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是否決定學習程度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近日一直有同學問“自己認真學習,到了考試做題的時候就不會寫,班裡很多同學平時不怎麼學習,成績確實名列前茅,是智商問題嗎?”等一系列學習煩惱。對於這個問題,小編為廣大同學解答一下。

  智商是否決定學習好壞

  首先給大家一個準確的回答:NO

  智商是一個人智力的表現形式,但不僅僅在於學習上,學習好並不代表著智商高,智商高也不一定學習好,大多數人的智力水平都是一樣的,所以不要總把自己學習不好歸結於智商低,不聰明上,這都是藉口。

  那些看似不學習的人是因為他已經把該學的該掌握的已經掌握了,所以有資本肆無忌憚的玩,他們知道什麼時間該學習,什麼時間該放鬆。他們平時的搗亂說直白一點就是在一個一個的擊敗自己的競爭對手,而你們也就輕而易舉的上當了。

  你們要注意他們平時的狀態:

  1、他們上課很積極;

  2、他們作業完成的很好***不要管是怎麼完成的***;

  3、他們平時活動是不是積極參加並且全力以赴;

  4、他們待人友好又樂於助人;

  5、他們在玩的時候更是會全身心投入。

  還有很多很多的表現,看似跟學習好壞沒有什麼關係,但仔細想想關係很密切,這很清楚的證明了這些學習好的人做事專注,學習態度很好,該學習的時候學習,該玩的時候也會認真的玩,一心一意,專心致志。

  所以,不要懷疑自己的智商,更不要懷疑自己的努力,只是你的方法,你的態度還不是很對,很多人坐在教室裡、書桌前的時候,“三閒”巨多——閒話、閒事、閒思。閒話、閒事很好理解;閒思是指人坐在那裡,思緒卻無拘無束地自由馳騁,從課堂講的晚清文學,聯想到《三國演義》,又聯想到“王者榮耀”……這些都是一種“假努力”,裝樣子而已。只要能從學習好的人身上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一定可以發現,原來自己還有很多的潛能沒有開發。

  知識背得快忘得也快

  背書的幾個誤區

  經過小編的一些調查詢問發現,大家在背東西的時候主要有以下幾種現象出現:

  1、利用整塊時間背,一遍一遍的讀,然後一句一句的死記硬背,但是就是背不下來;

  2、利用零散時間記憶,每次背都是從頭背,導致背誦的東西停滯不前;

  3、當天背的滾瓜爛熟,第二天忘的所剩無幾;

  4、背的東西根本不理解含義或者用處,只是因為考試考這裡的內容所以就背。

  還有一些現象就不一一給大家列舉了,自己對號入座,或者還有什麼疑問可以留言給小編。

  接下來我們來說說這些問題如何破?

  記憶方法

  有以下幾點建議:

  1、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建議大家一定要落實到筆上,邊背邊寫,才能記得更紮實,而且在寫的過程中有時間思考記憶的內容,而不是隻背知識本身。

  2、要完整的進行記憶。

  不管這個東西有多長,一定要完整的記憶,不管使用零散時間還是整塊時間,都要背完一遍再進行反覆。

  3、要學會框架網路記憶。

  同學們不需要逐字逐句地從頭到尾按順序背誦,在頭腦中行程框架之後再新增東西,也就是說先背大點,再背大點下面的小點,再逐步深入到每個小點下面的具體內容,邏輯清晰,才能更容易記憶。

  4、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

  對於可以理解的知識點,在背的時候多想想這塊會出什麼題目,主要表達了什麼?有哪些隱藏知識點,而對於那些直接考察知識點,例如短語、文科的一些知識需要牢記於心的那種就要反覆多讀多背多寫了。

  如何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

  每個人的學習方法都不盡相同,而不同的學習方法在每個人身上的效果也不一樣,所以一定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那麼該如何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呢?

