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大棚香菇的風險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種植大棚香菇前景是很好的,利潤也是相當可觀的。那種植大棚香菇有什麼風險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木屑種植香菇,存在市場風險、產量風險、壞死風險。

  香菇,又名冬菇、香蕈、北菇、厚菇、薄菇、花菇、椎茸,是一種食用真菌。一般食用的部份為香菇子實體,鮮香菇脫水即成幹香菇,便於運輸儲存,是一宗重要的南北貨。乾鮮香菇在中國菜中廣泛使用。烹飪時需將幹香菇先行泡水發制。素三鮮中,香菇往往作為其中的一鮮出現。在齋食中,香菇亦為重要原料之一。

  大棚香菇種植技術

  一、菌袋製作

  ***一***配方:1.楊木屑79%、麥麩20%、石膏1%、多菌靈0.1%***50%可溼性粉劑***;2.玉米芯***粉碎成蠶豆粒大小***45%、楊木鋸沫40%、玉米麵13%、石膏1%、石灰粉1%、多菌靈0.1%***50%可溼性粉劑***。木屑以半年以上陳木屑為好,麥麩一定要新鮮,無黴變,無蟲蛀。

  ***二***拌料:將上述原材料秤好後,將木屑、麥麩、石膏混拌在一起,攪拌均勻,翻動4~5次,再將多菌靈和石灰投入水中,攪拌均勻後,用噴壺分別噴入乾料中。一邊澆水,一邊將料拌均勻,將培養料水分調至含水量為60%左右***即當用手捏緊料時,溼料成團,而且手指縫中出現水珠但不下淌時***。

  ***三***裝袋:採用低壓聚乙烯膜、大袋規格25×55釐米,中袋17~20×55釐米。大袋可裝乾料2.0公斤,中袋可裝乾料1.5公斤左右。裝料前將塑料袋一端封死,達到絕對不漏氣為準。把攪拌均勻的培養料裝入袋內,鬆緊適當。用手把著裝好的料袋中央,沒有鬆軟感,兩端沒有下垂為度。

  二、滅菌

  ***一***建造土蒸鍋:選用直徑1.5米的大鐵鍋,砌成長×寬×高為2×2×2.5米,容積為8~10立方米的土蒸鍋。每鍋壁內外用高號水泥抹光,用木方或鐵筋製成直徑1.7米的簾子,放在鍋面上,上面鋪麻袋,以防刺破料袋。再用厚度為1.5毫米的鍍鋅板製成直徑為2.1米的鍋蓋,蒸料鍋建好後備用。

