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8日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可謂是國家調控巨集觀經濟的重要工具,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配合的好與壞就會直接影響經濟執行。以下是小編整理分享的關於的相關文章,歡迎閱讀!

  篇一

  我國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摘要】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可謂是國家調控巨集觀經濟的重要工具,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配合的好與壞就會直接影響經濟執行。在不同的經濟形勢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都有其不同的搭配模式。在不同時期中央政府會對已有的政策模式下的政策側重點和政策手段進行一定的調整,即縱向協調;在某一個時期的政策搭配模式下,政府不僅要調整政策本身,也要注意政策配合系統的整體優化,即橫向協調。

  【關鍵詞】財政政策 貨幣政策 協調 配合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可謂是國家調控巨集觀經濟的重要政策手段。這些政策主要是通過實施擴張性或收縮性措施,來調整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的關係。它們及各有千秋,又要緊密聯絡,但是必須把握和處理好他們之間的關係,依據現實情境協調一致的運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才能充分發揮其應有作用,才能保證國民經濟穩定持續快速發展。

  我國現在通過兩種重要渠道來調節貨幣,一是各類銀行購買國債並通過財政開支向社會投放貨幣;二是銀行貸款,這也是貨幣投放最主要的一條渠道。這裡,財政增加向銀行發放國債,就意味著銀行增加貨幣投放;財政兌付向銀行發放的國債,就意味著銀行減少貨幣投放。也就是說,財政收支不僅也為社會貨幣的收付,體現為社會貨幣的再分配,而且財政向銀行發放國債規模的大小就是調整貨幣供應總量的重要渠道。這也是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緊密相關的重要表現。

  一、政策協調配合因素

  ***一***國債

  國債是協調配合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一個基本結合點,不僅是財政籌集資金的一種方式,而且為貨幣政策的調節市場提供了操作物件。國債對兩大政策協調配合的制約作用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1年期國債是中央銀行公開市場業務操作的主要工具,但是我國中短期國債存在許多不足之處,這會影響到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互相協調發揮作用,影響巨集觀經濟政策的效果。二是國債市場由交易所市場、銀行間市場和櫃檯市場三個部分組成,也就是說投資者不能跨市場交易,這些條件也限制了國債的流動性。三是按照金融市場收益與風險對等的原則,國債利率在市場利率體系中是最低的,由於我國的利率機制缺乏彈性,不利於反映社會資金的供求狀況從而影響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配合。

  ***二***財政投融資

  財政投融資是指財政部門利用國家信用把社會閒散資金集中起來,根據經濟社會的發展計劃,在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前提下,通過直接或間接貸款方式來支援企事業單位發展生產和事業的一種資金活動。它是協調配合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另一個重要結合點,財政投融資具有調整和改善經濟結構,促進經濟有效增長,強化巨集觀調控能力的作用。但在目前,由於我國財政投融資與商業銀行投融資二者沒有明顯的的範圍,沒有相關法律的約束,政策性金融機構為了追逐市場份額,紛紛向競爭性商業銀行的金融業務領域滲透。一方面擴大了政府投資對民間資本的“擠出效應”,遏制了民間資本的投資;另一方面,使得貨幣政策的調控難度加大,影響了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調性,並且加大了地方政府融資風險。

  ***三***外匯儲備

  目前我國外匯儲備以驚人的速度不停增長。然而,這樣做會帶來很多問題。一方面,從目前來看,外匯佔據的款項成為我國基礎貨幣投放的主要渠道,這就造成我國資本市場資金流動性的問題。另一方面,中央銀行在外匯市場被動收購外匯,迫使外匯儲備增加的同時,人民幣實際匯率與有效匯率的背離相馳程度越來越大,從而人民幣面臨短期升值和長期貶值的兩難境地。

  二、建議

  由於以上幾方面因素的共同制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調節作用大打折扣。所以應該針對這些因素提出建議:

  ***1***加強國債管理,加強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協在國債管理方面的配合。第一,使國債品種多元化,並且進一步擴大短期國債的發行規模。第二,應逐步取消限制商業銀行購買國債的條令,允許商業銀行大規模地直接進入國債市場,打破國債市場的分割局面,建立統一的國債市場。第三,要逐步調整國債的利率結構,改變長期以來的國債利率高、銀行儲蓄存款及其它金融產品利率低的狀況,增強國債利率彈性,加快實現利率市場化。

  ***2***推進財政投融資體系改革,構建科學合理的投融資框架體系。在財政投融資方面,應制定相應的法律規範來明確財政投資的原則、範圍和領域。在科學的投融資體系內,財政投融資應加強公共福利的增長,不宜干擾和影響民間投資的選擇和偏好,不宜進行風險性投資。為防範融資風險,還需要強化地方政府對投融資平臺的管理,提高地方政府投融資效率。這些都是構建長期規劃、統籌安排、規劃有序和風險可控的投融資框架體系的內在要求。

