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如何搞好學習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4日

  中學生不努力學習,沒有意識要學習,那麼,怎麼辦呢?其實這需要老師,家長,還有學生共同努力去改變。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到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教師首先要關心學生的一下幾種情況:

  ***1***學習努力不努力,刻苦不刻苦?

  ***2***有沒有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如何?***

  3***學習時有沒有獨立性,是否總想依賴教師?

  ***4***遇到困難有沒有信心,能不能主動克服?

  ***5***學習時間長了煩不煩,有沒有毅力?

  ***6***對學習有沒有榮譽感,學習上有沒有爭強好勝的勁頭?

  ***7***上課聽講專心嗎,有沒有小動作?

  ***8***上課愛不愛舉手回答問題?

  ***9***能認真完成作業嗎?有沒有偷獺的情況?

  ***10***做作業快不快,有沒有磨蹭的現象?

  ***11***做作業仔細不仔細,有沒有馬虎的習慣?

  ***12***做完作業能自己檢查嗎,會不會查漏補缺?

  ***13***每天能預習嗎,預習效益如何?

  ***14***每天能複習功課嗎,是否等到期末才複習?

  ***15***學習時有沒有計劃,有作息時間表嗎?

  ***16***思維靈敏不靈敏,愛不愛鑽牛角尖?

  ***17***考試害怕不害怕,有沒有考試焦慮?

  2、諷刺、挖苦要不得 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他們聽到這些諷刺,往往產生逆反心理。他們對待這種刺激,往往產生敵對情緒,形成“抗藥性”。 孩子如果對一些諷刺、挖苦提出抗議,“你說我笨,我怎麼笨了,我不笨!”這還是好孩子,他們還有自尊心。如果你整天諷刺,孩子沒反應了,那就壞了。你說我笨驢,我就是笨驢,你說我蠢豬,我就蠢豬,二皮臉,那不更難教育了嗎?再者如果這些諷刺、挖苦被孩子接受了,那危害更大,因為這是對他們自尊心的傷害,這種內傷更難醫治,表面上看他們對諷刺、挖苦無動於衷,可他們有苦往肚子裡咽,心理負擔很重,甚至形成心理疾病。

  3、情感感化,切忌粗暴 孩子嘴上不說什麼,可心裡彆扭,思想上並沒有什麼變化,這種靠武力的辦法不是什麼好辦法。家長雖然出了氣,可並沒什麼實際教育效果,還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另一個家長對考分低的孩子不是採取武力辦法,而是使用感化的力量。 家長看到孩子低著頭鑽到自己的小房間去了、心想,孩子考分不理想,心裡一定很難受,再雪上加霜可不好,於是兩口子商量好,站到孩子屋門口對話。當父親的說:“今天咱們的孩子沒考好,咱們今兒個說的話可別讓孩子聽見。”其實聲音正好讓孩子聽見。孩子在屋裡想,越不讓我聽我越聽。爸爸接著說:“孩子心裡難受,咱們今兒個別批評他了。”孩子心想我爸不批評我了,聽得更認真了。”這時媽媽說:“別看咱們孩子沒考好,可咱們孩子有志氣,肯定能吸取教訓,咱們孩子正在那兒偷偷下決心哪!”爸爸又說:“孩子沒考好,也不全怨孩子,咱們也有責任,要檢查咱們倆得先做檢查。”媽媽又說:“咱們孩子聽話,他會努力的,他不會讓咱們傷心„„”孩子聽到這兒眼淚不覺地流出來,衝出屋子撲到媽媽懷裡說:“媽,您放心吧,這次我讓你們失望了,下次我一定努力,決不讓您傷心„„”這時家長再與孩子坐下來,分析原因,

  一總結經驗教訓,孩子自動寫檢查,做保證。 上面兩個事例說明:粗暴引來逆反心理,感化才使孩子動情。

  4、批評學生有講究 批評、懲罰在教育學生中不可少。但使用這些手段不可濫用,要注意方式、方法

  ***1***要注意時間 有時可以當時就批評,有時可以緩一緩,讓他思考一下再批評,對有牴觸情緒的孩子就更應等一等,待其心情平靜下來再批評。一般來說吃飯時不要批評,對身體不好。

  ***2***要注意地點 最好找個沒人的地方,這樣能保留孩子的面子,孩子接受批評比較容易。不要當著孩子的朋友批評,不要當著親友的面批評,最好是在私下交談,這樣做可以保持孩子的自尊心,以利於孩子改正錯誤。

  ***3***言辭要適度 教師的批評一定不要誇大其辭,要恰如其分。

  ***4***要注意態度 對孩子的批評可以嚴肅,但不能粗暴,孩子感到教師的態度是真誠的、善意的,就容易接受,這才有利於孩子改正缺點錯誤。

  ***5***要注意時機 批評孩子的時機很重要。一般來說心情不佳時不利於認識自己的問題,心情平靜時有利於認識錯誤,所以批評要選擇有利時機。

  ***6***要注意次數 對孩子的錯誤不要翻來覆去地批評個沒完,對一次錯誤批評一兩回就可以了。連續的負強化會使人心理上長期處於緊張狀態,感到這也不行,那也不是,無所適從,嚴重的會產生自卑感、甚至破罐破摔。

  ***7***要有針對性 要根據不同孩子的氣質、性格、心理水平、錯誤程度等採取相應的方法

  二.要有正確的學習方法 分三個小部分

  1、六先六後的學習過程

  ***1***先計劃後學習 教師要指導孩子訂學習計劃,開始手把手教,以後逐步放手,使孩子學會訂學習計劃。 只有訂好計劃再學習,學習才是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的,才能克服學習中的盲目性、忙亂性。

  ***2***先預習後聽講 預習充分,雖然開始費點時間,可是上課可以聽懂,課堂上聽懂了,課後複習的時間也就比原來減少了,做作業也就快了。堅持下去,學習被動的局面就會有很大改變。

  ***3***先複習後做作業

  ***4***先調整心態後參加考試 考試的心態非常重要,同樣水平的孩子,以不同心態走入考場就會有不同的結果。心態良好,鬥志昂揚就會促進思維,臨場發揮就好;心態不好,緊張焦慮就會抑制思維,臨場發揮就不佳,所以考前一定要調整好心態。

  ***5***先獨立思考後請教別人 現在有些孩子不但手懶,腦子也懶,有一點難題就想問家長,總想依賴別人。有些家長對孩子的問題有問必答,這很不好。

  ***6***先打好基礎後靈活思維 學習不能好高騖遠,必須把基礎打牢。光打好基礎還不行,還要靈活思維。要把書上的知識經過自己的理解變成有血有肉的知識,能發揮,能運用、能創造。

  2、邊讀邊想“七設問” 孩子在學習的時候要多想多問問自己,多思考這樣七個問題:

  ***1***為什麼是這樣?

  ***2***為什麼不是那樣?

  ***3***增加條件行嗎?

  ***4***減少條件行嗎?

  ***5***哪些是重點?

  ***6***哪些是難點?

  ***7***哪裡還有疑

中學生不好好學習怎麼辦
中小學數學考研組長工作總結
相關知識
中學生如何搞好學習
初中生如何搞好學習的方法
小學生如何搞好人際關係
中學生如何做好預習
新學期小學生如何做好學習計劃
學生如何做好學習時間安排
中學生如何寫好英語作文
中學生如何做好化學實驗
初中學生如何制定學習計劃
寒假中學生如何制定學習計劃