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飼養管理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應該怎麼做?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寵物妊娠期的日常飼養與管理

  一、妊娠期母犬的飼養管理

  母犬的妊娠期為60d左右,正常情況下都在58-63d之間。母犬妊娠期間體內發生了一系列的生理變化,這是由於胚胎營養、胚盤和胚胎本身產生的各種生理變化造成的。為了滿足母體和胎兒的生理需要,妊娠母犬的飼養與管理主要重點是增加營養,加強體質煅煉,以保證胎兒發育健全和防止流產。

  1、妊娠母犬的飼養

  ***1***營養與飼餵

  母犬妊娠一個月左右,由於胚胎營養、胎盤和胚胎本身產生各種影響,所以母犬妊娠期間體內發生了一系列的生理變化。為了滿足母體和胎兒的生理需要食物中應適量增加一些肉類、魚粉和骨粉,所喂的飼料,要講究衛生和保證質量,發黴、腐敗、變質、帶有毒性和刺激性的飼料不可飼餵,否則容易引起流產。一個半月左右,除早晚飼餵外,中午應加喂1次。此時不要喂得太飽,不要給冷涼飼料和過涼的水,以防止流產。妊娠50d左右應進入產房,並改為單犬飼養管理,飼料應多選擇精細的,同時要較固定某種飼料。具體飼餵可參照:妊娠初期***約35d內***,可以按原飼養方法飼養,在35-42d、42-49 d、49-60d,飼餵飼料應分別在原基礎上增加10%,20%和30%,尤其後期,應注意增加一些易消化,含蛋白質高,鈣、磷、維生素豐富的飼料。妊娠35-45d時,每天應喂3次,45-60d時,每天喂飼4次。

  ***2***飼養方式

  妊娠母犬的飼養方式主要有四種,分別為:“抓兩頭顧中間”、“步步登高”、“前粗後精”和“關鍵時期加強飼養”。在飼養時可視具體情況而定,要根據母犬的體質狀況來區分。對體瘦的經產母犬,採取“抓兩頭顧中間”的飼養方式,即母犬妊娠的初期和後期採用高營養,妊娠中期維持正常體況,不消瘦;對初產母犬,可採取“步步登高”的飼養方式,即隨著妊娠的程序,逐步提高母犬的營養水平,以適應母犬和胚胎生長髮育的需要。對體況良好的經產母犬,應採用“前粗後精”的飼養方式,即到30d後再提高營養水平。對一般體況的母犬,採取“關鍵時期加強飼養”的方式,關鍵時期主要指配種前、胚胎迅速分化時和妊娠後期。

  2、妊娠母犬的日常管理

  在妊娠期間,要經常讓母犬在室外進行日光浴以及適量的運動,這樣不但可促進母體及胎兒的血液迴圈,增強新陳代謝,母子健康,而且分娩時容易產出。但應防止冷風侵襲,夏季避免日光直射,並注意不要劇烈運動。母犬在妊娠後20-30d時,可驅蟲1次,分娩前1個月,可每隔幾天用溫水和肥皂洗滌母犬乳頭1次,然後擦乾,防止乳頭創傷感染。在平時,也要注意保持犬體和環境的衛生,經常給妊娠母犬梳刷身體。犬舍應寬敞、清潔、乾燥、光線充足、空氣流通、保持安靜,經常給予消毒,清掃。妊娠40多天的母犬,不應讓外人觀看,以保證母犬能得到較好的休息。

  二、妊娠期母貓的飼養管理

  貓的妊娠期為58-71d,平均63d。妊娠期的長短除了品種影響外,還受窩產仔數、胎次等許多因素影響,並且每一個體的不同胎次及個體之間,其妊娠期的變化也較大。妊娠後的母貓,其生理機能及營養代謝均與平時不同。母貓交配受孕後,其採食量很快增加,同時其體重幾乎從妊娠的第一天就逐漸發生變化,這一點在哺乳動物中貓是獨具特色的。據研究指出,妊娠時總平均增重***不考慮窩仔數***是配種前體重的39%,然後增重是隨窩仔數而變化的。可用下列一次方程式作出解釋。

  增重***克***=888.9+106.5N

  N=窩產仔數。其常數106.5與在WCPN***威豪寵物營養中心***的一群貓所產仔貓的平均初生體重106.2g非常相近。有人研究妊娠初期貓體重增加的這一異常方式是子宮外組織沉積的結果。

