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大棚菜的政府補貼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大棚蔬菜種植技術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技術,它具有較好的保溫效能,它深受人們喜愛,那種植大棚菜有什麼政府補貼?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對種植規模的100畝以上的蔬菜種植大戶進行補貼,補貼標準為100元/畝,現已全部兌現給種植大戶。

  大棚蔬菜種植技術

  平整土地、平衡施肥

  大棚蔬菜種植要求相對較高,不管是土壤的質量程度,還是施肥管理都有高要求,需從科學角度出發。選擇種植的蔬菜土地要平整、精細,在種植前對土地要翻新、施肥、除草等。由於大棚內的溫度與外界具有一定的差異性,施肥需適量,避免過量施肥造成土壤變質。適當增加施磷鉀肥,減少氮肥使用。

  選擇合理的棚型結構

  在一般情況下,選擇棚型跨度在8 ~ 12m,大棚長度在60 ~ 120 m,三面土牆、三排立柱,在立柱上最好使用竹或鋼立架。在棚面使用覆蓋無滴膜,從而增加大棚內的溫度。

  品種選擇

  最好選擇的品種可以耐低溫、光照要求低、抵抗力強、耐高溼、產量高、種植時間短的品種。種植的大棚蔬菜產量高、品質好才能滿足市場需求,提高經濟效益。如種植黃瓜、番茄、青椒等。

  合理利用“棚氣”,調控溫溼度

  大棚蔬菜在種植過程中,由於大棚內密閉,易產生一些有害物質,損害了蔬菜的生長速度。因此,要正確控制棚氣,併合理運用棚氣。在早上大棚內的蔬菜較為缺乏二氧化碳,應適當補充CO氣肥,促進蔬菜的生長。在午間氣溫較高的時候,適當開啟通風口,進行換氣,避免有害氣體傷害蔬菜。選擇種植的大棚蔬菜以喜溫型為主,最佳溫度25℃~ 33℃,生存上最高溫度不能超過44°,最低不能在0°以下。當溫度超過33℃時,要給予降溫處理,可以採用定期開棚通風、換氣孔、噴霧等。當低於0℃時,給予加溫處理,如熱風加溫等。注意控制棚內溼度,避免溼度過大影響蔬菜的生長。因此,需經常通風換氣,改善大棚內的溼度。

  膜下滴灌澆水

  在大棚內水分蒸發和擴散相對比較慢,多部分大棚蔬菜的蒸發速度比外面種植的蒸發量低一半,尤其在晚上、陰天、冬季的時候,空氣的溼度早已在飽和狀態。大棚內溼度過高,嚴重影響蔬菜的生長。因此,大棚蔬菜可以採用膜下滴灌澆水法進行灌溉,這種方式,不僅能大大改善棚內環境,而且把溼度控制正常範圍內,保持棚內溫度,降低了病害的發生率,蔬菜的產量也得到提升。膜下滴灌澆水是一個經濟實惠、方便、有效的灌溉方法。

  科學打藥治病

  由於蔬菜在生長過程中,易產生害蟲,主要的防治方法就是打藥除蟲、綜合防治。常見的害蟲有地老虎、蚜蟲等。除蟲要選擇科學打藥,必須是正確的時間,選好藥。一般情況下,選擇含有銅、鋅劑,這類藥,不僅能超強殺菌,而且能增加蔬菜的抵抗力,有效促進農作物生長;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降低溼度,可以控制病蟲的生長,減少打藥次數;土傳菌是嚴重的病菌,如果在早期沒有很好的控制,生長的蔬菜就會被病菌汙染,因此要重視苗期的預防;採用物理防治,如深耕深翻、品種選擇等。當出現不同程度的病害時,要對症治療、科學打藥。

