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文化哲學思想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對我們構建和諧穩定的社會,繼承弘揚發展優秀的傳統文化有重要作用。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為中華民族之國粹。茶文化在不斷沉澱積累的歷史長河中,融合了儒、道、佛各家優秀思想,負載著三教的文化內涵,體現了我們民族傳統禮儀、道德、情操之風範。

  茶文化中,首先融合了儒家“中庸和諧”的思想觀念。中庸之道是儒家處世信條,是儒家最高的道德標準。儒家從中庸之道中引出“和”的思想,《中庸》說:“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者也,天下之大本也,和者也,天下之大道也。”指出了“和”與“中”的關係,“和”包含中,“持中”就能“和”。儒家提倡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上表現為親和自然,保護自然;在人與自我的關係上必須節制而不放縱;在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係上倡導“禮之用、和為貴”。中和思想在儒家文人的腦海中是根深蒂固的,也反映到茶道精神中。無論陸羽提倡的諧調五行的中道之和,裴汶指出的其功緻和,還是宋徽宗提出的致清導和,都是以儒家的中和精神作為中國茶道的精神。在儒家眼裡和是中,和是度,和是宜,和是當,和是一切恰到好處,無過亦無不及。儒家主張以茶協調人際關係,實現互愛、互敬、互助的大同理想,並以茶的清廉、高潔之精神磨練自己的意志,要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培養廉潔之風。中國茶文化以“和”為最高境界,充分說明了茶人對儒家中和哲學的深切把握。

  茶文化中,還融合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道家認為人與自然是互相聯絡的整體,萬物都是陰陽兩氣相和而生,發展變化後達到和諧穩定的狀態。人必須順應自然,符合大道,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才能獲得身心的自由。“和”是道家哲學的重要思想,道家強調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明確提出“天人合一”的哲學命題。陸羽《茶經》創立茶道時吸收了道家思想的精華,天人合一的理念成為中國茶道的靈魂。茶是吸取了天地靈氣的自然之物,人乃宇宙的精靈。茶的品格蘊含道家淡泊、寧靜、返樸歸真的神韻。茶性的清純、淡雅、質樸與人性的靜、清、虛、淡,兩者在茶道中得到高度統一。道家在發現茶葉的生理功效時,也注意到茶葉的平和特性,具有“致和”、“導和”的功能,可作為追求天人合一思想的載體,於是道家之道與飲茶之道和諧地融合在一起。同時,道家的“和”與儒家之“和”有共通之處,二者可以互補。因此,道家的“和”也就融入儒家的“中和”思想範疇,共同豐富了中國茶道的思想內涵。

  茶文化中,同時還融合了佛家“普渡眾生”的思想觀念。佛家以“普渡眾生”的精神為宗旨,主張用茶的雨露澆開人們心中的堡壘,使人明心見性,要學習“清寂”態度,“和敬”精神,以澄明心境,潔身自好。“茶禪一味”也就是說茶道精神與禪學相通。禪宗強調自身領悟,主張所謂有即無,無即有,重視在日常生活中修行,教人心胸豁達些,而茶能使人心靜,不亂,不煩,有樂趣,但又有節制,佛教提倡坐禪,飲茶可以提神醒腦,驅除睡魔,有利於清心修行,與禪宗變通佛教清規相適應。佛教思想追求純和境界,禪宗之要義是不借助任何東西,不追求任何東西,不被任何東西所禁錮,在一種絕對的虛靜狀態中,直接進入禪的境界,專心靜慮,頓悟成佛。茶的本性質樸、清淡、純和,與佛教精神有相通之處,因此能被佛家所接受。佛教在推動茶葉生產和茶文化發展方面功不可沒,它勢必規定和影響著中國茶道精神內涵。中國茶道追求心無雜念,專心靜慮,心地純和,忘卻自我和現實存在,這些茶道精神是源於佛家思想的。