  1、妊娠期母貓的飼養

  母貓妊娠期間為維持增重,對食物和能量的攝取均增加,攝取量的增加,隨著體重的增加而變化。以體重為基礎,以能量攝取為例,從成年的維持需要量250-290KJ/kg,增加到妊娠期的370 KJ/kg。從實踐看,貓很少過食,所以可以自由採食。按這種方式妊娠母貓能準確地攝取到它所需要的能量,貓主人則給予母貓比未妊娠時稍多的能量即可。妊娠母貓對營養缺乏或過剩更具有敏感性,所以此時的日糧應精心配製調節。如鈣、磷比例更需嚴格控制,因為幼貓骨骼發育的最早期在子宮內就開始了,同時蛋白質的需要量也稍高。

  2、妊娠期母貓的管理

  妊娠期間,母貓應適當運動,運動既可增加肌肉張力,也可防止貓過於肥胖造成難產,在妊娠期間還應經常小心帶貓外出晒太陽,這不僅有利於鈣的吸收,也對貓的繁殖有利。尤其是在妊娠後期更應有足夠的運動,這不僅有利於健康,還可促進正常分娩。但在運動時要防止母貓摔跌、跨跳等大的振動,以防流產或早產。家養寵物貓要經常洗澡或與人逗玩,主人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止人為造成機械性損傷。除了正常運動之外,孕貓生活環境要求安靜,不要讓其它動物去打擾它。貓窩應放置在舒適、乾燥、溫暖、通風和光線適當的地方。在臨產10天前,母貓要移入產房或產窩,讓其儘早熟悉分娩環境,對順利分娩有益。貓病防治在妊娠期也是不可忽視的工作。

  寵物泌乳期的日常飼養與管理

  一、泌乳期母犬的飼養管理

  對泌乳期母犬的飼餵,不但要滿足其本身營養需要,還要保證產奶的需要。所以,對哺乳期母犬的飼養與管理很重要,它直接影響到幼犬的發育成長。

  1、泌乳期母犬的飼養

  母犬分娩後最初6h內不願吃東西,一般可不餵食,但要供給清潔、充足的溫水,切忌喂冷水。在最初幾天,泌乳母犬最好選擇精、細、易消化和催乳效果好的食糧,如牛奶衝雞蛋,肉湯泡米飯、稀飯加少量蛋黃等。每天多喂幾次,每次量要少,以利於母犬內臟器官機能的恢復。待母犬恢復體質後,餵給的飼料除保證母體的營養需要外,還要考慮泌乳的需要。除了按日糧配方外,應酌情加些新鮮的肉類、雞蛋、魚肝油、牛奶或骨粉等,以便母犬有足夠而優質的乳汁供應仔犬。一般泌乳犬在泌乳的第1周,飼料可比平時增加50%,第2周增加100%,到第3周,增加200%-300%,以後逐漸減少。泌乳犬的飼餵次數一般每天不少於3-4次。飼料忌突然改變,以免引起消化障礙。飼餵要定時、定量,飼料要求多樣化,以滿足營養需要。

  2、泌乳期母犬的管理

  為保證母犬健康和預防疾病,及防止母犬疾病傳染給仔犬,要注意保持母犬全身的清潔衛生。每天最好用消毒藥水浸過的棉球,給母犬擦一次乳房。在天氣溫和時,每週用溫水和犬用香波給母犬洗一次澡。要搞好產房衛生,每天堅持清掃和更換墊料,產床每月消毒一次。給母犬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禁止各種劇烈運動,特別是不準打罵驚嚇,以免激怒母犬,造成踩死、吞食仔犬的現象發生。哺乳期間每天至少2次放母犬到舍外散步,時間可逐漸由半小時左右增加到1小時。對泌乳不足或缺乳的母犬,在改進飼養管理的基礎上,增喂含蛋白質豐富而又易消化的飼料可起到催乳作用。另外,經常按摩乳房,也能促進乳腺發育和泌乳。

