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課標卷模擬試題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高考是選拔人才的高規格的考試,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閱讀參考。

  

  第Ⅰ卷 閱讀題

  甲必做題

  一、現代文閱讀I 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l~3題。

  悲劇產生於社會的矛盾、兩種社會力量的衝突。衝突雙方分別代表著真與假、善與惡、新與舊等對立的兩極,卻總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敗、死亡、毀滅為結局,他們是悲劇的主人公。因為他們的力量還比較弱小,還無法與強大的舊勢力或邪惡力量抗衡,正義的要求不能實現,於是形成了悲劇。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指出,悲劇描寫了比現實中更美好同時又是“與我們相似的”人物,通過他們的毀滅“引起憐憫和恐懼來使感情得到陶冶”,即產生淨化的作用。

  然而,悲劇不僅表現衝突與毀滅,而且表現抗爭與拼搏,這是悲劇具有審美價值的最根本的原因。魯迅說過:“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這種毀滅是抗爭、拼搏以後的毀滅,抗爭與拼搏體現了人的一種精神。古希臘神話中普羅米修斯為了人類從天上盜取火種,觸怒了主神宙斯,被鎖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鷹啄食肝臟,但普羅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後墜入深淵。羅丹的大理石雕塑《馬身人首》中,人臂絕望地撲向一個它所抓不到的目標,而馬足則陷於塵土不能自拔,表現出人性與獸性的衝突,象徵著靈與肉的鬥爭,具有強烈的悲劇性。可以說,沒有抗爭就沒有悲劇,衝突、抗爭與毀滅是構成悲劇的三個主要因素。

  悲劇的審美價值的載體只能是文學藝術。因為人生有價值的東西、美好事物的毀滅是令人傷悲的,因此現實中的悲劇不能作為直接的審美物件來欣賞,否則人就是泯滅了人性的人了。現實中的悲劇只能激起人的同情、義憤,迫使人採取嚴肅的倫理態度和實踐行動。民主革命時期,在演出歌劇《白毛女》的過程中,曾多次出現扮演地主黃世仁的演員被打甚至險遭槍擊的事件,這是人們以實際的道德評價代替了審美活動。現實的悲劇只在客觀上具有悲劇的審美性質,它們必須以文學藝術的形式表現出來,才能成為欣賞的物件,美學上所謂的“以悲為美”才能實現。

  悲劇成為審美物件只能以文學藝術的形式出現,原因在於它需要建立悲劇事件與人的心理距離。不僅遙遠的時間會使過去的現實悲劇的悲慘因素淡化,就是很近的時間間隔也可以使人不陷入現實。這裡還有一個空間的間隔,悲劇藝術展現的畢竟是一個人們不熟悉或有點陌生的空間,這就使人們不容易介入其中,而能夠客觀、超然地看待。當然,在欣賞中審美主體可以“審美地”加入悲劇衝突,體驗悲劇客體的巨大和狂暴、悲劇主體的抗爭和悲痛,從而感受到強烈的震撼和刺激,獲得悲劇感和審美愉悅。

  悲劇表現的不是人生的歡樂或全然的幸福,而是悲劇主體對待痛苦和死亡的方式,這是人類社會和人類活動中十分重要、嚴肅的一面。悲劇在表現對偉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毀的同時,更表現出無法摧毀的人的偉大和崇高。

  ***摘編自王曉旭《美的奧祕》***

  1.下列各項中,其性質不屬於原文所論悲劇的一項是

  A.在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中,祝英臺女扮男裝外出求學,為追求愛情自由,面對封建勢力的巨大壓力,拒絕委曲求全,最後觸碑殉情,化成蝴蝶。

  B.在甲午海戰中,清軍致遠艦在中彈累累、艦身傾斜、彈藥耗盡的情況下,開足馬力,衝向日本吉野艦,最後被魚雷擊中,沉人海中,200多名官兵壯烈殉國。

  C.在電影《狼牙山五壯士》中,五位八路軍戰士為了掩護大部隊撤退及當地群眾安全轉移,阻擊了3000多名日寇的多次進攻,彈盡糧絕之後,跳下懸崖。

  D.老舍筆下的祥子,純樸善良,勤勞能幹,有著駱駝般堅韌的精神,在飽受舊社會、舊制度的沉重打擊之後,淪為自甘墮落的行屍走肉。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在悲劇衝突中,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總是以失敗、死亡、毀滅為結局,他們是悲劇的主人公,即悲劇主體,而其對立面則是悲劇客體。