  ***3***堅持匯率市場化改革,進一步增強財政與貨幣政策的主動性國際收支經常專案、資本專案保持順差。但是這種格局蘊藏著巨大的風險,為了防範這一風險,把國際收支和內外部經濟調整平衡是當前我國巨集觀經濟面臨的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要打破這種格局,必須堅持匯率形成機制的市場化取向,改革外匯管理制度。儘管這種做法在短期內會使我國面臨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從而導致大量外匯流入,但從長遠看,市場化的匯率形成機制會增加貨幣政策的主動性和獨立性。從更進一步的角度來講,應該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擴大內需。通過以上方式逐步實現國際收支平衡,以減輕外匯佔款的壓力,從而減輕相關的制約因素,使貨幣政策得以有效實施,更好的與財政政策協調配合。

  總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作為國家巨集觀經濟調控的兩大基本政策手段,既有不同的調節重點和手段,有著不同的調節影響和作用範圍,又緊密聯絡、相互影響,必須正確認識和準確處理二者的關係,才能充分發揮二者應有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黃亞鈞.巨集觀經濟學第二版[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巨集觀部分***第5版[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3]郭慶旺.積極財政政策及其與貨幣政策配合研究[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4]任碧雲.中國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協調配合的技術路徑[J].中國經濟問題,2009.

  [5]汪同三,王成璋.21世紀數量經濟學[M].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5.

  篇二

  論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調和配合

  一 問題的提出

  財政支出的擴張在中國是一個長期趨勢,如何把握好擴張度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面對歐債危機、世界實體經濟衰退和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我國政府在2012年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進行巨集觀經濟調控的主要手段。面對如何把握財政支出擴張“度”的難題,有必要從全域性著眼,從政府政策手段綜合平衡協調的角度去考慮財政支出擴張性。財政支出擴張到什麼程度,必須充分考慮貨幣政策手段運用到什麼程度,必須充分認識貨幣手段的主觀目標和客觀效應對財政支出擴張的影響程度,並基於此,來把握財政支出擴張度。

  二 財政政策不是孤立的,應與貨幣政策相互協調配合

  由於我國本輪經濟的收縮期與世界經濟的收縮期疊加在一起,又由於金融危機的作用導致了收縮的時間延長和幅度加大。使得當前我國面臨的經濟問題既有短期性的,又有中長期性的;既有總量方面的,又有結構方面的。面對現實問題的複雜性及政策傳導機制的侷限性,很顯然,只採用一項經濟政策絕不可能實現目的,更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一項經濟政策都難以獨立承擔起推進經濟改革和經濟發展的重任。同時,不同的經濟政策,其目標和實施的措施、手段以及工具又是不同的,其政策效果也是不同的,甚至有可能存在著某些矛盾。在綜合運用各項經濟政策時,需要處理好這些可能存在的矛盾,使各項政策之間相互協調,才能夠治理中國經濟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達到既治標又治本,使中國經濟執行實現良性迴圈的目的。

  1.在儲蓄動員方面,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存在此消彼長的關係

  一個國家的財政支出擴張和貨幣供給擴張是有內在協調性的。財政支出擴張刺激需求,擴張有兩個途徑:一是通過發債實現儲蓄動員;二是向中央銀行借款,轉而投入實體經濟,增加總需求。貨幣供給擴張刺激需求,擴張也有兩個途徑:一是增發基礎貨幣,二是通過降低利率實現儲蓄動員,增加派生貨幣。顯然,從結構角度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之間有著此消彼長的關係。特別是在儲蓄動員方面,在儲蓄規模既定的條件下,兩者的效應不可能同步、同等程度實現。同時啟用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兩者都在“爭奪”儲蓄資源,都有可能引起基礎貨幣供給擴張。在增發貨幣方面,理論上講,兩者可以同等程度放大,但問題是誰也無法承受由此引發的通貨膨脹。因此,貨幣供給的擴張會對財政支出擴張客觀上起到限制作用。貸款增長幅度反映的是間接融資的儲蓄動員效應的放大程度。現在我國的儲蓄動員由於股票市場低迷、嚴控企業債券發行,起主導作用且操作簡便的就是銀行信用擴張。對財政來說,貸款增長會壓縮國債發行空間。對高利潤追求的本性使得機構投資者不會過多持有國債,銀行當然也樂於放款。所以,不能認為財政擴張支出時發行國債沒有硬障礙。而且,貨幣供給擴張時,資本市場會被啟用,大量資金會流入證券市場,特別是股票市場。另外,近年來我國居民消費資金來源結構已發生變化,消費信貸成為居民重大支出的資金來源。從今後趨勢看,房價如果下調,購房者會借低利率之機介入房市,此時,房貸規模自然膨脹。這些因素,實際上都是儲蓄動員,當然會壓縮國債發行的空間,也會抬高國債發行成本。

  因此,在全面啟動增長上,貨幣政策顯然有作用空間。貨幣政策的切入點是直接刺激市場投資需求,而市場主體積極性的強化是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在貨幣供給擴張過程中,調低利率、放鬆貸款限制的直接效應是限制財政支出擴張。