  二、泌乳期母貓的飼養管理

  1、泌乳期母貓的飼養

  像母犬一樣,母貓在泌乳期不但自身需要獲得營養,還必須為仔貓提供乳汁。幼貓初生體重在85-120g之間,每窩約1-8只。幼貓出生後前4周全靠母貓的乳汁生活,因此母貓在此時的能量需求遠遠大於妊娠期,幾乎是維持需要的3-4倍。儘管從4周齡起幼貓開始吃固體食物,但同時母貓重建自身的貯備需要在增加,因此母貓的營養需要仍在提高,直到幼貓完全斷奶***此時幼貓約在7-8周齡***。分娩時母貓只減輕體重的40%,分娩後及在8周的泌乳期內,母貓體重逐漸恢復到配種前的水平。泌乳母貓的能量需要取決於小貓的數量和年齡,這兩個因素將影響母貓的產奶量。因此飼餵時應根據不同情況提供適口性好、易消化和含能量高的食物,或採用專門設計的配方食品。母貓需少量多餐地吃食,也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能量攝取,因此可採用自由採食飼餵。由於母貓在產生乳汁時會損失大量的水分,故應供給充足的新鮮飲水。

  2、泌乳期母貓的管理

  在管理上,泌乳母貓一定要注意乳區的清潔衛生,每2-3d用無刺激性、無特殊氣味的消毒劑***如0.1%新爾滅***進行一次消毒。另外,要防止乳房、乳頭受損傷,以免引起感染髮生乳房炎。母、仔貓的生活環境也要求清潔衛生,有條件時多晒太陽。

  第四節 幼齡寵物的日常飼養與管理

  一、仔、幼犬的飼養管理

  從出生到斷奶***大約45日齡左右***前的小狗,稱為仔犬。一般情況下仔犬被毛稀少,皮下脂肪少,自身保溫能力差;大腦未發育完全,體溫調節機能低,適應性差,特別怕冷。12日齡內,仔犬眼睛緊閉,耳道閉合,看不見,聽不著,很少行動。仔犬消化器官不發達,消化機能不健全,免疫力低,容易患病。哺乳期仔犬生長髮育較快,因此,仔犬飼養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其後期的健康及生長髮育。斷奶後至8個月齡之間的小狗稱為幼犬。從斷奶到8個月的養育階段是培育優良犬的關鍵時期,幼犬最難飼養管理的時間是斷奶後一個月。這個時期發病多,死亡率高。

  ***一***仔、幼犬的飼養

  1、固定乳頭,吃足初乳

  仔犬體內沒有抗體,而產後3d內母犬分泌的初乳中含有豐富的抗體,可以增加仔犬的抵抗力。初乳中含鎂鹽很多,可以刺激腸道發生輕瀉作用,促進胎糞排出。初乳的營養價值也比常乳高,不僅含有大量對生長及防止下痢不可缺少的維生素A,而且含有大量的蛋白質,特別是清蛋白和球蛋白的含量要比常乳高20-30倍。新生仔犬的胃腸道在出生後頭3天內,可以直接吸收初乳中的蛋白質進入血液,特別是初乳中的多種抗體,來保證仔犬對疾病的抵抗力。然而仔犬消化道吸收蛋白質的能力在幾天內逐漸消失。因此,應當儘早地讓仔犬吃上初乳,而且要吃足。仔犬吃奶時如果不固定乳頭,就會發生互相擁擠,搶奪的現象,使瘦弱的仔犬吃不上乳或是吃不足,造成發育不均,死亡率增高。為了提高仔犬成活率,必須使每個犬固定乳頭。對生後瘦弱的仔犬,要幫助其找到並固定初乳量較多的乳頭。

  2、人工補乳和補喂輔食

  隨著仔犬需奶量的增加,很多母犬在仔犬能自己採食前泌乳量已經不能滿足仔犬的需要,即需要補乳。補乳以新鮮牛奶為好,羊奶或奶粉也可,經煮沸消毒後用奶瓶餵給。乳溫在27℃左右。補量可根據母犬泌乳量而適當調整。一般來講,15d以內的仔犬,每天只補給50ml牛奶;15-20d仔犬每隻每天補100ml,每天分3-4次餵給。

  對於各種原因使母犬產後乳汁很少或無乳,母犬死亡以及母犬產仔較多***超過8只***,都需要人工進行哺育。人工哺育的仔犬,犬箱內必須鬆軟並保持適當溫度。哺餵時用酒精棉球擦試仔犬的臀部,刺激仔犬及時大小便。人工哺育要選用各種優質乳品,用乳瓶餵給。生後10d內,每天每隔2-3h喂一次,夜間每隔4-6h喂一次。每隻犬每晝夜不少於100ml。隨著日齡的增加,哺餵次數可適當減少,但喂量要逐漸增加。有條件的也可以找正處於哺乳期的犬代哺。

