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梔子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9日

  目前,梔子的果實是傳統中藥,屬衛生部頒佈的第一批藥食兩用資源,具有護肝、利膽、降壓、鎮靜、止血、消腫等作用。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下梔子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哦。

  梔子的功效和作用

  熱病心煩

  中醫認為,梔子苦寒清降,能清瀉三焦火邪、瀉心火而除煩,為治熱病心煩、躁擾不寧之要藥。

  梔子可用於熱病發熱,心煩不寧等症。梔子善能瀉火洩熱而除煩。在外感熱病的氣分症初期,見有發熱、胸悶、心煩等症,可用梔子配合豆豉,以透邪洩熱、除煩解鬱。如屬一切實熱火症而見高熱煩燥、神昏譫語等症,可用本品配黃連等瀉火而清邪熱。

  溼熱黃疸

  該品有清利下焦肝膽溼熱之功效,可用治肝膽溼熱鬱蒸之黃疸、小便短赤者,常配茵陳、大黃等藥用,如茵陳蒿湯《傷寒論》,或配黃柏用,如梔子柏皮湯《金匱要略》。

  血淋澀痛

  梔子善清利下焦溼熱而通淋,清熱涼血以止血,故可治血淋澀痛或熱淋證,常配木通、車前子、滑石等藥用,如八正散《和劑局方》。

  血熱吐衄

  梔子能清熱涼血,可用治血熱妄行之吐血、衄血等證,常配白茅根、大黃、側柏葉等藥用,如十灰散《十藥神書》;該品若配黃芩、黃連、黃柏用,可治三焦火盛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如黃連解毒湯《外臺祕要》。

  目赤腫痛

  梔子清瀉三焦熱邪,可治肝膽火熱上攻之目赤腫痛,常配大黃用,如梔子湯《聖濟總錄》。

  火毒瘡瘍

  梔子清熱瀉火、涼血解毒,可用治火毒瘡瘍、紅腫熱痛者,常配金銀花、連翹、蒲公英用;或配白芷以助消腫,如縮毒散《普濟方》。

  涼血止血

  中醫認為,梔子可用於血熱吐血、衄血、尿血、崩漏。

  利膽退黃

  梔子水提液和藏紅花素、藏紅花酸家兔注射對膽汁分泌有明顯的增加作用,對人膽囊有明顯的收縮作用。並能明顯減少血中和末梢淋巴液中的膽紅素。可促進血液中膽紅素迅速排洩。

  梔子花的食用方法

  涼拌梔子花

  梔子花500克,蔥花、薑絲各適量。將梔子花去雜洗淨,放入沸水中煮一沸,撈出瀝水,晾涼用筷子抓鬆,置於潔白的瓷盤 中,撒上蔥花、薑絲,澆人香油、老醋,酌放食鹽、味精,攪拌均勻即可。此菜清香鮮嫩,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止痢的功效。適用於肺熱咳嗽,癰腫,腸風下血等病症。

  梔子蛋花

  梔子花200克,雞蛋3枚,蔥花、薑絲各適量。梔子花去雜洗淨,放入沸水中稍悼,切成碎末;雞蛋磕人碗中,打勻;將梔子花放入雞蛋中,攪拌均勻;鍋中加 油,燒至八成熱,倒人梔子蛋花,炸熟,撒上蔥花、薑絲,人食鹽、味精,炒勻即可。此菜清香脆嫩,具有清熱養胃,寬腸利氣的功效,適用於胃熱口臭,牙齦腫痛,大便不暢等病症。

  梔子花炒小竹筍

  梔子花200克,去殼小竹筍150克,臘肉100克,蔥花、薑絲各適量。梔子花去雜洗淨,稍焯;小竹筍斜切成薄片;臘肉切成小丁;鍋中加油,燒至六成熱, 將梔子花、小竹筍、臘肉一同倒人鍋中,翻炒數遍,加蔥花、薑絲,再翻炒至熟,酌加味精、食鹽即可。此菜清淡鮮香,脆嫩爽口,具有健脾開胃,清熱利腸的功 效,適用於胃納呆滯,飲食減少,腹脹便結等病症。

  梔子花鮮湯

  梔子花150克,豬瘦肉100克,榨菜絲30克,蔥花、薑絲 各適量。梔子花去雜洗淨,稍焯,瀝乾水;豬肉切絲;鍋中加水,煮沸後投人梔子花、豬瘦肉、榨菜絲,再煮至豬肉漂起,撇浮沫,加蔥花、薑絲及其他五味佐料, 盛人湯碗中。此湯鮮香清爽,具有養胃補中,清熱利腸的功效。適用於體虛納差,腸風下血,大便不暢,咳嗽咯痰,牙齦腫痛等病症。

  花茶

  將花朵哄幹後衝飲。方法是將花苞或初開的花朵,摘除花萼、花梗,把花冠向下攤成薄層,以文火或考箱烘乾。哄干時要不是翻轉,以使受熱均勻。哄幹後放在密封的容器,置於冰箱內冷藏。飲用時直接用熱水沖泡,可加入冰糖、蜂蜜等增加甜味。

  醃製蜜餞

  將花瓣以鹽搓揉後,以冷開水洗淨、瀝乾,以花瓣與糖1:2的比例加入糖拌勻,裝在密封容器內醃製3天即可食用。

蘋果有什麼功效_蘋果的適用人群有哪些
中藥知母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相關知識
中藥梔子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梔子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中藥蠍子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梔子的功效和作用
中藥附子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蓮子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榧子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榧子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蠍子的功效與禁忌
中藥瓜蔞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