  綜合中國茶文化的核心和靈魂,用一個字概括就是“和”,“和”意味著天和、地和、人和。它意味著宇宙萬物的有機統一與和諧,並因此產生實現天人合一之後的和諧之美。中國茶文化的千姿百態與其盛大氣象,蘊涵著三教合一的文化思想,是在中庸、和諧的環境中,由具有中庸、和諧特性的中國國民培育、澆灌出來的,因而講求和諧成為中國茶文化應有的內在特質。

  茶文化哲學思想對青年的影響

  當代青年存在的問題

  當代大多數的青年缺乏對人文精神和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瞭解,對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品格和文化藝術的認知欠缺,導致整個社會中的青年人文素養和民族精神下降。當今世界網路全球化,經濟全球化,科技飛速發展,政治文化交流密切,當代青年本應繼承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學習借鑑國外先進的技術和文化,豐富自身的學識,培養高尚的人格,為我國社會主義文化進步做出貢獻。但現實卻是,在青年群體之間流行著外來的節日,而中國傳統的節日卻漸漸被忽略遺棄,追求國外的生活,在網際網路覆蓋全球的背景下,每天每時每刻都有大量的資訊出現,其中不乏一些低俗、色情等文化。有的人在衣著上追求標新立異,追求西方服飾風格,追求西方有刺激的大片和一些泡沫劇,而那些具有教育和時代意義的文化影視作品往往受到當代青年的漠視。社會飛速發展,競爭日趨激烈,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冷漠,很多青年可以在網路上與沒見過面的網友聊天,暢所欲言或者在自己的房間內對著電腦成天成夜地玩,卻不願走出來與人交談交往。

  茶文化中的哲學思想對當代青年成長和社會發展的作用

  茶文化中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其中蘊含著中華民族修身養性、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哲理,茶文化以其自身獨特的影響力和教化、審美功能能讓當代青年獲得思想、道德和文化等全方面的提升,促進學生的人文素質和民族精神。茶文化是中華傳統優秀民族文化的精髓、核心,當代很多青年對茶道的起源都沒有概念,所以,對提高當代青年繼承和弘揚茶文化的意識任重而道遠。中國茶文化與儒家、道家、佛教、中國傳統的民俗、文學、書法、美術、歌謠等都有緊密的聯絡,通過學習茶文化能帶動當代青年學習繼承和弘揚中國傳統優秀文化。

  茶文化中還涉及中國傳統藝術、服飾、圖案詩詞書畫等,具有實用性和較高的審美價值,茶葉本身也是一種美,茶葉色彩豐富,香氣宜人,味道甘甜,口齒留香,讓人回味無窮,茶藝的每個動作,每個物件都具有很高的鑑賞領悟能力,這些都為茶文化增添了審美和藝術感。茶的獨特的傳播方式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茶文化包含的知識很多,因此通過學習茶道可以讓當代青年之間增進交流和情感溝通,提高人際關係的協調能力和自身的語言表達交流能力。茶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生活哲理可以讓當代青年學習修身養性,緩解自身的生存、工作、生活壓力,在飲茶過程中領悟人生真諦,改變吸菸酗酒等不良習慣,減少情緒激烈波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調整身心。

  中國茶文化包含了文學、政治、史學、宗教、經濟、藝術等全方面的文化內容,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聯絡密切,飲茶還能陶冶情操,修身養性,學習繼承和弘揚茶文化能有效提高當代青年的知識面和深度,有助於當代青年更好地發展自己,也能為社會和諧發展做出貢獻。


還:

1.中國茶文化的傳承精神

2.中國茶文化中包含了哪些人生價值觀

3.中國茶文化的儒家精神

4.中國茶文化的養生思想

5.淺析中國茶文化的概念

6.談對中國茶文化的認識和了解

7.中國茶文化的核心內涵

中國茶道形成於什麼時候
中國茶文化趣談的簡介
相關知識
中國茶文化哲學思想
中國茶文化的學習感悟範文
中國茶文化的學習心得文章
中國武術與哲學思想的融合
中華茶文化養生思想
中國茶文化的道家思想
中國茶文化學習感悟範文
小學生的中國茶文化作文
中國茶文化有什麼特點
中國茶文化的研究活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