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場實習報告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0日

  在養殖場實習,那麼實習報告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範文,歡迎閱讀。

  範文篇1

  我所在實習的單位為江畜牧局三合防疫站下屬的一個土雞養殖場,該養殖場位於勞坪,地理位置優越、水資源豐富、環境汙染較小、交通便利,成立於一九九六年,屬於一個比較年經的養殖企業。該養殖場現有土雞場房八棟,分為雛雞室和育成室,實屬面積約為  平方米,擁有後山果園80畝。主要從事於土雞的生產,銷售。養殖場採用的是散養和放養相結合,和全進全出的養殖方式,以完全利用後山果園的優勢。從根本上利用良好的資源,以達到果園除蟲,增加土雞的肉質的口感和羽毛顏色為目標。

  進入養殖場後,正是該養殖場新一輪的雛雞育成計劃,共訂購雞苗6000只,均為7日齡,在進場後養殖人員應做好之前的準備工作:

  1、對雛雞室和育成室做好消毒工作,一般雛雞室採用薰蒸法,將雛雞的籠放入雛雞室,將門窗關閉,採用甲醛薰蒸法***福爾馬林30ml+15ml高錳酸甲,密閉30分鐘左右,溫度在24~27℃,溼度75~80%,效果最佳***育成室可以採用火燒法和消毒液反覆沖洗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消毒。

  2、對料盤和飲水器作好消毒工作,用1%的新潔爾滅進行多次沖洗,洗好晒乾,在雛雞進入雛雞室時放入飼料備用。

  3、雛雞室應控制好相應的溫度和溫度.以保證雛雞有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

  雛雞到達雞場後應進行初步的消毒,可採用噴霧消毒法進行消毒。消毒後分批放入育雛室,在飲水中加入維生素C,以調解雛雞的應激,雛雞可以自由採食之前已準備的好的飼料。雛雞進場的第一個星期,場內飼養人員應輪流24小時值班,隨時觀察雛雞的身體情況,以及室內的燈光、溫度和溼度的變化,及時作好調節工作。飼養員完工後應做好工作記錄,以便輪班的同志和雞場管理人員瞭解生產情況。需注意的是在雛雞生長到一定的程度時,體格會逐步長大,飼養管理員應及調整育雞欄的空間,以防止因空間過小,擠壓等造成的傷亡。

  雛雞進場後到達一定的日齡後應開始做免疫措施,以防治疾病的危害。具體的名免疫預防程式如下:

  7~9日齡:雞新城疫Ⅳ系+傳支H120二聯苗滴鼻;

  9~12日齡:雞法氏囊疫苗飲水;

  23日齡:雞痘疫苗翅內剌種;

  25日齡:雞新城疫Ⅳ系+傳支H52疫苗飲水;

  28日齡:雞法氏囊疫苗飲水;

  80日齡:雞新城疫Ⅳ系+傳支H52飲水。

  在進行免疫措施的同時,應注意基本的飼養管理,斷喙就是雛雞養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斷喙的目的在於防止啄癖,尤其是在開放式雞舍高密度飼養的雛雞必須斷喙,否則會造成啄趾、啄羽、啄肛等惡癖,使生產受到損失,並可避免雞隻扒損飼料而提高養雞效益。斷喙的最佳時間一般在7-10日齡左右較合適,但應注意的是:

  1、斷喙前後兩天不喂磺胺類藥物***會延長流血***,並在水中加維生素K***每公斤水中加入2毫克***。

  2、且不宜在氣溫高和免疫接種時斷喙,以免加重應激。

  3、斷喙後飼槽中多加飼料,以減輕啄食疼痛;飲水中新增多維,並避免出現其它應激。

  4、斷喙時注意力集中,動作敏捷,切的長度適宜,灼燒後不流血。

  當雛雞到過日齡時,將轉為育成室進行開放式散養,此時飼養員應逐步更換飼料,同時進行其它的免疫預防,在免疫的同時也應仔細的觀察雞群的健康狀況,及早發現問題提早處理。飼養員在每日的工作中應做到“四檢查”:

  一查:早起開燈看雞群:

  早上開燈後看雞群動態。健康雞群開燈後看到飼養員,會發出“嘎嘎”叫聲,表現出急需吃食的樣子。如開燈後除大部份健康雞出現些情況,室內仍有少數雞隻出現精神沉鬱、閉目頭彎曲到翅膀下,或站立發呆、翅膀下垂、羽毛蓬算,要飼養員驅感才活動,說明此時雞隻已發病。

  二查:低頭觀察雞糞

  早上起來觀察雞糞便。健康雞排出的雞糞呈條狀,或團狀,並有少量白色尿酸鹽。發病雞會出現拉稀,肛門口被汙染,排出的糞便顏色呈綠色,白色,黃色,紅色,或黃白紅混合色或清樣稀便。此時可根據糞便顏色判斷雞是否患病,患病程度。

  三查:觀察雞採食快慢

  健康雞在採食的過程中活撥好動,食慾旺盛,整個雞舍一片“嘎嘎”聲,唱料聲。如雞發病則精神沉鬱,食慾降低,吃料減少,食盤內所剩飼料較多。

  四查:晚上聽雞舍動靜

  晚上關燈後聽雞舍動靜。健康雞晚上關燈後半小時內休息,安靜無聲。如發現“咕咕”或“呼嚕呼嚕”聲。咳嗽喘息聲,尖叫聲,可能有傳染疾病發生。

  飼養員每天做完檢察工作後,做好記錄工作,有問題及時上報管理人員,以及時做好應對措施,防止、減少雞的死率,提高生產效益。

  到成年雞到60日齡時可移入山上放養。白天放雞活動,晒太陽,覓食。早、中餐可喂半飽,發揮雞覓食的積極性,晚餐餵飽。這樣即可以節省節飼料,又可以減少山上害蟲對果樹的危害,其次,放養對雞的生長髮育較好,由其是對羽毛的生長。

  在雞達到80--90日齡時就可以進行銷售了。

  總結:本人進入養殖場實習後瞭解到,因為該養殖場是一個較年輕的養殖企業,在資金和經驗上還不完全成熟。不具備孵化雛雞的能力,所需雞苗乃由其它地區訂購。並且飼料也是由飼料廠提供,這樣大大的提高了成本價格。要降低成本可需從二個方面開始:

  一、學習新的高效養殖技術

  專家指導,學習雞飼料的營養需要和合理搭配,收購玉米、豆粕等飼料中的主料。可採用分批實驗的方式,自配飼料。學習孵化技術,到大型養殖廠進行學習交流,購進父母代種雞,場內孵化雞苗。

  二、轉變單一的養殖模式。

  1、採用小規模、大群體的生產方式

  在養雞專業村,實行雛雞共育,充分利用裝置和技術力量,為雛雞提供適宜環境。

  優質飼料、合理防疫,精心管理。

  雛雞共育結束後,分散到農戶飼養。

  農戶根據自己的人、財、物及場地確定規模,一般農戶飼養500只左右。

  採取統一規劃、合理佈局、分戶飼養、集中連片開發,小群體、大規模飼養。

  2、“公司+農戶”,產銷一體化

  採取 “公司+農戶”的管理體制,使小農戶與大市場實現對接。

  聯接養雞生產中的種苗、飼養技術、銷售等各個環節,形成集中對外銷售優勢。

  已降成飼料、雞苗採購費在成本為目標,提高雞場的生產效益、產出高質量仿土雞為宗旨,改變老的養殖生產經營方式,與時代結軌,與農業科技為伍發展高效的養殖方式,這樣企業才能進一步得到發展。

  範文篇2

  20XX年1月6日,我踏上了到吉林華正養殖場實習的道路。農安鮑家養殖場位於鮑家鎮南一片開闊地帶,養殖場周圍被樹木環繞,四周人煙稀少,是發展養殖事業的好地方。

  實習地介紹農安鮑家養殖場是吉林華正養殖場的一個分公司,主要發展養豬業。豬場分為配種舍、分娩舍、保育舍、育成舍、生態舍,養殖場管理嚴格,對於我們實習給予了很大幫助。

