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春小麥種植時間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春小麥是冬季很冷的地方種的,因為冬季太冷,不能播種,所以在開春後才種,稱為春小麥,春播秋收;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我國春小麥 3月上旬-4月上旬,有的可提前到2月下旬和延遲到4月中旬,一般在溫度為0-2度的時候就可以播種了。一般90-100天就可以收穫,較長的為120-130天,短的有90-100天,可以說越炎熱的地方生育期越短,越冷涼的地方越長。最短的70天可以收穫***東北***,長的要150天左右***青海***

  新疆和田喀什一帶冬小麥 9月25日-----10月5日 塔城、伊犁北疆沿天山一帶9月15-25日播種。一般在溫度為16-18度時,在越冬前40-50天播種。生育期長的要330天以上***西藏***,短的的120天***海南、廣東***。具體收穫時間根據播種時間和生育時期推吧!

  春小麥種植技術

  種植要點

  瞭解品種冬春性

  小麥的種子在土壤裡萌動以後,必須經過一定時間的低溫條件,才能起身拔節發育形成結實株體,這段時間叫做小麥的春化階段。冬性品種通過春化階段要求的溫度較低,一般在0℃~3℃,歷時40~45天。半冬性品種通過春化階段要求的溫度一般為3℃~6℃,經歷時間為10天~15天。半冬性品種在8℃以上也能通過春化,但植株抽穗比較慢。春性品種通過春化階段的溫度較高,一般是在7℃~15℃,5~8天就能通過春化。因此,在沒有適宜種植的春性品種的情況下,選用半冬性品種為宜。

  解決春化問題

  為了使小麥儘快通過春化,及時成熟,可採用下列方法:

  1.早播種。春節前後,遇到氣溫較高的時段,當地表化凍6釐米深左右時,即可抓住時機播種。在以後冷暖交替的情況下,小麥種子萌動通過春化,一般能夠及時成熟。

  2.在播種前將萌動種子在0~5℃低溫下處理10~25天,然後播種。冷處理時注意種子通風透氣,不宜用塑料布等不透氣的東西裹的太緊,因為種子萌動以後呼吸強度加大。

  認識春小麥的生育特點

  1.生育期短,春小麥從播種到收穫約90多天。

  2.營養生長期短,春小麥春播氣溫由低到高,日照由短到長,通過春化階段很快就進入光照階段,從出苗到單稜期約20天。

  3.分櫱期短,從出苗到拔節經歷的時間很短,分櫱少,分櫱成穗率非常低。

  4.根系淺而弱,後期易因脫肥、缺水而早衰。

  5.穗分化早,一般4葉即進入二稜期,5葉小花分化。

  春小麥栽培技術要點

  1.條施肥,肥託種。在播種前,把肥條施在地下9釐米深處,然後把種子播到3~4釐米深處,麥苗在三葉期麥粒養分耗盡時,恰好肥料供應上。

  2.施足底肥。若冬前作準備,每畝施有機肥2000公斤、磷銨15公斤、尿素15公斤,均勻撒到地裡,立即進行耕翻,做到“胎裡富”,耕深達到20~25釐米。冬前未做準備,每畝施標準氮肥30~50公斤***因地力不同適當增減***、標準磷肥30~50公斤,鉀肥及微肥適量。

  3.適時早播,縮小行距。春小麥播種越早越好,小麥在春化階段抗凍能力較好,一般不會出現凍害。春小麥分櫱少,個體較小,採取密植更能獲得高產。一般行距17釐米左右為宜,或大小行,大行20釐米,小行13~15釐米。播種量依據種子千粒重、發芽率及畝穗數而定,一般畝穗數35萬穗左右為宜,這樣播種量20公斤左右為宜,地力差或墒情差可適當增加播量。

  4.早管理。春小麥3葉期胚乳養分用盡,又值穗分化和分櫱期,需要大量的養分。春季雨水少,麥苗覆蓋不了地面,地面裸露大,跑墒快。因此,春小麥管理要早追肥、早灌水,促進早分櫱。二葉一心灌頭水,地力差的結合澆水追施碳銨35~40公斤,或尿素15公斤,地力好的施肥推遲到起身拔節期。原則上頭水後二水要緊跟,間隔10~15天。二水後,三水要緩,一般在第二節間定型、無效分櫱死亡後再灌三水。

  5.澆好灌漿水。灌漿期注意雨天、大風天不澆水,防止小麥倒伏。小麥揚花後按間隔15天左右澆一水。

  6.注意病蟲害防治。由於春小麥莖葉較冬枝嫩,更容易遭受病蟲害侵襲。因此,春小麥比冬小麥更要加強病蟲害防治。

  2 主要分佈

  春小麥區,主要分佈在長城以北。該區氣溫普遍較低,生產季節短,故以一年一熟為主,主產區有黑龍江、河北、天津、新疆、甘肅和內蒙古。主要地形區有東北平原地區。

  3 田間管理

  1、適時灌水。春小麥二葉一心開始灌頭水,間隔10天灌二水,灌水量為50-60立方米/畝。灌水要均勻,不可積水。春小麥二水後,三水要緩澆,一般在拔節後孕穗期,1-2節定型、無效分櫱死亡時再灌三水。可有效控制無效分櫱,促進主莖和有效分櫱生長,有利於養分、水分向穗分化方向集中,以促進穗大粒多。第三水與第二水一般間隔15-20天,拔節孕穗水要灌好、灌透。水量為70-80立方米/畝。

  2、合理追肥。春小麥追肥要根據土壤條件、麥苗長勢情況而定。一般中等肥力,播種時沒有帶種肥的地塊結合灌頭水每畝撒施尿素5-8公斤,帶種肥的地塊頭水時可不施肥。拔節孕穗期生長正常的麥田,結合灌水每畝撒施尿素10-12公斤。旺長田適當少施,畝施尿素5-10公斤。弱苗適當多施,畝施尿素10-15公斤。既為春小麥健壯生長提供足夠的營養,又要防止生長過旺。

  3、化學除草。小麥化學除草應在小麥出苗後及早進行,要搶在棉花出苗前噴施,確保用藥安全。應選擇飄移性小的除草劑,如2甲4氯、闊葉淨等。噴霧器要專用。相鄰地塊棉花一旦出苗,就不得再使用麥田除草劑,避免對棉花造成藥害。

  4、化學調控。對水肥條件好,生長過旺的麥田在小麥拔節期前後畝用矮壯素100-120克進行化控,防止麥苗徒長和後期倒伏。

大棚土豆的種植方法有哪些
滇重樓種植技術是什麼
相關知識
東北春小麥種植時間
我國春小麥種植區的分佈情況
山東地膜土豆種植時間
適合山東胡蘿蔔的種植時間是多長
適合山東無花果的種植時間及方法
北方葡萄種植時間是什麼
2017北方蔬菜種植時間表
北方蔬菜種植時間表
廣東甜玉米的種植時間是多長
適合山東省秋土豆種植時間是多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