  1、瞭解自己。

  首先你要知道自己的性格,自己的習慣,是那種能坐得住的,還是需要勞逸結合的;是能熬夜的還是容易犯困的;是每科的水平差不多還是有偏科的等等。

  2、不斷測試。

  根據你瞭解自己的情況,先篩選出5個學習方法進行嘗試,哪一個方法讓你在學完之後心裡很輕鬆,而且效率很高,那這個就可以作為你學習的備選方法,一個學習方法的測試時間僅需要一天。

  3、幾個具體的學習方法供大家參考。

  ***1***時間限制學習。

  規定自己各科的學習時間。例如,語文作業必須在1個小時之內寫完,不管寫沒寫完都要進行下一項,不過時間設定一定要符合現實狀況,可能僅需要半個小時,那就設定半個小時或者25分鐘。縮短一點時間是為了幫助自己養成習慣,以後效率會越來越高。

  ***2***選擇學習的同時是否伴有娛樂。

  有些人喜歡聽歌學習效率高,而有些人聽歌就會走神,所以一定要看自己的具體情況。容易走神的同學就要鍛鍊自己的注意力,學習的時候不要嘗試做別的事情,可以學一個小時休息15分鐘。

  ***3***切記不要一整晚都複習一個科目。

  這樣不僅視覺、大腦都會疲勞,而且效率也很差,每天的晚自習負責寫作業,回到節學習的時候選擇2-3各科目進行復習,這樣可以減緩疲勞感。

  ***4***上課的時候不要專注於記筆記。

  記筆記固然很重要的,但是如果你的掌握能力沒有那麼強,在上課的時候不要專注於想把筆記記得很清晰,簡略的記一下就可以了,主要還是把老師講的理解吸收,課下再去完善筆記,這樣做還能幫助你及時檢查自己哪裡沒有明白,哪裡落下了,及時向同學或者老師諮詢。

  ***5***學習要主動不能害羞。

  主動的方面體現很多,例如課前預習,課後複習,上課積極回答問題,不要覺得回答錯了很丟人,或者怕被老師白眼,其實只要你積極思考回答問題,即使錯了,這個知識點你也會記憶深刻一些,非常有助於成績的提升,而且要主動去找老師解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很多時候機會就是因為你的害羞丟失的。

  ***6***天賦、方法、勤奮的各種組合結果

  天賦***強***+方法***強***+勤奮***強***=985大學以上,最強者北大清華;

  天賦***強***+方法***強***+勤奮***中***=一本左右;

  天賦***強***+方法***弱***+勤奮***強***=二本左右;

  天賦***強***+方法***弱***+勤奮***中***=三本左右;

  天賦***中***+方法***強***+勤奮***強***=一本以上,985大學以下;

  天賦***中***+方法***強***+勤奮***中***=二本左右;

  天賦***中***+方法***弱***+勤奮***強***=二本末流。

  決定高考成績高低得20個關鍵

  1.學業實力水平

  學業實力水平是指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的知識素養積累。一個學生的“現在”已被“過去”決定或基本決定,這已為高考前的歷次模擬測驗成績說明。學業實力水平一般者高考若能超長髮揮則會獲得較滿意的成績,但這樣的現象極少;若失常發揮,將是“雪上加霜”。

  2.學習態度

  學習態度分自覺型、興趣型、被動型、強迫型四種。前兩種的基本表現為:主動、積極、認真、刻苦、喜歡、熱情;後兩種的基本表現為:被動、消極、應付、馬虎、厭惡、冷漠。勤奮是學習態度端正的主要體現,勤奮是成就學習與事業的源泉。

  3.思維能力

  人有九種能力:言語能力、空間能力、數理邏輯能力、音樂能力、運動能力、人際能力、自知能力、自然感知能力、對精神和存在的思索能力。

  每一種能力都是獨立存在的,並與相應的腦區域聯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智力特點、不同的優勢領域。呈現著明顯的個性化特徵。按照“多元智力理論”的描述,對於世界上的每一個人來說,不存在誰更聰明的問題,只存在不同的個體各自在哪些方面聰明以及把他的聰明是否實現的問題。

  目前的學校教育主要突出、強調、培養了語言能力和數理邏輯能力,高考***主要是文化課考試***也基本侷限於這兩種能力的考察。

  4.記憶能力

  記憶能力極強的同學一般來說成績不會很差,成績很差的同學記憶能力不會很強,記憶能力強可以說是獲取理想成績的必要條件。

  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在某一學科中知道的越多,在該學科中的學習和記憶能力就會比較好,豐富的知識可以促進記憶成績的提高。因為在大腦中資訊儲存的越完備***即擁有較大的知識庫***,就越容易被啟用或進入意識狀態而快速直接的提取、應用。

  5.自主學習能力

  毫無疑問,一個高考優秀生的自主意識是非常重要的,包括自主計劃、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主分析反思***包括階段學後反思、練後反思和考後反思***、自主糾錯、自主調控、自主查缺補漏等。