  一、工作介紹1、剛來到豬場時,按照場裡的工作要求,我被分配到分娩舍,在分娩舍工作了六天,雖然時間短,但給了我很大的收穫。

  工作狀態***1*** 打掃衛生豬是一種愛乾淨的動物,它們平時很注意自己生活區域的衛生,所以要求飼養員要經常保持豬床的衛生。但豬還是一種懶惰的動物,它們經常是站起方便後,很快就趴下了。這時我們要確保很快的將豬的分泌物打掃乾淨,確保分泌物不會被豬壓在身下,造成豬床的衛生,同時也是確保仔豬活動區域的衛生。

  仔豬的水槽食槽要每天清洗,仔豬有時會把你尿液排在水槽或食槽內,清洗的水要放上消毒液。水槽要放在豬床的邊上,但不要靠緊,仔豬經常將糞便排在豬床的邊上,同時豬床的邊上也是仔豬的活動場所。

  ***2*** 分娩豬舍的飼餵一棟豬舍飼養66頭母豬,每天飼餵兩次,每次飼餵200斤哺乳飼料。對母豬的飼餵要準時定量,每天清晨7:00準時飼餵,下午3:00準時飼餵。準時飼餵的好處是,確保他們擁有好的生活狀態;定量飼餵,是確保母豬有足夠的營養。飼餵之後要把食槽打掃乾淨,確保母豬能夠吃飽,不浪費糧食,同時確保母豬吃到乾淨的飼料,防止食槽不衛生,使豬生病。

  ***3***母豬的分娩母豬的分娩一般在夜晚和清晨,在母豬分娩時要特別注意。我在分娩舍時,趕上4只母豬同時分娩,人手不夠,我也就加入了幫助分娩的活動。母豬在產下2只仔豬後可注射2支催產素,仔豬產下後,要立即將仔豬口中的分泌物弄乾淨,防止窒息。出生後的仔豬要將臍帶弄斷後,放在保溫箱內保溫。

  如果有母豬難產,需要人工幫忙。助產人員要將自己的手臂清洗乾淨後消毒,在手臂上塗抹潤滑劑***肥皂***,在幫助母豬生產時,要防止仔豬受傷和長時間未分娩,而窒息死亡。

  ***4***日常管理分娩舍的日常管理很重要,是確保養殖場發展的環節很重要的一部分。母豬和仔豬生活在同一豬床上,很容易造成壓傷仔豬事件,因此工作時要細心,在每次母豬站起來時,注意把壓在身下的糞便清掃乾淨,在母豬躺下時,要注意仔豬所在位置,防止仔豬被壓傷,被擠傷。日常要注意仔豬的保溫,剛出生的仔豬要確保保溫箱的溫度,加熱板的溫度不夠,就要在保溫箱內加一燈泡,使保溫箱能溫度足夠高。仔豬受涼後會出現拉稀便,這時除了保證溫度外,還要給仔豬口服慶大黴素注射液。產後的母豬要注意受風和感染,可注射6支青黴素和1只鏈黴素。

  工作感悟在分娩舍的工作不累,但是繁瑣,每個環節都要注意,特別是仔豬的管理上更要細心,要像愛護花朵一樣愛護仔豬。

  2、在分娩舍工作了6天,我被派到配種舍,在這裡我一直工作到結束。

關於飼養管理制度的文章
肉牛飼養配製及配方有哪些
相關知識
養殖場實習報告
養殖場實習心得體會3篇
機場實習報告範文
醫學營養專業實習報告範文
醫學營養專業實習報告範文
市場營銷的實習報告
市場部實習報告總結
市場營銷專業大學生個人實習報告
高校大學市場營銷專業大學生實習報告
大學市場營銷專業學生的實習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