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稞種植的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03日

  青稞主要產自中國西藏、青海、四川、雲南等地,是藏族人民的主要糧食。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1.  整地 青稞的整地因種植制度、土壤、天氣等因素而不同。前旱地應在休閒期及時降水保墒,洋芋、玉米等秋收作物作為冬青稞前茬,收穫後及時翻耕,深耕20~25釐米。整地時要做到“齊、平、鬆、碎、淨、墒”。播種前整地有益於提高播種質量,結合整地重施底肥是提高青稞產量的重要措施。

  2.  施足底肥 施肥原則一般為“重施基肥、用好種肥、早施苗肥“,有機肥與無機肥相結合,將全部有機肥和80%左右的氮肥及少量的磷肥用作種肥外,在梨地前全部施入土壤中。還應根據當地土壤供肥能力、產量指標等確定適宜的施肥種類和施肥量。

  3.  備種 要達到高產,就要有優良的種子,良種應具備四個條件,一是品質好;二是產量高,增產潛力大;三是品種要適應當地的種植制度和土壤條件;四是對當地病蟲草害等自然災荒有較大的抗禦能力。

  4.  春播 適期早播,播期,半農半牧區***海拔2600~3000米***要求在3月中旬播種,草地牧區***海拔3000~3400米***4月上旬播種。冬青稞在10月上旬播種。播種量依品種型別、不同地區、種植方式等而定,一般分櫱力強的、成穗率高的品種應少播,分櫱力弱的、成穗率低的品種應多播,撒播比條播的播種量大,一般畝用種量15~17.5公斤,一般為30萬粒/畝,條播、行距以20~22cm為宜,播前粉採用15%粉鏽靈拌種***畝用50~80克***,防治黑穗病和預防青稞各種鏽病,化防野燕麥。畝施農家肥1000公斤作底肥,過磷酸鈣15公斤,尿素5公斤作種肥。要求在撒種時儘量將種子撒在溝內,種子覆土深度為2~3釐米,最深不能超過5釐米。

  5.  田間管理 青稞出苗後要及時查苗補苗,疏密補缺,破除板結,達到勻苗、全苗,為壯苗奠定基礎。人工和化學除草是保證青稞正常生長髮育的重要田間管理措施,除草除人工除草外,多用化學除草方法,其中2,4-D丁酯應用最廣。一般在青稞3~4葉期結合中耕除草,化學防除田間闊葉雜草,青稞拔節期以前,畝噴灑2,4-D丁酯60~80ml。同時注意防病治蟲,灌水和追肥是保證青稞生長代謝的營養及水分的需求。苗期適時灌水可促進青稞的穗分化,形成大穗,在抽穗開花及灌漿期灌水,可促進青稞籽粒飽滿和營養物質的積累。視其苗情酌情追施化肥,追肥以氮肥***尿素***為主,最好結合灌水進行。在青稞2葉1心畝追施尿素4~5公斤,抽穗前期畝施尿素3~4公斤。

  6.  收藏與貯藏 青稞在臘熟後及時收穫,收穫不及時會影響產量,並且影響青稞的儲藏品質。青稞在黃熟期收穫最好,也就是植株和穗子全黃,含水量小於20%~22%時收穫、脫粒,籽粒不受損傷。收穫後及時涼晒,防止混雜,並分篩去雜,使籽粒含水量降至10%~12%,以利於種子安全貯藏。

  青稞高產栽培技術

  一、青稞生產現狀

  1.青稞種植覆蓋區域

  青稞目前在國內的種植領域主要分佈在青藏高原,西藏自治區和青海、四川、甘肅、雲南四省。青稞種植地地勢十分險惡,其中只有不到3%的種植地散佈在大約2.6*1000000 平方千米的廣闊區域,因此地勢的因素分隔了青稞的種植地,產生了今天的青稞培育區域。除此之外,在靠近青藏高原的雲南和四川地區以及青海和甘肅相鄰的河西走廊一帶同樣有糧農從事青稞的培育。

  2.青稞種植地氣候

  種植青稞的區域年平均氣溫在1.1~12.7 攝氏度之間,這一區域的海拔高度大多數在1500 米~4800 米,日照十分充足,降水季集中在春末秋初,降雨量大約在300 毫米到1000 毫米之間。在這一塊區域內,青稞種植分佈地由放射狀從內到外進行擴散,與種植比例成正比。

  3.現代社會對青稞需求量增多

  青稞是高原地區人民日常食用糧食作物之一。權威資料顯示,最近幾年來,高原地區青稞總產量為55~60 萬噸,青稞為當地農牧民的主要口糧,按農牧民每人每年食用225KG 青稞計算,年消費青稞量為56.25 萬噸,等於是只實現了糧食自給目標,還無法滿足社會對青稞的需求量;青稞還是加工青稞酒,麥芽糖,青稞面的重要原材料。所以,作為加工原料,需求缺口很大。青稞可以為農牧民人均淨增400~500 元,是當地農牧民群眾重要的收入來源,佔總體糧食收入的七成。青稞種植區域內研究開發人員已研發出大量的營養品與保健品等。這不僅體現了青稞在現代市場上的良好發展前景,同時也提高了農牧民對種植青稞的積極性。