  ***二***加水裝鍋:燒火滅菌前要往鍋內加足夠的水,鍋內水面距離簾子20公分左右,然後把紮好口的料袋上下對齊,分批擺在蒸鍋內的簾子上。

  ***三***起火加溫滅菌:裝鍋前先起火,大火先攻頭爭取4~6小時鍋內溫度達到100℃,繼續加熱,並保持此溫度10小時,再悶一夜,當料溫降低至70℃時搶溫出鍋,迅速移入冷卻室,待料袋內溫度下降後再接種。

  三、接種

  ***一***消毒房間:使用前4天把出料用的工具放入室內密封門窗,達到室內密封不漏氣,把每個房間用硫磺點燃後燻蒸房間。

  ***二***接種時間:當料袋溫度降到30℃時開始種,接種時間最好安排在早晚進行。

  ***三***接種程式:以4個人為宜,做好分工,進行操作,點燃酒精燈,菌種打孔,取菌種,拌袋扎口點菌種,封口。接完的菌袋“井”字形堆放,每堆5層。

  四、發菌培養

  ***一***保持室內暗光,室溫控制在25℃左右。

  ***二***接種16~20天,用牙籤在接種穴上扎10~20個深0.5~1.0釐米的孔。第二次用毛衣針,第三次用筷子,每隔10天刺一次,逐漸加大加深。

  五、轉色管理

  轉色一般在發菌室內進行,要使室溫達到20~30℃,進行脫袋,用石灰水浸泡一下菌筒拿出,要勤通風,但每次時間不能過長。一般30分鐘為宜。

  六、出菇期管理

  ***一***菇棚建造,可利用現有的大棚,或暖棚。若新建大棚,可選向陽背風、地勢乾燥、平坦不積水、環境清潔衛生,水源充足,進出料方便,如庭院內、房屋前後、村屯附近、果園、樹林間空地均可。大棚薄膜覆蓋稻草簾或遮陽物。

  ***二***菌袋排放;橫排在床架上,袋距4釐米左右。每層可排入大袋42~44個菌袋。為方便菌袋補水用,一個小棚附近最好建一個浸水池。

  ***三***變溫催菇:棚內必須達到晝夜溫差10℃以上,才能刺激菇蕾的形成。保持棚內的溼度85%,有條件的地方可採用催花菇的辦法,多出花菇,以創造更好的經濟效益。

  七、採收

  ***一***去劣留優:幼菇若生長過密要適當摘一些,保持較均勻距離。

  ***二***早春或晚秋可以用爐火加溫,提早或延後出菇。冬季天氣寒冷時可將菌袋堆積在一起越冬。待來年氣溫升高時再出菇。

  採收的香菇,可以鮮銷,也可以製成幹品後出售。採收後要讓菌筒休息養菌,積累營養,為下一批出菇提供充足養分條件。

  香菇大棚栽培技術

  一、香菇的生長生活條件

  香菇是一種木腐菌,原來為野生,後經人工栽培馴化而成。它的生長生活條件包括:營養、水分、溫度空氣、光照、酸鹼度***PH值***等。

  1、營養

  營養是香菇子實體形成和發育的物質基礎。香菇的生長主要依靠菌絲分泌各種酶,分解木質素、纖維素、半纖維素,吸收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以及少量的無機鹽、維生素等。因此,香菇生長的營養包括碳源、氮源、礦質元素和維生素等。

  ***1***碳源 碳源是香菇生長髮育的主要營養源。栽培香菇的碳源有:糖類、澱粉、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等,我們用以栽培香菇的木屑、棉籽殼等就是提供碳源。

  ***2***氮源 氮源是合成細胞內蛋白質和核酸等生命物質所不可缺少的營養成分。香菇菌絲可吸收利用某些有機氮,能直接吸收氨基酸、尿素等小分子氮源。我們新增的麥麩、米糠主要就是提供氮源。

  碳源和氮源的比例即碳氮比***C/N***是香菇生長髮育中的一個重要營養指標。在菌絲營養生長階段,碳氮比保持在25~40∶1為好;在生殖生長階段,最適宜的碳氮比是63~73∶1,氮含量過高會抑制原基的分化。

  ***3***礦質元素

  香菇所需的礦質元素主要有磷、硫、鈣、鎂、鉀等,微量元素鐵、銅、鋅、錳、硼、鈷、鉬等需求量甚微,但也是香菇生長髮育所必需的。

  ***4***維生素類

  因香菇菌絲自身可以合成一般維生素,但不能合成維生素B1,只能從培養基中吸收利用。

  在代料栽培中,培養基的營養組成不僅要滿足菌絲生長的需要,更為重要的是必須滿足栽培後期子實體發生發育的需要。

  2、水分

  香菇生長對水分的要求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培養基內的含水量;二是生長環境的空氣相對溼度。適宜菌絲生長的含水量為60%~65%,出菇時以52%~60%為宜,空氣相對溼度應不低於85%。但在菇蕾發生後,在較低的空氣相對溼度***如55%~68%***的條件下,只要其他條件適宜,則可長成品質更優的花菇。

  3、溫度

  香菇屬低溫和變溫結實性菌類。香菇生產上的“溫度”包含三方面含義,即氣溫、菌溫和堆溫。氣溫是指自然的室內或室外溫度;菌溫是指培養基質內菌絲活動的溫度;堆溫指在菌棒堆疊時堆內小空間的溫度。

