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育苗技術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7日

  水稻在種植的時候其育苗的技術有很多種類的,具體都有哪些育苗的技術種類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希望對你有幫助。

  水稻新基質旱育苗技術

  1 播種前準備

  要選擇背風向陽,地勢平坦,排水良好,水源方便能建造大中棚的地方做新基質育秧田。

  人工手播秧和機械播秧秧田和本田比例均以1∶100計算播種量。

  大棚高2.2m,寬6~7m,棚間距離1.5m,中間挖排水溝。中棚高1.5m,寬5~6m。棚與棚之間挖排水溝。床邊緣修築高出床面5cm高畦埂。每平方米育苗面積準備新基質育苗營養劑0.5kg,每畝準備40~50mm孔徑篩片粉碎的稻殼26.7~30kg。以粉碎稻殼加水堆積存放半年較好。

  2 稻殼處理及鋪放

  粉碎加水堆積存放半年的稻殼播種前2天放在水裡浸泡,保證充足吸收水分,播種頭一天晚上將浸泡好的稻殼撈出控水,控水後均勻混拌。將擺好的秧盤鋪放基質,厚度2cm,上部要平,用板壓實或用笤帚拍實;播種前再澆一次透水。

  3 種子及處理

  據當地積溫等生態條件,選擇熟期適宜的高產、優質、抗逆性強的優良品種。純度不低於98%,發芽率不低於97%,含水量不高於15%。浸種前選晴天晒種1~2天,每天翻動3~4次。把選好的種子用25%施保克***使百克***10g,加水50kg,在15~16℃的水中浸種5~7天,每天人工攪拌2次。將浸泡好的種子在30~32℃條件下破胸,當種子有80%左右破胸時,將溫度降到25℃催芽,要經常翻動。當芽長1~2mm時,降溫到15~20℃晾芽。

  4 播種及覆蓋

  播種可比常規育苗提早5~7天。盤式育苗機插每盤播芽種100~125g。將均勻的種子用笤帚拍實。浸溼的稻殼撒於種子上面,覆蓋種子的稻殼要鬆而不成團,幹而不冒煙,厚度0.3~0.5cm。蓋完種後用噴霧器澆透水。將所有稻殼澆透,露種地方補蓋好,後澆水覆蓋地膜。地膜要用土等將周圍壓嚴,防止水分蒸發,保證出苗前水分。

  5 苗床管理

  5.1 溫度管理 播種至出苗前密封保溫,出苗前至一葉一心期,注意開始通風煉苗。棚內溫度不超過28℃。秧苗1.5~2.5葉期,逐步增加通風量,棚溫控制在20~25℃,嚴防高溫燒苗和秧苗徒長。秧苗2.5~3.0葉期,做到晝揭夜蓋,棚溫控制到20℃。遇到低溫凍害時,要增加覆蓋物,及時保溫。

  5.2 水分管理 播種後出苗前每2天檢查1次,有落幹現象用噴霧器補水。確保出齊苗的水分需要。秧苗出齊見綠及時揭地膜,出苗前至1.5葉期每2天補澆1次水。1.5葉期初生根伸長後可3~5天澆水1次。

  5.3 苗床追肥 秧苗在2.5葉期如發現缺肥,每平方米用硫銨25g或尿素10g稀釋100倍液葉面噴施,噴後用清水噴灑洗苗。

  5.4 預防潛葉蠅 播前2~3天,噴施大功臣10g對水10kg,噴100平方米的苗床,帶藥下田。

  水稻有孔薄膜育苗新技術

  1.有孔薄膜育苗的優點

  ①秧苗素質好,有孔薄膜育苗採取自然通風,通風早,床內溫度變化個緩。晝夜溫差小,秧苗不徒長,苗齊苗壯不得病。秧苗素質好,成苗率高。可提高秧本田比例30%左右。

  ②增產潛力大,秧苗不鏟秧不傷根,全根下地髮根快,早生快發,低位節增多、穗大粒多。

  ③生產成本低,通風、上水、施肥,打藥等作業不用揭布,省工省力。還可利用廢舊大棚膜打孔和覆蓋用,降低生產成本。

  ④方法可行,有孔薄膜育苗方法簡單、易行、方便、實用,利於推廣應用。

  2.有孔薄膜育苗技術要點

  配製營養土:選剛70%園田土或早田土,加30%腐熟農肥過篩後即成營養土,每床需配製營養土200~250公斤,並施入兼有營養、調酸、消毒和化控功能的壯秧劑1袋,將土壤pH值調到4.5~5。配製高質量的營養土為秧苗提供平衡的營養和酸性土壤環境,確保培育壯苗。