  大棚蔬菜種植過程

  ***一***地點選擇

  冬季反季節蔬菜生產的地區,要求選擇在氣候溫暖、陽光充足、處於平原區域低海拔或丘陵的地方,水源方便,土壤條件適宜,並儘可能有擋風屏障***如北面高山屏障或其它建築物***,避免冷風直接襲擊。

  ***二***品種選擇

  冬季反季節蔬菜生產要選擇耐寒、抗病性強、早熟的品種,秋延後品種還要求苗期耐熱。如辣椒有更新4號、更新5號、湘研9號辣椒、湘研10號辣椒、湘研11號辣椒、廣椒2號、辣優4號,茄子有豐茄1號、豐茄2號,黃瓜有津雜三號黃瓜、津雜4號黃瓜、津春4號黃瓜,早青一代西葫蘆等都是良好的保護地栽培品種。

  ***三***優質高效栽培技術

  1、冬季大棚蔬菜保溫防寒

  營養缽育苗:黑色塑料營養缽具有白天吸熱、夜晚保溫護根的作用,在陽畦內擺上塑料營養缽育苗,外界氣溫在-10℃左右時,畦內溫度在6~7℃,營養缽內溫度在10℃左右,幼苗能緩慢生長,不受凍害。

  配製熱性營養土:雞糞是熱性糞肥,牛糞是黏液豐富的透氣性糞肥,二者腐熟後各取20%,拌細土60%。這樣的營養土吸熱生熱效能好,秧苗生態環境佳,根系發達,吸收能力強,植株耐凍健壯。

  分苗時用生根素灌根:生根素是用鈣、磷、鋅等與長根有關的幾種營養元素合理配製而成的。鈣決定根系的粗度,磷決定根系數目,鋅決定根系的生長速度和長度。使用生根素後,根系可增加70%左右,深根增加25%。根系發達,吸收能力強,不會因缺水缺素造成抗寒性 。

  大棚蔬菜種植要點

  合理澆水,是保證大棚蔬菜健壯生長、提高產量的重要措施。冬季氣溫低,大棚菜澆水不同於其它季節,既要看天,又要看地看苗情,以避免副作用。根據經驗,大棚菜澆水應採取以下四個對策:

  一是淺水:且不宜過大在低溫下,棚內蔬菜蒸發慢,需水量相應減少,故澆水量要小,間隔時間適當長些,切忌大水漫灌,應以澆灌或噴霧為宜,以免低溫高溼導致蔬菜漚根。澆水後的頭兩天,易引起棚內溼度加大,應注意合理通風降溫,防止誘發病害。通風一般在中午氣溫較高時為宜。

  二是澆水時間適當:冬季棚菜澆水應安排在中午前後,以上午10點以後下午3點以前為好,此期棚溫較高,澆水後副作用最小。要避免清晨和傍晚澆水,以防引起蔬菜凍害。澆水應儘可能用井水,因井水溫度較高,可減少對蔬菜的生理刺激。

  三是看天靈活澆水:根據天氣狀況,掌握“晴天適當多澆,陰天少澆或不澆,風雪天切忌澆水”的原則進行。當天氣由晴轉陰時,水量要逐漸減少,間隔時間適當拉長;由陰轉晴時,水量由小到大,間隔時間相應由長變短。

  四是澆水應有側重:大棚各部位的溫度相差較大,澆水量也要有所區別。大棚南部及靠近火爐、煙道等熱源的地方,土壤水分及靠近蒸發量大,澆水量可適當大些;大棚東西兩側及北部溫度較低,日照時間亦短,澆水量應適當少些。

 

種植大棚菜賺錢嗎
種植大棚菜投資多少
相關知識
種植大棚菜的政府補貼
種植大棚菜賺錢嗎
種植大棚菜投資多少
怎樣種植大棚菜
大學生創業的政府補貼政策
種植大棚蔬菜的技巧
種植大棚蔬菜的技術
種植大棚蔬菜的方法
種植大棚蔬菜的方法
如何種植大棚草莓_大棚草莓種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