  2.財政政策具有結構特徵,貨幣政策具有總量特徵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都能對總量和結構進行調節,但財政政策比貨幣政策更強調資源配置的優化和經濟結構的調整,有結構特徵。而貨幣政策的重點是調節社會需求總量,具有總量特徵。只有財政和貨幣兩種手段都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相互協調配合,才能把政府配置資源和市場配置資源結合起來,做到在有效刺激需求的同時兼顧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升級目標的實現。

  財政政策通過變動收入和支出來調節經濟結構。由於稅負及支出規模的調整涉及面廣,政策性強,直接關係到國家的財政分配關係,並受國家財力的限制。因此,財政赤字或結餘都不能太大,這使得財政政策對需求總量調節具有一定的侷限性。相反,財政政策對社會供求結構的調整作用要大得多。市場機制可

  實現 經濟資源的最優配置,但要付出一定的代價。為了減少資源浪費,需要政府運用 財政政策進行干預。財政政策對經濟結構的調節主要表現在:通過擴大或減少對某行業的財政投入,來“鼓勵”或“抑制”該行業的 發展。即使在支出總量不變的條件下,政府也可通過差別稅率和收入政策,直接對某行業進行“扶持”或“限制”,從而達到優化資源配置和調節經濟結構的效果。

  貨幣政策擴張的優勢在於既可充分調動存量貨幣,又可直接增發基礎貨幣,這對投資和消費的擴張具有無可比擬的誘惑性。其本質上是把更多的儲蓄吸收過來注入到實體經濟,反過來又使貨幣供應量按乘數效應增加。從總需求擴張誘導的角度看,利率下調對投資主體和消費主體的吸引力最強。我國現行制度基本不允許實施財政貸款,財政對投資的支援,要麼是無償撥款,要麼是貼息,但這兩者資金額都比較小,而且不可能大幅擴張,因為財政支出主要是保公共產品供給。貨幣供給擴張恰好打消了人們對財政資金的期望。現在刺激總需求,從引導全 社會投資和消費角度看,衝擊力最大的還是貨幣供給擴張。但貨幣政策調節社會供求結構和國民經濟比例關係方面的作用相對有限。中央銀行運用法定準備金率、再貼現率、利率、信貸規模、公開市場業務等各種工具來增加或減少貨幣供應量,從而達到調節社會總需求。可是,因為銀行信貸資金是追求盈利的,其在帶動資源配置方面要體現市場原則的基本要求,政府不能指望信貸資金能直接按照政府巨集觀調控的目標投入預期收益率低的產業,特別是公共產品產業。如果真有銀行信貸資金做到了這一點,則其背後往往有財政的支援。

  為了更好地解決社會經濟結構矛盾和總量矛盾,必須根據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目標的側重點不同,要求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協調配合。財政政策直接作用於經濟結構,間接作用於經濟總量;貨幣政策直接作用於經濟總量,間接作用於經濟結構。

  從財政政策調節看,對總供給的調節首先反映為社會經濟結構的調節,如財政運用 稅收、貼息和投資政策,引導貨幣流向新興產業和瓶頸產業,優化產業結構;對總需求的調節主要通過擴大或縮小財政支出,以結構調節為前提,以刺激和抑制社會總需求。貨幣政策對社會總需求的調節主要是通過中央銀行投放貨幣和再貸款等手段控制基礎貨幣量,通過準備金率和再貼現率等控制基礎貨幣乘數,以有效控制社會總需求。同時,中央銀行在控制社會總需求的基礎上也會對社會經濟結構產生一定的調節作用。

  一般來說,運用財政政策啟動經濟較為直接、迅速,對推動經濟增長的作用較為明顯,往往起的立竿見影的效果,適用於公共性和難以取得直接回報的專案。貨幣政策需要通過商業銀行以及整個金融體系間接作用於社會,其效果的顯現通常存在著一定的時滯,適用於那些在比較短時間內能夠得到直接回報的專案。同時 ,為提高國際競爭力所需的技術改造和為解決就業所需的量大面廣的中小企業的發展, 主要不能靠財政手段,而要更多地依靠信貸手段的支援。基礎設施建設視其回報情況的不同,有的可用財政手段來啟動,有的也可吸收非財政性的資金,包括信貸資金來實施。正因為財政手段與貨幣手段各有長短,所以兩者必須緊密配合,在實現社會供需總量平衡的前提下,加快社會供需結構的優化和升級。這樣才能相互揚長避短,共同促進社會經濟全面協調穩定發展。

  三 結論

  財政政策不是孤立的,我們應注意避免財政政策在作用的發揮上與貨幣政策發生衝突、相互抵銷。財政支出擴張究竟應該到什麼程度,要受多種因素約束,可以把握的原則是讓財政政策在貨幣政策作用不足的領域內發揮獨特作用。當貨幣政策已發揮出刺激需求作用時,可考慮壓低財政支出擴張度。

地塊轉讓合同
金融培訓班學習心得總結
相關知識
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區別
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手段
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配合
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基本內容
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工具
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配合使用
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定義
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論文
財政的本科生畢業論文
從專案庫管理改革看財政專項資金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