  20d以後,仔犬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消化能力,同時,單純的乳品已經不能滿足仔犬的營養需要了,這就需要人對仔犬進行輔食餵養。一開始可以在牛奶中放少量碎牛肉,然後逐漸摻些碎麵包餵給仔犬。

  此外,可以在食物中新增些鈣劑和骨粉,使仔犬的骨骼更加粗壯而結實。這樣過兩週左右,漸漸的仔犬已經能無所不吃了,肉粥、煮熟的雞蛋、乳品都是這一時期適宜的食物。

  3、幼犬食物要求營養全面,飼餵合理

  斷奶後的幼犬,食物應有豐富的蛋白質,飼餵時避免吃的過飽,以少吃多餐為好。並且為了適應胃腸功能,應將飼料做成稀粥,隨著日齡增加而逐漸增稠。肉、菜及維生素新增劑宜做成菜、肉湯另外餵給,或將肉絞碎後煮成較稠的肉湯***每條每天用5克肉***,然後與飼料拌勻後餵給。具體來說,對於2-3月齡幼犬,每天喂4-5次,每次吃7-8成飽即可。

  3-4月齡時,幼犬的食量有所增加,可增加每次的飼料量,飼料宜精,飼料成分比例略加調整,肉類的比重應加大,而鮮乳的比重可降低,細心餵養,採取多餐少吃方法,保證旺盛的食慾和消化力,並保證足夠、清潔的飲水。每天喂4次。

  5-6月齡時,每天喂3次,飼料中肉類比重應增大,鮮奶減少降低,並補充適量的維生素類,有條件可餵給幼犬一些牛羊豬的軟骨和脆骨,但不要餵雞骨。

  7-8月齡時,每天喂2次,每次應增加飼餵量,以滿足繼續生長的需要。同時補給適量的維生素、礦物質元素,如鈣、磷等。

  另外,在飼餵幼犬時要防止偏食,有條件的逐步過度,使用全價犬糧。飼餵用具要刷洗乾淨,定期消毒。飼餵要定時定量。為防止弱犬吃不上食,強者搶食過多,可採用“分餐制”,每犬一份互不影響。

  二、仔、幼犬的管理

  1、做好仔犬的保溫工作

  犬在出生後即由母體的恆溫環境來到了變溫或低溫環境;同時犬被毛少,皮下脂肪少,保溫能力差,機體調節機能還不完善,適應能力差,因此要特別注意保溫。最適宜溫度:第一週為29-32℃,第二週為26-29℃,第三週為23-26℃,第四周後逐漸趨於常溫。

  保持溫度理想的方法是使用新生仔犬保育箱,使環境溫度滿足仔犬活動的正常範圍,並保持溼度為55%-65%。也可採用熱水毯、熱水袋和熱水瓶等,但要用毛巾等將熱源覆蓋好,保證仔犬能夠在感到過熱時爬離熱源,以免造成燙傷。也可用紅外線加熱器或紅外線燈取暖。

  箱內放一盤水就可提供所需的溼度。靠近仔犬的地方放置溫度計,以隨時測量仔犬周圍的溫度。如仔犬擠在一堆相互取暖,說明溫度偏低;如仔犬遠離熱源,說明溫偏高,據此可調節出仔犬所需的適宜溫度。3-5日齡時,在風和日暖的白天,可把仔犬抱到室外晒太陽,每天2次,每次20-30分鐘。冬季或天冷時,把仔犬放在靠近陽光的玻璃窗前。

  2、做好仔犬的日常管理

  ***1*** “假死”處理與仔犬監護

  有的仔犬剛生下時出現“假死”現象,即不會呼吸及叫喚,但有心跳。此時可將頭部向下,左右搖擺犬體,用吸球吸出仔犬口鼻內的羊水,用酒精棉球擦拭鼻孔粘膜及全身,並輕輕地有節律地按壓胸壁,通常持續3-4分鐘後仔犬就能開始自行呼吸。此時,將仔犬放人39℃溫水中,洗去身上的穢物,再用毛巾擦乾,放人保溫箱即可。仔犬出生後要加強監護,防止因母犬擠壓、踩踏、遺棄和飢餓而造成仔犬死亡。