  6.學習習慣

  一個高中生學習成績的好壞實質上是由習慣的好壞決定的,好的學習習慣沒有養成,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便無從談起。不願及時複習、反思,學習無有效計劃,邊學邊玩,依賴手機、網路,不會利用零星時間,懶散等,都屬於沒有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表現。

  高考優秀生不一定智商是最好的,但學習習慣和考試習慣一定是最好的。另外,重視細節往往也是多拿分的重要因素。聰明的學生,智力都比較好,思維比較活躍,但往往忽視考試細節或者是粗心大意,結果往往在這方面丟分。另外,卷面整潔,書寫美觀也是多拿分的重要保證。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這些高考優秀生的書寫和卷面都是不錯的。

  7.學習計劃

  計劃是確保學習任務的重要前提,落實是最重要的關鍵。科學、周密的學習計劃,不但可以促使自己有效學習,更重要的是當你完成學習計劃時,往往會給自己一種充實感和成就感。

  8.學科平衡

  他們在總結自己高考成功的經驗時,都說自己其實並非特別聰明。但毫無疑問的是,基礎知識往往比其他同學更加牢固,在基礎題上基本上都是拿滿分的,而這一點往往是一般的考生做不到的。學科平衡是另一個重要的保證,因為只有學科平衡,總分才能上去。

  9.學校、班級的學習氛圍

  學校教育環境是影響學生高考成績的重要因素。重點中學、生源較好的高中一般來說佔據著優質的教育資源,教師水平普遍較高,教風正、學風濃,學生較容易考取比較高的分數。普通中學***特別是經濟文化欠發達地區的***往往在學校管理上相對鬆弛,有時還會出現諸多管理漏洞,則很難提升考生的平均成績。

  10.教師教學指導

  教師的專業素質、學養水平、教學藝術、指導方法、複習計劃***備考方略***、經驗、責任心等對考生成績有直接影響。

  在第一輪複習中,部分學生,尤其是一些自以為聰明、比較有個性的學生,往往喜歡自己搞一套,不聽從老師的建議或安排,結果到後期才發現不對路,但已經積重難返,回頭太難,後悔莫及。事實上,高三老師一般都是具備了多年備考經驗的優秀老師,學生畢竟是第一次上高三,很多問題都是未知數,所以還是要尊重老師,同步推進為上。

  11.人際關係

  在複習、應考期間,考生能否處理好與教師、同學、朋友、家長四方面的人際關係意義重大。如果與他人發生人際關係糾紛與矛盾,如吵架甚至打架,這種惡性刺激將嚴重的破壞考前、考中的情緒穩定,釀成沮喪、憤怒、憂懼心態。

  到了高三或臨近高考,在與異性同學交往時要有禮有節、合乎規範,在這個問題上不想入非非,也不要企圖以所謂的情感來“慰藉”彼此失望、空虛、無聊、壓抑的心靈,否則將極大衝擊考試應具備的專注心態。

  12.心理壓力

  高考生的心理壓力來自多個方面:學校、家庭、社會、自身。考生要對父母、教師的迫切心情、良好願望正確理解、正確對待,在此基礎上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作出恰當的估計,客觀評價自己,淡化競爭意識,定出切實可行的目標,或稍稍降低自己的“期望值”。

  把考名牌大學的打算改成考上重點大學即可,把考上“985院校”的願望降低為考上“211院校”,把考上“一本”的期望轉化為“考上好一點的普通本科也不錯”...這樣降低了“期望值”則能降低過重的心理壓力,反而有利於臨場應試,考出好成績,有了好成績則不愁上不了自己心儀的大學***如果志願填報無誤的話***。

  13.是否自信

  一般來說,少自卑者多自信,不自信者多自卑。有信心者可以從絕望中尋找到希望,太自卑者往往把希望的火苗掐滅,很多學生的自卑感,多半是由一次次的考試失敗造成。高考前夕,不太自信的學生需要回憶以往成功愉快的學習與考試體驗,回憶以往做事成功的景象和心情,回憶因成功而受到表揚和獎勵後的愉悅感受,這樣就可以增強自信心,安然通過考試。

  14.焦慮程度

  高考生的焦慮主要來源於“四個擔心”:

  ***1***擔心考糟了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低;

  ***2***擔心自我形象受損;

  ***3***擔心未來前途暗淡與人生髮展設計無法實現;

  ***4***擔心對考試準備不足。

  心理學研究顯示,過強或過弱的焦慮都會影響到考試成績。

  15.心理調節

  研究表明,考試中的心態在高考中的作用名列第一位,考試前的心態在高考中的作用名列第二位,學習方法在高考中的作用名列第三,學習基礎在高考中的作用名列第四。

  由此可見,學會心理調節對一個考生來說是多麼重要。

  考前、考場良好的心態:樂觀、豁達、平和、平常心、沉著、冷靜、從容、集中注意、聚精會神、情緒飽滿、細心。

  不良心態:過度焦慮、煩躁、壓抑、憂鬱、苦悶、厭倦、散漫、不在乎、過於緊張、懷疑、恐懼、患得患失。

  16.身體狀態

  身體是確保有效學習的關鍵,沒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就沒有一切。身體不好,就無法應付大容量、高密度的複習備考節奏。為此,必須保持正常的身體鍛鍊,每天至少騰出30分鐘的時間來進行適度的身體鍛鍊,以便及時調整狀態,平衡身心,始終以最佳的狀態投入到高考備考中。

  17.家庭教育

  勤奮、細心、毅力、意志、為人、情緒控制、心理穩定、吃苦精神,良好學習生活習慣等,這些都是家庭教育的首要內容與重心所在,家長不能忽視。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協同性如何,是影響學生學業成績的又一個非常重要的變數。家長需要最大限度地增強與學校教育的一致性、協調性。

  18.沒有不合理的理念

  將錯誤的認知不斷內化就會鑄就“不合理的理念”,會長期處於不良的情緒狀態之中,最終會導致情緒障礙及消極結果的產生。

  常見的“不合理信念”有:

  “高考失敗是人生最徹底的失敗”,這一不合理信念對高考生有惡劣影響,與之相對的,是社會上流行的“讀書無用”這一極端錯誤的信念;

  “只要學習努力,就一定能考出好成績”,這是許多學生、家長、教師所共有的。但實際情況是:成功不一定屬於努力者,但失敗肯定屬於不努力者;

  “你不是讀書的料!”這一理念若被自己的孩子接受領納,就極有可能轉化為孩子自己的另一種理念——“我本來就比別人笨,怎麼努力也不行”;

  “失敗是成功之母”也是值得商討的一個判斷,它只有在“激勵”“鼓舞”“鞭策”的層面上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為它是要一個人學會自我安慰、容忍挫折、悅納自己、滿懷信心、發奮圖強、爭取成功。若畏難而下、怯步而止,“失敗也是失敗之母”。

  19.思想進步,品質優良,積極進取,關注社會

  高考不光考查單純的文化知識,同時也考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一點在語文作文、英語書面表達以及文綜的考試中都會涉及到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如何認識自己,如何看待別人,如何看待社會、如何看待生態環境等方面的話題,所以要求學生平時要多關心時政,瞭解社會,走進真實的生活,關注國情等。

  20.理想遠大,胸懷廣闊,目標清晰,動力十足

  目標是動力,目標是導航。沒有目標,就無法激發動力和保持持久而又穩定的學習熱情。目標確定要早,更要符合個人的實際情況。起點不能過低,既有終級目標,更要有中期目標和近期目標。從近期目標開始,一步一個臺階,最終就有希望實現自己的終極理想目標。

  考上重點大學是每個高中生多年奮鬥的目標,也幾乎是所有家長共同的期待。但背後影響學生高考成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顯性的、隱性的、知識的、能力的、單項的、綜合的、主體的、主體外的、個性的、共性的等等。

  學生的學業成績、高考成績是一個系統因素綜合作用的必然結果。小編堅信,有一定的智力,有學習的興趣,有強健的體魄,有過硬的心理素質,幸遇上好的老師,外界能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經濟的、家庭的、生活的***,理想的高考成績是不難取得的。

高中生怎樣學習高中語文的文言文
培養正確的學習態度有哪幾種因素
相關知識
智商是否決定學習程度
學習方法決定學習成績
兒女智商由誰決定
學生法制知識學習程度的調查問卷
大學生法律知識學習程度的調查問卷
居民法律常識學習程度調查問卷
大學生對法制知識學習程度的調查問卷
大學生對法制知識學習程度的調查問卷
依法治國知識學習程度的調查問卷
大學生法律常識學習程度的調查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