  ***1***溫度對菌絲生長的影響

  香菇菌絲生長適宜溫度為5~32℃,最適為24~27℃,在此最適溫度下,香菇菌絲生長旺盛,色澤潔白而粗壯。總的來說,香菇菌絲耐低溫,不耐高溫。

  ***2***溫度對原基分化和子實體發育的影響

  適宜香菇原基分化的溫度為8~21℃,以10~15℃分化為最適,分化最適溫度因香菇菌株的不同而存在著較大差異。子實體發育溫度條件為5~24℃,適溫為15~20℃。一般來說,低溫性品種在低溫條件下發生的子實體質量好,高溫性品種則在高溫條件下出菇好;同一品種,在適溫範圍內,溫度較低時,子實體發育較慢,不易開傘,質量較好。當菌絲達到生理成熟時,突遇外界較短時間的低溫刺激,造成溫差,將使菌絲生長速度變慢,促使營養物質集中運輸,積貯成聚點,以抵抗外界不良環境,迫使“盤狀”組織扭結,從而形成原基,使子實體發生多而整齊。在恆溫條件下,多數香菇品種難以形成子實體。

  4、空氣

  香菇屬好氣性需氧真菌,新鮮而充足的空氣是保證香菇正常生長髮育的重要環境條件之一。當空氣新鮮、氧氣充足時,進行完全有氧呼吸,能釋放大量的能量,保證菌絲良好生長。若空氣不流通、不新鮮,菌絲體的生長繁殖和子實體的發育將受抑制,甚至導致死亡。缺氧時,菌絲借酵解作用可暫時維持生命,但需消耗大量營養,菌絲易衰老死亡。

  5、光照

  香菇為需光性真菌,光強度適合的漫散射光是香菇完成正常生活史的必要環境條件。菌絲可以在完全黑暗的條件下生長,相反光照還會抑制菌絲生長。長時間光照後,菌絲會產生褐色菌膜,使原基早現,隨著光照強度的提高,生長速度變慢。但在黑暗條件下,只能進行營養生長,不能分化子實體,即使勉強長出子實體也是色澤不佳、肉薄柄長、畸形菇多。最適宜子實體分化的光照強度為50~100勒克斯,這僅是原基分化的必要光照度,而不是子實體發育適宜的光照度,在溫度較低時,較強一些的散射光對形成肉質肥厚、柄短、蓋面顏色深的香菇有利。

  6、酸鹼度

  香菇菌絲生長需要酸性環境,pH值在3~7範圍內均可生長,以pH4.5~5.5最為適宜。菌絲開始生長後,由於產生了醋酸、琥珀酸、草酸等有機酸,使pH值下降,所以最適原基形成和子實體發育的pH值為3.5~4.5,在菌絲生長過程中積累的有機酸,至少有一部分可以通過酸化培養基來促進子實體更好的發生。

  在生產實踐中,應根據不同生長髮育階段的不同要求,合理地協調和控制這些因子,儘量創造最佳生長環境,以達到優質、高產的目的。

  二、鮮香菇大棚栽培技術

  1、品種選擇與季節安排

  鮮香菇大棚栽培一般選用的是中熟和早熟的香菇品種,目前生產應用的主要品種有: 939、慶科20、868等。栽培時間一般為7月中下旬到9月下旬,對於中熟的香菇品種,其接種一般應在8月底之前完成。

