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跨文化意識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影響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論文關鍵詞:跨文化意識 大學英語教學 障礙
    論文摘要: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文化是語言所承載的內容。英語教學不僅是語言知識本身的教授,更應包括這種語言背後所承載的文化的傳播,因此,跨文化意識的培養對英語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現代大學英語教學應注重分析跨文化交際中的各種障礙,探索培養跨文化意識的有效途徑。
    外語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實現跨文化交際,使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夠進行交流。語言與文化是密切關聯的,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文化是語言所承載的內容。英語教學不僅是語言知識本身的教授,更應包括這種語言背後所承載的文化的傳播。學習英語這種語言,一定會涉及這一語言所反映的文化。學了幾句英語,不分場合隨便亂說,這是十分危險的。但長期以來,我們的教學對這個方面重視不足。許多課文的對話大致都是“中文的思想+英文的形式”,卻忽略了講話是否得體這一重要方面。
    一、語言與文化的關係
    文化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從文學、藝術到倫理、哲學,從政治、法律到經濟、道德,從宗教、習俗到衣食住行,以及性別、職業、階層等個人角色,無所不包。而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隨著社會的產生而產生、發展而發展,屬於文化範疇,是文化的一部分,並對文化起著重要的作用。西方語言學家們早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就注意到了文化與語言的不可分割性。美國語言學家Sapir***1921***曾說:“語言有一個環境,語言是學習文化最豐富的源泉。”董亞芬***1997***指出:“任何一種民族語言都是該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載體。在語言材料中,篇章、句子甚至每個詞無不包含著本民族的文化資訊。”因此,學習語言必然涉及到文化對比研究,更涉及到跨文化交際相關課程的學習,在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過程中,必須增強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
    二、跨文化意識與英語教學的關係
    ***一***什麼是跨文化意識
    跨文化意識就是指參與交流者認識到跨文化交際是跨越語言文字、跨越文化的資訊交流,要求其對兩種語言背後的文化有整體認識以及對相關的知識有相應儲備。
    跨文化意識有四個層次。在第一層次只是注意到一些表面的文化特徵。例如.注意到日本人常常用鞠躬表達對客人的敬意;第二層次是對於對方文化與自己文化的顯著差異,特別是對某些有意義的文化特徵有所察覺,這時文化衝突往往會發生;在第三層次,對於與自己文化有著顯著差異的文化特徵在理論上或是理性上能夠理解;第四層次是最難達到的目標,在這個階段可以設身處地地為對方著想.真正理解對方的所作所為,這往往是通過長期的生活體驗才能獲得的。
    ***二***文化教學的必要性
    西方外語界流傳著一句話:“一旦學了一門外語,你就不再是以往的自己了。”這句話揭示了學習外語和學習外國文化之間不可避免的聯絡:一個操雙語者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雙重文化者。
    從英語教學的角度看,跨文化意識即指對英語國家歷史、地理、政治概況以及風土人情等知識的瞭解。傳統意義上的英語教學往往只是注重對語篇本身等的複述和理解。但是,實際上,語篇本身並不具備任何意義。語篇理解是學習者將語篇本身的內容與自己已經具備的文化背景知識結合的結果。所以,事先了解相關背景知識,積累英語國家風土人情等基本知識,把握國際動態及新聞是非常重要的,否則英語學習就成無源之水了。因此,在教學活動中培養跨文化意識對促進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三、跨文化交際過程中的障礙
    ***一***文化差異
    文化差異是造成跨文化交際產生困難的根本原因。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間存在很大差異,可以體現在道德標準、社會關係、社會禮儀和社會風俗等方面。比如:西方文化崇尚個人主義,強調個性;而中國文化推崇集體主義,群體意識。東方人表達方式較為含蓄,在間候語中,中國人常問“去哪兒?”“吃飯了嗎?”這在西方人看來似乎是廢話或者侵犯他人隱私,西方人見面常用‘`Hello! " "Hi!”。由於文化差異的影響,東西方民族成員在跨文化交際中出現的障礙不勝列舉。
    ***二***思維模式差異
    Sapir曾經指出,語言不僅是交際工具,同時也是社會文化現實的反映,語言不僅傳播資訊,交流思想,同時也影響我們的思維。由於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有著不同的思維習慣和思維特點,因而影響著跨文化交際的順利實現。中、西方思維模式差異很大:西方文化的思維模式注重邏輯和分析,而東方文化的思維模式則表現出直覺整體性;西方人的思維為直線式,而東方人的思維為曲線式;西方人注重抽象思維,他們擅長運用抽象的概念表達具體的事物,而中國人習慣用形象方法表達抽象的概念;中國的文化傳統比較強調大局觀,主張凡事從大處著眼,所以其敘事的順序,時間與地點的表述,姓與名的排列等,往往由大到小,由整體到區域性,英、美文化則比較強調個體因素,看問題的角度常常由小到大,由個體到整體。

    ***三***價值觀念的差異
    和思維方式一樣,價值觀念同屬文化中的深層結構。在跨文化交際中,價值觀念決定了人們的交際行為方式。在西方文化中,個體主義是首要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意味著個人利益至高無尚,所以強調個人力量,即我們所說的突出個人英雄主義;而講求中庸,貴在和諧則是中國文化的價值取向,這種和諧表現在宇宙中的各個方面要均衡,是以家國為本位的群體社會結構決定的。在跨文化交際中,不同文化的成員若忽視價值觀念在交際中的潛在影響,就會造成交際障礙。
    ***四***民族中心主義,缺乏跨文化意識
    民族中心主義是指按照本民族文化的觀念和標準去理解、衡量或判斷他族成員的行為舉止、交際方式、社會習俗、管理模式以及價值觀念等。民族中心主義使得參與者在跨文化交際中,潛意識地忽略了不同文化的差異,缺少交際中必要的移情******empathy***,導致跨文化交際失敗。這種在跨文化交際時的語用失誤屬於文化負遷移,是人們跨文化意識的缺乏。

試論語言意識在英語教學中的滲透
淺析提高商務英語在國際貿易業務中的運用研究
相關知識
淺談跨文化意識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影響
文化意識培養在外語教學中的問題與策略
文化因素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論文
淺談從圖式理論看跨文化意識在口譯教學中的作用
淺談旅遊翻譯中的跨文化意識
淺談英美文學教學與跨文化意識的培養
淺析英語專業翻譯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匯入
淺析商務英語口譯中的跨文化意識及口譯策略
關於中式菜譜翻譯中的跨文化意識
重視語言文化差異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