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有哪些時機不容錯過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教育孩子要掌握時機,掌握好的時機往往能事半功倍,將孩子教育成最優秀的人。下面是小編分享的教育孩子的8個最佳時機,一起來看看吧。

  教育孩子的8個最佳時機

  受挫時

  良好的心理承受力不是與生俱來的。美國發展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博士建議,孩子遭受挫折時,家長要用“成長型理論家學習方式”教育孩子。如孩子被騙走一塊糖,要告訴他:這也是件好事,因為你學會了識別謊言,以後不會再被騙。這樣,壞事變好事就逐漸成為孩子的慣性思維。今後面對挫折時,就不那麼愁眉苦臉了。

  困惑時

  當孩子感到困惑,家長就可抓住他渴望解決問題的心理,及時幫著疏理。比如,某天孩子回家不停唸叨“什麼叫理解萬歲”,媽媽可以自然地給孩子講自己與同事發生誤會的事,並告訴她,被人誤會在所難免,如果自己沒錯,要及時與對方溝通;有錯就找機會道歉。

  待客時

  待人接物是孩子的必修課,外出做客或家中來客人,孩子的言行都會不自覺地“規矩”起來,家長可適時點撥,效果很好。比如,客人帶了禮物,爸爸可適當提醒:“是不是忘記說什麼了?”如果孩子還沒意識到,可對客人說:“謝謝您送的禮物,我代孩子謝謝您!”,這時,孩子會自然的學會說“謝謝”。

  家長會時

  不論表現好壞,家長會都是孩子最不安的時候。父母不妨藉此機會,與老師充分溝通。尤其當指出孩子在校問題時,要秉持客觀公正的原則,先將孩子在家的優良表現向老師彙報,並充分交換意見。溝通結束後,委婉地指出孩子的缺點和不足,孩子一般樂於接受,並會在日後積極改正。

  感興趣時

  發現孩子用物品探電源插座等舉動,家長會立刻制止,但此時還要看到孩子對家用電器的濃厚興趣。不妨從此入手培養其學習能力,再給予必要的安全教育,鼓勵和支援安全的探索行為,因材施教。

  不良行為剛露頭時

  孩子養成壞習慣,往往與初次發生不良行為未能及時糾正有關。幼兒沒有是非觀,如把食物扔地上、無緣無故打小朋友、不給吃就大哭等,家長應抓住這“第一次”,幫孩子打下好基礎。

  取得成績時

  孩子取得成績時,自信心也比平時強,家長要抓住這個機會加以肯定和鼓勵,幫他把一時的熱情轉化為持久的動力。同時,也別忽視可能出現的驕傲自滿情緒。

  小夥伴取得成績時

  心智發展成熟的孩子都有不甘落後的共性。小夥伴取得成績時,孩子表面上可能滿不在乎,但往往暗下決心,要迎頭趕上。父母應抓住時機進行指導,提出適當的目標。切不可過分攀比,傷了孩子的自尊心。

  獨生子女教育方式

  1、要注意給孩子留一定的自由空間,不管是親力親為的早教,還是早教機構的課程,都要建立在孩子興趣的基礎上,只有寶寶願意上才會上得好。

  2、要注意教育的方式,避免整天說教給兒童心理髮展帶來的副作用,要注意利用父母自身的言行及創設良好的環境,對孩子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太多的說教易使孩子變得自卑和失去自我認識,而自卑感會掩蓋孩子有可能發展的巨大潛力。孩子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擁有自我和自信,因為有自我的人才會有擔當和責任意識,有自己的思想和選擇,也才更易成功。

  3、切勿急於求成。不要過分強調知識的灌輸,把教育片面地理解為傳授書本知識,不顧嬰幼兒心理髮展的特點,硬性地給孩子規定學習任務,讓嬰幼兒像學生那樣坐下來學習,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很不利,在生活中循序漸進地滲透更有意義。也不要急於對孩子進行專業訓練,高強度的訓練擠去了孩子應有的玩耍時間,使孩子過早失去了孩子的天性。如孩子對訓練內容不感興趣,訓練還會成為孩子沉重的包袱,孩子不僅學不到東西,而且心理、性格還受到扭曲,嚴重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呱呱教如是說

  為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現如今,在“獨二代”的家庭教育中,啟蒙教育越來越早,涉獵的領域越來越寬,使孩子的學習負擔越來越重。當父母們為孩子的早慧以及他們豐富的知識、多彩的特長感到欣喜的同時,由過度教育所帶來的孩子身心健康的隱憂往往被忽略了。

  獨生子女教育一定要講究方法,千萬不要太過於我愛孩子,要多給孩子留下一些自由的空間,也可以讓孩子多交一些朋友,這樣的話能夠培養孩子的分享能力,也可以多帶孩子去遊樂場玩兒,不要給孩子太重的思想包袱,因為思想包袱過重的話,就會讓孩子害怕學習,他不喜歡學習,這樣對孩子的成長也是不好的,所以我們要講究孩子的學習方法,在玩樂中學習。

  教育孩子的方法

  父母要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

  我們都知道,家庭教育是我們每個人的啟蒙教育,為我們一生的成長奠定基礎。所以,我們應當為孩子創造一個健康、科學、快樂的成長空間。夫妻之間的相互尊重,長幼之間的關愛和互敬,家庭成員之間的和睦相處,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身心發展。我們不能把工作中的煩惱和不愉快帶進家中,帶給孩子。不要隨意向孩子承諾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從小培養孩子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現在的孩子比以前的孩子更加聰明、活潑,孩子在成長,我們家長也必須得不斷的學習成長,汲取嶄新的事物和知識。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他們時常受周圍環境的影響,模仿身邊的人或事物, 因此,家庭的生活環境、家長的榜樣作用便是一種“無聲的教育”。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言行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成長,孩子的很多習慣都是從家長身上習得的。因此家長平時要對自己的言行酌加註重,這樣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由此可見,平時,我們家長的所作所為,孩子們都在看著,同時也會影響孩子,我們應該用良好的環境和榜樣去影響、薰陶孩子。


女生經期可不可以跳繩
六一兒童節黑板報設計圖案大全_六一兒童節黑板報資料
相關知識
教育孩子有哪些時機不容錯過
平時教育孩子有哪些好的方法
如何管理教育孩子有哪些方法
家長對教育孩子有哪些計劃
美國家庭教育孩子有哪些方式
教育孩子有哪些點滴經驗交流
教育孩子有哪些中國小故事
父母教育孩子有哪些經典的句子
教育孩子有哪些方法
教育孩子有哪些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