  整地播種,選擇園田或旱田地做長10米、寬1.5米的床,要南北走向,做到床土細碎無雜物。然後鋪軟盤或軟盤代替物;上面鋪營養土3~3.5釐米厚,澆足底水,準備育苗。選好種子後用藥劑浸種防治水稻惡苗病等。育苗時間根據水庫放水時間決定,營口地區一般在4月1~10日,選晴天育苗。採取稀播種育壯苗,每平方米播種量為200~250克。播種前床面用育苗靈或育苗青1瓶***500克***對水100倍噴40~45平方米,防治水稻苗期立枯病。播種覆土後用秧苗靈等苗床除草劑封閉滅草。然後蓋地膜,利於保溼,保證出苗整齊一致。上面插骨架覆蓋有孔薄膜,也可以把地膜蓋在有孔薄膜上面。這兩種蓋膜方法都可以。

  苗田管理:秧苗露頭或床面發白及時澆水,確保苗齊苗壯。秧苗長到1葉1心及時撤去地膜,進行自然通風。此時床面水分蒸發較快,要及時補水,最好在2葉1心期前每天澆1次水,以後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減少澆水次數。為了有效防止水稻苗期立枯病的發生,最好在1葉1心或2葉1心期再打1遍育苗靈或育苗青。3葉期以後及時追施氮肥促進秧苗生長,每平方米每次施肥量不超過50克,採用百倍液的液化追肥。在插秧前10天可以撤去塑料布。

  3.有孔薄膜育苗應注意的問題

  ①有孔薄膜育苗膜的孔徑1釐米、孔距3釐米×3釐米,孔過密不利於保溫保溼,孔過稀不利於通風。

  ②床四周要設高於床面5~10釐米、寬20釐米的埂,利於灌水和作業。

  ③打藥、澆水、灌水、施肥等作業均不用揭塑料膜,可直接在有孔薄膜上面進行。

  ④過青頭水宜早不宜遲。

  ⑤通風期間如遇低溫或寒潮,要及時蓋上塑料地膜保溫或灌水防止低溫冷害。如遇高溫床內溫度超過30℃時要適當揭膜通風,使床內溫度控制在25℃左右,以免徒長降低秧苗素質。⑥如果秧苗長勢弱小,可採取晝揭夜蓋和適當晚撤布的方法,促進秧苗生長。

  水稻旱育苗技術

  1、播前準備

  ***1***苗床選擇與準備:選擇在澆灌方便,向陽的旱地***一般在自家園內***,按照相同的大小規格打好床,床底壓實,然後鋪上配製好的床土,為了提高地溫,提前5-7天將棚膜扣上。

  ***2***床土準備:根據園田肥力狀況,施腐熟好的農家肥,也可用山地腐殖土,育苗時一般都需調酸,但現在調製好的苗養土一般不用調酸和施肥,床土厚一般5-6釐米。

  ***3***種子準備:

  ①晒種:先將種子晒3-5天,提高發率和發芽勢。

  ②選種:選風后再鹽水選種。

  ③消毒浸種:首先用殺菌劑消毒4天,再用水溫為15℃的酸水***PH=3.5-4***浸3-4天后,取出用清水沖洗,催芽。酸水浸種技術:據權威資料記載,用PH值在3.5-4.0的酸水浸種可明顯提高水稻種的發芽率和發芽勢,縮短髮芽天數和破胸時數,秧苗莖基粗壯,根系發達,大大降低了水稻苗期立枯病的發病率,同時可在一定範圍提高水稻水量,增產幅度為6%-9%。

  ④催芽:浸好了種子就可催芽了,一般溫度在30℃左右,如用酸化水浸種子,20-22小時就可破胸,當80%破胸露白後就可放到陰涼處待播種。

  2、播種:一般4月10-15日播種,播量為4-5兩/㎡溼籽。

  播前一天苗床澆一次透水,播種當天再補澆一次,將種均勻的撒在床上,用細眼噴壺再澆一遍水,使種子粘上床面,在覆蓋過篩細土***加除草封閉***上鋪一層薄膜以保溫保溼利於出苗。

  3、秧田管理:苗出齊後揭去平鋪的薄膜,棚溫保持在30度左右,秧苗完全葉展開後,加大通風口降至25℃左右。注意:開始通風是小風、旁風、逐漸大風、逐漸轉入自然煉苗。肥水管理:秧苗出土後觀察如果早晨葉尖有吐水現象,說明不缺水,如無吐水現象,應立即補水,一次要澆透,旱育苗以底肥為主,一般不追肥。
 

  

水稻增產的措施有哪些
鑑別水稻種子優劣的方法有哪些
相關知識
水稻育苗技術有哪些
秋冬芹菜育苗技術有哪些
番茄育苗技術有哪些
水稻育苗技術是怎樣的
水稻育苗技術方法大全
水稻育苗技術四要點
水稻育苗技術四要點
大閘蟹囤養育肥技術有哪些
冬季白鵝育肥技術有哪些
冬季白鵝育肥技術有哪些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