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成長教育案例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個人成長主動性指的是個體在發展過程當中,積極主動地去提升自我和改進自身問題的一種意識和心理傾向。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起來看看吧!

  一

  “在什麼環境下學習不是最重要的,做一個有夢想,有思想的人才是最重要的”這是父親送我進大學時說的一句話,他或許是出於安慰才說了這句話,也或許是他內心真正的想法,但是我還是選擇相信後者,也是因為這句話,在大學裡我真正的喜歡上了數學,特別是聽楊天標教授講立體幾何和拓撲學的課時,不僅讓我發現了數學世界的美,還有他那些跨學科的淵博知識和發自內心的對同學們的關懷和教誨都讓我感受到了一個優秀教師的魅力,從此,教師這個職業在我的內心深處有了新的定義,我也似乎找到了自己的夢想。

  2008年7月,我畢業於長江師範學院數學系,帶著理想和熱情,考入了南川水江中學,任教9班和11班的數學,兼11班的班主任,還記得第一次走上講臺的那份緊張和羞澀,茫然不知所措的眼神,將我的稚嫩寫在了我的臉上,不過這個過程很短暫,我很快的適應了學校的教學工作。

  2009年7月,我來到了現在的學校——天宮殿學校,雖然換了環境,但是沒有迅速的反應出大的問題,就在自己感覺得心應手的雖然時候,學生們的問題也開始曾不不窮,一天一個花樣,僅此是靠借鑑經驗老師的方法和教學理論好像根本不能處理好學生的問題,再加上面對新的學生,新的學情,我有點不知所措。

  面對眼前紛繁複雜的問題,我開始靜下心來思考解決方法,課餘和同事們交流自己的心得,閱讀學校推薦的優秀教學書籍,同時在學校開展的“一幫一”、“結對子”、促進青年教師主體性發展的課題研究、青年教師診斷課、彙報課等活動下,我慢慢適應新的工作環境並一步一步成長。

  特別是在學校為我們青年教師開展的市級課題研究“促進青年教師的主體性發展的研究策略”中,我明白了,課題研究不僅可以促進青年教師專業發展,還可以提高老師們的教學理論水平。在學校和黃教授的幫助下,我們每位青年教師結合研究專題與個人的教學實際問題,提出了自己的微型課題,經過反覆修訂,形成自己的論文,在這個過程當中,我通過查閱資料豐富了自己的教學理論素養,也給我提供了教學過程中的困惑的處理方法。

  我的青年教師成長曆程,讓我懂得了:對教育多一點執著,對教學多一點追求,對學生對一點愛心。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多用一點時間,提高自身修養,只有我們課餘大量閱讀有關的教育刊物,汲取營養,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在專家和同行的幫助下,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的過程,我們對課堂教學的理解也會隨之昇華。

  其次,以反思促發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需要經常對自己教學行為的進行反思,讓我們的課堂教學有預見性,解決不同學生所生成的不同問題。

  最後,保持最專業的情懷——激情,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這份職業懷著一種激情,我們才能正視一切困難和挫折,才能承受一切委屈和壓力,才能在這條平凡而偉大的人生道路上走的堅定和從容。

  正如羅曼’羅蘭所說:“要散佈陽光到別人心裡,先得自己心裡有陽光”,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們前方的道路依然漫長,在教育教學的道路上,我們只有始終懷著激情地去實踐和反思,才能儘快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做一名新時期的教育工作者。

  二

  身為八零後的新任教師,我們擁有這個時代的青年的所有特點。我們努力執著。為了自己的目標願意耗盡自己最後一點心力;我們激情四溢。新的崗位,三尺講臺的夢想圓滿實現。為它,我們努力撐起一篇絢麗的天空;我們積極交流。與前輩,與學生,拋開了所謂師道尊嚴,無所顧忌的融入屬於自己的事業;我們急躁苦惱。是為自己的缺乏耐心,忍受不了後進生出格的行為;我們苦心經營。為自己喜歡的職業默默學習,安靜鑽研。