  B.在羅丹的《馬身人首》雕塑中,人首和人臂是人、靈和人性的象徵,馬身和馬足則是獸、肉和獸性的象徵,獸性和人性的矛盾構成了人間的悲劇。

  C.當悲劇以文學藝術的形式出現,悲劇事件與觀眾或讀者之間就會具有一定的心理距離,這樣人們就不至於獲得悲劇感,學科網從而不至於介入悲劇衝突之中。

  D.悲劇主體的死亡意味著肉體力量的失敗,卻並不意味精神力量的失敗,所以說悲劇在表現偉大和崇高的人被摧毀的同時,更表現出人的無法摧毀的偉大和崇高。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亞里士多德認為悲劇具有“淨化”作用。他所說的“淨化”,不是指受眾在生理上的發洩,如呼喊、哭泣等,而是指他們道德、精神和情感的提升。

  B.悲劇在表現衝突與毀滅的同時,也表現抗爭與拼搏,因此奴方力量越是懸殊,主體的抗爭越是艱難,所體現的精神就越強大,悲劇的審美價值也越高。

  C.在歌劇《白毛女》的演出過程中,扮演地主黃世仁的演員被激憤的觀眾毆打的事件,說明人們的實際道德評價是不可能把現實的悲劇作為審美物件的。

  D.人們之所以喜歡欣賞悲劇,是因為悲劇會引起人的悲傷、畏懼、憐憫,使人在強烈的痛苦中獲得一種快感,所謂“以悲為美”的意思全在於此。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於休烈,河南人也。至性貞愨,機鑑敏悟。自幼好學,善屬文。舉進士,授祕書省正字。轉比部員外郎,郎中。楊國忠輔政,排不附己者,出為中部郡太守。值祿山構難,肅宗踐祚,休烈遷太常少卿,知禮儀事,兼修國史。肅宗自鳳翔還京,勵精聽受,嘗謂休烈日:“君舉必書,良史也。朕有過失,卿書之否?”對日:“禹、湯罪己,其興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規過,臣不勝大慶。”時中原蕩覆,典章殆盡,無史籍檢尋。休烈奏日:“《國史》《實錄》,聖朝大典,修撰多時,今並無本。伏望下御史臺推勘史館所由,令府縣招訪。有人別收得《國史》《實錄》,如送官司,重加購賞。”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韋述陷賊,入東京,至是以其家藏《國史》一百一十三卷送於官。休烈尋轉工部侍郎、修國史,獻《五代帝王論》,帝甚嘉之。宰相李揆矜能忌賢以體烈修國史與己齊列嫉之奏為國子祭酒權留史館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代宗即位,甄別名品,宰臣元栽稱之,乃拜右散騎常侍,依前兼修國史,累封東海郡公,加金紫光祿大夫。在朝凡三十餘年,歷掌清要,家無儋石之蓄。恭儉溫仁,未嘗以喜慍形於顏色。而親賢下士,推轂後進,雖位崇年高,曾無倦色。篤好墳籍,手不釋卷,以至於終。大曆七年卒,年八十一。是歲春,休烈妻韋氏卒。上特詔贈韋氏國夫人,葬日給鹵簿鼓吹。及聞休烈卒,追悼久之,褒贈尚書左僕射,賻絹百匹、布五十端,遣謁者內常侍吳承倩就私第宣慰。儒者之榮,少有其比。

  ***節選自《舊唐書·於休烈傳》***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自幼好學,善屬文 屬文:撰寫文章。

  B.值祿山構難,肅宗踐祚 踐祚:帝王即位。

  C.肅宗自鳳翔還京,勵精聽受 勵精:專心致志。

  D.時中原蕩覆,典章殆盡 蕩覆:動盪傾覆。

  5.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宰相李揆矜能忌賢/以休烈修國史與己齊列/嫉之/奏為國子祭酒/權留史館/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B.宰相李揆矜能忌賢/以休烈修國史與己齊列/嫉之/奏為國子祭酒/權留史館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C.宰相李揆矜能忌賢/以休烈修國史與己齊列/嫉之/奏為國子祭酒/權留史館/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D.宰相李揆矜能忌賢/以休烈修國史與己齊列/嫉之/奏為國子祭酒/權留史館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休烈忠誠機敏,謹遵職業操守。他自幼好學,入仕後受到楊國忠排擠,離京到地方任職;安祿山叛亂後,他直言不諱地回答了肅宗關於史官職責的問題。