  ***2***不要強行給仔犬扒眼

  剛出生的仔犬,眼睛是緊閉著的,護理人員絕不能為尚未睜眼的仔犬扒眼,以免造成不良後果。一般仔犬出生後,最早的在9d,最遲12-13d才開始自行睜開眼睛。在仔犬初睜開眼睛時要避免強光刺激,讓其逐漸適應後再接觸較強光線。

  ***3***仔犬要多晒太陽,適當運動

  出生3-5d後,在暖和無風的日子,可將仔犬抱至室外和母犬一起晒太陽,每天兩次,每次20-30分鐘左右。在寒冷的地區或季節,可將仔犬放在靠近日光的玻璃窗下,讓陽光隔窗直接照在仔犬身上。當仔犬睜開眼並能站穩後,可讓其在舍內外進行適當的運動、遊戲、玩耍等。隨著日齡的增加,活動量可逐漸增加。

  3、給仔犬斷奶

  一般給仔犬斷奶的時間約在45d左右,還要根據仔犬的體質情況和母犬的泌乳量來決定。可以採用身強體壯的先斷奶,瘦小纖弱的後斷奶。斷奶可以採用一次斷奶或逐漸斷奶兩種方式。一次斷奶即在預定的斷奶時間將母仔犬直接分開飼養。這種方式要求仔犬經過訓練已經學會採食,否則易引起斷奶僵。逐漸斷奶就是通過逐漸減少哺乳次數進行斷奶的方法,這種方式要在斷奶的前幾天將母犬和仔犬分開,在人為規定的餵奶時間再使其團聚,仔犬吃飽以後再分開。這種方式過渡比較自然,母犬和仔犬都不會因突然的分離而過於不安,但是必須具備分養的條件,而且花費的時間和精力較多。

  4、幼犬不同時期的日常管理

  ***1*** 2月齡幼犬的日常管理

  每天仔細觀察幼犬精神、進食和排便等情況,以判斷其發育和健康狀況。通常2月齡幼犬每天大便3次,小便5-6次。正常糞便呈條狀,軟便、下痢便、水便和血便等均為不健康的表現。糞便正常顏色呈黃褐色,而黑色糞說明胃腸潰瘍或腸內有寄生蟲;糞便特別臭說明胃酸過多,腸內發酵異常;糞內或其表面帶有白色或粉紅色蟲體,說明體內有寄生蟲。尿呈淡黃色是健康表現,呈深色、黃色是有病表現,應請獸醫作相應檢查,化驗和治療。

  還要保證每天都有充足的運動時間和運動量,主人可經常和幼犬遊戲,幫助其運動,也便於與其建立良好的感情。風和日麗之時,找個避風向陽,清潔乾燥的地方放些玩具之類,任其玩耍,充分享受日光浴。

  另外,2月齡犬最易患腸炎、感冒、傳染性肝炎、犬瘟熱、腸內寄生蟲、疥癬和外耳炎等,要按時注射疫苗。

  ***2***3月齡幼犬的日常管理

  3月齡的犬容易搶食或不吃自己食盆中的食物,而去吃別的犬盆中的食物。因此可分開飼餵,並訓練幼犬聽口令、吃食,注射有關疫苗,防止傳染病的發生。可注射狂犬病、犬細小病毒病等單苗或混合疫苗,此後每年接種1次。每次注射後2-3周內不要洗澡,不作激烈運動。

  ***3***4-5月齡幼犬的日常管理

  4-5月齡幼犬骨骼系統發育較快,食量也大增、胃腸道容積逐漸增大,排便次數相應減少,每次排糞量增大。主人應訓練犬養成早晚各排1次糞的習慣。為確保骨骼系統和牙齒髮育正常,應適當增加幼犬運動量、多晒太陽,並在飼料中補充足量鈣質和維生素D。

