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歲的閱讀理解題及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自己十七歲時,曾經多麼強烈憎惡媽媽堅持遞過來的雨傘。十七歲會發生什麼事,誰也不會知道。下面由小編為你帶來關於十七歲的閱讀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十七歲的閱讀材料

  ①我到劍橋演講,華飛從德國飛來相會。西斯羅機場到劍橋小鎮還要兩個半小時的巴士車程,我決定步行到巴士站去接他。走過一棟又一棟16世紀的紅磚建築,穿過一片又一片嫩青色的草坪,到了所謂巴士站,不過是一個小亭子,已經站滿了候車躲雨的人。於是我立在雨中等。

  ②兩隻鴛鴦把彼此的頸子交繞在一起,睡在樹蔭裡。橫過大草坪是一條細細的泥路,一排鵝,搖搖擺擺地往我的方向走來,好像一群準備去買菜的媽媽們。走近了,才赫然發現她們竟然不是鵝,是加拿大野雁,在劍橋過境。

  ③接連來了好幾班巴士,都是從西斯羅機場直達劍橋的車,一個一個從車門鑽出的人,卻都不是他。傘的遮圍太小,雨逐漸打溼了我的鞋和褲腳,寒意使我的手冰涼。等候的滋味──多久不曾這樣等候一個人了?能夠在一個陌生的小鎮上等候一輛來自機場 的巴士,裡頭載著自己十七歲的孩子,挺幸福。

  ④他出來的時候,我不立即走過去,遠遠看著他到車肚子裡取行李。十七歲的少年,兒童臉頰那種圓鼓鼓的可愛感覺已經被刀削似的線條所取代,稜角分明。他發現了我,望向我的眼睛既有感情卻又深藏不露,很深的眼睛。

  ⑤我遞過一把為他預備的傘,被他拒絕。“這麼小的雨。”他說。“會感冒。”我說。“不要。”他說。細細的飄雨濡溼了他的頭髮。

  ⑥我頓時失神,自己十七歲時,曾經多麼強烈憎惡媽媽堅持遞過來的雨傘。

  ⑦放晴後,我們沿著康河散步。徐志摩的康河,原來是這種小橋流水人家的河,蜿蜒無聲地汨汨穿過芳草和學院古堡。走到一條分支小溪溝,看見水光粼粼的小溪裡,隱約有片白色的東西飄浮──是誰不小心落了一件白襯衫?

  ⑧走近看,那白襯衫竟是一隻睡著了的白天鵝,脖子卷在自己的鵝絨被上,旁邊一隻小鴨獨自在玩水的影子。我跪在江離叢中拍攝,感動得眼睛潮溼。華飛一旁看著我泫然欲泣的樣子,淡淡地說,“小孩!”

  ⑨到國王學院對面吃早餐,典型的“英式早餐”送來了:炒蛋、煎肉、香腸、蘑菇、烤蕃茄……又油又重,我拿起刀叉,突然失聲喊了出來,“我明白了。”

  ⑩他看著我。

  ⑾原來,簡單的麵包果醬早餐稱做“歐陸”早餐,是相對於這種重量“英國”早餐而命名的。

  ⑿他笑也不笑,說,“大驚小怪,你現在才知道啊!”然後慢慢地塗果醬,慢慢地說,“我們不稱英國人歐洲人啊,他們的一切都太不一樣了,英國人是英國人,不是歐洲人。”

  ⒀走到三一學院門口,我指著一株瘦小的蘋果樹,說,“這號稱是牛頓那棵蘋果樹的後代。”他說,“你不要用手去指,像個小孩一樣。你說就好了。”經過聖約翰學院,在一株巨大的栗子樹上我發現一隻長尾山雉,興奮地指給華飛看──他卻轉過身去,離我五步之遙,站定,說,“拜託,媽,不要指,不要指,跟你出來實在太尷尬了。你簡直就像個沒見過世界的五歲的小孩!”

  十七歲的閱讀題目

  1、在“我”看來,“十七歲”的兒子有了很大的變化,本文通過哪幾件事表現了“十

  七歲”兒子的變化?請用簡潔的語言加以概括。***3分***

  2、文章第一段寫“我”前往巴士站接兒子,而第二段描寫“兩隻鴛鴦”和“一排過境的加拿大野雁”有何作用?***4分***

  3、文中的華飛是一個怎樣的孩子?***3分***

  4、文章結尾,華飛說“你簡直就像個沒見過世界的五歲的小孩!”從這句話中,你讀出了華飛怎樣的心理?***3分***

  十七歲的閱讀答案

  1、***3分,寫出其中三件事即得滿分******1***兒子拒絕了“我”遞給他的雨傘。***2***兒子對“我”為天鵝與野鴨和諧相處的話面而流淚感到很淡然。***3***兒子笑“我”不知道什麼是英式早餐。***4***兒子對“我”指蘋果樹和長尾山雉感到很丟臉。***

  2、***4分***以兩幅溫馨和諧的畫面烘托“我”去接兒子時的高興心情,併為下文寫“我”與兒子之間的隔膜作對比。

  3、***3分,寫出其中三點即得滿分***正在走向成熟;眼界開闊、有獨立意識;對事物有獨特的想法;對母親的感情內斂不張揚;自認為成熟長大,對母親的關心不理不睬。

  4、***3分***從這句話中讀出了華飛對母親行為的埋怨和不滿;華飛認為母親幼稚、母親的做法有損自己的形象,這正是一個十七歲孩子在成長階段的表現。


風華絕代錢鍾書閱讀理解題及答案
大風的閱讀答案
相關知識
十七歲的閱讀理解題及答案
傷口現代文的閱讀理解題及答案
感謝貧窮的閱讀理解題及答案
楊柳豐子愷的閱讀理解題及答案
豐圖義倉的閱讀理解題及答案
天階趙愷的閱讀理解題及答案
粉筆讚的閱讀理解題及答案
放鴨莫言的閱讀理解題及答案
放學記敘文的閱讀理解題及答案
放心不下的閱讀理解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