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雞蛋的小訣竅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想要煮出好吃又健康的雞蛋,可不是容易的事情。時間短了不熟,吃了不衛生,時間長了,口感不好又不健康。下面小編帶你瞭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1、水必須沒過蛋,浸不到水的地方蛋白質不易凝固,會導致消化受影響。

  2、煮前把蛋放入冷水浸泡一會兒,以降低蛋內氣壓;然後用中等火候,冷水煮沸,即可防止蛋殼破裂,避免營養素流失。

  3、煮雞蛋看似簡單,卻很難把握火候。煮的時間過短,蛋黃不會熟,時間過長雞蛋又會變老,口感變差。

  4、如果想把生雞蛋煮得又香又好,就把雞蛋放在馬克杯中加水,再一起放到鍋裡煮。這樣煮出來的的雞蛋蛋黃極嫩,時間久一點也不會老。

  煮雞蛋的時間

  1、“3分鐘雞蛋”是微熟雞蛋,最容易消化,約需1小時30分鐘消化。

  2、“5分鐘雞蛋”是半熟雞蛋,在人體內消化時間約2個小時;煮沸時間過長的雞蛋,人體內消化要3小時15分鐘。

  3、“5分鐘雞蛋”不僅軟嫩、蛋香味濃,而且有益於人體攝取營養。在營養方面,水煮10分鐘以內的雞蛋,消化率最高,營養成分基本上沒有損失。

  而雞蛋在沸水中煮,超過10分鐘,雞蛋內部就會發生一系列化學變化。蛋白質結構會變得緊密,不易與胃液中的蛋白質消化酶接觸,因此很難被消化。蛋白質含蛋氨酸,長時間加熱後,分解出硫化物,與蛋黃中的鐵元素反應形成硫化鐵和硫化亞鐵。這也是為何雞蛋蛋黃外層會產生黑綠色的原因。

  蛋黃外面包裹的黑綠色物質會影響身體健康嗎?專家解釋,長時間煮的雞蛋營養會流失不少,產生的硫化鐵和硫化亞鐵不易被人體吸收,兒童或者腸胃消化功能較弱的人吃了這種黑蛋黃煮雞蛋就容易不消化,甚至發生胃痛。

  吃半生不熟的雞蛋容易引起腹瀉!很多年輕人認為吃半生不熟的雞蛋比較有營養。其實雞蛋煮久了沒營養,但是煮得不熟也不好。專家表示,實際上,雞蛋在形成過程中,可能有細菌,未熟的雞蛋沒能殺死細菌,吃了易引起腹瀉。因此,雞蛋要高溫煮熟後再吃。

  不熟的雞蛋危害大。生雞蛋不但存在沙門氏菌汙染問題,還有抗酶蛋白和抗生物素蛋白兩種有害物。前者會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後者能與食物中的生物素結合,導致人體生物素缺乏,產生精神倦怠、肌肉痠痛等症狀。而雞蛋一經煮熟,上述兩種物質才會被破壞,所以煮雞蛋不要超過10分鐘。

  雞蛋的營養成分

  【蛋白質】:雞蛋含豐富的優質蛋白,每100克雞蛋含13克蛋白質,兩隻雞蛋所含的蛋白質大致相當於50克魚或瘦肉的蛋白質。雞蛋蛋白質的消化率在牛奶、豬肉、牛肉和大米中也是最高的。

  【脂肪】:每100克雞蛋中含脂肪11. 1克,大多集中在蛋黃中,以不飽和脂肪酸為多,脂肪呈乳融狀,易被人體吸收。

  【膽固醇】雞蛋黃中含有較多的膽固醇,每百克可高達510毫克,因此,不少人,特別是老年人對吃雞蛋懷有戒心,怕吃雞蛋引起膽固醇增高而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科學家們研究發現,雞蛋中雖含有較多的膽固醇,但同時也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卵磷脂進入血液後,會使膽固醇和脂肪的顆粒變小,並使之保持懸浮狀態,從而阻止膽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積。因此,科學家們認為,對膽固醇正常的老年人,每天吃2個雞蛋,其100毫升血液中的膽固醇最高增加2毫克,不會造成血管硬化。但也不應多吃,吃得太多,不利胃腸的消化,造成浪費,還會增加肝、腎負擔。

  【氨基酸】:雞蛋中蛋氨酸含量特別豐富,而穀類和豆類都缺乏這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

  【其它微營養素】:雞蛋還有其它重要的微營養素,如鉀、鈉、鎂,特別是蛋黃中的鐵質達7毫克/100克,但蛋黃中的鐵為非血紅素鐵,與卵磷脂結合存在,利用率僅為3%;蛋中的磷很豐富,但鈣相對不足,所以,將奶類與雞蛋共同食用可營養互補。雞蛋中維生素A、B也很豐富。


香蕉的營養價值和注意事項
開花薺菜的食用方法
相關知識
煮雞蛋的小訣竅
雞蛋美容美白的小訣竅有哪些
醋泡雞蛋的小竅門
七個運動減肥的小訣竅
艾草煮雞蛋的功效與作用
冬季禦寒的小訣竅是什麼
提高腦力記憶力的小訣竅
快速提升記憶力的小訣竅
快速提高記憶的小訣竅
新手釣魚如何打窩的小訣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