  90後的學生,早已和我們的觀念迥乎不同。他們對世界總是充滿了無窮的幻想和激情,時時準備著為自己的目標做最後一搏!他們超乎自信,事情在還沒有幹之前,他們早早幻想了那些虛幻的美好結局;完成目標過程的馬虎和不在意同樣是他們時代的標籤;他們是生活和學習的獨行俠,“利益”是他們考慮問題的第一要素,利我者,趨之,反之,則避;他們有超強的自尊,為了在集體裡的榮耀,為了受別人的仰慕,他們會調動所有資源去實現自己的既定目標;他們大膽張揚,敢於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是他們共有的特點,而自我保護的意識使他們事事圍繞自己去表達看法。

  八零後教師的青澀與執著“遭遇”九零後學生的張揚和超強自尊,這不是矛盾的慘烈碰撞,兩者完美地切合會使教育變得絢爛。在這個過程中師德將會是開啟絢美的關鍵鑰匙。

  主題:

  良好的師德會使八零後教師學會分析九零後學生的特點,結合自身感觸和經歷,利用各種教育技巧來激發學生學習的強烈自信和動

  力。這個教育的技巧的考慮來自學生和教師兩個方面——教師是教育過程的主導者,學生是過程的主體。

  案例:

  我班高某某在分到班的時候是中游層次的學生。開學剛剛接觸他,給人的印象是樂學懂事的,見了老師總是笑嘻嘻的和老師打招呼。在課上偶爾起來回答問題也是非常的到位,他從來不會違反紀律,在各個任課教師眼裡簡直就是好好學生。一直這樣的狀態使我相信在下一次考試他肯定會“殺進”前十名的,起碼我揣測以他的實力和狀態表現會是這樣的結果的。可是事與願違,第二次的學習檢測高某某反而後退了不少的名次!!

  我感覺問題遠遠不會這麼簡單,於是開始我觀察他的行為。他是很聰明的學生,但是他更善於觀察別人,去揣測別人的心理從而確定自己的行為表現。教師一般的教育方式和教學喜好早早被他“破解”了,所以在我的面前他才會有那麼好的表現。他竟然能在學習和教師之間玩的遊刃有餘!當這些“伎倆”被我識破,我開始反思教育方式,開始了自己的教育計劃。

  在教育的前期,我試著讓他首先信任我,能夠無所芥蒂的接受我的想法和意見,而不是在內心裡有師生之別的隔閡。如果存在芥蒂,教育的效果肯定不會很好。於是,平時在教室閒逛的時候我時不時的和高某某周圍的同學開開玩笑,順便調侃一下他的學習。我用玩笑的方式讓高某某明白自己現在的學習成績是完全和自己的能力不符合的。從他的神情表現我看出他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慢慢的,

  高某某開始“偷偷”努力了。但是他的自制力還是不行,時不時的開開小差,遇到自己不會的問題時候稍稍思考便很快放棄解決的努力。

  我開始第二步教育策略。我開始把高某某叫到辦公室與他面對面的談心。開始時候,他是有所牴觸的,總是滿面堆笑的敷衍我的談話。但我依舊是以玩笑的方式和他交流,在這個過程我明顯感覺出高某某已經十分願意接受我的一些看法了。直等到談話到三四次的時候,我拿出他前後考試的對比給他看,高某某的笑變得尷尬而僵硬。我知道教育的時機來了。但是,我並沒有直接進行機械的說教。我開始和他談我的一個和他行為性格十分相似的同學的學習經歷——他是怎樣的聰明卻對什麼都不在乎,怎樣在競爭中慘敗,怎樣從失敗中深刻剖析自己然後奮發圖強的。這個時候,我看高某某的表情開始變得堅毅,能看出他是在暗暗地下決心,於是我適時的讓高某某給我定了一個由我負責監督的短期目標。高某某也信誓旦旦的告訴我他一定會實現的,我一大堆鼓勵的話更是他信心高漲,彷彿勝利就在眼前了。

  一段時間後,驗收成績的時候來了。高某某卻是一臉的苦惱來到我的辦公室的。進來他便向我懺悔自己的所作所為,又剖析自己學習的環境之不利因素。我靜靜的聽高某某講完了自己的“委屈”,然後用一句“你做的很好!!”來評價他。這時候,高某某一臉的茫然“老師,你不是在諷刺我吧?”“絕對不是!你已經做得很好了。因為我見證了你為目標努力的過程,你的執著讓我敬佩!”高某某幾乎感動的落淚!他沉默了一會便開始和我敞開心扉交流“老師,你給我分析一下吧”。在這個階段我也並沒有直接的教育他怎樣怎樣學習。我開

