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食積有哪些治療藥方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由於寶寶的腸胃弱,容易發生積食的症狀,那麼小兒食積有什麼治療的藥方呢?不如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小兒食積的相關治療藥方吧!

  小兒食積的治療藥方

  1、淮山小米粥

  做法:準備幹淮山100g,小米100g,適量白糖。將小米淘洗乾淨,與山藥片一起碾碎,入鍋,加水適量,熬成粥。

  功效:淮山有補脾的作用,而小米則能夠養胃。淮山小米粥能夠調補脾胃,滋陰養液。運用於小兒積食不消,吃飯不香,體重減輕,面黃肌瘦。

  2、糖炒山楂

  做法:準備紅糖適量,去核山楂100g。將紅糖入鍋,加少量水用小火炒化然後加入去核的山楂適量,再炒5-6分鐘,聞到酸甜味即可。每頓飯後讓孩子吃一點。

  功效:山楂可以開胃,本方可以用於小兒消化不良、胃口不佳。

  3、白蘿蔔粥

  做法:準備一根白蘿蔔,大米50g,適量白糖或鹽。把白蘿蔔、大米分別洗淨。蘿蔔切片,先煮30分鐘,再加米同煮***不吃蘿蔔者可撈出蘿蔔後再加米***。煮至米爛湯稠,加白糖或鹽適量,煮沸即可。

  功效:白蘿蔔能夠理氣健胃,適用於小兒腹脹型消化不良。

  4、準備玄明粉3克,胡椒粉少量,一同研磨成粉末。填入臍中,外蓋油布或油紙,覆蓋消毒紗布,膠布固定,每天換藥1次。用於食積較重之實證。

  5、準備大黃30g、芒硝20g,一同研磨成粗末。混和裝入布袋,外敷患兒臍腹部。用於食積腹脹、腹痛、便祕者。

  6、準備酒糟80g,放入鍋中炒熱。然後分成兩份,交替置於腹部熱熨,每天1次,每次2~3小時。用於虛中夾實證。

  預防小兒積食的方法

  1、調整飲食結構

  多吃些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不要一味地增加高熱量高脂的食物。讓寶寶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適當增加米食、麵食,高蛋白飲食適量即可,以免增加腸胃負擔。

  2、七分飽,益健康

  無論哪種食物,再有營養也不能吃太多,否則不但不能強健身體,在效果上只會適得其反,弄不好會形成食積、腹瀉等狀況,傷害寶寶的身體。

  3、三餐定量

  給寶寶安排一日三餐要定時定量,不能飢一頓飽一頓,腸胃和人一樣,該休息時休息,該工作時工作,否則會打亂胃腸道生物鐘,影響消化功能正常運轉。

  4、晚上不要吃得太飽

  寶寶白天活動量大,吃東西能消化,但晚上胃蠕動慢了,就容易積食。因此,晚上吃飯別太飽,即使喝牛奶,也要水多一些,奶粉少一點。

  5、睡醒1小時不進食

  早上或中午寶寶剛睡醒時,1小時內***至少30分鐘***也不要進食,因為胃腸等內臟從低運轉恢復正常需要一點時間,否則,也無益於消化和吸收。

  6、不要吃太快

  吃的太快食物沒有經過很好的,充分咀嚼,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等不良後果。要讓養成孩子細嚼慢嚥的好習慣,營造好的飲食氣氛,寶寶自然會吃的很開心的。

  小兒積食的解決方法

  以消食導滯為主,可選消乳丸或保和丸加減。常用山楂、神曲、萊菔子、麥芽、陳皮、香附、砂仁、茯苓、半夏、連翹等中藥。伴有腹脹疼痛者加厚朴、枳實;大便祕結者加木香、檳榔消積導滯,重者暫加大黃通腑;嘔吐甚者,加姜、竹茹清胃降逆止嘔;如果孩子有低熱、舌紅、苔膩微黃,可加胡黃連消積清熱。

  虛中夾實證治以健脾消食,消補兼施。健脾丸加減。常用藥:黨蔘、白朮、山楂、神曲、麥芽、枳實、陳皮。如果孩子舌苔膩、不想吃飯,可加藿香、砂仁;舌質淡、腹脹、大便不成形,可加炮姜、厚朴、蒼朮。

  特別是伴有嘔吐、腹瀉的患兒,可以暫時禁食8~12小時,待嘔吐停止後,給予清淡的流質口服,如藕粉、蔬菜湯等。輕症食積患兒經過控制飲食,很快可以痊癒,重症食積的患兒須去醫院治療。

  許多中成藥對食積的治療也有很好的療效,如可給孩子服王氏保赤丸,每次1/3~1支,1天2~3次。還可以服化積口服液,每次5~10毫升,1天2~3次。如果孩子食積較重,而且伴低熱,大便祕結,可以用枳實導滯丸,每次服2~3克,1天2~3次。孩子食積時間已經很長,腹脹喜按,面色萎黃,精神不振,選用小兒香橘丹則比較合適,每次服2~3克,1天2~3次。這些中成藥藥店裡都有出售。


甲溝炎有哪些治療藥方
治療痔瘡的有效藥方有哪些
相關知識
小兒食積有哪些治療藥方
小兒肺炎有哪些治療偏方
小兒厭食症有哪些治療偏方
小兒扁桃體發炎有哪些治療藥方
什麼是小兒麻疹有哪些治療方法
小兒疝氣怎麼辦有哪些治療藥方
小孩尿床有哪些治療偏方
糖尿病如何治有哪些治療藥方
女性宮寒不孕有哪些治療藥方
口腔潰瘍有哪些治療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