  B.休烈審察形勢,做好本職事務。當時歷經戰亂,典章史籍散佚,他提出購求當朝大典以備查檢使用,最終得到前修史官韋述家藏《國史》一百餘卷。

  C.休烈淡泊名利,終生好學不倦。他雖遭貶職,卻恬然處之,毫不在意,在朝三十餘年,歷任要職,並無多少積蓄;喜好典籍,終日捧讀,直至去世。

  D.休烈夫婦去世,盡享身後哀榮。他夫人去世,皇上特詔追贈她國夫人;他本人去世,皇上追念許久,追贈他尚書左僕射,並派專人到他家表示慰問。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禹、湯罪己,其興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規過,臣不勝大慶。

  ***2***而親賢下士,推轂後進,雖位崇年高,曾無倦色。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8~9題。

  阮 郎歸 無名氏①

  春風吹雨繞殘枝,落花無可飛。小池寒淥欲生漪,雨晴還日西。

  簾半卷,燕雙歸。諱愁無奈眉②。翻身整頓著殘棋,沉吟應劫遲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觀。②諱愁:隱瞞內心的痛苦。③劫:圍棋術語。

  8.詞上半闋的景物描寫對全詞的感情抒發起了什麼作用?請結合內容分析。***5分***

  9.末尾兩句表現了詞中人物什麼樣的情緒?是如何表現的?請簡要闡述。***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在《離騷》中表現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難生活,並因此流淚嘆息的名句是“ ”。

  ***2***李白《蜀道難》中“ ”兩句寫山勢高險,即便是善飛的黃鶴、輕捷的猿猴都很難越過。

  ***3***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鳥以抒發自己悲憤情感的名句是“ ”。

  乙選做題

  請考生在第三、四兩大題中選定其中一大題作答。注意:作答前必須用28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大題題號後的方框塗黑。只能做所選定大題內的小題,不得選做另一大題內的小題。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大題計分。

  三、文學類文字閱讀***25分***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古渡頭

  葉紫

  太陽漸漸地隱沒到樹林中去了,晚霞散射著一片凌亂的光輝,映到茫無際涯的淡綠的湖上,現出各種各樣的色彩來。微***動著皺紋似的浪頭,輕輕地吻著沙岸。

  破爛不堪的老渡船,橫在枯楊的下面。渡夫戴著一頂尖頭的斗笠,彎著腰,在那裡洗刷一葉斷片的船篷。

  我輕輕地踏到他的船上,他抬起頭來,帶血色的昏花的眼睛,望著我大聲說道:“過湖嗎,小夥子?”

  “唔,”我放下包袱,“是的。”

  “那麼,要等到明天哆。”他又彎腰做事去了。

  “為什麼呢?”我茫然地,“我多給你些錢不能嗎?”

  “錢?你有多少錢呢?”他的聲音來得更加響亮了,教訓似的。他重新站起來,拋掉破篷子,把斗笠脫在手中,立時現出了白雪般的頭髮,“年紀輕輕,開口就是‘錢’,有錢就命都不要了嗎?”

  我不由得暗自吃了一驚。

  他從艙裡拿出一根菸管,飽飽地吸足了一口,接著說:“看你的樣子也不是一個老出門的。哪裡來的呀?”

  ‘‘從軍隊裡回來。”

  “軍隊裡?……”他又停了一停,“是當兵的吧,為什麼又跑開來呢?”“我是請長假的。我媽病了。”

  “唔!…·””

  兩個人都沉默了一會兒,他把煙管在船頭上磕了兩磕,接著又燃第二口。

  夜色蒼茫地侵襲著我們的周圍,浪頭盪出了微微的合拍的呼嘯。我的心裡偷偷地發急,不知道這老頭子到底要玩什麼花頭。於是,我說:

  “既然不開船,老人家,就讓我回到岸上去找店家吧!”

  “店家,”老頭子用鼻子哼著, “年輕人到底不知事。回到岸上去還不同過湖一樣的危險嗎?到連頭鎮去還要退回七里路。唉!年輕人……就在我這船中過一宵吧。”

  他擦著一根火柴把我引到船艘後頭,給了我一個兩尺多寬的地方。好在天氣和暖,還不至於十分受凍。

  當他再擦火柴吸上了第三口姻的時候,他的聲音已經和緩多了。我躺著,一面細細地聽著孤雁唳過寂靜的長空,一面又留心他和我談的一些江湖上的情形,和出門人的祕訣。

  “……就算你有錢吧,小夥子,你也不應當說出來的。這湖上有多少歹人啊!……我歡喜你這樣的孝順孩子。是的,你的媽媽一定比我還歡喜你,要是在病中看見你這樣遠跑回去。只是,我呢?……我,我有一個桂兒。你知道嗎?我的桂兒,他比你大得多呀!你怕不認識他吧?外鄉人……那個時候,我們爺兒倆同駕著這條船。我給他收了個媳婦……”“他們呢?”