  始和他講我上學時期的故事,我的驕傲,我的挫折,我的奮起直追,我是如何確定目標並且為他而努力的。高某某似乎有所感受。

  我幫助高某某重新確定目標。這個目標不是自身達到怎樣的學習層次,而是尋找自己學習的楷模。我們班是有不少學生在學習習慣上能夠做高某某的模範的。我們商討並最終確定了一個合適的物件。以後的時間裡,段高某某有了對比的物件,他開始自我約束,不再把精力放在揣測教師,鑽空子上了。在學習上他開始變得沉穩又不失激情。

  整個教育的過程,我時不時問候高某某的生活使他更加信任我,把我當做了值得信任的人。在他心目中沒有了教師學生兩者身份帶來的芥蒂。我們的交流也就變得高效。

  高某某現在的成績成功進入了前十名,並且擔任了我們班的班幹部和學習小組組長。

  評論:

  學生為教育主體,教師為教育主導,這不僅僅是體現於教學的具體過程中,在教育的點點滴滴裡同樣適用,並且這樣的教育效果是高效的。筆者認為所有的教育行為都應該圍繞這個理念來實施。具體如何實施體現呢?以下是筆者所得:

  1、以教師自身人格魅力影響學生。

  法國教育家盧梭在自傳體小說《愛彌兒***一書中寫道:“在敢於擔當培養一個人的重任之前,你自已是否造就成了一個人,你自己是否成為了學生推崇的模範?”《論語》中也曾明確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些至理名言給我們以啟發:教

  師、班主任應該是學生精神成長、生命發展的“引路人”。作為引路人,班主任需要重塑角色,樹立“誠信是金”的育人觀念,以健康的人格和樂觀向上的精神感染學生,以淵博的學識和高超的管理技能引導學生,以良好的道德品質與人格魁力博得學生髮自心底的敬重,“親其師則信其道也”。 一個理想的老師僅僅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是不夠的,要想在教育過程中發揮教師個人的人格魅力而緊緊吸引著自己的學生就要同時具有廣泛深厚的文化科學基礎知識,紮實系統精深的專業學科知識,全面準確的教育科學知識和心理科學知識。此外,教師健康而豐富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情操也十分重要,因為這不僅有益於自身素養的提高,表現出人格美和教學藝術美,更重要的是可以影響學生領悟和體驗生活與藝術,讓學生學會不只用眼而且用心去感受真、善、美。 對學生而言,教師一般都具有天然的影響力。但我們必須認清如果這種影響力是建立在教師身份所賦予的權力基礎之上的,那是不穩固的。而如果這種影響力是靠教師的人格魅力贏得的,那就相當持久而強大了,這種影響甚至可以強大到影響學生的一生。教師高尚的德行和追求,會隨著他***她***的教學深入學生心田,從而為學生奠定堅實的精神基礎。而作為教師,要想真正培養出新一代的棟樑之材,就必須隨時隨地以提高自身修養,增強人格魅力,使學生在一種和諧自然的氣氛中,不知不覺地接受教育,而這種教育將會使學生學到在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在職業選擇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學生學會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積極進取的心理素質、以及健全人格、人際關係的調整能力,自強不息的品德意志.體會到了教師的人格魅力對學生的重大影響,在教學中應該時刻緊記在心,無論在何時何地,只要有能提高自身素質,增強教師個人魅力的手段、機會,都不應輕易放過,要不遺餘力地去爭取,努力成為能通過自身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感染學生的優秀教師。

  2、真正地熱愛學生。

  傳統的“仁義”,謙愛”思想是可以引導著師生關係的優化的。倡導

  教師對學生的愛,就是“師愛”。在一定程度上,熱愛學生就是熱愛教育事業。但熱愛學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愛更困難。林崇德教授認為,“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因為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性質上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係的愛,在原則上是一種嚴慈相濟的愛。這種愛是神聖的。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師愛就是師魂。”

  教師對學生的熱愛,體現在生活和學習中的點點滴滴。生活上偶爾的問候,學習上時時的關心都能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無微不至的關愛溫暖。教師關愛學生的