  做好清潔衛生工作,防止傳染病和下痢的發生每週洗澡1次。

  ***4***6-7月齡幼犬的日常管理

  此階段應將犬帶到公共場所去散步。開始時可用脖套牽著走,或將其抱出去,回來時讓其自己跑著回來。開始時一般每次30-40分鐘為宜,早晚各一次。

  ***5***8月齡幼犬的日常管理

  一般不宜配種,否則不利於母犬和胎兒的生長髮育。但此時的犬往往情緒較激烈,不大樂意聽主人擺佈,常有反抗情緒,因此應嚴加管教和訓練,為防止誤配,公母犬應分開飼養。

  二、幼貓的飼養管理

  1、幼貓的飼養

  幼貓生後的前幾周全靠吃初乳,無需另加食物。如果有幼貓體弱很難吃上初乳,這時應人工幫助幼貓儘快吃上初乳,因為母貓初乳內同樣含有大量抗體,抗體是貓體內防衛體系的組成部分,新生幼貓的腸道最易吸收初乳中的抗體,吸收能力隨時間的增長而減弱,因此讓幼貓吃上初乳越快越好。

  在幼貓吃初乳期間合理生長速度約為每週100g,但由於營養、品種及母貓體重的影響,不同個體間存在很大差異。有時會發生母乳供給不足,則應供給特製的乳代用品,或找養母餵奶,晝夜24小時分次供應。像幼犬一樣,不僅人工幫助餵奶,也要人工幫助排尿、排糞,還要防止母貓壓死幼貓。

  從3-4周齡起,幼貓開始對母貓的食物感興趣,可給幼貓一些碎的軟食或經奶或水浸泡過的幹食品。食品可以是母貓的,也可以喂特製的小貓糧。幼貓固體食物越吃越多,據稱在4周齡時,幼貓每天只吃大約10g食物***10-40 kJ/kg體重***,其餘大部分仍由母乳供給。到5周齡時,每隻幼貓每天吃15-45g食物,含250-350 kJ/kg體重***取決於日糧中的能量濃度***。幼貓自固體食物中攝取能量從哺乳2-3周時的零增加到8周齡時的800kJ/kg體重。這說明在哺乳末期幼貓攝取的食物佔母貓和幼貓總耗能中相當大的比例,即幼貓攝取的比例從哺乳4周的5%增加到6-7周的20%-30%。到7-8周齡就可以考慮斷奶了。

  斷奶後1-3d內,幼貓可獨立生活,這時應儘快將幼貓分開飼養,否則母貓為了保護幼貓,會把剩下的仔貓叼來叼去或咬死。斷乳後的幼貓生長快,對營養需求量大,如蛋白質的需要量是成年貓的兩倍。由吸食母乳變為飼料餵養,正像嬰幼兒斷奶期一樣,要有個適應過程,所以幼貓的飼料一定要根據需要,科學配製,提供足夠的營養,便於消化。尤其是要有足夠的維生素和豐富的蛋白質,如多喂些瘦肉和動物脂肪,適當新增點維生素和無機鹽。剛斷奶的幼貓消化能力弱,開始每日喂4-5次,逐漸減到每日喂3次。每次喂量要適當,不過多也不過少,幼貓的飼料不宜多變,要儘可能地適合幼貓的口味。幼貓需要足夠的清潔飲水,便於幼貓口渴時自由飲用。另外,家養寵物貓,在整個飼養過程中不要忽視牛磺酸的供應。

  2、幼貓的管理

  幼貓出生後,母貓會舔幼貓的全身,這不僅使幼貓體表清潔,增強體表血液迴圈,使被毛儘快生長,而且也可促進幼貓排便。新生幼貓全身無被毛,雙眼未睜開,約10d才能睜開眼睛,這之前辨認母貓和吃奶全靠嗅覺和觸覺。初生幼貓對溫度比較敏感,特別是冬天。幼貓的最適溫度是32℃,可用紅外線取暖燈泡***或燈管***加熱保溫,兩週內可降到27℃左右,兩週後再降到21℃左右,並逐漸降為常溫。貓窩要乾燥、清潔、通風。

  幼貓一般14日齡開始長牙,20日齡可爬出產房***或產箱***,跟著母貓學習採食,此時要注意貓食和飼具的清潔、衛生,防止感染疾病。40日齡以後,小貓能捕食小鼠和較大的昆蟲之類的活食,開始有意識的跟母貓學習生活技能,飼養者也可以通過與幼貓的逗玩來增強彼此的感情。50-60日齡的幼貓,可以完全脫離母體獨立生活時,也是斷奶的時候。給貓斷奶,可採取母仔隔離的辦法,或是讓母貓自動斷奶。斷奶後貓應進行首次疫苗的注射。90日齡以後的貓比較好飼養,此時要防止貓亂跑、亂吃食。應加強對它跑、跳、爬等各種技能及定點大小便的訓練,也要讓貓逐漸對洗澡產生適應。貓的驅蟲一般6月齡前每月一次,之後每3個月一次。

