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臨床表現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7日

  丹毒是面板及其網狀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好發於下肢和麵部。那麼,丹毒的致病菌是什麼呢?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瞭解一下吧。

  丹毒的症狀體徵

  發病前常有活動期足癬、鼻、口腔內感染病灶及面板外傷史,皮損出現前常有惡寒、發熱、頭痛、噁心、嘔吐等全身症狀,嬰兒有時可發生驚厥,潛伏期一般為2~5天。

  皮疹初起為紅腫發硬的斑片,後迅速向周圍蔓延而成為大片猩紅色斑狀損害,表面緊張灼熱有光澤,稍微高起,境界清楚,以後皮損向外擴延,中央紅色消退為棕黃色並有輕微脫屑,觸痛明顯。皮損部出現含有漿液或膿性分泌物的水皰或大皰時稱水皰或大皰性丹毒,症狀極嚴重時患部可以迅速發生壞疽成為壞疽性丹毒。此情況多見於新生兒,多由臍部或生殖器部開始,後迅速擴延,病情凶險,易引起敗血症和腹膜炎甚至死亡。

  損害也可向他處蔓延***遊走性丹毒***或在原發損害部位屢次發生***複發性丹毒***。多次復發者稱慢性複發性丹毒,區域性往往繼發淋巴性水腫。可發生於任何部位,以小腿、顏面、前臂、手足及嬰兒腹部多見。其他部位也可發生。區域性淋巴結腫大。全年均可發病,但常見於春、秋兩季。

  丹毒的診斷鑑別

  1、接觸性皮炎:有接觸史,區域性紅腫,邊界不清楚,癢,皮疹有丘疹,水皰,大皰,糜爛,滲液,結痂等,白細胞計數不增多。

  2、蜂窩組織炎:發病部位較深,是皮下組織發炎,患處有觸痛並略微紅腫,境界不明顯,炎症迅速擴充套件和加重,以中央炎症明顯,有顯著的指壓性水腫,以後變軟,潰破化膿,排除膿汁及壞死組織。

  3、多形日光疹:是發生在面部及暴露部位的多形發疹,其損害有紅斑,毛細血管擴張,水腫性紅斑,斑丘疹,丘皰疹及水皰或苔癬化等多形皮疹。

  4、血管神經性水腫:為一種暫時性,侷限性,無痛性的皮下或粘膜下水腫,多發生在組織疏鬆而易腫脹的部位,如眼瞼,口脣,耳垂,外生殖器,喉頭等處。

  5、癬菌疹:發於小腿部的癬菌疹,常呈紅斑樣,足癬症狀減輕或治癒後症狀即隨之消失。

  6、類丹毒:有接觸家畜,魚類或屠宰工作中受傷史,損害多發生於手部為紫紅色,不化膿,不易發生水皰,往往沒有明顯的全身症狀,豬丹毒桿菌培養及接種試驗陽性。

  容易患丹毒的人群

  1、與體表慢性病灶有關 顏面丹毒多由鼻、咽、耳等處的病灶而引起,特別是鼻炎患者以及經常用手挖鼻的人容易患丹毒;下肢丹毒則多由足癬或下肢外傷引起。

  2、與機體免疫力降低有關 營養不良、酗酒、丙種球蛋白缺陷以及腎性水腫,皆為本病的促發因素。因此,即使是鼻炎和足癬也應積極治療,並且不要養成用指甲狠挖鼻孔的習慣。當機體免疫功能下降或患有腎性水腫時,更應注意保持面板的清潔完好無損。

寶寶春季常見疾病食療法
兒童疾病治理
相關知識
丹毒臨床表現
毒蕈中毒臨床表現及治療
苯中毒臨床表現介紹
百草枯中毒臨床表現
食物中毒臨床表現
病毒性感冒的臨床表現
苯中毒的臨床表現
兒童鉛中毒的臨床表現
二期梅毒的臨床表現
甲醛中毒的臨床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