  2、菌種選擇

  香菇菌種必須選擇具備高產、優質、抗逆性強,以及菌絲生活力強、無雜菌、無蟲害的雙重特性。鑑定一個菌種好壞的重要指標有:純度、形態、長勢、色澤、均勻度等。

  ***1***純度:優質菌種必須是沒有感染任何其他雜菌的純菌絲體培養。

  ***2***長勢:菌種的長勢包括菌絲生長的狀態和速度,菌絲生長速度快、菌絲健壯,視為優良菌種,而菌絲生長稀疏、參差不齊,速度又緩慢的菌種被視為不良的菌種。

  ***3***色澤:優良的香菇菌種其色澤潔白。

  ***4***均勻度:菌種的均勻度取決於菌種的純度和培養基的均勻度。菌種純,均勻度就好。

  3、場地環境

  ***1***發菌場所

  發菌場所要求弱光、通風、調溫排溼性好,可利用空閒房屋、院落髮菌,也可在出菇棚發菌,但用於發菌的菇棚要求有良好的遮蔭、防雨;大規模生產則需要建造專門的發菌蔭棚。

  ***2***出菇場所

  菇場宜選擇在光照充足、通風良好、近水源、排水性好、地勢平坦之地。菇棚坐北朝南,呈東西走向搭建。

  作為鮮香菇栽培的出菇場所,應選擇不受汙染源影響或汙染物含量限制在允許範圍之內,生態環境良好的區域,其出菇管理用水、土壤質量、空氣質量必須達到相應標準。

  5、菇棚構造

  鮮香菇大棚栽培一般為菇稻輪作,出菇完成後可拆去遮蔭物,用於種植水稻等農作物。出菇大棚一般分為內棚和外棚,外棚用於遮蔭和防雨保溼、內棚為保溼和保溫。菇棚一般寬4-6米,長度應30米以內,以利通風。搭建物一般為竹條或木條,遮蔭物一般用遮陽網,也有用草簾。大棚內用鐵絲或竹條搭好畦架,用於擺放菌棒。

  6、菌棒生產與管理工藝規程

  ***1***配料

  ①培養料配方:

  常規配方:雜木屑78%、麥麩20%、紅糖1%、石膏1%,含水量58~60%。

  ②原料要求:嚴把原料質量關,杜絕使用摻假偽劣原材料,特別是含有害物質殘留的原材料。雜木屑要求用優質闊葉樹種粉碎而成,細度在5mm以下,色澤新鮮,無黴爛,無結塊,無異味,無油汙,含水量14%~60%,PH值8.0左右,總氮含量在0.3%以上;麥麩要求優質、新鮮、乾燥,沒有結塊、黴變、蟲蛀、摻假現象;

  ③拌料:做到“三均勻”,即原料與輔料混合均勻,乾溼攪拌均勻,酸鹼度均勻。用半生料配方的拌料有特殊的要求。

  ***2***裝袋

  培養料配製完成後,應及時裝袋,拌料之後至裝袋結束的時間間隔不超過6小時,要做到當天拌料,當天裝袋滅菌,不能堆積過夜。每袋裝溼料為1.8千克左右。袋口要清理乾淨並紮緊。

  ***3***滅菌與冷卻

  在料溫達到98~100℃溫度下保持10~12小時,在潔淨處冷卻至常溫即可接種。

  ***4***接種

  接種是菌棒製作中最為關鍵的一環。在整個接種過程都必須嚴格按照無菌操作要求進行,做到嚴和快,以減少雜菌汙染。接種可在接種箱、接種室或帳式塑料蓬中完成,包括消毒、打穴接種和套外袋等環節。

  ①消毒

  消毒劑主要有75%~78%的酒精、氣霧消毒盒等。接種室、接種箱的空間消毒選用氣霧消毒盒,消毒時間為20~30分鐘。接種用具、菌種外表處理、接種用具及接種者雙手的消毒則多采用75%~78%的酒精擦洗消毒。

  ②打穴接種與封口***套外袋***

  接種早的每個料棒接種3穴,遲的接5-6穴。接種穴直徑1.5釐米左右。打穴要與接種相配合,打一個穴,接一孔菌種。接種動作要迅速幹練,可用手分塊塞入接種穴,種塊必須壓緊壓實,不留間隙,讓菌種微微凸起,以加速菌絲萌發封口,避免雜菌感染。需要注意的是,高溫時選在清晨或晚上進行。接種後,即時套袋封口。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

種植大棚香菇賺錢嗎
種植大棚西瓜賺錢嗎
相關知識
種植大棚香菇的風險
種植大棚香菇的方法
種植大棚香菇賺錢嗎
大棚香菇的種植方法
種植大棚西瓜的要點
種植大棚蔬菜的技巧
種植大棚黃瓜的技巧
種植大棚蔬菜的技術
怎樣種植大棚蘑菇
種植大棚蔬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