  “他們?那一年,北佬來,你知道了嗎?北佬打了敗仗,從我們這裡過,我的桂兒給北佬兵拉著,要他做佚子。桂兒,他不肯,臉上一拳!我,我不肯,臉上一拳!……小夥子,你做過這些個喪天良的事情嗎?……

  “小夥子!你看,我等了一年,我又等了兩年,三年……我的兒媳婦改嫁給賣肉的朱鬍子了,我的孫子長大了。可是,我看不見我的桂兒,我的孫子他們不肯給我……他們說:‘等你有了錢,我們一定將孫子給你送回來。’可是,小夥子,我得有錢呀!

  “結冰,落雪,我得過湖;颳風,落雨,我得過湖……

  “年成荒,捐重,湖裡的匪多,過湖的人少,但是,我得找錢……

  “小夥子,你是有爹媽的人,你將來也得做爹媽的。我歡喜你,要是你真的有孝心,你是有好處的,像我,我一定得死在這湖中。我沒有錢,我尋不到我的桂兒,我的孫子不認識我,沒有人替我做墳,沒有人給我燒紙錢……我說,我沒有喪過天良,可是天老爺他不向我睜開眼睛……”

  他逐漸地說得悲哀起來,終於哭了,不住地把船篷弄得呱啦呱啦地響;他的腳在船艙邊下力地蹬著。可是,我尋不出來一句能夠勸慰他的話,心頭像給什麼東西塞得緊緊的。

  外面風浪漸漸地大了起來,我翻來覆去地睡不著,他也翻來覆去地睡不著。

  可是,第二天,又是一般的微風,細雨。太陽還沒有出來,他就把我叫起了。他的臉上絲毫看不出一點異樣的表情來,好像昨夜間的事情,全都忘記了。

  我目不轉睛的瞧著他。

  “有什麼好瞧呢?小夥子!過了湖,你還要趕你的路程呀!”

  離開渡口,因為是走順風,他就搭上櫓,扯起破碎風篷來。他獨自坐在船艘上,毫無表情地捋著雪白的鬍子,任情地高聲朗唱著:

  我住在這古渡前頭六十年。 我不管地,也不管天,

  我憑良心吃飯,我靠氣力賺錢!

  有錢的人我不愛,無錢的人我不憐!

  ……

  ***有刪改***

  ***1***下列對作品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作品以抒情的筆調敘述了渡夫的人生遭遇和心靈世界,反映了動盪不安的現實,表達了作者對底層勞動人民的同情和對當時社會的不滿。

  B.渡夫不願馬上開船送我過湖,還教訓我:“年紀輕輕,開口就是‘錢”,有錢就命都不要了嗎?”這讓我暗自吃驚,因為我擔心他謀財害命。

  C.渡夫沒有讓我回到岸上去,而是讓我在他船裡過一宵,因為他看我太年輕,怕我遇到不測,想告訴我一些江湖上的情形和出門在外的經驗。

  D.渡夫在船裡把他兒子桂兒被北佬抓做佚子的事情告訴我,這一方面表達他對我孝順母親的讚賞和羨慕之情,一方面表達他失子之後的孤獨和憂慮。

  E.第二天一早,我被渡夫叫起來之後,目不轉睛地瞧著他,發現他的臉上沒有什麼異樣的表情,想知道他為什麼把昨夜的事情全都忘記了。

  ***2***作品中的渡夫有哪些性格特點?請簡要分析。***6分***

  ***3***作品是怎樣敘述渡夫的故事的?這樣寫有什麼好處?請簡要分析。***6分***

  ***4***作品為什麼以渡夫的任情高歌為結尾?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8分***

  四、實用類文字閱讀***25分***

  1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科學巨人玻爾

  1927年,第五屆索爾維物理學會議在布魯塞爾召開,激烈的辯論很快就變成了一場愛因斯坦與玻爾之間的“決鬥”。這場辯論在三年後的第六屆索爾維會議上戰火再續,玻爾獲得勝利,他所代表的哥本哈根學派因此獲得了大多數物理學家的認同,他們對量子力學的解釋也被奉為正統解釋。這次辯論就是著名的“愛因斯坦一玻爾論戰”,有人稱之為物理學史上的“巔峰對決”。