  方式不應是“功利性”的,矯揉造作的。這就要求教師首先樹立真愛學生的觀念,把教育和學生看作自己畢生的追求,而不是單純機械職業的應付。教師的關愛應該是“非官方的”,在輕鬆自在的氛圍中讓學生感到無私的愛。

  3、真正尊重寬容學生。

  教師要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對不同相貌、不同性別、不同族、不同籍貫、不同出生、不同智力、不同個性、不同關係的學生要一視同仁,不偏心、不偏愛、不偏袒、不歧視身心有缺陷的學生或後進學生;要尊重學生人格人身不受侵犯的權利,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用刻薄、粗俗的語言諷刺、挖苦、嘲笑和打擊學生,尤其是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教師與學生要建立起一種平等民主與合作的關係,要經常與學生和學生集體平等交換意見,採納他們合理的意見、建議和要求。

  著名作家雨果說過:

  情心去喚醒兒童的上進心,自信心和自尊心,幫助他們清除自卑感,排除他們的煩惱和悲傷,用熱情和溫暖鼓勵學生充滿信心地學習和生活。當遇到學生

  三

  我最喜歡的一句教育格言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從教20年來,我一直工作在教學第一線,多年的教學經驗,讓我深刻體會到,一個人的健康成長,是與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周圍的環境分不開的。

  一、兒時夢想成為了一名教師

  上學了,媽媽告訴我,學習要認真,做人要誠實。我很聽話,照做,認真度過每一天,順利地考入中學。學習時,遇到不會、不懂的問題,老師總能用各種方法給我歸納、講解。在他們的引導下,感覺學習就是一件簡單而快樂的事情。從此,學習興趣大增,順理成章地升入高中。

  我遇到了很多敬業的優秀老師。他們有的知識很淵博,有的氣質很優雅,有的品德很高尚。同學們都很喜歡這樣的老師,也很崇拜這樣的老師,心想有一天,自己也能成為這樣的老師。終於,1994年我夢想成真,並努力朝著自己心中的目標奔去。

  二、良好的教學環境激發了我的工作熱情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注意自己的言行,尊重領導,團結同事,關愛學生,為人師表。領導的關心、同事的幫助、學生的信任又予以我工作強大動力。只要是領導下達的任務,我都會認真、積極準備,圓滿完成。我深知,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的道理。充分利用業餘時間,不斷蒐集教學資料,鑽研教材教法,認真備課,對學生的作業全批全改,仔細檢查,並及時反思、改進和完善自己的教學過程。課堂上,我注意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逐步引導學生認識歷史、喜歡歷史、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和探究歷史的奧祕。學生的學習

  興趣很高,經常會問一些他們感興趣的相關知識。針對學生的問題,我會耐心地解答,碰到不會的知識,我就詢問其他老師,或上網查詢,然後再給學生講解。學生喜歡學歷史,我更喜歡學生,我們師生之間的關係非常和諧,教學成績也有了明顯的提高。

  新一輪的教學改革開始了,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和教學改革的需要,我努力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思路,把課堂還給學生,體現學生的主導作用,並不斷尋求“主導”和“主體”的最佳結合,努力實現“教”與“學”的和諧統一,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師生互動等教學環節,逐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自主構建知識,從而建立高效歷史課堂。

  三、努力由經驗型教師向科研型教師轉變

  學無止境,要做一名優秀的教師,就要不斷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剖析、反思,只有在實踐中反思,才能在反思中提升,在提升中積累,從感性上升到理性,使自己在課題研究中逐漸成長,轉變為研究型教師。在搞好教學工作的同時,努力做好科研工作。我發表了多篇論文,曾獲一、二等獎。

  經過長期的不懈努力,我的業務水平和教學成績有了顯著提高,科研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也得到了領導、老師和學生們的認可。當然,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領導、同事們的支援和幫助。有了良好的工作環境,以後一定倍加努力,力爭做到更好。


個人成長教育案例
八年級歷史教學工作計劃
相關知識
個人成長教育案例範文
個人成長教育案例
兒童成長教育案例
新教師個人成長總結報告範文
班主任成功的教育案例範文
班主任成功的教育案例範文
關於大學生法制教育案例範文
初中教育案例範文
心理諮詢師個人成長報告範文3篇_個人成長分析報告範文
小學數學教育案例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