  老齡寵物的日常飼養與管理

  一、老年犬的飼養管理

  1、老年犬的表現

  一般犬6歲以後便進人更年期,7-8歲進入老年期。其特徵就是,面板變得乾燥,被毛又幹又薄,時常發生脫落,而且許多黑色或棕色毛都變灰色,尤其是頭部、頸部和耳部。老年犬的代謝功能減弱。如腎功能降低、肝功能降低,胃腸弛緩等而導致消化不良和糖尿病。老年犬的性情也會改變。主要特徵是不那麼活潑好動。運動減少而睡眠增加,同時也容易疲勞。老年犬視力、聽力都已衰退,反應遲鈍。

  2、老年犬的日常飼養與管理

  飼餵老年犬的飼料儘量採用易消化且營養高的流食、半流食。注意多補充些蛋白質飼料和蔬菜類。老年犬易患便祕,注意多給飲水和蔬菜類,如便祕發生可進行洗腸。飼料中鹽分應減少。日常管理方面,老年犬既怕冷又怕熱。因此在寒冷的天氣裡,不要讓它在室外呆得太久;天氣炎熱時,應讓它呆在蔭涼通風的樹蔭下。主人要經常帶它出去散散步,但要注意活動量不要太大。 老年犬過去養成的習慣應讓它繼續,以保持其正常舒適的生活。在逗玩時主人最好以撫摸或手勢指揮它,不要厲聲喝斥。

  二、老年貓的的飼養管理

  1、老年貓的表現

  多數貓可以活到14-17歲,一般8-9歲時,開始進入老年期。貓衰老的過程很慢,衰老的外表變化不大,甚至使你察覺不到它已衰老。一般有以下特徵,表示貓已衰老:不再像以往那樣活潑好動,充滿活力,變得懶惰,少動,可能變得又胖又笨;多數老年貓可能由於消化器官,腎臟和肝功能衰退出現消瘦現象;老年貓的視力***易患白內障***和聽力都減弱了,對事物的好奇心降低,反應遲鈍。老年貓皮毛變得粗硬並且變灰色,鬍鬚變白,面板彈性較差。個別貓口,耳,面板會發出令人難受的氣味。

  2、老年貓的日常飼養管理

  老年貓的飼餵需要注意控制食量,少飼餵鈉和蛋白質,多飼餵含纖維素和維生素食物。最好用老年貓專用貓食,可以延緩貓的衰老,提高貓的壽命。一旦發現它們消瘦較快時,應及時到醫院檢查就醫。貓的口臭可能使牙齒變壞,解決方法是用清水漱口刷牙,如有牙石,主人自己或請獸醫去除,同時不能飼餵過硬的食物,可選用酥脆或半流質食物。耳朵內的氣味是耳內積下的蠟質和汙垢發出的,可向耳內滴入滴耳液,待汙垢變軟後用棉籤輕輕檫出來。面板上的氣味是面板積汙垢引起,可通過經常洗澡解決。老年貓的睡眠時間應適當增加,活動量應適當減少,由於老年貓的肌肉和關節的配合及神經的控制協調功能會明顯下降,骨骼也變得脆弱,因此,不能讓它們做一些高難度動作,以免因劇烈運動而導致肌肉拉傷或骨折等。對於多年已形成的各種習慣,如吃喝,睡覺和活動玩耍等,還要繼續執行,不要破壞它們的正常生活習慣,但速度應減慢,頻率應減少。主人最好以手勢或撫摸來挑動它們,不要對它們大喊大叫或大聲驚嚇,也不要強迫它們多去運動或與主人及孩子們玩耍。

冬天怎樣飼養巴西龜
冬天怎麼飼養小烏龜
相關知識
寵物飼養管理制度
寵物飼養管理規定3篇
寵物飼養管理辦法
寵物飼養管理與訓練論文
寵物飼養管理條例
寵物飼養管理
實驗動物飼養管理範文
實驗動物飼養管理規範
動物飼養管理規定範文
動物飼養管理的論文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