  愛因斯坦和玻爾這兩位科學巨人的背後,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一相對論和量予力學。他們的爭論曠日持久,幾乎所有理論物理學家都被吸引並參與進來,樂此不疲。儘管兩人的科學理論和思想觀點始終沒能調和,但他們卻結下了長達數十年的友誼。玻爾高度評價他與愛因斯坦的學術之爭,認為它是自己“許多新思想產生的源泉”。愛因斯坦也稱讚說:“很少有誰像玻爾那樣,對隱祕的事物具有如此敏銳的直覺,同時又兼有如此強有力的批判能力。他是我們時代科學領域偉大的發現者之一。”

  與愛因斯坦更個性化的獨自研究不同,玻爾周圍聚集著許多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他不但有革新的勇氣,更是一位偉大的伯樂。他為量子物理學培養和組織了一支創新發展的隊伍,人們稱之為“哥本哈根學派”。後來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玻恩、海森伯、泡利以及狄拉克等都曾是其主要成員。

  哥本哈根學派活動的大本營就是哥本哈根理論物理研究所。該所是玻爾在1917年申請,並於l921年正式成立的。他以著名科學家的身份為研究所作擔保,籌集了大量資金。在任所長的40年間,他以特有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青年才俊,使研究所成為當時全世界最重要、最活躍的量子力學研究中心。這裡先後培養了600多名物理學家。玻爾使這個科學家群體中的每個個體的力量發揮到極致,形成了以集體討論和自由探索為特徵的研究風格。他還經常在此舉辦非公開的小型年會,邀請各國著名的物理學家出席,相互學習,啟發交流。這裡沒有論資排輩,只有挑戰與爭鳴,形成了富有激情和活力、不斷進取的學術精神,人們譽之為“哥本哈根精神”,這種精神至今仍在科學研究領域受到推崇。量子力學每前進一步,或多或少都與這個學派科學家的合作研究有關。可以說,玻爾領導的哥本哈根學派具備了一個科學學派應有的優秀特質。

  希特勒上臺後,玻爾以訪問德國為名,暗地調查德國科學家的安全情況,然後設法把可能受到迫害的猶太科學家轉移到安全地方。他還積極創立和參加丹麥救援組織,盡力幫助逃到哥本哈根的科學家與其他難民。

  德國納粹控制丹麥後,玻爾起初留在國內,與抗敵組織保持密切聯絡。他一貫的不合作態度,令納粹非常惱火。1943年玻爾受到納粹分子的威脅,他冒險出逃,歷盡艱險,輾轉到達美國。在美期間,為抗擊法西斯,他曾參加***的研製工作。在研製過程中,他就考慮到這一研究成果對未來世界的影響,並曾多次接觸英美首腦,建議他們及早與蘇聯達成控制原子武器的協議,但沒有成功。

  二戰後,玻爾積極倡導和實施國際間的科學合作。l957年,美國福特基金會將第一屆“原子為了和平”獎授予玻爾,以表彰他“在全世界迫切需要的原則上,以友好的精神進行科學探索,在和平利用原子能以滿足人類需要方面作出了榜樣”。

  ***摘編自鄒麗焱《玻爾傳》***

  相關連結

  ①玻爾***1885~1962***,丹麥物理學家。在普朗克量子假說和盧瑟福原子行星模型的基礎上,於l913年提出氫原子結構和氫光譜的初步理論。稍後,又提出‘‘對應原理”。對量子論和量子力學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l927年又提出互補原理。在原子核反應理論、解釋重核裂變現象等方面,也有重要貢獻。獲19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摘自《辭海》第六版***

  ②1918年,玻爾的老師盧瑟福邀請他赴英國工作,他在回信中說:“雖然哥本哈根大學在財力、人員、能力和實驗室管理上,都達不到英國的水平,但我立志盡力幫助丹麥發展自己的物理學研究工作……我的職責是在這裡盡我的全部力量。”***摘自戈革《玻爾集》***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愛因斯坦與玻爾在爭鳴中惺惺相惜,愛因斯坦高度評價玻爾的貢獻,玻爾也感念愛因斯坦的支援,他們之間建立了長久的友誼。

