐洲榛芽鱗片少且鬆散,芽易凍,雜交榛子的芽鱗片多,而且包的緊,芽不易受凍。枝條成熟度強的、營養物質積累多的則抗寒性強;反之,枝條成熟度差,不充實,營養物質積累的少,則抗寒力弱,易受凍害。樹勢強壯的榛樹較生長勢弱的抗寒力強。氣象條件是造成凍害的直接因素,持續低溫,土壤乾旱及空氣乾燥等會加重凍害。陽面枝幹較陰面枝幹凍害重。有雪覆蓋的榛園榛樹更有利於越冬。冬季氣溫高,可明顯地減輕榛樹凍害。

  2.防止凍害的主要措施

  ***1***選育抗寒品種這是防凍害最根本而有效的措施和重要途徑。如目前已培育的抗寒豐產的平歐***榛子平頂黃、薄殼紅、達維、金玲、玉墜以及平歐3號、9號、21號等品種,休眠期可耐-30℃低溫,在瀋陽地區***北緯42°***可以露地越冬。

  ***2***因地制宜,適地栽培如,歐洲榛適宜在北緯32°~36°以南的黃河—長江流域,年平均氣溫達到13℃~16℃地區栽培。而雜交榛子品種可在年平均溫度7℃~7.5℃的瀋陽以南至黃河流域***北緯42°~32°***地區栽培。

  ***3***加強年週期的綜合管理技術,對提高其抗寒力具有重要作用如,春季加強N素和水分的供應,促進前期旺盛生長,使枝條生長健壯;後期應及時控制N肥和水分,增施P、K肥和夏季修剪,促使新梢及時停止生長,使之充分成熟、積累養分,接受鍛鍊,及時進入休眠,提高抗寒力,特別是幼樹尤為重要。

  ***4***加強樹體越冬保護榛樹定植後每年要在土壤結凍前對樹幹基部培土,高度為25~30cm。另外,設風障、包草、塗白等均有一定效果。

  ***二***凍旱***抽條***

  榛樹越冬後枝幹失水乾枯的現象叫凍旱,又稱抽條。

  1.榛樹抽條的表現和原因

  榛樹抽條表現為枝幹抽乾失水,表皮皺縮,木質部呈白色、乾枯,芽不能正常開放,造成樹冠殘缺不全,樹形紊亂,結果沒有保證。嚴重時整株樹冠乾枯死亡。抽條順序是1年生、2年生、多年生枝乃至樹幹,如歐洲榛在大連常出現由於凍旱而抽條。抽條原因:

  ① 由於冬春期間,土壤水分凍結或土溫過低,根系尚未活動尚不能吸收水分,而地上部枝條因空氣乾燥多風而強烈蒸騰,造成植株嚴重失水。抽乾,屬於生理乾旱,並非低溫凍害引起的枝芽抽乾現象。

  ② 樹體內部原因:不同品種抗凍旱能力不同,抗凍旱能力強的品種其枝條上的皮孔小而稀,皮孔總面積少,角質層木栓層發達。一般雜交榛子強於歐洲榛,雜交榛子中如平頂黃、達維等品種抗抽條能力強,抽條現象極少。另外,與樹體枝條越冬前的狀態有關,新梢前期生長良好,後期及時結束生長,進行了越冬前抗寒鍛鍊的,能自然落葉,枝條充實的則抽條現象少。反之,抗寒性差的,抽條現象嚴重。

  2.防止抽條的措施

  ① 採用綜合技術措施,促使枝條充實,增強越冬性。重點是促進前期生長正常,後期及時停止生長。嚴格控制秋季水分,排去過多水分。後期不施N肥,增施P、K肥。此方法,可減少越冬樹抽條。

  ② 早春噴佈防凍液。遼寧地區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1日前對樹冠噴佈防凍液,可以有效地防止或減少樹體水分蒸發,減輕抽條。

  ***三***霜凍

  1.霜凍表現與原

  榛樹在生長季節由於急劇降溫,水汽凝結成霜而使樹體幼嫩部分組織受凍,稱之霜凍。對於榛樹來說,在北方地區晚霜較早霜更具危害性,春季隨著氣溫的上升,榛樹解除休眠,進入生長期,雌花開放早,易遭受霜凍,大連地區3月中下旬,瀋陽地區於3月下旬至4月上旬雌花開花。此時遇霜凍,0℃以下低溫可使雌花柱頭變黑,停止伸長,不能授粉受精。當萌芽期受霜凍時,嫩芽嫩葉變褐色,影響樹體發育和當年產量。霜凍發生與外界條件有密切關係。在冷空氣易於集聚的地方發生霜凍較重,在空氣流通處霜凍輕。溼度大可以緩衝溫變,減輕霜凍危害,溫度回升慢植株受害輕,樹體可以恢復,如果溫度驟然回升則會加重受害。

  2.防止措施

  ***1*** 建榛園園地選擇時,避免易經常出現霜凍地區,選雌花開花晚的品種定植。

  ***2*** 延遲萌芽和開花時間,可以減輕霜凍危害程度。可採取下列措施。

  ① 春季噴水、灌水多次,可降低土溫,延遲開花,花前灌水2~3次,可延遲開花2~3天。連續定時噴水可延遲7~8天開花。

  ②春季對主枝幹塗白,可減少對太陽熱能的吸收,可延長開花3~5天,或用7%~10%的石灰液噴布樹冠,花期也可延期3~5天。

  ***3***在春季開花期,要經常聽天氣預報,一旦預報有霜凍,要及時準備,在榛園內薰煙。薰煙方法是用易燃的乾草、刨花、秫秸等,與潮溼的落葉、草根、鋸屑等分層互動堆起,外面再覆一層土,中間插上木棒,以利於點火和出煙,發煙堆不高於lm。發煙堆要分佈於榛園四周和內部。根據氣象預報,在有霜凍的夜晚,當溫度降至5℃時即可點火發煙。也可用配製的防霜煙霧劑防霜凍,效果很好。煙霧劑的配方為:硝酸胺20%、鋸末70%、廢柴油10%。將硝酸胺磨碎,鋸末過篩,鋸末越細發煙越濃,持續放煙時間越長。霜凍來臨之前,將配料按比例混合放入鐵桶或紙筒內,根據風向放置藥劑,待霜降前點燃,可提高溫度1℃~1.5℃,煙霧保持1h左右。

  ***4***加強榛園綜合管理,增強樹勢,可提高抗霜能力。

  ***四***澇害

  榛樹是淺根性樹種,既不耐乾旱,又怕水澇,樹盤內長期積水,則使根系呼吸困難,因而發育不良,特別是以幼樹為最,輕者可導致以後樹體終生髮育不良,重者可導致植株死亡。

  防澇措施:

  ① 建園選地時,注意選擇排水良好的地塊和土壤。

  ② 雨季要及時排水,避免樹盤內積水。

  ⑧ 在排水不良的平地榛園栽榛樹時,栽植樹行要築臺田,臺田高20~25cm,行間挖排水溝排水。

       
       

早春溫室西葫蘆的種植技術
如何提高李子坐果率
相關知識
農廣天地榛子種植***2***
農廣天地榛子種植
農廣天地甜菜種植技術
農廣天地臍橙種植技術
農廣天地芒果種植技術_芒果高產栽培技術
農廣天地芒果種植技術是什麼
農廣天地蟲草種植技術
農廣天地甘蔗種植技術
農廣天地金針菇種植技術
農廣天地地瓜的種植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