  二、青稞高產栽培面臨問題

  1.種植青稞地自然環境差,青稞自身防禦能力差

  青藏高原青稞播種總面積大約100×104hm2,緩坡梯田及平耕地面積佔耕地總面積不足三成,然而,溝壑旱地所佔種植總面積的比例高達七成以上。青稞生產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極弱,青稞培育前景很好的柴達木盆地卻因為缺水而難以開發,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乾旱是青稞在高產過程中最大的限制因素,這些區域的農田基本建設嚴重滯後因為地方經濟落後、地方政府的投資能力不足,除西藏部分地區本世紀初由國家出資進行開發、使農田乾旱這一問題得到了解決,但青稞地農田乾旱尚未得到很好的解決。

  2.青稞種植保健技術有待提高

  上世紀九十年代,在青稞種植地區的青稞培育科研單位減少一半,從事青稞栽培研究人才流失三分之二,在這過程中,新品種選種培育速度明顯放慢。由於經濟原因,很多地區並沒有完善的青稞培育管理體系,由此,導致新的品種不能得到及時推廣,長時間內得不到品種的更新,培育技術也是十分落後。目前一些青稞主產區仍在種植二十多年前就在用的種子,不僅如此甚至很多偏遠生產地區還在種植沿用數千年之久的古老農家品種,所以青稞種植保健技術還有待提高。青稞種植區域平均化肥施用量不足,又因為種植結構混亂、燃料匱乏等導致幾乎不可能做到秸稈還田,這一現象導致土壤肥力逐年下降。

  3.青稞種植區域日益縮減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藏區總人口由兩百萬增長到如今的五百五十萬之多,但農牧民最主要的口糧青稞種植面積卻減少了一大半。受小麥,蠶豆等優勢作用的衝擊影響,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青稞種植面積都有不同程度萎縮。加上西部大開發,藏區耕地受到嚴重的破壞,而很多區域由於地勢險要不能進行新的開發,導致青稞種植區域日益縮減。

  三、青稞高產栽培改善對策

  1.選取良種進行推廣培育

  選取好的良種進行播種是保證高產量的關鍵,藏區農牧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同時受傳統習俗的影響,接受新事物比較緩慢,因此必需加大優良品種的推廣。

  2.做好青稞的防害工作

  青稞中後期指從拔節到灌漿、這一生育週期大概為兩個多月,這期間容易發生病蟲害,應做到統一管理防治。蟲害和病害具體有兩種防治方法。青稞病害主要是黑穗病、鏽病、白粉病三種,一般採取預防為主比較穩妥,及時噴灑農藥,對症下藥,做到藥到病除。而蟲害則需要在相應的時期噴灑農藥。主要的蟲害為蚜蟲,拔節到灌漿期間,是蚜蟲主要危害青稞的時段,在這一期間及時噴灑農藥是青稞是否能成長的關鍵。

  3.選擇適合的青稞成長環境

  要想得到理想的產量,選擇一塊良好的培育土地十分重要,青稞雖然身處高寒地區,但是對成長土地的選擇同樣重要,主要選擇酸鹼度適中,土壤疏鬆,持水度高,營養充足,不會有養分流失的土地進行種植。

  4.預防青稞倒伏

  倒伏是青稞低產的主要原因之一,品種本身不抗倒是青稞倒伏的因素之一;其二是密度過大,在種植過程中施肥過多,從而導致倒伏的發生;其三則應合理灌溉合理施肥,灌水不足或施肥不合理都會影響最後的青稞產量。

  5.做好提取優良品種的工作

  在培育過程中,只有及時提取優良的青稞品種,才能保證今後的青稞種源,只有好的青稞良種培育才能得到保障。

  6.在青稞成熟後及時收穫

  及時收穫是獲得青稞高產的重要步驟之一,太早或太遲的收割都會影響青稞產量和品質,最好的收割時機是臘黃末期,整塊種植地九成以上從莖杆葉片綠轉為黃色,選擇這一時期進行收穫儲存是最恰當的。這也是青稞高產的最後一步。

 

青毛豆高產栽培技術有哪些
水稻種植怎樣除草
相關知識
青稞種植的方法
青楓種植的方法
青蒿種植的方法
青瓜種植的方式_大棚青瓜的種植方法
黃桃樹苗種植的方法有哪些
月季花種植的方法
月季種植的方法
芫荽種植的方法
元胡種植的方法
如何種植扁豆_扁豆種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