  B.玻爾以自己創辦的研究所為平臺,通過邀請各國科學家前來交流學習,使團隊的成員能有機會博採眾長,不斷髮展量子力學理論。

  C.玻爾敏銳察覺到納粹將要對猶太人實施迫害,及時轉移了大批猶太科學家,後來還親自參加了丹麥的抗敵組織,反對納粹暴行。

  D.玻爾不但有科學家的直覺,也不乏政治家的遠見。他預感到核武器的危害,試圖盡力說服各大國首腦達成禁止使用核武器的協議。

  E.玻爾致力於維護世界和平,為科學技術的國際間合作及和平利用原子能作出了卓越貢獻,並獲得了“原子為了和平”獎。

  ***2***為什麼愛因斯坦和玻爾的論戰被稱為物理學史上的“巔峰對決”?請結合材料簡述原因。***6分***

  ***3***文中說:“玻爾領導的哥本哈根學派具備了一個科學學派應有的優秀特質。”請結合材料,具體分析哥本哈根學派有哪些“優秀特質”。***6分***

  ***4***玻爾“特有的人格魅力”表現在哪些方面?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8分***

  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成語,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①醫療質量是關係到病人生命安危的大事,救死扶傷是醫務人員 _________ 的天職。

  ②中國傳統的嚴父慈母型的家庭關係,常令父親們 _________地承擔起教育子女的義務。③在全國比賽中屢獲金獎的我省雜技團,_________ 地承擔了這次出國演出任務。

  A.當仁不讓 責無旁貸 義不容辭 B.責無旁貸 義不容辭 當仁不讓

  C.義不容辭 責無旁貸 當仁不讓 D.義不容辭 當仁不讓 責無旁貸

  1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

  A.作為古希臘哲學家,他在本體論問題的論述中充滿著辯證法,因此被譽為“古代世界的黑格爾”。

  B由此可見,當時的設計者們不僅希望該過程中藝術活動是富有創造性的,而且技術活動也是富有創造性的。

  C.本書首次將各民族文學廣泛載人中國文學通史,但就其章節設定、闡釋深度等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D.古代神話雖然玄幻瑰奇,但仍然來源於生活現實,曲折地反映了先民們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

  15.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中國珠算是以算盤為工具進行數字計算的一種方法,藉助算盤和口訣,通過人手指撥動算珠,就可以完成高難度計算。______,______, 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 。2013年12月4日,“中國珠算”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①即便是不識字的人也能熟練掌握

  ②珠算算盤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③包含了珠算的所有祕密

  ④蘊含了座標幾何的原理

  ⑤用珠算運算,無論速度還是準確率都可以跟電子計算器媲美

  ⑥珠算口訣則是一套完整的韻味詩歌

  A.②③⑥④⑤① B.②④⑥③①⑤ C.⑤①②⑥③④ D.⑤②③⑥④①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l5個字。***5分***

  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大氣保溫氣體之一。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會導致全球變暖,造成天氣乾旱或旱澇不均,甚至可能造成海洋水位上升,淹沒大量沿海城市, 。然而,也有研究指出, :比如增加的二氧化碳可以給植物“施肥”,有利於植物的生長。但這必須有個前提,植物還活著!如果土壤被汙染, ,我們就失去了這些向大氣中釋放氧氣的“氧氣工廠”和“空氣淨化器”。

  17.下面是某中學暑期瑤族村考察的初步構思框架,請把這個構思寫成一段話,要求內容完整,表述準確,語言連貫,不超過75個字。***6分***

  六、寫作***60分***

  1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

  “山羊過獨木橋”是為民學校傳統的團體比賽專案。規則是,雙方隊員兩兩對決,同時相向而行,走上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獨木橋,能突破對方阻攔成功過橋者獲勝,最後以全隊通過人數多少決定勝負。因此習慣上,雙方相遇時,會像山羊抵角一樣,盡力使對方落下橋,自己通過。不過,今年預賽中出現了新情況:有一組比賽,雙方選手相遇時,互相抱住,轉身換位,全都順利過了橋。這種做法當場就引發了觀眾、運動員和裁判員的激烈爭論。

  事後,相關的思考還在繼續。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新課標高考語文模擬題
七年級語文上冊期中檢測試題及答案
相關知識
高考語文課標卷模擬試題
高考語文課標試卷及答案
高考語文課堂基礎複習題及答案
高一語文蘇教版模擬試卷
高考語文錯別字辨析試題及答案
高考語文錯別字辨析試題及答案***2***
高考語文錯別字辨析試題及答案***2***
三年級語文下期末模擬試題及答案
高中語文課標考試題
高考語文全國卷各題型答題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